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7332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

100分钟卷面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

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即位,是为周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公元前892年”“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變即位”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宗法观念仍然比较牢固,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宗法观念的问题,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變即位”说明贵族在维护宗法制,故C项排除。

点睛:

材料“公元前892年”“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變即位”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西周时期贵族的宗法意识还是比较浓厚的;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

由此可知,董仲舒

A.汲取法家思想的精华

B.告诚统治者必须要实施仁政

C.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这是法家君主专制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实行仁政和“君权神授”的理念,故B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影响,不是必要性,故D项错误。

3.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

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准官吏虐待。

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土地兼并

B.巩固统治秩序

C.增加赋税收益

D.开发关中地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些措施使农民在和平安定环境中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可以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故A项排除;C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比较片面,材料中的措施不仅开发了关中地区,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在中国,破布制成的优质纸约从公元100年就有了,并很快取代了书写用的笨重的木片和竹条。

但是由于纸不像木片那样经久耐用,而且它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就有了,所以不能不有悖常理地认为,某些书的散失应归咎于纸。

”材料反映了造纸术的发明

A.领先于欧美国家而且简洁实用

B.对后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C.造成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外流

D.一度使部分中国文化典籍散失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但是由于纸不像木片那样经久耐用,而且它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就有了,所以不能不有悖常理地认为,某些书的散失应归咎于纸”说明造纸术的发明一度使部分中国文化典籍散失,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造纸术发明领先于欧美国家而且简洁实用,故A项错误;造纸术的发明对后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但这不能从材料信息中反映出,故B项错误;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外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5.唐宋时期,原本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端午节逐渐向中原传播,在唐代成为被国家认可的一个重要节日,到宋代成为全国性的传统节日。

这直接说明唐宋时期

A.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

B.南方对北方的文化反哺加强

C.南北方文化差异已经消失

D.南北文化在交融中不断创新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原本流行于南方的端午节,在唐宋时期向北方传播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这说明唐宋时期南方对北方的文化反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治经济重心在南方,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未体现出文化的创新,故D项错误。

6.程朱理学认为:

“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超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根本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说明“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否定人的正常欲求,这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提升人的个人修养,故A项错误;材料否定的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7.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州部、贤良、铁业官营、《吊屈原赋》

密折、理藩院、粉彩瓷器、皮黄

直道、左右丞相、治粟内史、小篆

门下省、高转筒车、蒙药箭、《玄秘塔碑》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州部、贤良、铁业官营、《吊屈原赋》”等信息属于西汉时期,“密折、理藩院、粉彩瓷器、皮黄”等信息属于清朝,“直道、左右丞相、治粟内史、小篆”属于秦朝,“门下省、高转筒车、蒙药箭、《玄秘塔碑》”等信息属于唐朝。

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

8.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

“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宋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李约瑟高度评价朱熹主要是侧重于

A.理学集大成的历史地位

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促成海外朱子学派建立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答案】B

【解析】材料“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万事万物来达到“贯通明理”的目的,这与自然科学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来。

9.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靴挞维级,若待拘四”,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

在此,王阳明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B.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C.摆脱了儒家伦理对教育的束缚

D.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

【答案】D

【解析】王阳明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这体现了“致良知”的思想,故D项正确;“格物致知”是通过探究外在的事物求得“理”,故A项不符合才材料信息;材料没有体现出“知行合一”,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故C项不符合史实。

10.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那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占有土地及比例

1亩以下

69

27.43亩,2.4%

1--10亩

122

494.62亩,43.6%

10--20亩

36

469.36亩,41.4%

20亩以上

6

142.86亩,12.6%

合计

233

1134.27亩,100%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自耕农经济较盛行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中1--10亩农户占43.6%,10--20亩的农户占41.4%,这说明当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较盛行,故B项正确;20亩以上的占12.6%,说明土地兼并现象相对来说不太严重,故A项错误;数据信息是土地占有情况,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效率,也不能体现租佃关系,故CD项错误。

