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1035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7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其原因可能是(  )

A.灯L1额定功率较大B.灯L2两端电压较大

C.灯L1的电阻较大D.通过灯L1的电流较大

2.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下列关于轿车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轿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冬天的前挡风玻璃外表面有时会附着一层水雾

C.给轿车上的蓄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给轿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3.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

则在以上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实验装置中的乙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

D.若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左移动,导体cd的运动方向不变

4.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下列四幅图中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缝衣服时使用顶针是为了增大压强

B.

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压力增大

C.

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雾是液化现象

6.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7.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

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

放大镜把字放大D.

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8.如图Ⅰ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甲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液体的密度为ρ乙,把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则(  )

A.图Ⅱ中的容器盛的是甲液体

B.图Ⅱ中的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C.木块在图Ⅱ中受的浮力大

D.木块底部在图Ⅲ中受的压强大

9.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D.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的内能转移到筒上,使筒壁温度升高

10.下列用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工作的是(  )

A.电饭锅B.电热毯C.洗衣机D.电熨斗

二、填空题

11.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

如图,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甲  F乙,若两种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甲  p乙.(填“>”“=”或“<”)密度计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12.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3.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用长方体木块作实验器材可以研究很多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

(力、热、声、光、电均可)

项目内容次数

添加主

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和现象

说明或研究

的物理问题

1

弹簧测力计和细线

用细线将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待木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2

细绳

小车

  

木块具有惯性

3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

面积的关系

14.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

还知道了很多物理学家及他们对物理学作出的贡献。

如:

奥斯特发现了  。

首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法拉第发现了  现象。

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开辟了人类的电气时代。

15.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17.如图所示,小华站在自动扶梯上沿图示方向匀速上升,画出她受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一开关控制三线插座,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19.如图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判断并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

20.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反射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请在图中画出红外线经过墙壁反射的光路。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要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还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3)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

(4)在平面镜后方放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在实验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这是因为  。

22.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6

﹣4

﹣2

0

0

0

1

2

3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二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  ℃.实验装置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

(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  ,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  ,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白气”是由于  形成的。

(4)在冰熔化实验中,小明必须一直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中物体的  和  。

2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方向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

24.同学们在力学复习课上进行如下研究。

(1)小雪想利用如图甲所示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使用时需注意  。

为研究液体内部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该如何操作?

(2)晓彤利用如图乙所示的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和足够深的水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他把玻璃管匀速竖直向下压入水中。

①实验过程中,会观察到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②晓彤回想实验过程中,他感到越来越费力。

请你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给予合理的解释。

25.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小张决定自主实验。

首先依照图(a)所示电路正确连接器材,闭合电键后,他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別为6伏和0.58安;为了减小误差进行多次测量,他又从“10Ω1A”、“20Ω1A”两个变阻器中选择一个接入电路,当滑片置于一端时,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在滑片向另一端移动过程中,他发现两电表示数始终不变,思考后他重新连接并进行实验,将正确测得的两组实录在草稿纸上,如图(c)所示。

①实验过程中出现两电表示数始终不变的原因可能是:

  。

②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

③请根据图及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压Ux(伏)

电流Ix(安)

电阻Rx(欧)

电阻Rx平均值(欧)

1

6

0.58

  

  

2

  

  

  

3

  

  

  

四、综合应用题

26.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时的排水量m=6.8×107kg,它以54km/h的速度匀速航行,受到的阻力f=1.0×107N,取海水密度ρ=1.0×103kg/m3,g=10N/kg,求:

(1)航行2h通过的路程;

(2)航母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

(3)航母航行2h推进力做的功。

27.小明家的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V1000W”的字样。

他想知道电饭锅的加热效率,于是他在电饭锅内倒入体积为2L、温度为20℃的水,把这些水加热到80℃,电饭锅正常工作了10min,这个过程中: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饭锅消耗了多少电能?

(3)电饭锅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其原因可能是(  )

A.灯L1额定功率较大B.灯L2两端电压较大

C.灯L1的电阻较大D.通过灯L1的电流较大

【分析】

(1)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2)根据P=I2R和

进行功率、电阻的比较。

(3)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详解】解: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如图两个灯泡是串联的,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说明灯泡L1的实际功率大,根据P=I2R知,灯泡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

根据U=IR知,灯泡L1两端的电压大。

根据

,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灯泡L1的电阻大,额定功率小。

故选:

C。

【链接中考】

(1)掌握串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

(2)掌握欧姆定律。

(3)记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2.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下列关于轿车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轿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冬天的前挡风玻璃外表面有时会附着一层水雾

C.给轿车上的蓄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给轿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分析】

(1)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2)水蒸气遇冷时会发生液化,形成水雾,据此判断水雾的形成位置;

