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0417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docx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走势

刁秀华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资源、科技和人才大国。

同自然资源一样,俄罗斯东部地区的高科技发展及国际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潜力将在国际高科技转移中得到充分挖掘。

由于大连市与俄罗斯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与互补之处,因而近年来双方的科技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大连市不仅为俄罗斯的技术、资源、科技人员和科技产品提供了巨大市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与俄罗斯开展多种形式的平等互利合作的能力与条件。

一 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技水平

  俄罗斯的科技水平闻名于世,其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军工、宇航等领域可与美国相媲美。

  俄东部地区科技实力较强,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绝对优势。

促进俄东部地区高科技发展是俄罗斯高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东部地区高科技领域对外合作是在俄罗斯总体科技政策框架内展开的。

  俄东部地区的科研中心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

该分院包括9个地区研究中心及80个研究所和工艺设计单位。

到2005年年初,该分院共有3.3万余名工作人员,其中科研人员2.5万名。

西伯利亚分院的材料学物理研究所国家科学中心在新材料工艺学方面、激光物理学研究所在光电子与激光工艺方面、生物化学研究所在生物工艺方面、催化研究所国家科学中心在化学工艺与催化工艺方面的技术研究在世界同类学科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据俄罗斯专利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是俄罗斯专利权的最大拥有者,拥有专利3000余项,其中西伯利亚分院就拥有专利1500项,几乎占俄罗斯科学院专利总数的一半。

在现有专利的拥有数量方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居第一位,矿业研究所居第二位。

进入拥有专利前10名的还有石油化学研究所、北方矿业研究所和无机化学研究所。

据统计,到2005年年初,西伯利亚各研究机构被应用的科研成果达300多项[1]。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所在地——科学城就已经发展成为与美国硅谷和日本筑波齐名的世界科学城。

2004年,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公布的研究成果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医用器材、医药、医疗方法及生物添加剂、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采矿和建筑、机械制造、材料加工、覆膜、仪器、设备、器件(电子学、光学、电机)、化工、冶金技术和产品、农业、生态、动力技术等11大类309个项目。

该分院在核激光、分子生物学和催化工艺等方面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某些工艺已取得了重大突破[2]。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是地球上两个最大板块相连接的区域,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与海洋交接的地域。

因此,在与资源(包括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开发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点项目应用研究方面,如海洋工艺、地质(包括海洋地质、火山地质、成矿机理等)、动植物、生物工程、化学等方面,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

二 大连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科技合作状况及问题

  

(一)大连市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状况

  早在苏联时期,中苏两国就开始了科技领域的合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原苏联科技力量与科研系统的主要继承者,中俄科技合作揭开了新的一页,中俄科技合作由相互了解逐渐步入务实阶段。

1992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政府科技合作协定》,为双方按照国际惯例开展科技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此后,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及政治互信的日益加深,中俄科技合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深化。

目前,在中国的每个省区(包括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9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有中俄科技合作项目。

  当前,中俄两国科技合作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两国不仅在70多个基础科学领域有合作项目,而且在航空航天、新材料开发、农业技术等实用性科技领域也展开了合作。

包括大连市在内的东北三省在对俄科技合作方面基本上都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本地对俄科技合作体系,部分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加强同俄罗斯的科技合作,2001年11月大连市科技局成立了大连市俄罗斯技术转化中心,负责大连市企事业单位与俄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有关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成为大连市对俄科技合作的窗口与桥梁。

大连市科技局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资助与俄进行科技合作的大连市企事业单位,形成了有专设机构、专门人员、专项经费开展对俄科技合作的格局。

据悉,大连市科技局每年投入2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对俄科技项目。

  近年来,大连市俄罗斯技术转化中心以对接项目和推进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为重点,以创造氛围、开辟渠道、搭建平台为手段,积极向大连市推介、引进适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俄罗斯高新技术。

中心一方面聘请俄罗斯专家来大连进行讲学,鼓励中俄企业家在大连创办、合办科技企业,举办大连市与俄罗斯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展览会和经济技术高级研讨会,另一方面积极扶持大连市中俄合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拟定中俄合资方面的有关政策并协调落实有关中俄科技经济合作等事宜,为两国科技人员、科研部门及企业提供服务[3]。

  在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中,除了大连市科技局、市人事局以外,大连市其他部门也参与进来。

在与俄罗斯进行科技合作之初,大连市根据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和发展潜力,将工作重点地区集中在新西伯利亚州和托木斯克州,并以此为突破口,扩大与其他州的科技交流。

