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7000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docx

泸州电力市场初步研究报告

泸州电力市场分析

一、泸州概述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均出自于此,是全国重要的循环型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全国大中型全液压汽车起重机、挖掘机制造中心,泸州市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诸多荣誉。

泸州是交通部确定的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水运口岸,有四川第一大港口和集装箱码头——泸州港以及四川第三大航空港——泸州蓝田机场,是国家公路枢纽城市之一。

泸州市辖三区四县:

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二、主要领导

朱以庄(市委书记)

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四川南江人,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党,1978年8月参加工作,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2008年7月起,任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1978.08至1985.05,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教师;

1985.05至1988.01,任四川省加强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科员;

1988.01至1991.08,任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一处秘书;

1991.08至1992.09,任四川省计经委投资处副处长(正处级);

1992.09至1994.01,任四川省计委办公室主任

1994.01至1995.12,任四川省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1995.12至2000.08,任四川省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

1997.08起兼任四川省经济动员办公室主任,1999.08兼任四川省预备役师副师长、党委委员);

2000.08至2004.02任,四川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

2001.05至2001.11上派财政部锻炼任综合司副司长),

2004.02至2005.07,任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四川省国民经济动员办主任;

2005.07至2006.03,任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2005.08任泸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

2006.03至2007.03,任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2007.03至2008.02,当选泸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2008.02至2008.06,任泸州市委书记、市长;

2008年6至2008.07,任泸州市委书记;

2008年7月,任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国强(市长)

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

负责监察、审计、人事、编制工作。

分管市监察局、审计局、人事局、编办等单位。

刘国强,男,汉族,1957年8月生,河南夏邑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参加工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专业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1975.08至1978.02德阳县和新公社知青。

1978.02至1981.01在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农机专业学习。

1981.01至1981.08在德阳县孝泉公社工作。

1981.08至1983.08在德阳县经委工作。

1983.08至1985.01在德阳市经委工作(其间:

1984.01至1985.01任市政府驻德阳市糖厂工作组组长)。

1985.01至1986.02任德阳市经委生产处副处长。

1986.02至1988.03任德阳市建材工业总公司副经理(副县级)。

1988.03至1990.03任德阳市政府驻海南办事处主任。

1990.03至1990.10任德阳市政协副秘书长。

1990.10至1992.09任德阳市商业局副局长、市商业总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1992.09至1995.01在上海财经大学贸经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硕士研究生学历,授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5.01至1997.08任德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

1997.08至2000.03任德阳市农机局局长、党组书记(其间:

1998.06至1999.06上挂省农机局任局长助理)。

2000.03至2002.02任 内江市人政府副市长(1997.09至2000.07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博士研究生学历,授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2.02至2005.01任中共内江市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防化团第一政委,授上校军衔(2001.09至2004.04在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3.10至2004.01中组部司局级外交学院英语强化班学习;2004.06至2004.09中组部第三期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5.01至2006.12任中共内江市委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2006.12至2008.06任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

2008.06至2008.07任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

2008.07任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杨松柏(副市长)

杨松柏常务副市长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负责财税、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城管、人防、重点建设、劳动保障、应急、信访等工作。

分管市政府办公室、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办暨西部开发办、煤电路化办、以工代赈办、西部化工城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规划建设局、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局、人防办、保密局、档案局、物价局、政府法制办、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政府应急办、信息中心、采购中心、政府信访局、无委办等单位。

联系市国税局、地税局、泸州调查队。

联系市政协和工会工作。

联系市民革。

喻双(副市长)

负责规划建设、城管、外事、旅游、招商、人防、台务等工作。

分管规划建设局、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外事侨务旅游局、招商引资局、人防办、台办等单位。

联系共青团工作。

联系市民建、市九三学社。

喻双,男,汉族,1956年3月出生,1974年5月参加工作,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

1974.05-1976.01,下乡知青

1976.02-1988.08,部队服役,历任班长、排长、副连职教员、指导员、正连职干事、副营职干事

1988.09-1993.09,泸州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处长

1993.09-1994.10,泸州市委组织部党政、青干处处长

1994.10-1994.12,泸州市委组织部副县级组织员,党政、青干处处长

1994.12-2001.02,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4月起任正县级副部长

2001.02-2003.02,泸州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3.02-2010.04,泸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2005.01任市总工会主席)

