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9716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docx

福建漳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福建漳州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

品重珍珠,誉溢丹霞

①朱红的印泥,细腻平滑地铺在精致的青花瓷盒里,显得格外艳丽。

离着几米远,就能闻到一股清香的中药气味,丝丝缕缕,飘送过来。

②这就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漳州八宝印泥。

③八宝印泥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

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创始人魏长安原先经营“源丰药店”,他刻苦钻研,制成八宝药膏,可治刀伤、灼伤、疯犬咬伤,但因造价昂贵,问津者无几。

一次偶然机会,魏氏将八宝药膏作为印泥钤盖在自己制作的书画上,发现光彩艳丽,令人耳目一新。

魏氏大喜,遂继续研制改进,将八宝药膏转产为八宝印泥应时上市。

一时生意兴隆,广为传播,并作为贡品送入清廷内宫。

④漳州八宝印泥制作工艺极为考究。

其乃是用珍珠粉、辰州朱砂、红宝石、赤金粉、石钟乳、珊瑚屑、砗磲粉、水晶粉等八种珍贵药材,再加上陈年晒油和过筛后的研细艾绒,精心调配,科学加工而成。

据载,仅制泥这道工序,就需耗时半年。

诸粉研细之后,尚须用清泉水漂净,过箩筛,加碾,手续极为繁难。

其选料之严,调配之妙,制作之精,均堪称绝无仅有。

⑤因此,漳州八宝印泥品质出众。

其具有色泽鲜和、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等八大优点;存放时间也很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印泥至今仍可使用。

世传古旧字画中,有乾隆御题者,其印泥凸起脂润,鲜红可爱,非用宝石、赤金、砗磲、水晶之屑,何能如此?

⑥“印纸则桃花欲笑,钤朱则墨韵增辉”,漳州八宝印泥可谓价值极高。

不仅其自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成为古玩中的尤物,对于增加书画作品的美感、提高名贵字画的身价,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漳州八宝印泥也可作为鉴定古字画的凭证之一。

如某一名贵古旧字画上印色用八宝印泥,则这幅字画必然出现在清朝康熙朝代之后,否则,出此年代之上限,必为赝品。

因八宝印泥是康熙年间的产物,一些字画作伪者不明此理,以致常露蛛丝,被人识破。

⑦漳州八宝印泥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欢迎,名扬海外。

清朝末年,八宝印泥已远销东南亚,后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展览,屡获大奖。

日本、东南亚等地许多华侨团体为八宝印泥喝彩,赠送题写“国货之光”、“金石增辉”、“驰名神州”的奖状或银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赠“品重珍珠”墨宝四字,加以赞誉。

弘一法师亦称八宝印泥“莹润精妙,冠绝侪偶”。

建国后,许多顶级画家慕名前来漳州参观,现场作画并用八宝印泥盖章。

⑧八宝印泥作为我国民间艺术奇葩,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增添光彩。

真是“品重珍珠盖天下,辉映丹青满人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八宝印泥也面临销路有限、原料昂贵匮乏的危机。

9.选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漳州八宝印泥?

请分点写出。

(4分)

答:

      

10.请说说选文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3分)

答:

      

11.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4分)

答:

      

12.漳州八宝印泥面临销路有限的危机,请阅读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解决这一危机的建议。

(4分)

链接材料:

日前,上海老字号大白兔奶糖大胆创新,携手某法国时尚品牌推出限量珍藏版:

蓝色、粉色两款兔形铁盒装奶糖,售价是普通包装大白兔奶糖的9倍。

此外,大白兔奶糖新增了咖啡、鲜果、红豆等口味,还推出旅游纪念包装,畅销市场。

答:

      

 

【参考答案】

9.①八宝印泥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②制作工艺极为考究;③品质出众;④价值极高;⑤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欢迎。

(4分,答出四点即可)

10.内容上:

①描写八宝印泥的艳丽、质感和香味,突出其艳丽清香的特点;②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兴趣。

结构上:

③引出说明对象八宝印泥;④为下文写八宝印泥的传奇色彩作铺垫。

(3分,内容2分,结构1分)

11.示例:

选文第⑤段举了“世传古旧字画中,有乾隆御题者,其印泥凸起落玉,鲜红可爱”的例子;分析:

具体说明了漳州八宝印泥品质出众的特点,加深读者印象。

(4分)

12.示例:

