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6725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7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docx

水利工程施工讲义04

水利工程施工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钟汉华教授

1.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

在河床上修建水工建筑物时,为保证在干地上施工,需将天然径流部分或全部改道,按预定的方案泄向下游,并保证施工期间基坑无水,这就是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要解决的问题。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坝址区的导流和截流;

(2)坝址区上下游横向围堰和分期纵向围堰;(3)导流隧洞、导流明渠、底孔及其进出口围堰;(4)引水式水电站岸边厂房围堰;(5)坝址区或厂址区安全度汛、排冰凌和防护工程;(6)建筑物的基坑排水;(7)施工期通航;(8)施工期下游供水;(9)导流建筑物拆除;(10)导流建筑物下闸和封堵。

1.1施工导流

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全段围堰法导流,即用围堰拦断河床,全部水流通过事先修好的导流泄水建筑物流走;另一类是分段围堰法,即水流通过河床外的束窄河床下泄,后期通过坝体预留缺口、底孔或其它泄水建筑物下泄。

但不管是分段围堰法还是全段围堰法导流,当挡水围堰可过水时,均可采用淹没基坑的特殊导流方法。

这里介绍二种基本的导流方法。

(一)全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导流,就是在修建于河床上的主体工程上下游各建一道拦河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建筑物下泄,主体工程建成或即将建成时,再将临时泄水建筑物封堵。

该法多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

全段围堰法按其泄水道类型有以下几种:

1、隧洞导流

山区河流,一般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采用隧洞导较为普遍。

但由于隧洞泄水能力有限,造价较高,一般在汛期泄水时均另找出路或采用淹没基坑方案。

导流隧洞设计时,应尽量与永久隧洞相结合。

2、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是在河岸或滩地上开挖渠道,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河水经渠道下泄。

它用于岸坡平缓或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上。

若当地有老河道可利用或工程修建在弯道上时,采用明渠导流比较经济合理。

3、涵管导流

涵管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中采用,但由于涵管的泄水能力较小,因此一般用于流量较小的河流上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任务。

4、渡槽导流

渡槽导流方式结构简单,但泄流量较小,一般用于流量小、河床窄、导流期短的中小型工程。

(二)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或分期围堰法),就是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围护起来进行施工。

所谓分段,就是从空间上用围堰将拟建的水工建筑物圈围成若干施工段;所谓分期,就是从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

导流的分期数和围堰的分段数并不一定相同。

分段围堰法前期由束窄的河道导流,后期可利用事先修好的泄水建筑物导流。

常用泄水建筑物的类型有底孔、缺口等。

分段围堰法导流,一般适用于河流流量大、槽宽、施工工期较长的工程中。

1、底孔导流

采用底孔导流时,应事先在混凝土坝体内修好临时或永久底孔;然后让全部或部分水流通过底孔宣泄至下游。

如系临时底孔,应在工程接近完工或需要蓄水时封堵。

底孔导流挡水建筑物上部的施工可不受干扰,有利于均衡、连续施工,这对修建高坝有利,但在导流期有被漂浮物堵塞的危险,封堵水头较高,安放闸门较困难。

2、缺口导流

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在汛期河流暴涨暴落时能继续施工,可在兴建的坝体上预留缺口渲泄洪峰流量,待洪峰过后,上游水位回落再修筑缺口,谓之缺口导流。

二、导流建筑物

(一)导流建筑物设计流量

导流设计流量是选择导流方案,确定导流建筑物的主要依据。

而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是选择导流设计流量的标准,即是施工导流的设计标准。

1、洪水设计标准

导流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施工期所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

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划分为Ⅲ~Ⅴ级。

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级别在规定幅度内选择,并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使所选标准经济合理,对失事后果严重的工程,要考虑对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

当坝体筑高到不需围堰保护时,其临时渡汛洪水标准应根据坝型及坝前拦洪库容按规定的洪水重现期(年)。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如永久泄洪建筑物尚未具备设计泄洪能力,坝体度汛洪水标准应分析坝体施工和运行要求后按规定执行。

汛前坝体上升高度应满足拦洪要求,帷幕灌浆及接缝灌浆高程应能满足蓄水要求。

2、导流时段

导流时段就是按照导流程序来划分的各施工阶段的延续时间。

划分导流时段,需正确处理施工安全可靠和争取导流的经济效益的矛盾。

因此要全面分析河道的水文特点、被围的永久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其工程量大小、导流方案、工程最快的施工速度等,这些是确定导流时段的关键。

