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10题,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
2.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
【答案】1.B2.C
【解析】
【1题详解】
半圆形茅草屋顶可推知该地高温多雨,植被茂密;该地区炎热潮湿,架空可以减少潮湿,也更安全,与高寒缺氧、地表崎岖和多滑坡泥石流无关,故B正确。
【2题详解】
从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上可知,设置中空的目的是因为该地气候湿热,起到防潮的功能;且建筑材料中有竹条,根据就地取材的原理,该地应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结合选项分析,该地地处海南可能性较大,C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该国人口增长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
4.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D.④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3.B4.D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开始,且18世纪80年代到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高,所以①是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然后死亡率和出生率开始降低为③;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死亡率应该持续降低到较低水平,从②到④。
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4题详解】
根据该国在20世纪70年代人口出生率约为12‰,死亡率约为10‰,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应为发达国家,所以最可能为芬兰。
本题B选项正确。
【5题详解】
①阶段,该国经济水平较低,城市人口比重较低,A错误;②阶段,该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农业产值应该小于工业产值,B错误;③阶段,该国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不可能超过第一二产业,C错误;④阶段,该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期,人口老龄化严重,D选项正确。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
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
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其交通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A.城市核心功能区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城市高级住宅区D.城市生态功能区
6.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B.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C.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D.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答案】5.B6.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察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5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开普敦地处非洲南端,欧洲殖民者前往亚洲的必经之地,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交通运输。
因此该地区城市兴起主要是借助优越地理位置而发展兴起的,本题C选项正确。
【6题详解】
从城市功能分区角度分析,开普半岛远离开普敦城区,但是有铁路与其相连,该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山峰和开普自然保护区分布,因此该半岛人口较少,布局城市生态功能区较好。
本题D选项正确。
【7题详解】
图示铁路联系了开普敦和周围地区,促进了周围地区的发展,A错误;铁路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但这不是对开普敦的影响,B排除;铁路与港口相连,扩大了港口的经济腹地和服务范围,C正确;城市的等级不会因为交通线的修建而发生变化,D错误。
每年的十月份,黄河三门峡大坝上游会进入蓄水期,黄河两岸的库区滩涂地将重新回归黄河,黄河水面将再次变宽。
在黄河两岸种豆的农民将在这个时候抢准时机,把黄豆收获到家,否则黄豆将会被黄河水淹没,导致农民颗粒无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三门峡大坝上游的滩涂地能种植黄豆的原因是黄豆
A.单位面积产量高B.市场需求量大
C.生长期与泄洪期一致D.销售价格高
8.三门峡大坝上游滩涂地吸引两岸居民种植黄豆的主要优势是
A.地形平坦B.临近水源C.土壤肥沃D.高温多雨
【答案】7.C8.C
【解析】
【7题详解】
从文字材料“进入蓄水期”“滩涂地将重新回归黄河”可以判断,当地农民是利用水库水位下降的时段种植黄豆,根据水库汛期前泄洪腾出库容的规律特点,可以判断库区滩涂地的农业种植主要在7-10月份进行,则所选择的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必须与该时段一致。
故选C。
【8题详解】
每年蓄水期滩涂地被黄河水淹没,泥沙堆积,形成肥沃的土壤,水位下降时可以供当地农民发展种植业,这类似于尼罗河定期泛滥对两岸农业的影响。
故选C。
性别比指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下图为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情况折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与2000年相比,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
A.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B.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
10.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产业升级B.交通运输
C.工程建设D.家庭婚姻
【答案】9.B10.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及性别比图表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9题详解】
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2016年,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A错。
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对。
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错。
迁入人口性别比接近平衡态势,D错。
故选B。
【10题详解】
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数量整体会减少,A错。
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BC错。
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婚姻,D对。
故选D。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更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1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B.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答案】11.C12.D
【解析】
【11题详解】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对。
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A错。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大面积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B、D错。
【12题详解】
“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D对。
与性别结构的均衡化、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无关,A、B错。
人口数量的提高不表示技能、素质的提升,C错。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图例①、②、③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4.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地租水平B.交通运输C.人口数量D.生态环境
