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7380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docx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

一、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

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

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

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

24个十呢?

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

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

20+20+20=60

用乘法算:

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

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

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

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

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

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

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

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2.P2“做一做”.

四、作业:

1、复习P1例1、P2例2.2.P4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P3例3、例4,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

教学要求: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3复习内容。

2.450里面有几个百?

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P3例3

(1)看图学算理。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①左边有3个10,就是30。

②右边有3个2,就是6。

从而使学生理解:

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

(2)看图学算法;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

这样想:

10×3=302×3=630+6=36

(3)指导学生看书P3例3,质疑。

让学生口述12X3的口算步骤。

(4)小结:

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2.P3例4

让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先类推试做;然后可通过四人小组议论,归纳出口算的方法;再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小结:

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

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

计算时这样想:

100×3=300,20×3=60,300+60=360。

三、练习

1、P3例3下面的“做一做”。

2、P3例4下面的“做一做”。

第1题:

计算后,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讲述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谁还能想出别的口算方法?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有目的地请中下生板演;及时纠正错误。

第3题,可用开火车比赛的形式进行。

3.有白乒乓球21个,花乒乓球的个数是白乒乓球的2倍,有花乒乓球多少个?

一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四、作业:

1.复习P3例3、例4。

2.P4第4、5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P4练习一第6——11题。

教学要求:

巩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灵活地运用口算方法:

i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

幻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

2.口算乘法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

1.填空:

(1)21×3可以读作()乘(),积是()。

(2)3×6读作()乘(),表示()个()相加。

(3)32×3读作()乘(),表示求()个()倍是多少

2.做课本上第,7、8、9、10、11题。

做7、8、10题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如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或以组为单位开火车,看哪组最先到达目的,夺到红旗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题是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练习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特别注意辅导中下生。

3.第12、,13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实际安排在堂上进行或在课外进行。

4、思考题。

可制作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明确从小华家到公园无论走哪条路,到学校以后都有四条路可到公园。

也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的图画一画、数一数、找规律达到同样的目的

每项练习做完后都应做好评价订正工作。

三、作业:

1.熟记乘法口诀。

2.P4第6题、P5第10题。

 

2、笔算乘法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1,例2.

教学要求:

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6复习的内容。

口算乘法及竖式书写格式。

二、新课教学:

1.P6例1

①从口算引入:

出示题目后问“用口算时怎样想?

②笔算方法:

借助P6的实物图,指导学生阅读P6虚线围成的方框里分步演算过程。

③总结计算方法。

2.P7例2

(1)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计算方法,加深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理解,着重抓用2乘百位上的2得4个百,写在积的百位上。

(2)注意竖式的书等格式。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意”的内容,让学生把例2再乘一遍,并告诉学生,今后可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检查乘法算得对不对,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6“做一做”。

2.课本P7“做一做”。

3.做P7第1题第一横行,第2题第一横行。

四、作业:

1.复习P6例1,例2。

2.P7第1题第二横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3—第9题

教学要求:

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手段:

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213×224×2

二、练习设计

1.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分析解答。

2.练习一第4题,笔算下列各题。

3.练习一第5题,列式计算。

4.练习一第6题,口算下列各题。

5.练习一第7、8题,应用题。

6.练习一第9题,脱式计算。

三、作业

复习课本第8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9例3、P10例4

教学要求:

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

幻灯,每位学生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9复习的内容:

5×3+62×9+76×8+34×7+5

二、新课教学:

1、P9例324×3=

(1)摆一摆

①第一行摆2捆。

(每捆10根),另4根。

②再摆两行分别与第一行同样多。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列出式子;

①每行多少根?

共几行?

②要求3行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3)在动手操作中明确算理。

①3个4根是多少根?

满10怎么办?

②3个2捆是几捆?

加上刚才的一捆现在一共是多少捆?

③一共有几捆几根即多少根?

(4)观察幻灯图片,学习算法。

(5)指导学生阅读P9例3,质疑。

(6)让学生讲述72是怎样算出来的。

2.例4的教学

(1)学生读题后,讲述乘的顺序。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0例4。

小结:

让学生讲述P10例4怎样算。

重点讲清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9得多少1应向前一位进几,乘积百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9做一做和Pl0做一做。

2.课本P11第2题。

3.计算;

42×315×2271×3516×4

4.计算接力赛。

(分四组,每组3人)

(除参赛的同学外,其余作裁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四、作业;‘

1.复习P9例3,P10例4。

2、P11第1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3—第9题

教学要求:

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

比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计算P11第3题。

3.P11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P11第4题、第5题。

5.P12第7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算对要做好小靖工作。

6.P12第8、9题如因时间关系可作为活动课内容。

第10题应提示学生找出规律再填表。

四、作业:

复习P9、11的内容,理解、熟记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5。

教学要求: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13复习的内容。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13例5的教学。

(1)用幻灯显示例5的插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454×4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5与本节“知识铺垫”

(2)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

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13“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4.指导阅读P14《你知道吗?