①应勇于创新,开发新产品,比如蓝色印泥等,满足多样化需求。

②开拓思路,设计精美包装做成旅游纪念品、馈赠礼品、收藏品等。

③挖掘八宝印泥的内涵,寻求合作,加大宣传力度。

(4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016福建漳州)

南靖土楼

①巍然屹立在南靖秀美的群山峡谷中的土楼,以其宏篇巨构,向人们展示着南靖先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他们用生土、石灰、细砂拌和,经过反复揉、舂、压夯筑成几十米高的墙体,有的还在土中掺入红糖水、糯米浆,增加土墙的坚硬度;每夯高一定距离,就在土墙内放入杉木条、老竹片作为墙筋,起着负重力平均分散的作。

这种古老的夯土墙技术,不仅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实物,达到了高度与厚度之比是25:

1的登峰造极境界,堪称世界一绝。

它就地取材,来自大地,而土墙倒塌木材腐朽之后又回到土地中去,因此不管人世变迁,多少土楼废圯又重建,对地球和环境既无公害,又无污染,与现在的钢筋、水泥或化学原料建成的楼房相比,土楼显示了“源于大地,归于大地,又不污染大地”的优势。

②在南靖,用夯土围合建造起来的楼房尚存10000多座,有圆形、方形、五凤形、半月形、交椅形、围裙形、凸字形等。

千姿百态,气势非凡,给人以

奇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一种民居建筑有这么多的奇妙建构和变幻多端的造型形式在世界民居建筑中是极其少见的。

③土楼王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圆

楼。

为什么偌大世界只在闽西南才出现这种奇特的圆形民居?

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文化之谜。

据考证,南靖及其漳州一带的圆楼是从城堡、山寨演变而成的。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率近万名中原府兵抵达漳州,为征服“蛮獠”,他们“辟草莽,斩荆棘、建宅第”,《漳州府志》就有关于唐代陈元光建“营寨”、“牧马场”的记载。

宋元以后,山寨成了早期山民的永久性住宅,或是兵燹动乱时期的临时性居址。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顾炎武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漳州府志?

兵防考》记载:

“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辛酉年以来,寇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尤多。

”可见明后大量发展的土筑城、围、楼、堡,是抗倭的产物。

④明正德、嘉靖年间,南靖地方未靖,寇贼滋盛,流贼猖獗,许多山顶上都修建兵防寨。

在动荡的年代,人们只好仿照山寨建造圆形住宅,至今南靖人仍把圆楼称为圆寨。

⑤圆楼为何能长盛不衰,延绵至今,也与当地风俗、信仰和人们的审美眼光有关。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把圆形当天体、生殖之神来崇拜,唐代后,民众更把圆形当作幸福、美满的象征。

厥宁楼的对联:

“团圆宝寨台星护,轩豁鸿门福祉临”就是先民喜欢圆寨的真实写照。

⑥走进南靖土楼,就仿佛走进时光的隧道,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它以最老、最美、最高、最大、最小、最奇而闻名于世。

10.选文介绍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概括。

(3分)

11.你能给本文取个更好的题目吗?

并说说好在哪里。

(2分)

12.通过阅读第⑤段,我们体会到“圆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3.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4分)

14.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你还知道漳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呢?

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一个名胜古迹。

(4分)

 

【参考答案】

10.建造南靖土楼的方法及材料。

11.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有节奏感;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点明说明的对象。

12.言之有理,有举例说明即可酌情给分。

13.示例①:

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分析:

这种古老的夯土墙技术,不仅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实物,达到了高度与厚度之比是25:

1的登峰造极境界,堪称世界一绝。

这句话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而准确地说明了诏安书画名家辈出,使读者一目了然。

示例②:

说明方法:

打比方;举例分析:

走进南靖土楼,就仿佛走进时光的隧道,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它以最老、最美、最高、最大、最小、最奇而闻名于世。

这句话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些题匾碑刻守法严谨,对后人的影响之大。

14.

