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9266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突触的信号传递.docx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突触的信号传递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1课时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选考】、突触的信号传递【选考】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

A.神经元B.反射弧

C.神经纤维D.反射中枢

解析: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是( B )

A.比较缓慢B.迅速而准确

C.持续时间较长D.范围较广泛

解析:

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迅速,更准确,而体液调节往往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进行的。

3.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化学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一个神经细胞只能有一个轴突

解析:

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可以膨大形成多个突触小体;兴奋在突触的传导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进行单向传递;Na+内流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一个神经细胞一般有1~2个轴突。

4.如图是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测定膜电位的装置,现在a点左侧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未刺激时、a处兴奋时、b处兴奋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 B )

A.↑、↖、↗B.↑、↗、↖C.↖、↑、↗D.↗、↑、↖

解析:

在静息状态时,a、b两处膜电位均是内负外正,a、b之间电位差为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当a点兴奋时,a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处仍为内负外正,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b处时,a处已由兴奋状态恢复到静息状态,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差别

C.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

D.神经元一般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

解析: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其大小形态有很大差别。

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树突多为短小而多支,轴突一般为一个且较长。

6.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胶质)细胞

C.神经元接受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

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

解析:

许多条神经纤维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数量更多的支持细胞(胶质细胞)组成。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也叫传出神经元,其细胞体位于脊髓,与骨骼肌相连的是其发出的突起。

神经元接受一定强度的刺激(达到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

7.蝎毒能选择性地抑制钠离子通道的开放。

用适量的蝎毒处理蛙坐骨神经,给予一定刺激并测量,膜电位的变化是( C )

A.有去极化、无复极化B.无去极化、有复极化

C.无去极化、无复极化D.有去极化、有复极化

解析:

适量的蝎毒处理蛙坐骨神经,抑制钠离子通道的开放,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给予一定刺激,膜外钠离子无法内流,不能去极化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就没有再形成外正内负的复极化过程。

8.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和恢复的过程中,其变化次序是( D )

A.反极化→去极化→复极化

B.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

C.反极化→复极化→去极化

D.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

解析:

从静息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到恢复,其过程为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

9.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

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解析:

α

银环蛇毒的作用是使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造成肌肉松弛。

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有机磷农药抑制后,造成乙酰胆碱因不能被水解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出现肌肉僵直现象。

10.(2018·浙江6月选考)将电表的两极连接到蛙坐骨神经表面,如图所示。

在a处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引起了腓肠肌收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神经细胞是可兴奋细胞

B.静息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C.a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传播到b处

D.刺激a处,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解析:

刺激a处,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1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

ab、bc都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钠离子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cd、de都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钾离子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12.(2016·浙江4月选考)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

结果如下所示。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神经甲

180

仅阻断神经乙

70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

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

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

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

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神经甲对心脏的影响比神经乙强。

13.在如图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D )

A.①→②B.③→④C.②→①D.④→③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可以由①→②,也可以由②→①;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化学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过来传递,图示中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由③→④,而不能由④→③。

14.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

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可能兴奋

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解析:

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是c→b;刺激b点,与d点相比,c点先兴奋,d点兴奋或不兴奋;兴奋在单个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b点,a、c均会兴奋;刺激b点,因化学递质的种类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故B神经元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抑制。

15.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

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并且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而少数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如横纹肌细胞;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一间隙,称为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突触后膜有皱褶,其膜面积应比突触前膜大;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一个小电位,随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增加,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才会形成动作电位。

16.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化学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化学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化学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化学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解析:

化学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化学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化学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

17.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

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c点神经纤维处电荷分布状况为     ,此电位称为      。

 

(2)甲图中,受刺激后表1中的指针发生了    次偏转,测得的电位变化图如图    所示。

 

(3)乙图中,②点时    离子大量    流。

①点时该离子的流速比②点时    (填“快”或“慢”)。

 

(4)乙图电位是由甲图表    测得的。

 

解析:

(1)甲图中,c点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神经纤维处电荷分布状况为外负内正。

(2)甲图中受刺激后,兴奋传到b时,b处为动作电位,a处仍然为静息电位,表1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a时,b处膜外已恢复静息电位,电表指针又发生一次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反。

依据所观测到的数据,绘制成的电位差变化正好相反,曲线如图丙。

(3)乙图中,②点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钠离子大量内流,从乙图曲线的斜率分析,①点时该离子的流速比②点时更慢。

(4)由乙图、丙图起始的电位值可知,乙图是由甲图的表2测得,丙图是由甲图的表1测得。

答案:

(1)外负内正 动作电位 

(2)2 丙 (3)钠 内 慢 (4)2

18.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已,严重者会死亡。

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

请设计一个动物实验,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动物神经传导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

剥制好的两个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加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 。

③ ,

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标本的情况。

实验结果:

1号表现为      。

2号表现为      。

 

从而可以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

解析:

本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自变量是有机磷杀虫剂的有无,观察指标是肌肉收缩情况。

设计实验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动物神经传导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时,要注意对变量的控制,也要注意检测在加入有机磷杀虫剂前,神经—肌肉标本是否完好。

答案:

实验步骤:

②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兴奋收缩并及时舒张 ③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磷农药 实验结果:

震颤不已 正常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