》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习兴趣。

四、作业:

1.复习P13例5。

2.P14第1、2题。

 

第6、7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14第3题—P16第17题。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手段:

幻灯、游戏。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

(只写得数)

500×721×4320×31000×9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525269×6=6564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14第3、4、5、6题。

其中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5.课本P15第8、9、11题,P16第12、13、14、16、17题。

其中第8题可作为游戏题,人人参与。

如教师先把题目写在幻灯片上,每行一张。

进行接力赛,看哪行做得又对又快。

P16第12题先让学生计算,小组讨论找规律,再按规律接着写叶、两个式子。

此题也可作为数学活动课的内容。

第16题的教学参照《教学用书》P34,第17题参照P33。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P15第7题。

2、P15第10题,P16第15题。

 

3、一个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上的例6~例8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

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

用乘法怎样算?

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3二0

教师:

“0×3”表示什么呢?

(3个0相加.)

教师:

“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

为什么?

(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2.教学例7.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5×6=4×3=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

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

(都相等.)教师:

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

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8.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

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5.做例8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2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一道小题,使学生明白题意,先要进行乘法计算,再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例9和例9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六中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2000×3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

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乘积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

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

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

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

“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

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第三课时:

用乘法计算有关元、角、分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例10和例10后面的“做一做”,练习六中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出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一些有关元、角、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有关元、角、分的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下面各卡片,让学生口答。

1角9分=()分1元5角=()角

145角=()元()角60角=()分

126角=()元()角40角=()分

二、新课

1.教学例10.

出示例10,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提问:

想想该怎样计算?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虚字:

元、角、分,并提问:

题里告诉我们每本书是3元2角5分,边说边在虚字的“元”下面写上3,“角”下面写上2,“分”下面写上5.再写出乘法竖式

325

x3然后让学生一齐计算这个竖式.

计算出积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975是几元、几角、几分,为什么?

然后在横式上写上积,最后写答案。

2.做例10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写竖式计算,计算出积后,在横式上写出积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中的第6、7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题写得数.

2.做练习六中的第8题教师说明题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做练习六中的第9、10题.

让学生连续做第9、10题,要提醒学生看清题意,写清单位名称.先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17题.然后集体订正第9、10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是怎样列式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4.整理和复习

课题一:

复习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26页上的第1—5题,练习七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通过对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200×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几元、几角、几分.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五、作业练习七中的第3题

课题二: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上的第6题,练习七中的第4~9题.

教学目的:

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6题。

要求学生用7钟分算完。

二、做练习七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抄题写得数.教师限定时间1分钟左右,然后集体订正.

三、做练习七中的第5、6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四、做练习七中的第7题

教师出示第7题的两个条件,指名读一遍这两个条件.然后让学生默想2分钟,之后指名口头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教师把学生口述的条件和问题写出来,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五、做练习七中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六、做练习七中的第9题

让学生看好计算路线,以免漏做题目.然后一齐开始.教师记下先做完的前几名学生给予以表扬.然后让先做完的学生做第11题和下面的思考题.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课题一: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内容:

29—30页的例一、例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8÷46÷36÷235÷5

9÷38÷24÷424÷616÷4

2.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第29页“复习”的第2、3题。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先让学生拿出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2)分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3)接着问:

我们能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得数呢?

用什么方法?

怎样列式呢?

(4)当学生列出“60÷3”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你们会计算吗?

你是怎样想的?

可让学生适当地讨论一下.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教师适当引导。

(5)概括: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

(6)试算:

600除以3和6000除以3

(7)教学除法的两种读法.

(8)用两种方法读算式:

600÷3、6000÷3

2.做第30页上面的“做一做”.

3.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

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接着问:

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

怎样列式?

计算时应怎样想?

(3)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并提醒学生想一想每组上下两题的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

练习八的第2、3题.

课题二: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

教学内容:

P31例3、P32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

口算除法)

二、新课

1.学习例3.

(1)出示例3.口算240÷2=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3)小组汇报口算的方法.

(4)教师反馈小结:

·

先算百位200除以2得100,再算十位40除以2得20,100+20=120

(5)练习提高:

第31页“做一做”,并指名说口算方法.

2、学习例4

(1)口算40÷2二、20÷2

(2)出示例4:

120÷3:

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指名汇报说出口算方法.

(3)教师总结并板书:

把120看作12个十,然后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120÷3=40想:

12个十÷3=4个十=40

1200÷3=?

怎么想?

得多少?

(4)练习提高:

第32页“做一做”.

(5)练习八第4、5题.

三.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给出数据,让学生提出问题,完成题目.

一年级有200人,分成4个班。

二年级有240人,分成4个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