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8905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docx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

目录

总则1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2

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2

第二章城市规模4

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5

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5

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6

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8

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9

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总体布局10

第七章四区划定10

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11

第九章城市更新15

第十章城市密度分区16

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利用17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支撑体系18

第十二章产业发展与布局18

第十三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23

第十四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24

第十五章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26

第十六章城市文化发展与保护30

第十七章总体城市设计32

第十八章海岸线利用35

第十九章旅游发展36

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36

第二十章城市综合交通36

第二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42

第二十二章环境保护45

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46

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52

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52

第二十五章五线空间管制54

第二十六章分区发展指引55

第二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58

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配套保障政策59

附则61

附表62

附表1:

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62

附表2: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64

总则

第1条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根本性转变。

2.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促进深圳与珠三角地区其它城市协调发展。

3.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进一步服务香港,支持香港发展。

在经贸、服务业、环保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功能互补。

4.适应全球化和城市价值链重组的世界经济格局,推动深圳的产业结构向自主创新和高端服务业两个方向发展转型。

5.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6.培育和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环境质量,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

7.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宏观调控职能,统一规划、综合协调。

第3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6.《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

7.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4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

近期:

2007—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远景:

2020年以后

第5条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深圳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6区,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

第6条本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7条本规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8条城市性质

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国际化城市。

第9条城市职能

1.国家经济特区,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深港共建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文化产业基地。

4.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

5.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地。

第10条城市发展总目标

1.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当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

2.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城市。

3.依托华南、立足珠三角,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加强与香港的合作,支持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共同构建世界级都市区。

第11条城市发展分目标

1.区域协作——提升城市的国际和区域地位

提高深圳国际化水平,加强深港都市区的合作建设,加快形成上下游功能互补的区域产业链,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合作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2.经济转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继续强化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社会和谐——推动城市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4.生态保护——高效合理利用资源,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绿地资源,合理利用海洋岸线资源,高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并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第12条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为有效落实城市发展分目标,提出城市发展分目标指标体系。

控制性指标是规划期内刚性控制指标,参考性指标是弹性指引指标。

第二章城市规模

第13条城市规模调控目标

1.立足于深圳资源环境容量,建立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口与用地的规模调控目标与管理模式。

2.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严格控制新增用地的规模,逐步增加改造用地的规模,城市发展实现以新增用地为主向改造用地为主的模式转变。

3.实施严格的城市人口调控政策。

降低人口增长速度,优化人口结构,控制人口规模,实现城市人口总量的相对稳定。

第14条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

2020年,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880平方公里。

第15条城市增改用地规模

1.城市增改用地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和改造建设用地两部分。

2.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保证城市发展转型所必要的产业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政策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需要,规模为176.52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在保证生态环境和水利安全的条件下,适量审慎填海。

3.改造建设用地应优先保障产业升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政策保障性住房,提高旧工业区、城中村、旧工商住混合区和旧居住区的土地利用效能。

全面改造建设用地规模为60平方公里。

第16条城市常住人口规模

1.城市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半年以上暂住人口,城市对常住人口进行全面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

2.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为110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80平方米。

第17条城市管理服务人口

1.城市管理服务人口是城市在其辖区内需要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城市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半年以下暂住人口。

2.城市管理服务人口规模是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基本依据。

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第18条提高深圳国际化水平

1.制定提高市场国际化和有利于企业跨国投资的鼓励政策,完善财政金融、技术研发、商务服务的市场化机制。

2.着重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重点培养把握全球产业趋势、熟悉国际商务规则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吸引富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建设国际化社区。

第19条加强深港都市区的合作建设

1.完善深港金融合作机制。

建立共同的资本市场。

积极探索深圳金融机构通过香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

2.积极建设深港创新圈。

加强两地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间的合作,鼓励双方人员在创新领域的交流。

加强双方在生产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使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加强与香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合作。

依托深圳对内地的联系优势和香港对境外的联系优势,坚持不懈地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4.改善通关环境和跨境交通。

加强跨界交通方面的衔接和合作,促进深港交通一体化建设。

加强口岸管理,缩短通关时间,为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供更大的便捷。

5.加强两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协作,改善深圳湾和大鹏湾水质,提高两地大气环境质量。

第20条加快形成上下游功能互补的区域产业链

1.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其它城市的多边合作,加速建立与内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联系,制定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和激励区域体制创新政策。

2.建立区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资金要素市场和土地市场,促进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自由流动。

第21条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1.共同建设跨区域的基础设施,重点推进电力、供水、污水处理、燃气等大型基础设施。

2.加强深圳与周边城市的规划衔接。

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构建区域一体的交通网络。

第22条合作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加强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地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

2.加强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协调,建立深圳河、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等跨界河流流域和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共同海域环境联防联治的水环境管理机制。

协调解决跨地区、跨流域重大环境问题。

共同编制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

3.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合作机制,共同采取措施削减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步降低区域内酸雨频率、降水酸度和霾的天数。

