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381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高中历史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依时间先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新”、“旧”两个阶段之分。

那么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呢?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说: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选集》,第2卷,633页,人民出版社,1994)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中国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毛泽东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国情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阐述,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程和科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近代中国的国情,看一看中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1、近代中国的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

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明朝中后期已经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正常发展的轨道,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方面,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另一方面,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干扰行政和司法等,攫取了多种特权。

同时,通过索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倾销商品及垄断财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

与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相比,清政府没有垮台,在表面上还维持着对中国的统治,中国从表面看还是独立的,实际上已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另一方面,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大量涌入,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中国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依然存在。

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中国民族资本具有先天性的不足,从其产生之日起,它的发展就受到多种压迫、压制和挤压,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因而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但也并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斗争极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的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实现人民民主。

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主义的靠山,而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忠实走狗。

这种复杂的情形决定了中国近代革命始终必须两面作战,反对帝国主义必须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

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了反帝或者反封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分别两次登上历史舞台,真可谓前仆后继,不屈不挠。

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需要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党对中国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过了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过逐步地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起了一个飞跃,而到达自由王国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毛泽东指出: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

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

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

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此后,即着手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同时,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

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指出:

“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这一理论只有在这时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还没有充分的经验,包括正面的经验,特别是反面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应向何处去?

围绕着在中国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这场较量以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宣告结束。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包括: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发展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毛选”4卷第1卷第一句话:

“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对象。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

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官僚资本主义(四大家族)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买办”是特指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中,在本国市场上替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中间商,“走狗。

买办凭借他在华商和洋商之间的中介地位,攫取了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特权,和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政权结合在一起,控制、垄断了中国社会经济命脉。

它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资而大肆牟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企业。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个革命的对象长期以来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毛泽东指出: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首先,中国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其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

再次,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小资产阶级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产生了强烈的革命要求。

因此,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

一个是买办资产阶级,一个是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它是劳动者,不是剥削者,因而它是革命的动力范畴。

复次,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最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软弱性和妥协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大资产阶级后面反对甚至叛卖革命的危险。

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充当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合乎实际的,也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毛泽东指出:

“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更加有利于它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毛泽东指出:

“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着。

因此,首先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族民主革命)。

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呢?

答案只有一句话:

走历史必由之路。

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第一,时代不同:

中国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二,领导力量不同:

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第三,指导思想不同: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第四,前途不同: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两者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其次,两者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在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个是“左”倾教条主义“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其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两者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

另一个是右的“二次革命论”,其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既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看到了两者的联系,强调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然后再实行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解决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前途问题。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其基本内容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又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毛泽东指出,在“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

(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已被实践证明在中国行不通,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是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准则。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政治目标的必要基础。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拥有六千万人口,而耕地面积却远远不足。

再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这样不得不使农民在所分得的狭小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对土地作最经济的利用。

这便养成了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

对他们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离开或失去土地就意味着贫穷与死亡(这种经济上对土地的依赖,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则表现为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厚情怀)。

在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把土地分给农民。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步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形成了土地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