(3)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据此判断。

【详解】解:

A、轿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的视野范围,故A错误;

B、冬天车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前挡风玻璃会发生液化,形成水雾,因此水雾在玻璃的内表面,故B错误;

C、给轿车上的蓄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给轿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不是阻断噪声传播,故D错误。

故选:

C。

【链接中考】本题考查了凸面镜的特点及应用,液化现象,能量的转化现象,防治噪声的途径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3.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

则在以上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实验装置中的乙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

D.若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左移动,导体cd的运动方向不变

【分析】利用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有关知识逐个分析四个选择项,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解:

A、闭合电路的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故A正确。

B、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B错误。

C、导体ab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位于磁场中的导体cd时,cd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起来,体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理论,利用该理论制成了电动机。

故C错误。

D、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所以导体ab的运动方向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也改变,即cd中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所以cd中电流方向的改变,导致了cd受力的方向也改变,故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故D错误。

故选:

A。

【链接中考】此题综合了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相关知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

4.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分析】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详解】解: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尤其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的电流也会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选:

C。

【链接中考】注意求平均值时,计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要和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的位数相同,这是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的。

5.下列四幅图中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缝衣服时使用顶针是为了增大压强

B.

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压力增大

C.

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雾是液化现象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详解】解:

A、缝衣服时使用顶针,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汽车呈流线型,汽车行驶时,汽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B错误;

C、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

D。

【链接中考】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间的关系等,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6.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分析】A、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根据此判断“白气”的状态;

B、根据露珠和水的形成时间就可以知道两者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C、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D、冻豆腐有很多的小孔,是由豆腐中的水分凝固后又熔化形成的。

【详解】解:

A、洗澡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所致,可以看见;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水蒸气;

B、露珠是夏天形成的,霜是冬天形成的,两者形成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联系,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不是蒸发;

D、豆腐中有很多的水分,放在冰箱中,水会变为小冰晶,是凝固现象;从冰箱中取出来,小冰晶变为水,是熔化现象。

故选:

D。

【链接中考】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好题。

7.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

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

放大镜把字放大D.

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分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详解】解:

A、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人在阳光下形成原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属于光的折射;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

故选:

D。

【链接中考】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8.如图Ⅰ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甲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液体的密度为ρ乙,把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则(  )

A.图Ⅱ中的容器盛的是甲液体

B.图Ⅱ中的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C.木块在图Ⅱ中受的浮力大

D.木块底部在图Ⅲ中受的压强大

【分析】

(1)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判断木块在Ⅱ、Ⅲ中受的浮力大小关系;

(2)先根据图象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然后根据F浮=ρ液gV排,结合图Ⅱ、Ⅲ分析Ⅱ、Ⅲ中盛的是那种液体。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p=

分析判断木块底部在Ⅱ、Ⅲ中受的压强大小关系。

【详解】解:

(1)由图Ⅱ、Ⅲ可知,同一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F浮甲=F浮乙=G,故C错误;

(2)由图Ⅰ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可得:

ρ甲>ρ乙,

由图Ⅱ、Ⅲ可知,木块在图Ⅱ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而F浮甲=F浮乙,所以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Ⅱ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即Ⅱ容器中盛的是甲液体,则Ⅲ容器中盛的是乙液体,故A正确,B错误;

(3)由图Ⅱ、Ⅲ可知,木块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都为0,且F浮甲=F浮乙=G,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同一木块,底面积相等,

根据p=

可知,木块底部在图Ⅱ、Ⅲ中受到的压强相等,故D错误。

故选:

A。

【链接中考】此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还涉及到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强定义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关键是看懂图象,并利用各种公式结合图示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

9.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D.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的内能转移到筒上,使筒壁温度升高

【分析】各种形式的能量有: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光能、太阳能等。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解:

A、用砂轮磨刀时,刀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B、陨石克服大气的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C、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D、用打气筒打气时,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筒内空气和筒壁发生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链接中考】能量的相互转化实质上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包括“消耗能量”、“利用能量”和“获得能量”,能量的转化普遍存在。

10.下列用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工作的是(  )

A.电饭锅B.电热毯C.洗衣机D.电熨斗

【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除了热效应,电流还有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详解】解:

ABD、电饭锅、电热毯、电熨斗工作时都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不合题意;

C、洗衣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符合题意。

故选:

C。

【链接中考】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磁效应和电流的化学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们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利用的是哪一个效应。

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二、填空题

11.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

如图,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甲 = F乙,若两种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甲 < p乙.(填“>”“=”或“<”)密度计是利用 漂浮 原理工作的。

【分析】密度计是利用漂浮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由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可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详解】解:

因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故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均等于重力,即F甲=F乙,

因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