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175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docx

粤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word教案

课程标准: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基础知识要求:

一、记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二、知道我国三级阶梯界线的名称,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

1、选择题:

读右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回答问题(2006年会考题)

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三、理解中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1、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2005年会考题)

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的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四级阶梯

四、记住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五、知道我国山脉走向的含义,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位置。

六、知道我国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及其位置。

1、选择题:

我国最大的两个平原位于:

(沿海版试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选择题: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位于(沿海版试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3、综合题:

读我国铁路干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会考题)

铁路干线

从北往南跨越了我国的_______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_______三角洲。

我国目前跨越海河、黄河、长江、珠江四大流域的铁路是_______线和_______线(写出铁路线名称)。

铁路干线

联系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_____工业基地;铁路干线

联系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与_______基地。

铁路干线

连接我国重要海港_______;铁路干线

连接我国重要的国际自由贸易港_______。

把我国三个直辖市连接起来的铁路线是_______线;从广州出发坐火车去参观秦兵马俑、蓝田人遗址、半坡遗址、阿房宫等遗址。

要经过京广线和_______线。

4、选择题:

我国三大平原都位于地势(2001年会考题)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一、二级阶梯

七、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基本特征。

1、选择题:

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是:

(沿海版试题)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2、填空题:

我国人口最稠密、物产最富庶、耕作最精细的两大三角洲分别是_____和______。

(沿海版试题)

3、选择题:

位于北方地区的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是(2001年会考题)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河平原

基本技能与能力要求:

一、运用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地势特征。

1、综合题:

(2001年会考题)

查阅《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势最高的地区是______,我国东部大片用绿色表示的地区,一般海拔在______米以下,大陆向东延伸的近海海域水深一般在______米以内。

兰州、武汉、乌鲁木齐、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分布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位置对降水分布影响很大。

二、在中国地形图上,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

1、选择题:

图一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建设的四项重点工程示意图,判断(2004年会考题)

“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的

A第一阶梯B第二阶梯C第三阶梯D第一二阶梯

三、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

四、在地图上填出主要山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五、运用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地形基本特征。

六、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地形基本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基础知识要求:

一、记住我国0℃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

1、读图填空,简答题(1997年会考题)

读图1,填空

图中区域A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_______。

区域B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_______。

A、B两区域的分界线C是_______——_______一线,它大致与我国_______毫米的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一月份_____℃等温线相当。

从图中可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地形大多为_______,并位于东部_______区(季风区、非季风区)。

2、选择题: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2000年会考题)

A长江B黄河C秦岭、淮河D长城

3、综合题:

(2001年会考题)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指出图中A的区域名称是___________。

图中C、D两个区域的地理分界线E,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一月份___________℃等温线相当。

4综合题:

(2004年会考题)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全国可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个地理区域都有不同的地理特征。

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

在图上标注(写上名称)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它与一月0℃等温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将下列字母所代表不同特征的地区填入图中的括号中:

A有“黄土地”、“黑土地”自然景观B以“高”和“寒”为主要自然特征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D水、热资源丰富,受海洋影响最大

E农田为旱地,主要中指小麦、大豆F水运是常用的一种交通方式

G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H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

二、记住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理解其成因)。

三、记住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选择题: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2002年会考题)

A重庆B海南C吐鲁番D武汉

四、记住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和位置(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的标准)。

五、记住我国年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理解其成因)。

1选择题:

我国降水多集中在(2001年会考题)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2005年会考题)

三省(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越来越多B由东向西越来越少

C由南向北越来越多D由南向北越来越少

六、记住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

1综合题:

(1999年会考题)

读右图回答问题:

根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填出图中四个区域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图中C、D两个区域的分界线E,该分界线的东段是_______(河流),西段是_______(山脉)。

这一线,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一月份_______℃等温线相当。

七、记住我国干湿区的名称,知道我国干湿区位置(了解我国干湿区划分的标准)。

八、知道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形成源地和性质)(理解其成因)。

1.选择题:

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2001年会考题)

A海陆分布影响B纬度位置影响C地形影响D洋流影响

2、选择题:

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会考题)

A海陆分布影响B纬度位置影响C地形影响D洋流影响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春风”是指(2004年会考题)

A东北风B西北风C冬季风D夏季风

九、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记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1、判断题:

()明显受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2001年会考题)

2、选择题:

图中的AB线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是(2004年会考题)

A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B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界线

