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1587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docx

审美与艺术欣赏86469培训讲学

审美与艺术欣赏

一、教学参考书(10本)

[1] 刘长庚编 《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

内容简介:

《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内容简介:

我们以前阅读过的“艺术欣赏”,大体可以分两类,一是欣赏的概论,就是系统地讲艺术概念,原理和欣赏的心理规律;二是艺术门类和作品介绍,讲某种或者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然后,列举很多代表作品,分析它们。

其实,我们明显感觉到,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论知识”是两码子事,就是说,你可能有很多的艺术知识,但还是不懂艺术欣赏。

就像“审美体验”和“美学研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一样,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和“艺术欣赏”本身,显然也不是一个东西。

比如艺术理论的介绍有时让人感觉枯燥、艰涩,乏味,而艺术欣赏则是一至少应当是-一个开心愉快的过程。

[2]王小回 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有点有面,以建筑为点旁及其他艺术门类;有纵有横,纵向把各个历史年代的建筑以艺术风格传承串联起来,横向把各种建筑归类;综合性与系统性、广泛性与概括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力图从中梳理出一个内在的线索,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兼顾内在的素质培养。

此书的出版可为当下的社会提供一些审美和文化方面的帮助,并能激发人们对此一方面的兴趣。

[3]吴甸起 编  《文学审美欣赏方法指要》科学出版社 2008-4

内容简介:

文学审美欣赏方法指要

[4](美)车尔尼雪夫斯基  著;译者:

周扬《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

内容简介:

简介 · · · · · ·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讲述了在四十年代,俄国大多数有教养的人对于德国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最优秀的政论家尽量对俄国公众重述在德国风靡一时的思想。

那就是黑格尔和他的门徒的思想。

现在,黑格尔的追随者在德国本国已所剩不多了,在我国就更是寥寥无几。

但是,在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的哲学却支配着我们的文学界。

差不多所有思想开明的人都对他的哲学起了共鸣,根据我国政论家们不完备的阐述认识了它。

少数习惯于阅读德文哲学著作的人,还在自己的小组里讲解了在当时俄国报刊对黑格尔哲学的阐述中所没有谈到的东西;人们如饥如渴地听他们讲解,好学的朋友们都十分尊敬他们。

在黑格尔生前,由于他个人的威望,在他的门徒中间保持了思想方法的一致。

但是即使在他生前,德国哲学中已有这样的研究著作出现,在那些著作里,从他的基本思想出发,竟得出为他所避而不谈的结论,或者是他在极端需要时甚至...

(展开全部)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讲述了在四十年代,俄国大多数有教养的人对于德国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最优秀的政论家尽量对俄国公众重述在德国风靡一时的思想。

那就是黑格尔和他的门徒的思想。

现在,黑格尔的追随者在德国本国已所剩不多了,在我国就更是寥寥无几。

但是,在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的哲学却支配着我们的文学界。

差不多所有思想开明的人都对他的哲学起了共鸣,根据我国政论家们不完备的阐述认识了它。

少数习惯于阅读德文哲学著作的人,还在自己的小组里讲解了在当时俄国报刊对黑格尔哲学的阐述中所没有谈到的东西;人们如饥如渴地听他们讲解,好学的朋友们都十分尊敬他们。

在黑格尔生前,由于他个人的威望,在他的门徒中间保持了思想方法的一致。

但是即使在他生前,德国哲学中已有这样的研究著作出现,在那些著作里,从他的基本思想出发,竟得出为他所避而不谈的结论,或者是他在极端需要时甚至加以谴责的结论。

这些研究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匿名著作《论死与不死》(《GedankenuberTodundUnsterblichkeit》)。

[5]童庆炳 著《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01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现代心理美学的最新知识,系统地阐述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各种细腻的心理活动。

全书新意迭出,思想的火花闪烁于字里行间,构筑了自成一家的新学说,提出一些独特的学术见解。

[6]王元骧 著《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

内容简介:

迄今为止我对于文艺问题的一些基本认识。

回顾只是总结过去。

我们这辈人过去荒废的时间太多,要读的书读得太少,以致我现在还为补课不得不挤出时间来读书。

读书使我感到每天都是新的,似乎自己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所以,我并不想把这篇文章画上句号,还希望以后能不断有新的、更有价值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去补充它、完善它……

[7]金丹元编著 《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08内容简介:

《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一直从事文艺美学、艺术学、文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于90年代始,逐步转向影视美学与影视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是作者刊登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杂志及各种大学学报上的文章汇总,内容篇有关艺术美学、艺术思维、艺术文化与理论、影视美学与文化等各方面。