2010.04,泸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张显富(副市长)

负责政法、安全生产、市场建设、招商、商务等工作。

分管市公安局、招商引资局、司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商务局、政府法制办、政府口岸办等单位,联系市工商局、泸州国安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都海关泸州办事处等单位。

联系市致公党。

三、经济环境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714.8亿元,增长16.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03.7亿元,增长26.6%,其中工业增加值377.2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3亿元,增长7.3%。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7.1:

51.6:

31.3调整为2010年的15.2:

56.5:

28.3。

2010年泸州市主城区建成面积达82.6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4万人。

2010年,泸州市大力实施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四大产业”投资高速增长。

全年“四大产业”投资项目592个,完成投资155.6亿元;同比增长51.3%。

其中:

酒业完成62.4亿元,同比增长73.2%;化工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50.4%;能源完成53.5亿元,同比增长31.3%;机械完成16.6亿元,同比增长54.8%。

四、城市建设

泸州市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为:

“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具体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促进工业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积极培育发展能源、建材、生物技术和医药新兴工业;充分发挥农业物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农业;大力发展以科技、教育、商贸、金融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程。

建设目标:

第一阶段,2009—2012年,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达到90—100万人,城区面积接近10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综合交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旅游组织中心。

第二阶段,2013—2020年,提升推进阶段,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城区面积接近15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辐射功能较强的综合服务中心。

第三阶段,2021—2030年,稳定发展阶段。

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城区面积接近200平方公里,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泸州市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形成一定的特色产业,化工、机械和食品工业等均具有竞争能力,建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为建设现代化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泸州市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极具优势,资源匹配组合好,开发条件优越。

泸州市是“成渝经济圈”(成渝经济区,或称“成渝都市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区域,有丰富的资源及科技人才优势,西部化工城建设自具特色,与其他经济区域互补性强。

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促进泸州市的优势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10月16日上海松江区与泸州市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正式签约为友好城市。

五、泸州市“十二五”规划

泸州“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公布:

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泸州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泸州市长刘国强在代表市政府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体代表描绘了“十二五”末泸州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蓝图:

到“十二五”末,一个主城区建成面积1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20万人的大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泸州将基本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并将步入全国宜居城市行列,成就一个魅力泸州。

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大力推动川南经济区发展,强化与滇黔的交流合作,加大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力度。

(一)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

主动对接成都、重庆两大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等方面加强与两大中心城市的联系。

争取共享成渝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资金、人才、土地供应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

加强与成都市的合作,共同推动设立四川省泸州临港保税区。

与重庆共同推进长江上游港口群建设,开展物流服务对接。

积极开拓市场,提高泸州产品在成渝地区的市场份额。

努力把泸州建成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和产业基地、沿南向东对外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二)积极推动川南经济区发展

推动川南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四川内河枢纽港和区域航空港,建设城际间快速通道。

探索建立酒业、化工、能源、机械等产业分工体系,全面提高产业协作水平,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同建设沿江产业带和川南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推进川南历史文化旅游线、长江水上风情旅游线等精品线路整合工作,建设川南旅游环线。

充分发挥泸州市特色职业教育优势,打造川南人才培训高地。

继续深化在城市建设、市场统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三)加强与滇黔的交流合作

尽快贯通隆黄铁路,打通连接云贵的能源大通道,促进川滇黔交通、通信、能源通道共建共享和优势战略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

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与赤水、遵义、仁怀、昭通等周边重要旅游地区加强合作,提高景区之间的道路通达性,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建成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和泸—宜—遵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区的集聚地和中转站。

充分发挥通道优势,使泸州港成为滇东、黔北地区沿长江最重要的出海通道,云贵等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

继续鼓励和组织企业与云贵等地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加大与其他区域合作力度

加强与长沙、武汉、上海等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探索推进与东、中部城市及企业的合作共建。

巩固并扩大与粤港地区的商品贸易和高技术产业协作配套。

六、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泸州市规划和建设的7大园区是:

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江南轻工业园区、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县中小企业创业园。

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1660公顷,已建成面积2505公顷,在建面积1166公顷。

其中,泸州化工园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3个园区是省“1525工程”100亿培育园区,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

(二)主导产业发展定位

泸州市坚持“一园一业主、园区有特色”原则,按照“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各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