C我国一月0℃等温线D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一十、知道我国的主要降水形式,理解夏季风的形成与锋面雨带推移的关系。

一十一、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十二、说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十三、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一十四、了解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一十五、了解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十六、知道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等)。

1、选择题:

我国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沿海版试题)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2、选择题:

严重威胁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沿海版试题)

A干旱、风沙B低温、风沙、旱涝C台风D高寒

3、选择题:

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2001年会考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4、选择题:

2003年夏秋冬,江南、华南出现了大范围历史罕见的(2004年会考题)

A台风暴雨天气B连续干旱天气

C沙尘暴和扬沙天气D寒潮冻害天气

基本技能与能力要求:

一、运用1月、7月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二、运用降水分布图,描述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

三、结合我国位置、地形,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1、综合题:

(2001年会考题)

查阅《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势最高的地区是______,我国东部大片用绿色表示的地区,一般海拔在______米以下,大陆向东延伸的近海海域水深一般在______米以内。

兰州、武汉、乌鲁木齐、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分布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位置对降水分布影响很大。

2、下表是我国四城市一月平均气温比较,根据表格资料,回答问题(2002年会考题)

城市

哈尔滨

上海

广州

拉萨

一月平均气温

—20℃

10℃

12℃

—8℃

选择题:

根据表格资料,造成广州和哈尔滨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002年会考题)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洋流

根据表格资料,造成上海和拉萨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洋流

3、选择题:

右下图是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三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回答(2004年会考题):

从图中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中看出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降水量分布的变化规律是

A自北向南增加B自南向北增加

C自东向西减少D自西向东减少

上述地区的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地势

4、选择题:

“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2004年会考题)

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5、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2005年会考题)

造成

两省(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河流分布

一十七、运用冬、夏季风图,说出动夏季风的园地、风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气温、降水、水旱灾害等)。

一十八、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读图填空,简答题(1997年会考题)

图2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气温、降水状况和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

A______地区,

B______地区,

C______地区,

D______地区。

景观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______地区,

2、读下列两幅“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观图,四合院占地规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则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层楼房,主要原因是(2006年会考题)

A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B北方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

D南方平原少,北方人少地多,房子可以建大一些

一十九、以“我国各种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等)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为主题,收集图文资料并进行整理。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基础知识要求:

一、知道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区别。

二、记住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名称和位置。

1、判断题: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2001年会考题)

2、判断题:

()北方地区需要治理的河流是黄河、海河、辽河等。

(2001年会考题)

三、记住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干流长度、上中下游的划分、注入的海洋。

1、选择题:

我国通航价值较大的三大河流是:

(沿海版试题)

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珠江、黑龙江

C长江、黄河、松花江D长江、珠江、松花江

2、选择题:

长江、黄河都发源在(2001年会考题)

A唐古拉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横断山脉D青藏高原

3、综合题:

读下面材料,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2004年会考题)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

建筑所需木料,主要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

伐下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

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

石料主要来自河北太行山区,这里盛产汉白玉。

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下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动了北京。

文中提到的“湘”、“赣”分别是指什么省份?

湘:

______赣:

______

“南京”是哪个省的行政中心?

“河北”的行政中心设在哪个城市?

南京:

______河北:

______

请写出巨木运输途中所利用的两条江河(带着重号)的名称。

“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______

“沿运河北上”,运河是指今天的______沿运。

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太行山以东是______,太行山以西是______

旱船载石的方法在冬季使用,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冬季农闲时期,人手劳力多B冬季降水多,便于行船

C冬季月平均气温0℃以下,冰雪不易融化D冬季风大,顺风顺水

文中提到南北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请说出这两种运输方式,并说说运输方式与南北方自然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

南方使用的是______运输方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使用的是______运输方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附近太行山、燕山等山区也有木材,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选用南方的川湘赣等地区的木材呢?