对于广大读者或新一代研究者了解八九十年代有关中国艺术美学、艺术理论演进轨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8] 滕守尧  著《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年

内容简介: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深入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原生态艺术传承的典型形态,并挖掘出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中所蕴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生性艺术传承特质,并将这一特质与学校体制中的儿童审美教育机制加以对照研究,着力探寻原生态艺术传承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奥秘与生态式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在关联。

通过对原生态艺术传承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借鉴原生态艺术及其传承的形式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使儿童的艺术教育更尊重儿童天性的整体性,并以符合生态的方式予以实施,从根本上保护、尊重与激发儿童的原型,使儿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智慧。

本著作力图探讨原生态艺术传承机制中可以被我们今天的儿童审美教育加以借鉴吸收的有益元素,也为我们探寻学校体制中的儿童审美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礼角。

[9]王瑗玲著《晚明清初戏曲之审美构思与艺术呈现》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2005

内容简介:

晚明清初戏曲之审美构思与艺术呈现

[10]:

李艺刘成新等 著《影视艺术传播与审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

内容简介:

本书一般性地从影视艺术、影视传播、影视审美等几个侧面探讨了影视问题。

二、学术论文(15篇)

[1]付庆军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教学探析

影视艺术;审美教育;影视鉴赏;教学期刊[文献出处]:

《电影评介》,2013年07期

摘要:

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在影视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鉴赏心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

[2]张骏;浅论油画艺术的鉴赏与审美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绘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经过漫长的历史淘埋,却依日并不受任何国界、民族的限制.其中油画的创作艺术更是将主观表达和客观再现有机统一,因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表现手法上具有差异性,每幅作品的呈现都是融人了创作者的审美意识,这就使得油画的发展和创作呈现出多样性,展示出不同的社会面貌,传递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将油画的艺术魅力不断地进行提升和发酵.本文将从油画的审美艺术、艺术色彩和变现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油画的艺术审美.

[3]韩民青;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及历程新探

东岳论丛,DongyueTribune,2011年05期

摘要:

只有深刻认识人类及其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历程才能充分把握社会发展的能动性。

全面把握人类的发展及其阶段性主要就是从人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把握人类发展的主线,再从人类发展的主线把握文明形态的演化及其阶段性。

为了深入把握文明形态的演进,必须把物质生产方式作为文明形态的核心和文明演进的主线。

历史证明,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方向是沿着自然物质的层次由浅入深而展开的:

"生命物质—生物文明"—→"化学物质—化学文明"—→"物理物质—物理文明"。

每个大的文明阶段又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小的阶段:

在初级阶段,人类是依靠采集利用该类天然物质来进行生产的;到高级阶段,人类则能够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

所以"生物文明"、"化学文明"、"物理文明"这三大文明又划分为六个小的阶段或时代:

"天然生物时代—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人工物理时代"。

这就是人类及其文明的基本演进历程。

 更多还原

[4]黄红霞;在艺术鉴赏的空气中呼吸复旦大学

摘要:

艺术是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世界。

人们在进行艺术鉴赏时,心理、意识、情感将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

鉴赏艺术为什么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和震撼心灵的悲喜之情?

我们如何去鉴赏艺术的精品力作?

这是人们在进行艺术鉴赏时常常思考与追问……

[5]王涓熊照宇让高雅艺术鉴赏活动常驻高校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isPower,2015年11期

摘要:

本报讯以“走近艺术,聆听经典,鉴赏结合,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为主题,把高雅艺术与校园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了解高雅艺术的机会——自9月28日晚,“云南省舞台表演艺术鉴赏活动进高校”在云南大学正式启动以来,云南省京剧院和省滇剧院、省

[6]葛华东;论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3年07期

摘要艺术鉴赏是对各种不同门类艺术的完整的动态审美过程和审美再创造活动(包含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其三个组成部分——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各有特点,缺一不可,三个阶段依次递进,呈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特征。

艺术鉴赏,即鉴赏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如美术、音乐、戏剧、文学、影视、曲艺、舞蹈等等,内容庞杂,形式多样,涉及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鉴赏与欣赏语义相近,但有所区别,它在程度上更甚于欣赏,是鉴赏……

[7]张贺楠;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吉林大学

摘要:

本论文共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三种时间观念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并考察生态小说在艺术主题的设定与实现过程中对不同时间观念的再现。

本论文认为,当代生态小说是在追忆循环时间观念和批判线性时间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主义时间观念,前者主要体现出对自然节气变化的朴素觉知、对祭祀时间的神性崇拜以及对节日时间的精神皈依三个向度,后者体现在对工业时代政治性时间的奋力挣脱、对商业化时间的毅然冲决和对标度时间的智性超越三种形式上。