11.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

据此可知

朝代

科数

八旗举人人数

顺治朝

2

112

康熙朝

16

635

乾隆朝

27

1090

 

A.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儒学影响得以扩展

C.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

D.选官注意地域平衡

【答案】B

【解析】表格体现出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大幅度提升,这说明接受儒学教育的八旗子弟越来越多,即儒学影响得以扩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满清贵族垄断政权,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表格未涉及地域平衡问题,故D项错误。

12.明朝后期,皇室贵族大量掠夺民田,以致明末农民战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清初推行“更名田”,承认了农民夺占明朝藩王庄田的事实。

这表明

A.“更名田”消除了满汉民族矛盾问题

B.农民战争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C.清初统治者接受了“均田免粮”思想

D.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更名田”“承认了农民夺占明朝藩王庄田的事实”中可以看出,更名田的实行,实际上是清政府对明末农民业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事实的承认,这表明农民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消除了满汉民族矛盾”;材料强调的是农民战争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故B项排除;“更名田”清初采取的一种局部分配土地的政策,故C项错误。

13.下表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

人)

年份

1849

1850

1852

1854

输出人数

323

447

18434

25063

据此推知

A.导致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C.美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

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答案】C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输往美国的中国劳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并不主要来自香港,故可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没有解决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是不知道的,故可排除B;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可选C;《南京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可排除D。

14.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贵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

“洋务”。

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士。

这反映了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

C.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

D.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答案】B

15.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

该图实质上反映了

A.满族贵族的特权削弱

B.科举制功能进一步加强

C.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

D.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

【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汉人出任地方巡抚的比例大大增加,这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汉族督抚的崛起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满人巡抚比例的下降,不代表满族贵族特权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和科举制功能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16.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

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

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

【答案】D

【解析】从材料“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可知,康有为所说拒收情况不存在;这说明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在史料解读中要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可信度要具体分析;B项错误,历史事实的重构不是靠逻辑思辨,而是大量的史料和遗迹;C项说法错误,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复原历史。

17.1912年,清廷倾覆,民国初创,临时政府随即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用中华民国纪元。

其原因是

①反清复明,与清王朝彻底决裂

②接轨国际,遵循国际惯例

③破旧立新,减少专制思想束缚

④呼应民心,彰显民族诉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用中华民国纪元”,说明中华民国与国际接轨,遵循国际惯例和破旧立新,减少专制思想的束缚,故②③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反清复明和民族诉求,故①④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判定错误的项目,然后排除含有该项目的选项即可。

18.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答案】B

.................................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30年”“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南方革命发展的情况就可以得出答案。

19.下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签》1983年)。

年度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粮食产量增长率

14.34%

8.05%

12.34%

1.74%

1.59%

7.84%

4.57%

1.2%

据此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

C.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

D.国家的政策影响着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从1953年起,国家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农业服务于工业,因此此时农业生产产量降低,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机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此时的农业正在进行改造,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并高度关注时间信息。

20.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

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

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A.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

B.使报刊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C.造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化调零的局面

D.有助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

【答案】D

【解析】材料“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说明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有助于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有助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故D项正确。

A中“不同文化”错误。

B中浪漫主义色彩材料没体现。

C项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1.1956年9月,刘少奇说:

“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

”这段材料体现出刘少奇的经济管理工作思想是

A.政企一定程度上分开

B.实行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

C.实行生产责任制管理

D.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度加快

【答案】A

【解析】从题干所给的时间看,是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

从题干所给的内容看,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意思就是说经济部门的主管就要管好经济部门。

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政企分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集中”,故B项错误;C、D两项是改革开放之后,排除。

22.1986年4月到6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齐日报》和很多地方报纸,都集中报道了不少在企业改革中有良好表现的先锋人物被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打击诬告的事件。

