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996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docx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模块诊断生物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总第二次)模块诊断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

80分钟考查内容: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1、2、3节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  )

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 ④血浆蛋白 ⑤SO

⑥O2 

⑦血红蛋白⑧神经递质⑨糖原⑩性激素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⑧⑨⑩C.②③④⑤⑥⑧⑩D.②④⑥⑦⑧⑨

2.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

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加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

4.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

mmol/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2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6.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

C.Ⅲ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D.Ⅰ是产热的主要器官,Ⅳ是散热的主要器官

7.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B.望梅止渴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不一定是条件反射

C.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或大脑皮层

D.手接触冰水感到冷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8.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水分的重吸收

C.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

D.骨骼肌在下丘脑的控制下强烈收缩产生大量热量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C.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D.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10.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

B.Na+大量内流是发生在bc段

C.a至b段为动作电位

D.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

11.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

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图2②处Na+通道开放;④处K+通道开放

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D.图2③处膜内为正电位,神经元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 

12.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13.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两组实验结果分别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

14.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

15.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若该器官为胰腺,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C.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16.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如表。

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处理方法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X

生理盐水灌胃

时间

饲养14天

Y

1次/天,共14天

1次/天,共14天

A.按照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丙组中X的处理方法是用蒸馏水灌胃

B.乙组是对照组,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

C.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用测定耗氧量方法来分析其生理作用

D.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需要碘元素,所以可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

17.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

18.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不同

B.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需要依靠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

D.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19.如图表示人体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手术切除a,则c分泌的激素会增加,b分泌的激素会减少

B.①②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③④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

C.c为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

D.a可通过b分泌的激素从而调节c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a是内分泌的枢纽

20.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

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高血压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高B.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人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D.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1.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2

2

2

29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也是下丘脑

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

22.在下列①~③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①A:

胰高血糖素,B:

胰岛素

②A:

甲状腺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

③A:

皮肤血流量,B:

体温

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都可以

2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以神经调节为主

B.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

24.下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变化的是()

25.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26.下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X代表C02,c~d时段,有氧呼吸强度增加

B.如果X代表胰岛素,b~c时段肝糖原的合成速度下降

C.如果X代表血糖,b~c时段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升高有关

D.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27.如图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

若MP大于PQ的一半,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则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

A.不偏转,向左偏转

B.偏转,向左偏转

C.不偏转,不偏转

D.不偏转,发生两次偏转

28.图甲、乙分别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信号分子A、B、C均为某种激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信号分子A,信号分子B对该细胞无调节作用

B.三种信号分子在合成后均被定向运送到特定靶细胞处而发挥调节作用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

D.雄性激素通过影响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29.下图为某学生构建的与生命活动有关的模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c产生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

B.若该图表示长期记忆形成过程,则c可能与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若该图表示水盐平衡的调节,则c可能是垂体

D.该图也可以用来表示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30.某人头部受伤导致垂体细胞大量损伤,该病人可能出现的病症及解释错误的是(  )

A.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出现多尿现象,原因是垂体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

C.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原因是病人的血糖调节机制不完善

D.第二性征表现异常,原因是垂体会影响性腺的分泌活动

31.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32.2022年冬奥会将在张家口举行,延庆作为冬奥会的一个赛区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生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

在滑雪期间,同学们经常需要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对此过程正确的表述是(  )

A.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可以增加产热,具有协同作用

B.寒冷刺激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C.激素调节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D.机体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16分,每空2分)在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这是反射的协调功能所必需的。

神经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可分为如图所示三种模式。

注:

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1)模式Ⅰ中,神经细胞①兴奋,使其末梢释放_________进入_________,再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导致②兴奋,同时③④的状态分别是:

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模式Ⅱ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模式Ⅲ中,若⑤兴奋会导致⑦兴奋;但若⑥兴奋后⑤再兴奋,⑦却不产生兴奋,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手反射中,屈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伸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模式为图中的模式________。

34.(14分,每空2分)如图某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有关结构。

研究发现,当兴奋传导到达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小体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大量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Ach)被释放到接头间隙中,进而引起肌肉细胞膜电位变化,使肌细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

请据图作答:

(1)图中  (填图中的标号)等结构共同构成神经-肌肉接头(突触)。

兴奋经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

(2)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当其与Ach结合时,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通道开放,Na+进入肌细胞,从而引起终板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使肌细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随即Ach被胆碱酯酶分解。

(3)Mg2+可阻断Ca2+内流入轴突末梢。

用适宜浓度的Mg2+处理神经肌肉接头后,再刺激感受器,则肌肉表现为  (选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下同)。

毒扁豆碱可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该酶失活,则毒扁豆碱中毒患者的肌肉表现为  。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  。

35.(10分,每空2分)Ⅱ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为研究血浆维生素D3(一种固醇类激素,用VD3表示)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科研人员据血浆VD3含量的水平,将受试者分为3组,跟踪统计4年后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得出如下数据: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血浆VD3含量(ng/mL-1)

VD3<18.6

18.6≤VD3<31

31≤VD3<50

Ⅱ型糖尿病发病发病率(%)

12.4

4.6

0.0

回答下列问题:

(1)VD3所属的调节方式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2)一些Ⅱ型糖尿病患者,进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填“高于”、“低于”或“高于”)正常水平。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血浆VD3含量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呈(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研究表明,当胰岛B细胞内Ca2+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始胞吐释放胰岛素。

据此,可推测血浆VD3能,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36.(12分,每空2分)恒温动物的体温存在调定点机制,即有一个确定的数值(如人体为37℃),若体温偏离这一数值,机体就会启动相应的调节机制。

回答下列问题:

(1)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会打寒颤,请以反射弧的形式具体写出该调节过程:

  。

(2)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释放的毒素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将调定点数值上调,引起人体的  产生  (填“冷觉”或“热觉”)。

(4)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等处。

(5)发热病人通过  调节网络,使调定点回复,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

山西大学附中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总第二次)模块诊断

生物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

80分钟考查内容: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1、2、3节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

CDDCB6-10:

CBDCC11-15:

DDCBC16-20:

AADDB

21-25:

BADDC26-30:

CCBAC31-32:

D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16分,每空2分)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兴奋 抑制

(2)(负)反馈

(3)⑥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⑤释放递质

(4)Ⅰ

34.(14分,每空2分)

(1)④⑤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糖蛋白(或蛋白质)负电位→正电位(由负变为正)

(3)肌无力肌肉痉挛

(4)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5.(10分,每空2分)

(1)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高于拮抗作用

(3)负相关促进胰岛素B细胞吸收Ca2+

36.(12分,每空2分)

(1)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战栗;

(2)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大脑皮层;冷觉;

(4)皮肤、黏膜、内脏器官

(5)神经﹣体液﹣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