大连市先后组织各科技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新西伯利亚科技园、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经济管理学院、托木斯克市政府、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等相关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联系,进而为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开辟了多种渠道。

  2002年11月,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代表团访问大连,与大连淡宁实业有限公司洽谈晶体加工和购置材料合作项目;同年12月,俄罗斯莫斯科化学试剂和高纯物质研究所所长列宾卡院士访问大连保税区科利德公司,双方交换了包括化学、高纯物质、光电子、微电子和光纤等领域的信息,并签署了合作协议[4]。

  与同日本、欧美等国的合作相比,大连市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属于“慢热型”。

不过,大连市有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认识到与俄罗斯合作的重要性,双方合作成功的企业很多,如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与俄新西伯利亚核物理研究所就合作生产、经营工业加速器签订了协议,目前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该公司不仅引进了俄罗斯的民用非动力核技术,还将借助自身的研发实力与俄开展应用方面的合作研究。

大连动静科技有限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世界领先的等离子体污水处理技术,并与大连市高校合作进行转化,现已推广应用[5]。

可见,大连市与俄罗斯加强科技合作有利于各自实现技术跨越。

  2004年8月3日,在大连市举行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八届例会上,俄科技代表团与大连市初步达成了每年互派20名青年科学家的科技合作意向,为双方科技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发展平台。

次日,参加本届例会的俄联邦科学和创新署署长谢·尼·马祖连科等人和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及大连市科技局国际合作处的有关领导访问了大连化物所。

谢·尼·马祖连科表示,源远流长的友谊是中俄两国合作的基础,他将积极促进俄科技界与大连这座科技发达城市的合作。

  2004年8月4日,大连市俄罗斯技术孵化器在开发区未来科技园落成。

至此,大连市第一家中俄技术孵化器投入运营。

2004年9月29日,中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在大连高新区海外学子创业园揭牌。

目前,该基地已成功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引进了多项科技项目,如定影废液再生及银离子智能电化学回收设备、多功能超音速冷喷涂智能装置、绿色高强度阻燃人造稻壳板制备技术等。

这些高新技术具有原创性、先进性、环保性、节能性和可操作性,每项技术都具有设备、工艺和产品相结合的配套优势,在传统产业改造、老产品更新换代、节能及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大连华丰公司与圣彼得堡贝涅季科学院达成的引进俄方专家的合作意向已进入实质性运作;大连理工大学和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中俄纳米技术研发中心(大连),以加强双方在纳米科技方面的合作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大连开发区松辽生物制品厂在引进俄罗斯流感疫苗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生产工艺进行消化吸收,目前产品正在准备申报三级临床试验;大连华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俄技术开发生产润滑油,通过引进俄金属磨损自修复技术,经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目前该公司已开始生产“伊达”牌润滑油。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三束实验室、大连交通大学、大连科利德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动静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科思特固态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也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6]。

  

(二)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科技合作的规模还很小,合作的深度也不够,运作的方式尚不规范。

在双方科技合作中,小项目较多、大项目偏少,许多具有深远开发价值的项目因资金短缺等因素尚未实施。

大连市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水平同中俄两国良好的国家关系以及巨大的合作潜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同中俄两国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也不相适应,双方的科技合作潜能远未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主要有:

  1.由于缺乏互信,双方在合作中不能着眼于长远利益,因而难免发生急功近利的行为。

  俄罗斯拥有许多待产业化、商品化的科研、专利和技术诀窍,但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缺少产业化的环境与机制。

今后,在与俄罗斯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通过真诚合作弥补不足之处。

  2.制度层面与市场秩序尚未完全理顺,投资保护与争端仲裁机制缺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够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双方合作过程中日益重要的一个话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双方合作的发展。

与欧美、日本等国的企业相比,引进俄科技成果成本比较低。

随着俄罗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引进企业要克服“取巧”心理,学习利用游戏规则将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3.双方战略性大项目偏少,某些领域(水资源、核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的合作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在双方的科技合作中,除了政府推动之外,高校、科研单位也成了不可小视的力量。

虽然在这方面大连市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远远不够。

有关专家认为,应该进一步把大连市的科研优势整合起来参加选项、孵化等方面的工作。

  4.俄东部地区某些特定领域限制了国际高科技合作和转移的规模与速度。

如前所述,俄东部地区的高科技优势主要集中在军工和宇航方面,在当前世界各国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与俄东部地区在这些领域开展国际高科技合作的难度较大。