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第23条继续强化支柱产业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制定重点产业发展目录,提高支柱产业增加值比重。

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地,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2.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鼓励自主创新研发,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3.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深化地方金融体系创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

4.引进国内外一流物流企业,形成产业供应链,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

完善“区港联动”的配套政策。

进一步提高通关速度。

5.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

第24条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1.制定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政策,扶持传统产业高新化,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2.合理引导和控制工业用地功能置换,促进产业平稳转型升级。

第25条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

1.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的税收支持。

对于符合规划的高端服务业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2.推动高端服务业在外资进入门槛、股权比例、业务领域、市场范围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第26条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

1.建立包括节能减排等内容的“绿色GDP”指标核算体系,将其作为主要宏观调控指标。

2.有效运用价格、税收、许可证等多种经济手段,推广万元GDP水耗和能耗的政府考核机制。

设立环境准入门槛与产业退出机制。

3.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生态、环保、海洋等未来优势产业。

第27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1.以提高地均税收和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为目标,建立产业退出机制,引导不符合产业用地标准的产业退出。

2.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估标准,在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程序中,综合评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第28条加强城市公共安全

1.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围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环境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先进的现代化监测预报网络和设施。

2.建立资源供应与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加强食品、供水以及能源供应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建设。

第29条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

1.实行按居住地进行管理服务人口登记的制度,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在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为管理服务人口提供服务。

2.积极推行优秀人才入户政策,鼓励投资入户和技能入户。

在住房和就业的评价体系基础上,规范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入户标准,逐步提高户籍人口比重。

第30条加强社会公共服务

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公共财政新增部分在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支出比例。

大力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和社工组织。

第31条保障基本居住条件

1.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减缓居住成本过快增长。

2.建立以低收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并与人口政策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

第32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1.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需求及道路空间的公交优先使用,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

2.继续实行城市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票价管理机制。

第33条保障社会民生

提高暂住人口的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率。

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

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第34条保护生态绿地资源

1.提高城市生态绿地的系统性。

依据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保证城市的生态空间。

对已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生态恢复。

2.重点建设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以及居住区公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3.建立和维护城市绿色生态廊道,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

保留自然特征的河流廊道、城市河岸的带状公园和城市道路两侧的立体绿化带。

保护乡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

逐步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

第35条合理利用海洋岸线资源

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海岸资源管理政策,保证海洋资源在各海洋行业内合理配置,使海洋空间和海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36条高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1.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针对能源使用的时间差异性,合理安排使用。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严格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

积极推进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

加快推出鼓励生产、使用节能产品的财税政策。

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2.健全年度取水计划审批制度,并对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3.加强交通节能,治理交通污染。

第37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1.加强战略性空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实现土地利用模式的根本转型。

2.实施密度分区,适度提高适宜地区的开发强度,积极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拓展城市用地资源。

3.完善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工商住混合区、旧居住区的改造政策,将实际增改建设用地面积和土地产出效益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

第38条建设并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恢复。

治理城市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系统。

按照国际化标准综合处理及利用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

防治大气污染,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

改善城市声环境。

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总体布局

第七章四区划定

第39条四区划定目标

根据资源环境、工程地质等城市安全条件,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城市用地划定为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适建区,并加强对四区的空间管制和建设引导。

第40条禁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1.禁建区范围即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约为974平方公里。

2.禁建区内用地严格按照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各类相关法规规章进行管制。

逐步清退基本生态控制线内不符合规定的现状建设用地。

第41条限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1.城市发展预留用地为限建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2.由政府统一组织对限建区土地进行收回、收购、储备或置换,建立限建区土地储备管理库,严格限制在限建区内审批建设项目。

第42条已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1.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外的现状建设用地为已建区。

2.综合协调已建区内功能布局,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已建区的更新改造和环境整治。

第43条适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

1.禁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建区。

2.综合协调适建区内城市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有序进行土地整备,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规模和速度。

第44条基本农田与耕地保护

1.基本农田应予严格保护,2020年保证全市基本农田面积3万亩。

2.按计划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第45条城市空间结构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

第46条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1.外协内连——加强深圳与香港和广州、东莞、惠州及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系,面向区域协调发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逐步改变二元化空间结构。

2.预控重组——预留城市远景发展用地,控制并引导区域性重要发展走廊和战略性节点地区的建设,优先配置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全市范围内优化配置行政管理等各项资源,划分城市分区,重组发展格局。

3.改点增心——由点突破,在城市发展矛盾突出的旧工业区和城中村率先进行示范性城市更新改造;建设具有区域价值的战略性节点地区,增加发展极核,建设多个城市高端服务职能集聚点,推动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

4.加密提升——适度提高适宜地区的开发强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紧凑发展,推动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以重要节点地区的新建和改造,强化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和空间环境质量。