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三、知道长江、黄河的主要支流,及其干流河段的水文特征。

1、选择题:

北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又是历史上水患频繁的流域是(1999年会考题)

A黑龙江、松花江、黄河B长江、黄河、辽河

C黄河、海河、辽河D长江、淮河、黄河

四、说明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措施。

1、是非题:

()治理黄河可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另挖入海新河。

(沿海版试题)

2、综合题:

(沿海版试题)(2002年会考题)

阅读和查找有关“青藏地区”文字、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铁路不会穿越的山脉是

A昆仑山B唐古拉山C念青唐古拉山D喜马拉雅山

青藏铁路穿过高原东部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三江指的是

A长江、黄河、澜沧江B长江、黄河、珠江

C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D长江、黄河、湘江

在青藏铁路修好之前,到拉萨的现代交通方式由______、_______。

青藏铁路穿越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______。

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等,这里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气温高,雨量充沛B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青藏铁路途经的青海、西藏两省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_______、______等。

青藏铁路的修建,原因很多,下面哪一个不是修建的主要原因

A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开发和建设B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C自然条件优越D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输量大,运输价格低

3、选择题:

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是对哪组河流的有效治理措施:

(1997年会考题)

A黄河B淮河、海河C长江D辽河

4、是非题:

()长江、黄河、珠江是我国通航价值最大的河流。

(2000年会考题)

5、是非题:

()治理黄河主要在上游修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开挖入海新河。

(2000年会考题)

6、选择题:

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2001年会考题)

A黄河B长江C珠江D雅鲁藏布江

7、判断题:

()治理黄河主要在上游修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开挖入海新河。

(2001年会考题)

8、选择题:

我国东部季风区有一条河流,正常年景是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

当地有一曲民谣:

“50年代掏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唱出了这条河的沧桑,这条河是(2004年会考题)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

9、选择题: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2004年会考题)

A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B在上游修筑水库

C加固加高黄河防洪大堤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五、说出珠江水系的组成及水文特征。

1、是非题:

()珠江航道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沿海版试题)

2、填空题:

从水运来看,_________是我国第二条重要河流,其通航里程仅次于_________(1999年会考题)

基本技能与能力要求:

一、初步学会分析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1、综合题:

(沿海版试题)(2002年会考题)

图中是我国东部三条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并完成问题:

三条河流的汛期都相同,都在_____季,主要受我国_____季风影响的结果。

为调节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而修建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

长江、珠江比黄河的汛期长、流量大,请列举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原因:

汛期长是因为:

流量大是因为:

北方河流流量少,缺水问题比较突出,请说出我国为改善这种情况而正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___”。

这三条河流的基本流向是__________,主要受我国__________的影响。

其中珠江干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___级阶梯,水利资源丰富,正在上游修建的龙滩水电站的电能将送往广州,该项目就是国家“十五”四大重点工程“_________”的一部分。

二、运用地图,说出长江、黄河流经的省区及其主要的地形区。

1、综合题:

读下面的地图,回答与黄土高原有关的问题(2005年会考题)

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来划分,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从所处河流流域来看,黄土高原主要位于__________流域。

请用文字描述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__________

黄土高原与北面相连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画图: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由西北风吹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请在上图左上角用箭头示意,画出西北风的来向。

上面A、B两幅地表景观图中,图__________(字母代号)图最能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点。

请用简短的词语描述地表特征。

图C示意了黄土高原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哪一自然地理要素无关?

A气温B土壤C地形D降水E植被

除自然原因外,不计划生育导致__________增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也是导致该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该地区环境问题回导致土壤肥力__________(增加,下降),沟谷增多,,耕地面积__________(扩大,减少),黄河含沙量(增大,减少),泥沙堆积,河床上升。

请就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提出一点改善的措施:

__________。

三、结合相关图表资料,分析各河段水文特征。

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长江、黄河各河段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以及开发长江、黄河的措施。

1、读课本或地图册中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1年会考题)

这项工程是实施跨流域调水,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_________

A北方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北和西北地区

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_的问题。

东线工程是利用_________运河逐级提水北送;中线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送;西线是从长江上游引水入_________河。

工程全部建成后,意味着_________。

A中国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就能根本解决了

B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还必须特别注意惜水、节水,防止水污染,综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

附加题:

(沿海版试题)(2002年会考题)

请你阅读以下文字材料后,利用下述信息提出五个地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尝试非常简要地回答这些问题(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得1分,每正确回答一个问题得1分)。

草原退化湖泊断流三江源保护亟待强化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部与青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木尔市相接。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原因,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冰川退缩,湖泊、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加剧,冰雹、霜冻、干旱、雪灾等灾害次数有增无减;草地沙化严重,整个三江源地区沙化草地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虫鼠危害严重,三江地区10%以上的面积有鼠害,虫害面积占10.6%,毒杂草面积占3.73%。

水土流失严重,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11%;由于盗猎等行为,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这一地区生态破坏将对三江流域各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