(1)漳浦的赵家堡

(2)平和的三平寺(3)云洞岩风景区、天柱山森林公园等

介绍基本清楚准确即可给分。

评分意见:

第10题3分。

第11题2分。

(答对任意两点即给满分)第1

2题4分。

(每点2分)第13题4分。

(说明方法1分,举例分析3分)第14题4分。

(2012福建漳州)

德远堂的文化特征

①德远堂位于南靖县塔下村,系张氏祠堂,又称“张氏家庙”,呈上下两堂两横正三堂五凤楼造型,建造考究,雕梁画栋,粉饰彩画,家庙前耸立23支石龙旗杆,是目前中国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

②德远堂悠久的历史记录了张氏宗族的发展脉络,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张姓入闽始祖的后人到塔下肇基。

明末清初,为敬奉仙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在村庄东面山坡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

2006年,德远堂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德远堂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

主堂前为天院和照壁,并辟有半圆形泮池一畦。

祠后是一片眉月形斜坡草地,宛若天然地毯。

主体建筑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

额枋保留清代彩绘,表现了科举进士的欢庆场面,额枋下的挂落为鱼跃龙门图花板,寓含了张姓族人

希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寄托。

在德远堂的建筑中,石雕、木雕艺术也挥得淋漓尽致,无不蕴含文化内涵。

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别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

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

“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④德远堂主建筑前环池耸立着23支石龙旗杆。

石龙旗杆也叫石笔,古称“谤木”,后来演化为华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

张氏德远堂族规中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

德远堂前的石龙旗杆分台座、夹杆石、杆身三部分。

台座有四方形、六角形两种,束腰处成竹节状,四面均剔刻花纹图案,有香草纹、花鸟瓜叶纹等;夹杆石为如意云头状;旗杆则分成三节,下部铭刻姓名、功名、年代科次、等文字,中部浮雕蟠龙纹,杆尖或为笔锋状,或踞坐石狮等,做法不尽相同,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

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人若身临塔下,就能屏息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⑤德远堂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凸现了浓厚的文化特征。

可以说,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是研究闽西南古建筑民居的一个特殊实例。

10.选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德远堂的文化特征?

(3分)

答:

11.选文第④段说明条理清晰,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分)

答:

12.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4分)

答:

13.阅读第③-④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

(4分)

答:

14.请为德远堂拟一则宣传标语以彰显其文化内涵。

(3分)

答:

 

【参考答案】

10.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

11.示例:

第④段先介绍德远堂石龙旗杆的数量和来历,再分别说明石龙旗杆的组成部分,最后点明石龙旗杆的文化象征意义。

12.示例:

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分析:

“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别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石雕艺术在德远堂完美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3.示例:

德远堂主体建筑的屋面覆板瓦,主体建筑

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这表现了客家文化的印迹。

14.示例:

秉承传统建筑风格,彰显深厚人文内涵

评分意见:

第10题3分。

第11题4分。

第12题4分。

(说明方法1分,举例分析3分)

第13题4分。

第14题3分。

(2011福建漳州)

城南名胜石狮岩

①漳州城区南面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厚的名胜——石狮岩。

②石狮岩又称石狮山,远望如一头蹲伏的石狮。

它包括虎崆岩、罗汉岩、石狮岩等七座石岩,因为石狮岩的名字为人熟知,所以成为这些石岩的统称。

③石狮岩山势呈南北走向,北部最高点200多米,南部低且平缓,由北而南,蜿蜒起伏,延伸到九龙江西溪畔。

山上岩石形状奇特,情态逼真,“有若狮子者,若蟾蜍者,有如梯者,如门者,状类不一”(《漳州府志》)。

景区内半月池、罗汉峰、超然亭等景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

(A)最引人注目的是石狮岩的主要标志物——千年石狮雕像,它姿势威武,雕饰精美,令游客流连忘返。

景区周边风光也独具魅力,登顶远眺,漳州城区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各式建筑尽收眼底。

北面的鸡子峰上有一块天然巨石,其状如鸡,俗称鸡母石,雅称凤凰石,石上有一瞭望台,(B)登台可眺望漳州最有特色的景点之一——万亩荔枝海。

④石狮岩不仅风光秀丽,神奇的传说也给石狮岩笼上一层美丽的面纱。

相传石狮口能出米,每天的出米量刚好够山上寺僧和香客吃,但有一个小沙弥性急,挖大出米口,结果石狮反而出不了米。

虎崆岩的传说最具传奇色彩了,据说唐朝无隐法师在此讲经,有虎跪在石上倾听。

无隐法师常骑虎入城,买肉喂虎。

有一天,无隐法师有事不能下山买肉,就伸出一只胳臂喂饿虎,虎崆岩因此而得名。

⑤自古以来,石狮岩就是文人墨客登临赏景和佛门僧侣营造清净世界的绝佳处所。

朱熹、黄道周、庄亨阳、蔡世远等名人都曾在这里驻足,留下题刻和诗词。

黄道周曾题写“南岩第一”四个大字,赞美这里的自然人文景观。

宋郡守李弥逊有诗云: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吟咏石狮岩的诗词不胜枚举,仅《漳州府志》就记载了上百首。