一方面,俄罗斯缺少对国际高科技合作项目的鉴定、潜力评估及经济效益评估机构;另一方面,由于俄罗斯尚未加入WTO,没有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政策和标准,因此,在某些政策上还存在着两重性,如在高新技术产品质检体系和标准体系方面就出现双重标准,造成政策执行上的不一致,甚至出现合作无章可循的情况。

三 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的方式

  

(一)举办科技交流洽谈会

  2002年,大连市举办了中俄企业家科技经贸(大连)洽谈会。

以俄金融工业集团协会总裁、时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的索斯科维茨为团长的俄罗斯百名企业家代表团(400多家企业5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洽谈会,为双方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5月12~14日,大连市人事局、科技局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中俄(大连)科技项目与人才合作洽谈会”。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卡洛温·谢尔盖·德米特利耶维奇等15位专家带着58个科技项目参会,大连市科研院所和企业共165家单位的620余人参加了项目洽谈和科技交流,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12家。

洽谈会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10项合作协议,项目涉及纳米技术、环保、设备制造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的先进技术及人才培养的合作。

此外,俄方12家单位与中方48家企业之间达成了53个项目的合作意向。

  

(二)建立合作载体与平台

  近年来,大连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科技链,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创新要素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此过程中,大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俄科技平台的搭建。

  大连市俄罗斯技术转化中心积极整理与俄科技合作的相关数据,已完成独联体科技成果库管理系统、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项目管理系统、大连市企业技术需求管理系统、俄罗斯科技成果汇编、对俄技术合作跟踪管理库、对俄技术需求库等数据库的建库工作。

此外,2002年8月1日,大连市对俄罗斯科技合作信息网正式开通。

该网站分为合作渠道、相关政策、俄方科技动态、合作动态、俄方科技成果、中方项目需求等栏目,不仅是大连市企事业单位了解俄罗斯的重要窗口,而且成为开展对俄科技合作的重要信息交流平台。

  (三)共建高新技术转化中心

  以联俄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大连)有限公司为例。

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是由大连科思特固态化学材料有限公司与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的“REI”大连公司孙克明博士(新加坡籍)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共同合资成立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

该公司以科技成果转化、展示、推广、服务、研发设计和制造销售为重点,以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共同开发、创造效益为宗旨,共同致力于推进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优质、原创、实用的高新技术在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实现快速转化,进而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辐射全国。

该公司努力在俄方技术与中国市场之间建立稳定的互信、互动平台和快速反应机制,为规模化引进俄方先进技术提供窗口服务;直接运用俄方智力资源和科研设备,随时解决中方市场或生产工艺方面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俄方高新技术在中国生产应用的市场价值。

该公司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在中国设立的首家、唯一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它的成立不仅使大连市与俄罗斯的合作交流和引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且对中俄经济、贸易、科技合作都具有深远影响。

  (四)引进技术与人才交流相结合

  对中国来说,引进和利用俄罗斯高新技术既经济又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在引进科技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这对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科技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人才交流与培训将直接影响双方科技事业的发展。

大连市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俄罗斯纳米工业总公司和大连星海纳米技术开发应用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大连纳米技术转化和人才培训中心的协议》,俄方为此将提供最新的纳米技术、设备及研发成果,并在培养纳米技术人才方面给予中方大力支持。

今后,双方将加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及劳动力素质培训,建立鼓励青年科技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培训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

应该说,上述举措对双方科技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 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的有利因素

  第一,从国家层面看,目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到2020年中国的GDP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俄罗斯在摆脱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困境之后,也进入全面振兴社会经济的新时期,并提出了到2010年GDP翻一番的计划。

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双方都注重发展高科技领域,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为双方开展全方位的科技、经贸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2007年3月26~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俄,他在出席俄罗斯“中国年”活动时提出,中俄两国要做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

  在3月26日下午的会谈中,胡锦涛主席与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定下基调:

“遵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做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不断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发展。

”可见,在未来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科技合作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7]。

  第二,从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看,随着普京强国战略的实施,近几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良性态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俄经济每年都以6%~8%的增速发展,再加上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得俄罗斯有条件解决国内区域平衡发展问题,进而将开发东部落后地区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普京在参加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一次会议时曾表示,远东地区的开发需要一个清晰并且现实的战略思路,需要俄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组织的通力合作。

普京强调:

“开发远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或完成经济任务,而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就是把远东地区变得更加舒适宜居,富有吸引力。

为此,除了要解决人们的住房、燃气等问题外,还要完善医疗、文化和体育等配套设施和服务。

”[8]由此直接确定了远东地区开发时间表:

2007年2月做出部署,5~6月间推出开发规划纲要;从6月开始落实项目。

为继续完成普京确定的“优先任务”,俄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远东地区开发政策,加强开发力度。

