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
章节名称:
第八单元第二课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过秦论》
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本文借古喻今,告诫汉代统治者勿蹈秦王朝覆辙的主旨。
2.学习本文历叙史实,然后分析议论,从史实对比中水到渠成地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体会本文铺张渲染的叙事特色和酣畅流利的语言特点。
4.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5.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重点:
1.文章通过史实对比分析,再得出结论的写作手法。
2.在朗读中理解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1.文章铺张渲染的叙事特色在突出文章主旨上的作用。
2.文章借古喻今的写作主旨以及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朗读课文,
1.课件教学法。
2.小组讨论法。
3.小组自学法。
教学手段:
诵读、鉴赏法
课件教学
讨论法
作业: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疏通文章大意。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并思考问题:
两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
诗中写出了主人公才能如何?
他又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呢?
(点击课件)
1.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思考。
教师提示:
两首诗中写的同一个主人公就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贾谊。
这两首诗都突出写到贾谊的才情之高,世人不及,但却怀才不遇,抑郁而终。
那么贾谊的“才情”到底如何呢?
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解题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中来。
《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
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所谓的“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作者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洛阳人。
少时即因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0多岁召为博士,被文帝赏识,提拔为太中大夫。
主张改革,因遭周勃、灌婴等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在去长沙途中,贾谊写下了力作《吊屈原赋》。
四年后,被召回朝,拜为梁怀王太傅。
在此期间贾谊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等问题,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提出过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
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入朝时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一年有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所著的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四、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国力逐渐强大,随之而来的是诸侯国之间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孟子·离娄》),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秦统一天下后,人民希望休养生息,过和平宁静的生活。
但是,秦始皇为了保持其政权,为了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严刑苛法,焚书坑儒,而且行封禅大典,造阿房宫。
上面为穷奢极欲而横征暴敛,下面因戍役无期而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葬送了秦王朝。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
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
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
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
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
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五、疏通文意
1.听课文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散读、齐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1)对于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以相同句式归类讲析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
这样的句子有: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C.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D.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2)重点疏通第三、四自然段文意。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3)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自学第五自然段。
(4)师生共同归纳文言知识:
通假字:
合从缔交(从——纵)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崛)
赢粮而景从(景——影)百有余年矣(有——又)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
约从离衡流血漂橹
却匈奴七百余里以愚黔首
聚之咸阳以弱天下之民
序八州而朝同列
B.名词活用作状语:
内……外……南取……西取……东割……北收……
席卷……包举……囊括……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动词活用作名词:
追亡逐北
D.形容词用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文言句式:
A.省略句式
以(之)为桂林、象郡委命(于)下吏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聚之(于)咸阳
以(之)为国倔起(于)阡陌之中
B.判断句式: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倒装句式:
自若也
D.被动句式:
为天下笑
3.再次齐读课文并思考:
(1)文章每一段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明确:
文章第一到第四自然段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第五自然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2)本文是一篇史论文,论点是什么?
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
明确:
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论点是在大量的历叙史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归纳主旨,了解文章借古喻今的写法;分析文章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一、课前提问
1.检查朗读情况,抽查文言知识。
2.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请翻译。
二、导入新课
前车之鉴是告诫人们不要犯前人犯过的错误,贾谊写《过秦论》,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是以谁为借鉴,告诫人们什么呢?
三、课文分析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
攻之势:
从文章开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到第三自然段的“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叙述秦国的崛起—强大—鼎盛(“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秦“并吞八荒”之举)。
守之势:
从“于是废先王之道”到第四自然段结束,叙述秦由统一到覆灭。
2.选一名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小组讨论回答:
①秦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物质条件有哪些?
明确: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
②秦国在孝公时到秦始皇之前采取了哪些进攻的措施?
明确:
扩张领土,各个击破: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与九国作战,宰割天下: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
③秦国与九个诸侯国的函谷关之战,明明是九国合力攻打秦国,秦国“开关延敌”,被动挨打,这是秦国的“攻之势”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
从上文所述可见:
秦国对诸侯国各个击破的“攻打”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国都难以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单独与之抗衡,在这种攻势之下,九国被迫“会盟而谋弱秦”。
九国之师虽表面强大,但他们结盟的前提不是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样九国的实力远不如秦国,虽“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而秦国之所以“开关延敌”,因为函谷关地势险要,狭窄,只能容纳少数人,九国的军队不可能同时进入。
因此九国的百万之师形同虚设,可见秦国是以守为攻,其实质还是攻。
3.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攻转为守,就其在国内来说,他的守策分几步?
他把统治的力量放在了哪里?
他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明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除做好防御外患的工作外,他统治天下的主要力量放在了如何统治人民上。
他的统治策略大致可分为三步:
首先是愚民政策,“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第二步是削弱人民的反抗力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第三步是“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然后派“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防止人民造反,人民敢怒不敢言。
秦始皇的愚民、弱民、防民三部曲,实际是处处设怨,步步种恨,为以后人民的暴乱、反抗作了铺垫。
4.请男生齐读第四段,回答问题。
①本段叙写了陈涉起义,强秦灭亡。
作者从哪些方面叙写陈涉的个人情况及起义情况的?
明确:
出身地位: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
个人素质: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起义军成分:
“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武器:
“斩木为兵,揭杆为旗”。
起义的影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起义结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②作者为什么写陈涉与起义军的种种弱势,这与“过秦”有什么关系?
明确:
作者极写陈涉位卑才短,是个极平凡的小人物,没有指挥和号召能力,是仓猝起兵,人数少武器简陋,他的部队简直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可是就是这位“才能不及中人”的领导,这些“倔起阡陌之中”的“疲弊之卒”,顷刻间即“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很快便使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七庙隳”。
从以上情形不难看出:
秦的失败绝不是因为力量不强大,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是什么意思?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秦朝的政治状况如何?
明确:
“天下的人如同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应和似的回应他,都带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追随他。
”人民之所以如此响应他,决不是因为陈涉有什么特殊的号召力,而是因为他的举动代表了人民的共同心声——推翻这个不施仁义的秦王朝。
可见秦的政治人心丧失。
5.学生齐读第五段,思考:
本段是文章议论的一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通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史实的对比中得出论点的?
明确:
全文共用了三项对比:
一是将秦的实力与九国对比,秦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本身作前后对比,统一天下之后的秦朝力量远远大于诸侯国时的秦;三是将陈涉起义军的力量与九国之师对比,陈涉起义军的力量之小,与九国“不可同日而语”。
通过以上三项对比,读者当然也不难得出另一项对比:
秦王朝与陈涉起义军的对比,前者强,后者弱,相差十分悬殊。
正是在“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到最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的过程中,从大量历史事实的对比中,作者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扩展迁移
1.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后明确:
启示是:
施仁政,行仁政。
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所谓的“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
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
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
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
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
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施行仁政,免蹈秦王之覆辙。
另外,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2.贾谊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政,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
(1)贾谊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状况,他提出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并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说明他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由此可见他观点的局限性。
此题由学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发挥回答。
3.铺张渲染是赋的写作手法,作者在写作本文时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来叙述史实,这种用赋的语言写议论文的手法,你读起来感觉如何?
(学生自行讨论,作答。
)
五、小结
贾谊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毛泽东同志也曾批评过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
因此我们学习本文,不仅吸取其文学上的精华,更应该学会“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把研究历史和指导现实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六、作业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的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请大家在历史长河中寻找一些这样的人物,摘取他们的名句,思考一下体现了他们的哪些思想?
2.读课后《过秦论》的中、下篇,理解文意,与本文就内容和写法上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