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白酒产业;纳溪化工园区主要发展以煤化工、硫磷钛产业和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泸州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以纤维素衍生物、有机硅、石化深加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和物流业;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主要发展以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产业;泸州机械工业园区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和医药制造业;江南轻工业园区主要发展轻纺包装制造业,努力形成主业明确、特色突出、错位竞争、梯度发展的园区布局和发展格局。

(三)2010年园区发展情况

2010年泸州市产业园区建设突飞猛进。

一是强化保障,产业园区发展明显加快。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发展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推进。

建立完善了市产业园区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推进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为构架的三级园区建设领导、统筹推进和协调服务体制,以及市委常委联系产业园区、市级部门帮扶产业园区推进机制。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产业园区内率先执行《泸州市涉企检查备案制度(试行)》和《泸州市企业预约服务制度(试行)》。

将“园区建设”作为2010年市单项目标任务纳入区、县综合目标考核。

二是强力推进,“百亿园区”工程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百亿园区”工程,着力推进“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关联、成链、集聚、集约、合作“五向发展”,围绕将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白酒、化工、能源和机械四大优势产业发展载体和承接产业转移平台的目标,再梳理,统筹全市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发展定位。

初步统计,2010年7大产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547亿元。

其中,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州化工园区和泸县经济开发区4个产业园区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三是加大投入,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各级各部门、各产业园区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千方百计筹措建设发展资金,不断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和生产要素配套设施建设。

2010年,全市产业园区共计投入资金13.7亿元,征地21093亩,新增建成区面积14816亩;投入配套设施建设资金9.6亿元,建成道路49.7公里,铺设管网96.2公里,架设电力线路68.7公里;建成阳高寺至福集Φ219mm天然气供气工程,启动了严湾110KV输变电工程、黄舣110KV输变电工程等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项目,酒谷大道、机械大道、化工大道等园区主要干道基本建成。

四是抓大项目,产业优化升级高效推进。

2010年,全市产业园区引进到位资金54.6亿元,入园企业投资额32.5亿元。

三木化工一期项目建成投产,聚四氢呋喃、7万吨有机硅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玉柴重工西部基地、100亿立方大型煤气化装置和国家级泸州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中国远洋物流、中粮集团等项目落户园区建设,签约引进了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泸县灯饰生产基地等大项目。

五是创新机制,园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各产业园区均设立了“工作服务站”,积极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

全市7个园区相继建立了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金达44835万元。

酒业集中发展区组建了园区资产经营公司,国家级固态酿造工程中心正在加紧建设,泸县经济开发区投资23万元建成了园区门户网站和OA办公系统,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完成了在酒业集中发展区设立分支机构的筹备工作。

1.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情况介绍

(1)园区简介

位于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是中国第一个白酒加工配套产业集群、四川省“工业强省”重点项目、四川省培育成长型超1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四川省八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四川省生态工业园区。

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有限公司是对发展区实施公司化运作的独立法人,全面负责发展区的规划、推广和经营。

公司注册资本2.26亿元,是泸州老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围绕白酒产业供应链,通过招商吸引多业主入驻园区,特别是引入大量的民营资本,自主投资经营。

(2)园区规划

发展区总规划用地5平方公里,投资额逾100亿元。

按白酒产业供应链节点设置要求,构建六大主题园区:

20万吨基础酒酿造园区、50万吨灌装生产园区、50万吨配套包材供应园区、100万吨物流配送园区、20万吨基酒储存园区和30万吨有机原粮种植基地;构建一个国家级酒检中心和一个国家级酒类产品交易中心。

发展区全面建成后,将达到50万吨以上的白酒综合加工配套能力,年产值和服务性收入35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带动周边农民增收3—5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白酒综合配套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包装材料供应地和川南最大的物流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酒谷”。

(3)园区产业及承接方向

发展区按白酒供应链节点设置要求,构建基础酒酿造、基础酒储存、灌装生产、包装材料供应、仓储物流、有机原粮等六大主题园区。

构建一个国家级酒检中心和一个国家级酒类产品交易中心。

2.泸州化工园区情况介绍

(1)园区简介

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城区西南约3公里处,总规划用地为16.05平方公里,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园区内有隆黄铁路纳溪站、隆纳高速公路纳溪站出口、长江石龙岩码头。

