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9745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福州三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5分)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B.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C.Mg是叶绿体中各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D.马铃薯植物缺K,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蔗糖、肝糖元、纤维素都不能水解

B.ATP和DNA中都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C.脂肪既能储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

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产物中只含有下列3种氨基酸。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一条该肽链将产生5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该肽链至少需要3种

C.该肽链完全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D.该肽链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4.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

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5.艾滋病研究者发现这么一种怪现象:

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会发病,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为这一现象找到初步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后,体内会产生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就是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

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可能成立的是

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如果将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制成药剂口服,可达到治疗目的

C.氮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

D.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6.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7.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图中正确的是

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D.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

8.对绿光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9.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

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

2:

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

C.中心体移向两极D.DNA正在进行复制

10.根尖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过程①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B.图中过程③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C.用b处细胞观察不到有丝分裂

D.因c处细胞无色而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11.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

水槽左室加入50ml含少量K+的溶液并插入负电极,右室加入50ml含大量K+的溶液并插入正电极(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隔板小孔处的薄膜通常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

B.通电前后,右室中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若将含K+的溶液换成含Ca2+的溶液,实验结果相同

D.本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2.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四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3g各器官研磨液,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

13.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

曲线I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II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

酶和化合物X。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I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II的顶点上移

14.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和ATP主要分布在细胞内B.人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能产生ATP

C.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消耗ATPD.ATP的合成与分解离不开酶

1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的记录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分钟时反应速率最大

B.20~25分钟时气体体积不变,原因是酶已经反应完全

C.增加马铃薯小圆片的数量,可以增加最终收集的气体体积

D.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最终收集的气体体积增加

1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7.在a、b、c、d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时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图。

若底物是葡萄糖,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18.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尿液中也会含有少量的H218O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鲁宾和卡门利用18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氧气是从二氧化碳中转化生成

D.卡尔文循环是通过追踪检测14C标记的有机物,最终探明了有机物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转化成CO2中碳的途径

19.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是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中①②④⑤⑥⑦

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①过程旺盛

 

20.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

21.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升升升升

B.降降降降

C.降升升升

D.升升降降

22.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耗氧量μL·g-1·h-1)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

B.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

C.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时,通常用NaHCO3吸收产生的CO2

D.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3.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⑤⑥

B.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①④⑤

C.⑥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③中的两倍

D.细胞⑤中可发生等位基因的相互分离

24.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③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

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

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放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D.图乙中当O2浓度大于10%,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26.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低倍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B.图1转化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C.图2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D.持续观察图3中的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可见它从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全过程

27.图一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分裂图。

图二是分裂各阶段细胞的核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的变化曲线。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进行诱变育利,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二的c阶段

B.若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一所示时期时,染色体上的所有DNA均含放射性

C.图二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b和d

D.在图二的e期才能观察到图一所示的图像,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B

28.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促进着丝点分裂

C.抑制四分体形成

D.抑制细胞质分裂

29.脊椎动物有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运动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调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30.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己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1.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有机物是。

A、B共有的细胞器是。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

如果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某植物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如下图示(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该表皮细胞的渗透压(浓度)相当于蔗糖溶液哪一浓度?

(填编号);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时间约为左右。

(3)A图所示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再分化,其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结构有。

(至少两个结构名称)

2.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

(1)从ATP的分子结构式可知,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的物质名称是。

(2)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能量供给。

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

②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

③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

是。

研究发现,正常成所人安静状态下24h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3.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

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

mL)。

(1)实验开始时应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_的量,20℃时它产生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mL/min。

(4)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温度是________,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________(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    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

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

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mg/100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

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5.为探究水分、无机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土壤含水量相同时施肥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施肥组,是由于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元素。

根细胞中与水分的吸收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2)图2中土壤含水量30%时未施肥组光合速率高于施肥组,原因最可能是。

土壤含水量80%时施肥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未施肥组,其细胞内部原因主要是。

(3)实验过程中,除水分、无机盐有所不同,其余条件均保持一致,是为了控制。

(4)在施肥情况下,土壤含水量50%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为3.7mg·h-1,植物若要正常生长,则每天至少光照h(保留整数)。

6.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含碘糖蛋白,甲状腺肿瘤患者Tg明显升高。

科研人员利用以下技术,成功获得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为甲状腺肿瘤的检测和治疗做准备。

(hTg为人甲状腺球蛋白)

(1)过程①要经过细胞融合和多次筛选,筛选的最终目的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过程③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VL、VH前,需要根据这两个基因的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来合成____。

(3)紫杉醇能阻止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其凋亡,用单克隆抗体A1或A2与紫杉醇结合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对于晚期低分化型的甲状腺瘤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中的"弹头"是指。

(4)VL和VH基因所编码的抗体部分对抗原有较高的亲和力,对这两个关键基因改造后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人源化抗体A2,与鼠源性抗体A1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