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这三种时间观念往往处于共存的情境中,体现出生态小说对于勘探人类精神现状、垦拓人类生存空间的强劲艺术生命力。

论文第二章侧重阐释当代生态小说的时间叙事内蕴,以剖析动物的历史为切入点,凸显儿童视角运用、死亡主题描写的审美价值。

本论文认为,对动物历史的述说本质上是在建构一种人类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史,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史,当代生态小说倾向于在伦理学的视野中展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推崇动物形象的精神象征性。

对儿童视角的设置主要来源于儿童那种交互感应的觉知自然方式,当代生态小说将儿童形象而直观的思维特点与感知万物平等的行为逻辑作为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视点,在少年和父亲、父亲和自然的多重情感考量中体现人类的孩童时代对自然母亲的依赖、敬重和挚爱。

对死亡主题的叙述淋漓尽致地渲染了人类在自然世界存在的渺小与短暂,当代生态小说通过叙述驳杂的死亡形式、丧葬礼仪来表达生命的终点时人类对自然的回归,其主旨在于感染、教化此在的理性之人珍惜客观的自然世界,爱护共有的精神返乡之所。

论文第三章综合梳理了当代生态小说的叙事时间,关注创作主体对叙事时间的变形策略如何结构小说的文本、营造叙事的张力。

本论文认为,当代生态小说所表达的现实是人与自然相分离、人类福祉无从实现的空洞的现实,创作主体在小说的布局中通过倒叙来讲述人与动物、河流、森林的故事,倒叙的运用又与结尾的补叙形成一种圆形的叙事构型,促进了小说文本的完整性;通过设定叙事时间流转速度的快与慢、运用书信体以及时间的幻化操作来增添小说的叙事审美效果。

对时间的空间化书写是当代生态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空间不仅仅具有可感可观的客观物理属性,同时也生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较为隐秘的复杂关联。

偏远的、边缘的地理空间是当代生态小说创作主体耕作的主要文学地界,具有着祛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意义;唤醒存留在人记忆深处那种源于自然和大地的自然本性是当代生态小说文本通约性的艺术共识;多种叙事空间的嵌套和转换有助于当代生态小说将人类的时间经验具体化,扩展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认知边界。

[8]张淑静;论当代艺术鉴赏与审美观念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

当代,所谓“当代艺术”,目前中国,呈现的现象;“当代艺术”家们和被“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所“艺术”的受众心态

[9]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黑龙江大学

摘要:

宗教问题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问题,宗教批判也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但是,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却是令人瞩目、有着巨大影响力的。

本论文以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为视角,将马克思的宗教批判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对其思想作了系统研究和总体把握。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不是一个简单的抛弃,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完全否定了抽象的、虚幻的、与现实分离的基督教的天国,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批判,将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现实的、历史的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共产主义不仅具有实证性、对象性,而且作为人之为人价值、尊严、理想的崭新境界存在于具体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之中。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具有整体性、非单一性的特点,它包括社会学和哲学两个维度。

同时,它使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改造有效地联接成一个内在的整体。

通过马克思对犹太教、基督教的批驳,以及马克思与康德、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的对比分析。

我们认为,宗教批判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条理解马克思思想基础、内容、意义的新线索、新的理论视角、新的思考方式,也可以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另一个来源。

 

[10]冯石岗;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教学探析天津大学

摘要:

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在影视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鉴赏心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

[11]张小华;爱因斯坦时期科学美思想简论—1900-1955四川师范大学

摘要:

本文从爱因斯坦时期科学美这个美学现象入手,具体考察了1900—1955年间现代物理学中,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四位科学家的科学美思想。

他们的思想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即爱因斯坦追求多样统一性的美,他看重能把旧理论包含在内的“新”理论;玻尔的互补美象征性地表达了微观粒子既对立又统一的本质特征;海森堡的对称美揭示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不确定性;狄拉克的协变美追求物理理论的数学公式在广泛变换下的不变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爱因斯坦时期科学美所具备的一个总体特征,即“人与自然相统一”。

其具体内容涉及三个问题,即科学美方法论的运用,非理性因素在科研中的积极作用,真和美统一的基础。

并对现代物理学和中国佛禅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考察,探讨二者在哲学基础上所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即现代物理学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有机世界观解释自然现象,中国佛禅用主客合一的思维方式体验世界。

这为科学之美学意义的阐发提供了哲学基础。

因为在科研实践中,科学家实际上把宇宙作为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整体来看待。

当他把认识到的“真”用完美的科学理论表达出来时,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创造的快感,这是一种纯粹的美学意义上的快感。

因此,对科学之美学理想的追求致使科学活动内在地蕴藏了丰富的人生意义,特别富有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应当属于由科学美之内容美的属性所激发出来的那种情感,这正是科学美之魅力所在、意义所在。

[12]杨吉平;人性、历史与冲突——古典现实主义核心思想再思考南开大学

摘要:

古典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围绕它一直以来也存在很多争论和误解,我们希望通过对古典现实主义核心思想的再思考能澄清这其中若干误解,具体方法是通过对古典现实主义阵营中最著名四位学者(爱德华·卡尔、雷蒙·阿隆、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和汉斯·摩根索)的学说进行归纳比较。

我们试图回答的最终问题是:

什么是“现实主义的”?