⑥石狮岩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内涵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给漳州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12.概括第②-⑤段的主要内容。

(4分)

13.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4分)

1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分析。

(3分)

(A)最引人注目的是石狮岩的主要标志物——千年石狮雕像。

(B)登台可眺望漳州最有特色的景点之一——万亩荔枝海。

15.石狮岩让人流连忘返,你的家乡一定也有某处名胜令你难忘,请对其作简要介绍。

(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

)(4分)

 

【参考答案】

12.石狮岩得名由来;优美的自然景观;神话般的色彩;厚重的人文内涵。

13.示例①:

摹状貌(或打比方)例如:

“有若狮子者,若蟾蜍者,有如梯者,如门者,状类不一”,这句话采用摹状貌(或: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山上石头形状奇特、情态逼真的特征。

示例②:

引用例如:

宋郡守李弥逊有诗云:

“翠合峰峦万叶稠……晓日先明竹外楼。

”这句话引用李弥逊的诗,说明石狮岩风光秀丽,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登临赏景的绝佳处所,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更有文学色彩。

14.(A)“主要”表示石狮雕像是石狮岩众多标志物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用上“主要”,使说话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之一”说明漳州有特色的景点很多,万亩荔枝海只是其中一处,用上“之一”,使说话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5.示例: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

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后高,群山环抱,绮丽多姿,如诗似画,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评分意见:

第12题4分,答对一点给1分。

第13题4分,说明方法1分,举例1分,分析2分。

第14题3分,找到主要词语1分,分析2分。

第15题4分,内容3分(其中说明方法1分),句子通顺1分。

(2010福建漳州)

唾液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的作用主要有:

湿润和清洁口腔。

唾液能够消灭产生齿垢的细菌,溶解有害于牙齿的物质,软化食物以便于吞咽,还能分解淀粉,有消化作用。

如果唾液中的淀粉酶减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并由于无法保护胃黏膜受胃酸损害,易导致胃肠炎或溃疡。

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唾液分泌比较充盈旺盛。

年老体弱者川流分泌不足,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体力日衰、耳鸣重听、面部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情形。

强筋壮骨。

A唾液中含有最具魅力的物质,首推腮腺激素。

B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人、血管、结缔组织的生命力。

C这种激素是由腮腺分泌的。

D然而,人到中年后,腮腺开始萎缩,分泌的激素就逐渐减少。

修复伤口,促进愈合。

唾液具有消炎止痛、止血、杀菌解毒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擦伤点皮肤,人们总爱涂一点儿唾液来疗伤止痛;经验告诉我们:

舌尖嘴唇被咬伤之后,伤口的愈合速度往往比其他部位快得多;动物受伤后亦常用舌头舔舐伤口。

说来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德国巴伐利亚有一家奇特的皮肤医院,用乳牛的舌头舔病人皮肤,治疗神经性皮炎和头皮癣等,而且还很有效;前苏联的科学家采用“唾液疗法”,治疗久治不愈的顽固的皮肤病也意外获得成功。

滋润皮肤。

唾液养顔、护肤、美容方面亦大有用武之地。

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酶,如溶菌酶、淀粉酶等,呈弱碱性,可以消除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质,杀灭面部的一些细菌,避免面部长疖生斑。

因此,用唾液涂抹面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2、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1分)

13、第三段中,几个句子顺序混乱,正确的顺序应该是()(2分)

A.下定义B.举例子C.列数字D.打比方

15、第四段画线句中“一些久治不愈的顽固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答:

16、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2分)

 

【参考答案】 

11、唾液

12、A

13、B

14、不能去掉,因为有了这些表示修饰的词语更突出唾液的神奇作用,说明更准确、更具体。

15、唾液的作用

(2006年福建漳州中考试题)

印度洋大海啸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

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威力巨大。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认为,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

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圈圈,传播到很远,正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海啸发生时,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

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急速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

事后,海滩上一片狼籍,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

对此,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使印度洋沿岸国家减低了防患意识,致使“这次海啸成了袭击许多地方居民的不速之客”。

