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6746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docx

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考模拟(二模)

历史试题

2014.4.9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第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社会生活

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注重证据    B.纵容犯罪  C.主张重罪轻罚 D.维护贵族利益

3.假设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到了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B.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和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4.《国语·齐语》载: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农具使用广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C.畜牧业比较发达D.农业各项技术提高

5.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郡县制B.郡县制、行省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6.在谈及中国古代打官司问题时,有人问:

“秦朝地方百姓如果需要打官司,按照秦朝官吏的职责,他们应当首先去找谁?

”对此你认为应该首先找的是

A.啬夫B.县令C.郡守D.廷尉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曾经提及:

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光谓:

“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这段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

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B.已失去了皇帝对其的信任

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的削弱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的监督

8.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汉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9.北魏冯太后说:

“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

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10.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衙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制置三司条例司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衙

11.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2.著名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帝制”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B.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C.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D.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13.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右图所示的分界线(白色区域属葡萄牙,灰色区域属西班牙)。

这意味着

A.大西洋区域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B.开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C.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D.其他国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争夺之外

1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

“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反对教权主义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神学世界观 D.反对世俗权威

15.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6.世界上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

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

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

计时器在中外历经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水平有高低 B.科学家有无创新能力

C.是否有政府支持D.是否出自社会需要

17.“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约的束缚,必须承认某一个人的行为与裁断

……因此,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

”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洛克C.霍布斯     D.卢梭

18.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最大动力

19.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

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的落后

20.有学者认为:

“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

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

他在此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20世纪80年代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2.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的科技成就,其中属于二战及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

24.一位传教士曾经这样描述他: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学。

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B.洪秀全C.张之洞D.郑观应

25.革命党人陈天华曾经说过:

“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其实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主共和D.民贵君轻

26.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

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

27.地名的变更往往同时代背景有关,长春市有一条南北交通主干道,始建于1934年,被称为长春市的十里长街。

这条大街曾经发生下列名称的变化

①中正大街②大同大街③人民大街④斯大林大街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28.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缺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2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

“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

”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  B.思想大解放

C.发展生产力   D.推进全球化发展

30.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

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的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

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

2枚:

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

8枚: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4枚:

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张:

和平与正义

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B.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C.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以下第31—3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其实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农业生产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D.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32.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多矣。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重于经济利益B.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海外贸易

33.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

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

”他还说:

“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

34.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

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对此,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A.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B.掩盖了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

C.实际上是日本当局欺骗国民进行战争动员的手段

D.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备受列强侵略的事实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雅典民主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在多数人手中,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层,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

再者,一个穷困的人只要给国家提供某种服务,他便不会由于等级低下而被排斥于政治生涯之外。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他(柏拉图)批评民主制用人不论禀赋差异,不符合甚至践踏了理想国家按照人的禀赋作等级分工的基本原则;还会流于“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没有品德和才智的人在从政时,只要笼络人心就能获得权力和荣耀。

——姚介厚《西方哲学史》

(1)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任何人”指的是哪些人?

(4分)

(2)根据材料三,柏拉图对民主制度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4分)

37.有学者指出:

“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请你结合所学,对这一学者的观点进行论证。

(12分)

38.新航路开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表述为:

人类文明交往之路,世界体系发展之路,殖民扩张之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

(1)请你指出教材做如此表述的着眼点分别是什么?

(4分)

(2)请选择其中两个“之路”,结合所学,进行深入的阐述。

(8分)

39.年代史研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近些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向,就是以十年作为一个“年代”,集中考察该年代的历史发展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年代”史。

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就曾先后合作主办了1910年代的中国、1920年代的中国、1930年代的中国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

正如《1920年代的中国》论文集的编者所言,对1920年代中国历史的整体研究,可以使我们认识到:

1920年代的中国,既是民国政治由北洋军阀掌控的北京政府转换到国民党掌控的南京政府的转折时期,又是国共两党由合作发起国民革命及北伐战争到最终破裂走向内战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有起有落、新文化运动继续发展、社会动荡转型的历史。

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请你运用上述方法,概括20世纪10年代和50年代中国历史的特点并加以阐述。

40.甲午战争中的一封劝降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

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

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

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

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

谨布上文。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 大山巌 顿首

                          伊东佑亨顿首

——摘自《中日战争》之《威海卫中日海军将领函牍》

(1)材料中“当今之时,……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的“当今之时”指的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

日本又是如何应对的?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所提及的清朝战败的原因?

(15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30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

(5题,共75分)

36.(12分):

(1)“民主”:

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在多数人手中。

“任何人”:

成年男性公民(4分)

(2)批评:

无政府状态下的花哨的管理形式;不注重从政者的品德和才智;沦为政客进行权力斗争的工具。

(4分)

(3)特征: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也存在着局限性:

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公民(城邦的成年男子),大部分社会成员(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4分)

37.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

(12分)

(1)政治上结束:

秦国商鞅变法以后,迅速强大,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秦创制的中央集权体制,结束了西周封邦建国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6分)

(2)文化上结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建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它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6分)

38.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

第2问举出具体事例可酌情给分。

(12分)

(1)四个着眼点: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史观);2.全球化、整体化(全球史观);3.从殖民与被殖民(革命史观)4.思想演进(文明史观)等等。

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分)

(2)新航路开辟形成的四条“道路”:

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传入东方。

)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3.殖民掠夺之路:

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一桶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4.人类思想震撼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利于自然科学的形成,冲击了神学理论,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8分)

39.对特点的概括要能体现对应的“10年代”和“50年代”。

答到要点即可。

(14分)

(1)1910年代的特点:

革命(变革)与社会转型

政治上以王朝自救为目标的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民族共和的始基,由此,中国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转型。

之后,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是共和体制并未真正建立。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

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扫清了旧文化的地基,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

社会生活方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外交上经历了巴黎和会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如: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育方面新学制的建立,使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广。

(7分)

(2)1950年代的特点:

过渡与探索(曲折)

50年代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过渡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普遍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维护国家安全)为新中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上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创设,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左”的思潮兴起,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重大失误。

1958年提出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所有制的“一大二公”,造成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外交上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分)

40.第1、2问答到要点即可。

本题开放,视考生的答题角度及合理程度赋分。

只做简单的表态,不提供史实依据,或者史论之间不具有逻辑联系的,不给分。

(25分)

(1)“当今之时”:

(1894年左右的世界大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新兴国家后来居上,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4分)

(2)“遭若何等之辛酸”:

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与中国一样遭遇内忧外患,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19世纪中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日本不断爆发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

如何应对:

1868年,日本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此略),明治维新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日本积极开展“修约运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标。

(6分)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在进行观点评述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结合所学史实对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写出观点的合理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不知世界大势,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知通变,拒绝向近代转型。

对于中国科举制度的批判,重经史,轻科技等等。

要注意劝降书作者的立场:

从侵略者的角度,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和西学影响的日本有识之士的角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