尽可能采用低水头围堰,进行枯水期导流,是降低导流费用、加快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总之,在划分导流时段时,要确保枯水期,争取中水期,还要尽力在汛期中争工期。

既要安全可靠,又要力争工期。

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洪水流量大,历时短,而枯水期则流量小。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淹没基坑的导流方案,以降低导流费用。

导流建筑物设计流量即为导流时段内根据洪水设计标准确定的最大流量,据以进行导流建筑物的设计。

(二)导流建筑物

1、围堰

围堰是一种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用来围护河床中基坑,保证水工建筑物施工在干地上进行。

在导流任务完成后,对不能作为永久建筑物的部分或妨碍永久建筑物运行的部分应予以拆除。

通常按使用材料将围堰分为土石围堰、草土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木笼围堰、混凝土围堰等;按所处的位置将围堰分为横向围堰、纵向围堰;按围堰是否过水分为不过水围堰、过水围堰。

围堰的基本要求:

1)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抗渗、抗冲要求;

2)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宜于拆除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开挖弃料;

3)堰基易于处理,堰体便于与岸坡或已有建筑物连接;

4)在预定施工期内修筑到需要的断面和高程;

5)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1)围堰的结构

1)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地基适应性强,造价低,施工简便,设计应优先选用。

不过水土石围堰对于土石围堰,由于不允许过水,且抗冲能力较差,一般不宜做纵向围堰,如河谷较宽且采取了防冲措施,也可将土石围堰用作为纵向围堰。

土石围堰的水下部位一般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水上部位一般采用粘土心墙、粘土斜墙、土工合成材料等防渗。

过水土石围堰当采用淹没基坑方案时,为了降低造价、便于拆除,许多工程采用了过水土石围堰型式。

为了克服过水时水流对堰体表面冲刷和由于渗透压力引起的下游边坡连同堰顶一起的深层滑动,目前采用较普遍是在下游护面上压盖混凝土面板。

2)草土围堰

3)混凝土围堰

(2)围堰堰顶高程的确定围堰堰顶高程的确定,不仅取决于导流设计流量和导流建筑物的型式、尺寸、平面位置、高程和糙率等,而要考虑到河流的综合利用和主体工程工期。

围堰拦蓄一部分水流时,则堰顶高程应通过水库调洪计算来确定。

纵向围堰的堰顶高程,要与束窄河床中宣泄导流设计流量时的水面曲线相适应,其上下游端部分别与上下游围堰同高,所以其顶面往往作成倾斜状。

2、导流泄水建筑物

(1)导流明渠

1)布置原则:

弯道少,避开滑坡、崩塌体及高边坡开挖区;便于布置进入基坑的交通道路;进出口与围堰接头满足堰基防冲要求;避免泄洪时对下游沿岸及施工设施冲刷,必要时进行导流水工模型验证。

2)明渠断面设计

明渠底宽、底坡和进出口高程应使上、下游水流衔接条件良好,满足导、截流和施工期通航运、过木、排冰要求。

设在软基上的明渠,宜通过动床水工模型试验,改善水流衔接和出口水流条件,确定冲坑形态和深度,采取有效消能抗冲设施。

导流明渠结构型式应方便后期封堵。

应在分析地质条件、水力学条件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衬砌方式。

(2)导流隧洞

导流隧洞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洞线,保证隧洞施工和运行安全。

相邻隧洞间净距、隧洞与永久建筑物之间间距、洞脸和洞顶岩层厚度均应满足围岩应力和变形要求。

尽可能利用永久隧洞,其结合部分的洞轴线、断面型式与衬砌结构等均应满足永久运行与施工导流要求。

隧洞型式、进出口高程尽可能兼顾导流、截流、通航、放木、排冰要求,进口水流顺畅、水面衔接良好、不产生气蚀破坏,洞身断面方便施工;洞底纵坡随施工及泄流水力条件等选择。

导流隧洞在运用过程中,常遇明满流交替流态,当有压流为高速水流时,应注意水流掺气,防止因此产生空蚀、冲击波,导致洞身破坏。

隧洞衬砌范围及型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研究解决封堵措施及结构型式的选择。

(3)导流底孔

导流底孔设置数量、高程及其尺寸宜兼顾导流、截流、过木、排冰要求。

进口型式选择适当的椭圆曲线,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

进口闸门槽宜设在坝外,并能防止槽顶部进水,以免气蚀破坏或孔内流态不稳定影响流量。

利用永久泄洪、排沙和水库放空底孔兼作导流底孔时,应同时满足永久和临时运用要求。

坝内临时底孔使用后,须以坝体同混凝土回填封堵,并采取措施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1.2截流