这些报道旨在

A.宣传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打破教条主义的长期束缚

C.纠正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D.营造推进改革的社会氛围

【答案】D

【解析】材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很多地方报纸”“在企业改革中有良好表现的先锋人物被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打击诬告”表明当时中央通过这种方式来营造改革的风气,推进改革的开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时间是“1986年4月到6月”,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故A项排除;B项是指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官僚主义的作风,故C项排除。

23.在雅典城邦政治中,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感,甚至失去公民资格。

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

材料反映了

A.陶片放逐法的弊端

B.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D.以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弊端,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选举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未体现出公民陪审法庭和财产等级制度,故CD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由此判定这是陶片放逐法。

24.《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七款规定,精神病人因无保佐人时,对其身体和财产由族亲保护之;无族亲时由宗亲保护之。

浪费人(不善于保管和喜欢随意挥霍财物的人)不得管理其财产,应由其族亲为他的保佐人。

这主要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保留了习惯法的残余理念

B.有利于保护贵族的私有财产

C.渗透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D.以处置经济财产为核心内容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

《十二铜表法》对精神病人和浪费人的财产等进行了规定,指定人去保护。

这体现出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习惯法的体现,故A项错误;这些精神病人和浪费人不一定是贵族,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不是以处置经济财产为核心内容,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思维是“现象——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题的现象是《十二铜表法》对精神病人和浪费人的财产等进行了规定并指定人去保护,这反映的本质是《十二铜表法》具有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5.1841-1846年,英国取消了608种商品的逃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

英国此举

A.增加了土地贵族的收益

B.导致了工业品进口大量增加

C.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D.有利于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可知英国放弃了贸易保护主义,转而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进口税的降低,使英国国内人民的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有所降低,D正确。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自由主义的实行,有利于增加出口,对进口影响不大,B错误。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行,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C错误。

自由主义的实行,不利于传统依靠土地的贵族增加收益,A错误。

点睛:

本题易错项为B项。

本题需联系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实际情况,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的出口国。

英国提出自由主义,并不是要加强进口,而是要加强出口,英国国内工业品足够英国本国消费,所以自由主义实行后,工业品的进口并没有大量增加。

26.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政治》中写道:

“美国政治体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必须被看作它在具有潜在爆炸性的多种多样形态的社会里保证最低限度一致性的任务。

”为此,1787年宪法

A.确立了共和体制

B.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

C.明确了两党政治

D.赋予了总统行政大权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一个利益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复杂多样,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有积极地维护为社会生存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一致性,政治自由才能得到保证,为此1787年宪法制定了分权制衡原则,故B项正确;共和制度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制度,故A项错误;美国两党制确立于19世纪中期,故C项错误;赋予了总统行政大权不能“保证最低限度一致性”,故D项错误。

27.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然。

这表明列宁

A.在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主张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

C.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这些信息可知,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讲到“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这就反映了列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故选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革命的阶段性问题,故可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月流血”事件说明了无产阶级已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故排除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月革命爆发后,故可排除D。

28.1945-1971年间,美国政府的科研拨款主要用于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和国家宇航局三个部门,其他部门只占总数的7.4%~15%,这直接是受到了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美苏“冷战”思维的影响

C.激烈而广泛的国际竞争

D.垄断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科研拨款主要用于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和国家宇航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不限于国防、核能与航天方面,故A项错误;当时美苏“冷战”思维导致美苏的军备对抗,故国防、核能与航天受到重视,故B项正确;美苏对峙是当时的国际竞争的主要方面,故C项错误;国防、核能与航天领域难以产生超额利润,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国防、核能与航天领域的特点与作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军事对峙的角度分析,扣住题干关键词“直接是受到了”,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9.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指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趁火打劫,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殖民主义”。

据此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主要对欧洲国家贷欽

B.贷款的条件过于苛刻

C.拒绝救助发展中国家

D.被经济发达因家控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国家为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不得不削减医疗和教育开支,这实际拖累了经济发展,加剧了民生苦痛,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因此有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殖民主义’,这是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过于苛刻,故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A项错误;拒绝救助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0.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因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