15.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
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答案】13.B14.D15.D
【解析】
【13题详解】
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①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②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应为商业区;③主要分布在①之外和河流的下游地区,应该为工业区。
本题B选项符合题意。
【14题详解】
②功能区位于占地面积小,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及十字路口,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大多位于①住宅区内,应该是商业区,其支付地租能力强。
因此对其影响最小的应该是生态环境,本题D选项符合题意。
【15题详解】
该地区工业位于城区的东南方向,为避免工业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工业区应该位于城区的下风向,因此该地盛行风向应该是偏北风为主。
D选项正确。
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
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四成。
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单位:
亿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据图可知,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资源能源短缺明显B.内部发展差异更大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17.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
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C.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
【答案】16.B17.C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主要城市的GDP产值,京津冀城市群与其它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B正确;京津冀城市群资源能源较丰富,A错;工业区都有环境污染严重问题,C错;内部差异大,经济发展后劲充足,D错。
【17题详解】
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C正确;城市产业转型是发展新兴工业或第三产业,A错;应合理控制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B错;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是基础条件,不是最主要措施,D错。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高楼建筑等人工地表所替代。
下图示意1991~2015年我国东部某城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1991~2015年该市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变化是
A.东西方向延伸B.保持原有格局不变
C.略有缩小且北移D.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趋势越加明显
19.推测不透水地面增幅最小的应该是
A.核心功能区B.功能扩展区C.城市发展新区D.住宅区
20.该市不透水地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加大昼夜温差B.城市水域面积增加C.城市功能区北扩D.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答案】18.C19.A20.D
【解析】
【18题详解】
据图可见,1991~2015年间,图示椭圆范围在缩小,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北移动,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主导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在逐渐弱化,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选C正确。
【19题详解】
城市地面硬化会影响地表水下渗;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不透水地表空间也会扩大;图示随着时代发展,图示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集中在核心功能区。
选A正确。
【20题详解】
图示随着时代发展,图示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北京的硬化地面越来越集中连片,使得热岛效应增强,不是昼夜温差加大,A错;不透水地表集中连片影响雨水下渗,并不能增加城市水域面积,B错;图中不透水地表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新区是东、北、南扩展,与不透水空间方向并不重合,C错;城市不透水地表集中程度越来越高,而城市空间在不断扩大,说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正确。
【点晴】
不透水地表作为典型的城市下垫面类型,包括道路、停车场、建筑物屋顶等;不透水地表具有蓄热能力强、蒸散能力弱及阻碍气流传输等特点,对城市的能量辐射平衡、地表热环境、地表径流以及局地气候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透水地表格局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水环境及热环境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甘肃省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
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
上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
2013年乌江镇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育种基地,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的生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高温,热量丰富B.光照充足,有机质积累多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D.历史悠久,种植技术较高
22.上世纪80年代后,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市场C.政策D.技术
23.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粮食产量B.保护传统品牌
C.发展绿色农业D.推进农业产业化
【答案】21.B22.C23.B
【解析】
【21题详解】
“乌江贡米”产于甘肃省乌江镇,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位于西北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B正确。
我国各地水稻种植技术差异不大,A错。
水源、热量不如南方有优势,C、D错。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乌江镇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育种墓地,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素是政策使该地种植作物转变,市场、气候、技术不是几乎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索,C正确ABD错。
【23题详解】
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传统品牌,提高收益,B正确。
引进的外地品种产量高,“乌江贡米”产量较低,A错;建立标准化栽培示范墓地,增加稂食产量发展绿色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是主要目的,C、D错。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
数据表明:
用1公斤鱼食,生产至少50公斤蔬菜和0.8公斤鱼肉。
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
下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
A.固体杂质B.二氧化碳C.氮磷元素D.有害细菌
25.在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效益为
A.缓和热岛效应B.提供绿色食品C.提高资源利用D.环境绿化美化
【答案】24.C25.B
【解析】
【24题详解】