距泸州市中心15公里、泸州市蓝田机场11公里,是四川省培育成长型超1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

(2)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面积16.05平方公里,以永宁河为界,分为东区和西区。

东区规划面积7.57平方公里,以泸天化集团公司现有装置为基础,重点发展合成氨和油脂化工产业;西区规划面积8.48平方公里,以高速公路、铁路、港口为依托,重点发展甲醇及下游产业、硫磷钛产业和石化深加工产业。

到2012年,将实现园区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3)园区产业及承接方向

园区重点发展四个产业链,即:

煤化工产业链、油脂化工产业链、硫磷钛产业链、石化深加工产业链。

3.泸州经济开发区情况介绍

(1)园区简介

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是1993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是四川省重点招商园区、四川省百亿产值园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进园区。

开发区临近泸州市城区、泸州火车站和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分为安宁片区、鱼塘片区和罗汉片区三部分,是一个以吸引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并重的新兴经济发展区域。

(2)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面积24.52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力争引进工业企业50户,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到2015年,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园区建成面积7.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

(3)园区现状

区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硝化棉生产基地、西南地区唯一的沥青生产基地。

维维集团、金健米业、青岛啤酒、中海油、壳牌公司、美国伊顿流体连接件等318个国内外品牌企业先后入驻园区。

主要产品及其年产量:

维维牌豆奶粉1万吨、白酒包装10万吨、高压燃油泵体及增压器等5000吨、液压管接头件30万支,等等。

(4)园区产业及承接方向

结合开发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食品、化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将是开发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1、安宁片区产业定位:

食品饮料业、轻工包装业、仓储物流业;

2、鱼塘片区产业定位:

机械加工业、配变电成套设备、电子制造业、医药生产企业、医疗器械及医药包装业、仓储物流配送业;

3、罗汉片区产业定位:

化工业、出口加工业及现代港口物流业。

4.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情况介绍

(1)园区简介

地处川南、黔北、滇东、渝西结合部的泸州市合江县,濒临长江,规划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超100亿园区。

依托资源优势和沿江临港优势,将建设成为以化工业为龙头、以物流业为纽带、机械加工业和综合轻工业协调发展的开放式、循环型产业集中发展的临港工业园区。

(2)园区规划

园区分为化工园、机械加工园、轻工综合园、物流园四个功能区。

化工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以四川天华股份公司和四川三木化工为龙头,做大做强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新型燃料业。

到2015年,化工园区将实现产值约150亿元。

物流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川渝、川黔高速公路优势,建设川渝滇黔重要物流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到2015年,物流业园区将实现产值22亿元。

机械加工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利用区位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机械产业对外梯度转移。

到2015年,机械加工园区将实现产值50亿元。

综合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培育竹制品加工、名优食品、纺织、服装四大轻工业组团,重点发展精细纺织和高档服装产品。

到2015年,综合工业园区将实现产值15亿元。

(3)园区现状

园区已引进了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锦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华富邦公司、四川三木化工有限公司、高金公司、赛德水泥公司、丽川木业等68个企业。

(4)园区产业及承接方向

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同步发展物流、机械制造及其它加工业。

5.泸州轻工业园区情况介绍

(1)园区简介

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城南新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距主城区3公里、泸州机场3公里、集装箱码头12公里、火车站14.6公里。

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全省20个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推荐园区之一,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百亿产值园区”和“中国西部轻工城”。

(2)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园区发展目标是:

到2012年,实现年产值上百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吸纳就业2.5万人,成为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和川南最大的轻工产品制造基地。

(3)园区产业及承接方向

发展区主要承载轻工产品的加工制造,其发展导向是:

突出发展箱包皮具和服装轻纺产业,适度发展新型材料,兼顾综合配套加工制造业。

6.泸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情况介绍

(1)园区简介

位于泸州市泸县,由城西工业园、临港经济园组成,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是四川省首批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优秀园区。

(2)园区规划

到2010年,泸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将发展到5平方公里,产值超过128亿元,建成百亿工业园区;到2012年,园区建设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产值达到140亿元;到2020年,园区建设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把泸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成为规划科学、产业配套、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园区产值达到700亿元以上。

(3)园区现状

园区已初步形成以酒业、机械、医药、纺织·服装·鞋·帽、化工、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