如果以前能居安思危在印度洋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如果人人对海啸不再感到N生,都能察其颜,观其色从而把握海啸的脉搏,做到既能自救又能他救,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防来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8.你认为文中哪一种说明方法用得好,请举例并说明理由。

答:

19.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与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专家韦弗利·帕森都对“海啸”进行了分析。

请你谈谈他们的角度有何不同。

答:

20.印度洋大海啸给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答:

21.阅读下面“相关链接”的两则材料,结合上文,请你谈谈面对灾害,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自救、他救的知识。

【相关链接】

材料一:

据泰国《民族报》报道,泰国南部的一个渔村村长看到海水迅速地退去,便号召181名村民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这场劫难。

接受来访时,他说牢记着祖辈们留给他们的一条古训:

“如果海水退去的时候速度很快,那么海水再次出现时的速度和流量会和退去时完全一样。

材料二:

据报载,在印度洋海啸中,一名年仅10岁的英国女童当时正与家人在泰国普吉岛享受美妙阳光。

突然,她发觉海水有些不对劲,随即告诉了妈妈和沙滩上的游人。

因为她的一句警告,沙滩上数百人保住了性命。

事后,蒂莉说:

“地理老师刚教给我们有关地震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地震如何引发海啸。

答:

【参考答案】

18①打比方。

例:

这次海啸成了袭击许多地方居民的不速之客。

该说明方法把抽象的自然现象拟人化,语言生动、形象。

②列数字。

例:

这种波动从深侮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该说明方法运用具体数据,准确写出海啸到来时速度之快口

19张晓东研究员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海啸的成因;韦弗利·帕森是从预警机制(或防患意识)方面对海啸作了分析。

(意思对即可)

20.例:

①关注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②建立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减少或避免损失。

(言之有理即可)

21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可以从课堂上、书籍上获得知识

评分意见:

第17题5分。

“成因”答对给l分,“特点”答对给2分,危害”答对给2分。

“特点”“危害”均可分三小点作答,答对1小点给1分答时其中的2小点即可给2分。

第18题3分,说明方法、例句、理由各1分。

第19题4分,中美专家的分析角度各2分。

第20题3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意思对即给分

第21题3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意思对即蛤分。

(2005年福建漳州中考试题)

漳州皮影戏

①皮影戏在漳州地区,俗称纸影戏。

因当地缺乏皮料,早期有些艺人用纸片加工来代替皮料刻制皮偶,映影的影窗也是用半透明的整张白纸裱挂起来的,所以叫做纸影戏。

②漳州的皮影戏始于何时,传自何方,未见文献记载。

据民间传说:

在明朝时,漳州地区就有皮影戏演出活动。

这个剧种是由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传入福建的诏安、漳浦等地的。

据台湾某刊物报道:

明代崇祯三年,有一位平和人带着家族渡海到达台湾,在当地屯垦兼演皮影戏。

从这个报道的线索考查,漳州地区在明代就有皮影戏出现,应是可信的。

回顾早期的漳州皮影戏,起始演唱的曾采用“潮调”,对白也常带着潮州方言的口音,由此来看,漳州的皮影戏系从潮汕地区传入,可能是事实。

③皮影戏传入漳州地区后,则盛行于民间。

每逢夏季的晚上(尤其是农历七月普度期间),市内的街头和农村的广场,经常有皮影戏的演出。

富家做生日.、佛事以及新屋落成时,也常请皮影戏班来凑热闹。

常演的剧目有:

《哪吒闹海》《白蛇传》《西游记》以及民间故事的折子戏,如《白贼七》《谢灵舍》等。

漳州皮影戏所刻的人物,脸谱造型夸张,发型、头盔精致,服装花纹细腻,图案近似宋代笔法,但不着色。

演出的形式:

将影窗竖立于桌面上,四周以竹竿或木杆撑住,悬挂帷幕,成为一个匣形的小戏台。

艺人或蹲或坐或站,手持皮偶杆子贴近影窗操弄,用油灯的灯光照射出影子,配合锣鼓音乐来演唱。

民国初期,漳州东门岳口有一位著名的皮影老艺人,他擅长演武戏,两手能操纵四个皮偶对打,姿势

生动,场面不乱。

还能做出翻跳、腾空等动作。

影窗两边常挂着一幅对联:

“一口独叙千古事,。

”当时皮影戏艺人的酬劳,在地方戏曲中算是最低的。

艺人曾自编一首民歌来形容其生活困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