氮磷元素是蔬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无土栽培的蔬菜会大量的吸收水中氮磷钾,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给鱼留有良好生存环境;蔬菜吸收水中固体杂质、二氧化碳、有害细菌很少,选择C。
【25题详解】
缓和热岛效应主要是在城市不是家庭,A错;可以提供没有污染的食品,B对;这是出现在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的系统,会增加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不是主要考虑问题,C错;因其是鱼、水、菜的生态系统,环境绿化美化不是该系统主要目的,D错。
2017年6月全球最大的海上风能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与会人员参观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它位于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的泰晤士河口。
下图为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的原因是()
A.陆地风能资源匮乏B.海上风力大
C.海上发电成本低D.海上风能稳定
27.英国海上风电场的建立,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年降水量减少
B.影响民航飞行
C.使陆地风向发生改变
D.影响海底生物及鸟类飞行
28.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已向海洋进军,但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应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市场B.技术C.资金D.政策
【答案】26.B27.D28.C
【解析】
【26题详解】
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但海上摩擦力小,风力更大,B正确;海上发电站的建设需克服更多自然环境的限制,因而建设成本更高,C错误;虽然海上风能较陆地稳定,但风能发电受风力大小变化的影响,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都不稳定,D错误。
【27题详解】
英国的降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东南部海域,对英国盛行的盛行西风(西南风)不产生影响;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单个风电机组伸入海底,对海底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风电机组的叶片最高仅110米,不会影响到民航飞行,但对鸟类飞行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本题D正确。
【28题详解】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已向海洋进军,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了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而海上发电靠近市场;海上风力发电要大规模商业开发,需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且大规模开发,投资巨大,所以目前影响其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问题,C选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9.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
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材料分析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哪个区域打工?
对荣防村社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试分析原因。
【答案】
(1)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资待遇、更好的发展条件,且距离较近。
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
(2)呈现下降趋势。
原因:
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
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可知荣防村青壮年最有可能去东部经济发达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打工,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前景好。
但是人口大量迁出后对该村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等不利影响。
(2)据图可知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经济飞速发展,省内外工资水平趋于相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在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降,农民工的素质达不到东部部分用工企业的要求。
30.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开心果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深入土层可达7米,水平支根可达10-15米,树龄可达300年之久。
果实不仅鲜食,炒食,榨油,还广泛用于制糖,点心等食品工业。
材料二伊朗凭借当地种植气候的优越条件,开心果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以上,常居世界第一位。
图中甲附近地区为伊朗开心果主产区。
(1)据材料推测开心果的生长习性。
(2)若我国新疆大量种植开心果,可能给当地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3)试评价阿巴丹的城市区位。
【答案】
(1)喜光(喜热);耐旱;耐盐碱。
(2)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
地理位置优越,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平坦石油资源丰富,海运便利,临近河流;缺点:
水源短缺,政治动荡
【解析】
【详解】
(1)伊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该地为开心果的盛产区。
可以推测该地区开心果喜光;耐旱;耐盐碱。
(2)某地区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对环境的有利影响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入手分析。
大量种植开心果,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效果。
开心果深受广大市场的喜爱,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评价城市的区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大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结合图示可知阿巴丹城位于沿海平原的优越地理位置,地形平坦,海运便利;该区位于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且有河流在该区入海;不利条件可知该区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且该地区地处中东,社会政治动荡,政局不稳。
31.下图为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变化图,读图回答。
(1)目前世界的能源需求构成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读图简析世界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
(3)简述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优势。
【答案】
(1)目前世界能源构成以石油、天然气、煤为主,这些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使大气产生污染(酸性气体、煤烟等不断增加),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2)能源的总体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需求更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化发展,并最终走向无碳化;(能源的利用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全球气候,)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主体。
(3)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永不枯竭;避免引发能源危机,有利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能源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