它是否存在一致、统一的哲学基础?

古典现实主义者意识到人追求权力的欲望根深蒂固,它不会随历史发展而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社会将冲突不断,安全困境的存在提醒人们要抑制自身的权力欲。

他们还主张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存在限度。

古典现实主义者发现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存在限度,这个客观性难题难以获得理性的解决。

人的理性能力存在限度使其无法获得关于历史整体的知识,历史没有无可争议的发展方向,人的选择自由使历史发展总是呈现多种可能。

古典现实主义者认为实力对比是影响国家关系的最重要变量,大国相互尊重势力范围是和平的基石,势力范围的划分应建立在实力对比基础上且随之变化。

实力上升的国家应获得更多利益,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绥靖是衰落国家的合理反应。

不受限制的权力总容易恣意妄为,均势是阻止大国滥用权力、威胁和平的可靠途径。

古典现实主义者并没有否认道德,而是主张道德判断难以轻易做出,他们都是道德怀疑论者。

古典现实主义者意识到道德选择是承诺,带有武断性,这要求人们既要有决断,也要有怀疑精神,克制自我优越感。

最后,他们都认为道德判断应基于行动产生的结果而不是行为者的目的或动机。

古典现实主义从20世纪诸多反自由主义思潮中获取灵感,这些反自由主义者一致认为自由主义者习惯抽象的理性思维,缺乏对现实复杂性的认识,做到“现实主义的”就是要求人们如实面对现实,不能任由情感和愿望扭曲现实。

并不是所有反自由主义者对“现实”都持同样假定,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实是理性的过程,即使人现在受到种种客观限制无法理解现实,但人通过努力克服自然与社会的限制终将彻底理解现实,和现实达成和解。

反理性主义者和权力政治者则认为现实从根本上来看是非理性的,人无法彻底理解现实。

保守主义者是中庸的,他们相信人能理解现实,但又认为这种理解存在不可避免的限度,这种哲学是古典现实主义唯一哲学基础——“现实主义的”还意味着人们既不放弃理解世界的努力,同时需要牢记自己绝非全知全能。

[13]唐健;系统、时间与社会进化——评唐世平《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国际政治科学,QuarterlyJournalofInternationalPolitics,2015年02期

摘要:

唐世平的《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一书,气势宏大,具有为国际政治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奠立新的系统范式的雄心。

通过借鉴生物学中的进化论,唐世平搭建了社会进化理论,在协调处理物质与精神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将"突变一选择一遗传"机制引入国际政治研究,用以解释国际政治的系统变迁。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一书具有很多原创性思想。

在本体论上,唐世平倡导系统研究,并为如何开展研究进行了有效尝试,很多努力具有突破意义;在认识论上,唐世平的机制研究为超越筒单的因果关系研究提供了启示,能够更好地研究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

然而,本书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

将战争作为国际系统转型的根本标准是否合适;社会进化在空间上的丰富性被抹杀;对社会进化论演化随机性的处理存在问题。

 

[14]张淑静;论当代艺术鉴赏与审美观念中国艺术报2009年03期

摘要:

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本来一直就是被学术界所争吵的对象。

如果以年代来指称艺术状况~那就会把凡是在今天存在的艺术都称为当代艺术?

但当如果将当代艺术作为一个特指的词的时候~其语用就会受到限制。

有时~不但现代艺术在今天的延续不能称为当代艺术~而且那些后现代阶段的艺术也不能称为当代艺术?

有时~当代艺术是对后现代艺术超越后的艺术。

诸如等等~这里不详述。

本文不是要专门讨论当代艺术的概念。

我想说的是~所谓的“当代艺术”在目前中国所呈现的一些现象?

我想说的是“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和被“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所“艺术”的受众的心态?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鉴赏与审美观念的奇特景观。

因此~不若把题目想象成在“当代艺术”的最中间~有一个“~”相隔~为的是不在概念上纠缠。

[15]张爱;影视艺术审美大学艺术报2010年10期

摘要:

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在影视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鉴赏心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