可以说,目前俄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合力推进战略开发的务实进行,不断加快东部地区的开发步伐。

  第三,从科技水平看,俄罗斯东部地区的高科技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对外政策和对外贸易战略的不断调整,俄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为该地区高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地区国际高科技转移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东部地区研究并投入使用的高科技工艺主要有新材料工艺、电子工业工艺、光电子工艺、激光工艺、核工艺、无线电子工艺、动力设备、专业化学及生物工程工艺等。

这些新工艺在俄罗斯高科技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西伯利亚的优势高科技主要有:

航天技术(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其他卫星设备技术)、民用与军用飞机技术(包括飞机发动机与航空设备技术)、系列核动力、电子技术(包括硅生产技术)、激光技术(包括制造和使用高能激光处理等各种技术)、硅技术、加速器技术、建立在应用新一代催化剂基础上的催化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基因工程)、煤炭深加工及煤炭化学、信息技术及多门类仪表制造技术[9]。

  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主要产业是军工和宇航。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远东分院对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十分重视,其中火箭—航空航天技术的某些研究成果代表了全俄水平。

  军工和宇航技术涉及通信、自动控制、大气物理、天文、材料力学、动力学等许多技术领域。

  第四,从中国方面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俄远东地区的开发带来了机遇。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东部地区具有进行经贸与科技合作的地缘优势。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初见成效,而作为近邻的俄东部地区也希望通过大开发跟上俄强国战略的步伐。

  中俄两国边境区域经贸合作已形成了很好的对接关系,两国领导人对此都很关注,正努力共建双方边境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振兴带。

普京在2007年3月“中国年”开幕式期间就这一问题已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一步达成共识。

普京表示,要与中方共同商讨和制定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计划,实现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远东地区开发的战略对接。

  随着远东地区开发进程和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相继启动与展开,俄方计划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中方投资和远东地区开发的优惠政策,同中方协商制定中俄两国投资合作整体规划,继续鼓励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制造、高新技术、木材深加工、能源资源开发等项目[10]。

  第五,从大连市来看,大连是工业、贸易、旅游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市内20多所高等院校和100多家科研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每年都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

目前,高校与科研单位已成为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高校的许多专家学者与俄罗斯的科研合作十分密切,对俄罗斯的科技现状比较了解,可以帮助企业鉴别项目。

据了解,正是由于这些行家做“媒”,才使得很多企业选择出合适的项目。

有些留苏专家具有语言上的优势,成为合作中的复合型人才。

今后,大连市将继续推进与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继续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培训,通过与俄高校联合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对俄人才队伍。

五 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合作的前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复苏,俄政府非常重视国际科技合作,积极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把国际科技合作看做是科技和经济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为此,俄罗斯制定了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对外合作政策,并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作为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中俄科技园和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

  如前所述,尽管当前俄罗斯的政策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其东部地区国际高科技转移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俄东部地区国际高科技转移将会不断成熟,政策将会日益完善。

科技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国当前及未来的交往与合作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加强科技合作,不仅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对发展长期稳定的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实现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认识到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和装备自己的重要性,因而寻求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已成为每个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吸引俄高新技术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乃至建设现代化大连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近几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了对俄科技合作与市场开拓,并将其作为大连市实施外向型、国际化科技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大连市把对俄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积极引进和转化科技项目上,从引进专家、合作研究、联建研发中心、引进技术进行转化、合资建厂进行产业化生产等多方面推进科技合作。

  今后,大连市将进一步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不断拓宽对俄科技合作,加深合作层次,加大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力度,提高合作效率,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大连市将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支持并鼓励双方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开展直接对口合作,支持它们在对方举办国际科技博览会及技术交易会等。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大连市将加大科技产品“走出去”的力度,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会“走”到俄罗斯创业或投资建厂。

  总之,大连市与俄罗斯科技界有着强烈的合作愿望和共同的合作理念,双方科技合作大有可为,合作潜力巨大。

可以预见,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对接,大连市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将会持续升温,合作规模将日益扩大,合作水平将不断提高,并有望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一大热点。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本文为大连市科技局项目《加强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提升大连市科技产业国际化水平研究》(项目批准号:

2005D10ZC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注释:

[1][俄]B.苏斯洛夫: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技与创新潜力的作用评估》,《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2006年6月,第55~56页。

[2]郭力:

《俄罗斯东部地区高科技产业水平及对外产业政策》,《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第9期。

[3]http:

//www.people.com.cn/GB/keji/1056/2919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