第一节城市轴带体系

第47条面向区域的城市空间发展轴带体系

1.南北贯通。

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区域城际线的建设与完善,贯通与南部的香港,北部的广州、东莞、惠州等城市的联系,构建三条面向区域的城市发展轴,强化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脊梁”。

2.西联东拓。

通过跨珠江通道和厦深铁路的建设,建设城市东西向发展带,加强与珠江西岸西部地区、惠州及粤东北等东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联系,扩大深圳的经济腹地。

第48条西部发展轴

1.通过西部通道、穗深港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广深高速、沿江高速、宝安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穗—深—港国际性高端服务发展轴,承担生产服务、商贸物流、现代文化、高端制造等主要功能。

2.战略发展前海地区国际性服务业中心和沙井西部沿江地区区域性商贸中心两处具有区域价值的战略性节点地区,为远景的城市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

3.重点建设深圳湾地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妈湾物流园区、南山硅谷、宝安中心区和航空城,以及机场扩建、穗深港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重点交通基础设施。

第49条中部发展轴

1.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深莞城际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深—莞—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轴,主要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

2.重点建设龙华新城、光明新城,以及新深圳站、广深港客运专线、深莞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光明高新区、观澜和龙华高新区发展水平。

第50条东部发展轴

1.通过厦深铁路、东部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深—惠—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轴,主要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

2.重点建设龙岗新城、东部新城,以及厦深铁路、深惠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龙岗新城服务功能和大工业区发展水平。

第51条南部发展带

加强深圳与珠江西岸南部滨海地区的社会和经济联系,重点推进深珠跨珠江联系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52条中部发展带

加强深圳与粤东北地区、珠江西岸乃至西南各省的社会和经济联系,构筑联系城市各分区的东西向发展带,重点推进机荷高速跨珠江通道及厦深铁路西延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节城市分区与组团

第53条城市分区与组团

全市划分为5个分区,即中心城区、西部滨海分区、中部分区、东部分区、东部滨海分区。

分区由组团组成,全市共有11个组团。

第54条中心城区

1.范围包括福田、罗湖、南山3个行政区。

2.功能定位为全市的行政、文化、金融与商业中心。

第55条西部滨海分区

1.范围包括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光明、石岩街道。

2.功能定位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56条中部分区

1.范围包括龙华、民治、大浪、观澜、平湖、布吉、坂田、南湾街道。

2.功能定位为城市综合服务拓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57条城市东部分区

1.范围包括龙城、龙岗、横岗、坪地、坪山、坑梓街道。

2.功能定位为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58条东部滨海分区

1.范围包括盐田区及葵涌、大鹏、南澳街道。

2.功能定位为自然生态保护、国际性滨海旅游度假区,重要的海港物流基地和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第三节城市中心体系

第59条城市中心体系

建立三级城市中心体系,包括1个城市中心、6个城市次中心,11个组团中心。

第60条城市中心

城市中心1个,即福田—罗湖中心区,逐步向深圳湾拓展,主要发展市级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职能。

第61条城市次中心

城市次中心6个,即前海—宝安中心区,龙岗新城中心、盐田中心区、龙华中心区、光明新城中心、东部新城中心,主要承担区域或城市分区范围内的综合服务职能。

主要发展地区性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带动地区整体发展。

1.前海—宝安中心区主要服务于西部滨海分区,是区域性高端服务业集中区。

进一步融合前海与宝安中心区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区域功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积极承接区域性高端服务业沿西部滨海地区的转移。

2.龙岗新城中心主要服务于东部分区,是区域性第三产业集中区。

在进一步发展综合型职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化体育和商业服务业,成为深圳辐射粤东地区发展的中心。

4.龙华中心区主要服务于中部分区。

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延伸和补充城市中心的各项职能。

3.盐田中心区主要服务于东部滨海分区。

重点发展港口与物流配套服务。

5.光明新城中心主要服务于西部滨海分区北片。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性服务职能。

6.东部新城中心主要服务于东部分区东片。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性服务职能。

第62条城市组团中心

城市组团中心11个,包括松岗、沙井、平湖、航空城、观澜、布吉、横岗、坑梓、坪地、葵涌、大鹏。

加强城市组团中心的综合服务职能,服务城市各组团。

第九章城市更新

第63条城市更新目标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供给。

第64条城市更新对象

城市更新对象包括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工商住混合区、旧居住区,其中重点是分布在城市重要节点地区、轨道交通沿线及土地低效使用的城中村和旧工业区。

第65条城市更新规模

城市更新包括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其中全面改造的建设用地规模为60平方公里,包括旧工业区40平方公里,城中村14平方公里,旧工商住混合区和旧居住区6平方公里。

第66条城中村

1.通过对建筑空间实体及各类配套设施的改造,改善城中村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提供多渠道的住房供应。

将城中村的土地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统一利用,营造整体协调的城市面貌。

2.完善城中村的管理体制和社区组织体系,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管理的统一法制秩序。

3.妥善保护城中村的珍贵历史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