当泄水建筑物完成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实现围堰合龙,迫使水流经泄水建筑物下泄,称为截流。

立堵法截流的施工过程是:

先在河床的一侧或两侧向河床中填筑截流戗堤,逐步缩窄河床,谓之进占;当河床束窄到一定的过水断面时即行停止(这个断面谓之龙口),对河床及龙口戗堤端部进行防冲加固(护底及裹头);然后掌握时机封堵龙口,使戗堤合龙;最后为了解决戗堤的漏水,必须即时在戗堤迎水面设置防渗设施(闭气)。

所以整个截流过程包括进占、护底及裹头、合龙和闭气等项工作。

截流之后,对戗堤加高培厚即修成围堰。

1.3施工排水

围堰闭气以后,要排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渗水,随后在开挖基坑和进行基坑内建筑物的施工中,还要经常不断地排除渗入基坑的渗水,以保证干地施工。

修建河岸上的水工建筑物时,如基坑低于地下水位,也要进行基坑排水工作。

排水的方法可分为明式排水和暗式排水两种。

一、基坑积水的排除

基坑积水主要是指围堰闭气后存于基坑内的水体,还要考虑排除积水过程中从围堰及地基渗入基坑的水量和降雨。

初期排水的流量是选择水泵数量的主要依据,应根据地质情况、工期长短、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

二、经常性排水

当基坑积水排除后,立即进行经常性排水。

对于经常性排水,主要是计算基坑渗流量,确定水泵工作台数,布置排水系统。

三、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在经常性排水中,采用明排法,由于多次降低排水沟和集水井高程,变换水泵站位置,影响开挖工作正常进行,此外在细砂、粉砂及砂壤止地基开挖中,因渗透压力过大而引起流砂、滑坡和地基隆起等事故,对开挖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就是在基坑周围钻井,地下水渗入井中,随即被抽走,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以下,整个开挖部分土壤呈干燥状态,开挖条件大为改善。

2.砌筑工程

2.1砌筑材料与砌筑原则

一、砌筑材料

(一)砖材

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六级。

普通砖、空心砖的吸水率宜在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在5%~8%。

吸水率越小,强度越高。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还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无出厂证明的砖应作试验鉴定。

(二)石材天然石材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常用于砌筑基础、桥涵、挡土墙、护坡、沟渠、隧洞衬砌及闸坝工程中。

石材应选用强度大、耐风化、吸水率小、表观密度大、组织细密、无明显层次,且具有较好抗蚀性的石材。

常用的石材有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片麻岩等。

风化的山皮石、冻裂分化的块石禁止使用。

在工地上可通过看、听、称来判定石材质量。

看,即观察打裂开的破碎面,颜色均匀一致,组织紧密,层次不分明的岩石为好;听,就是用手锤敲击石块,听其声音是否清脆,声音清脆响亮的岩石为好;称,就是通过称量计算出其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看它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要求表观密度大于2650kg/m3,吸水率小于10%。

水利工程常用的石料有以下几种:

(1)片石(块石)。

片石是开采石料时的副产品,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用于砌体中的填缝或小型工程的护岸、护坡、护底工程,不得用于拱圈、拱座以及有磨损和冲刷的护面工程。

(2)块石。

块石也叫毛料石,外形大致方正,一般不加工或仅稍加修整,大小25~30cm见方,叠砌面凹入深度不应大于25mm,每块质量以不小于30kg为宜,并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

一般用于防护工程和涵闸砌体工程。

(3)粗料石。

粗料石外形较方正,截面的宽度、高度不应小于20cm,且不应小于长度的1/4,叠砌面凹入深度不应大于20mm,除背面外,其他五个平面应加工凿平。

主要用于闸、桥、涵墩台和直墙的砌筑。

(4)细料石。

细料石经过细加工,外形规则方正,宽、厚大于20cm,且不小于其长度的1/3,叠砌面凹入深度不大于1Omm。

多用于拱石外脸、闸墩圆头及墩墙等部位。

(5)卵石。

卵石分河卵石和山卵石两种。

河卵石比较坚硬,强度高。

山卵石有的已风化、变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如颜色发黄,用手锤敲击声音不脆,表明已风化变质,不能使用。

卵石常用于砌筑河渠的护坡、挡土墙等。

(三)胶结材料砌筑施工常用的胶结材料,按使用特点分为砌筑砂浆、勾缝砂浆;按材料类型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粘土砂浆、粘土砂浆等。

处于潮湿环境或水下使用的砂浆应用纯水泥砂浆,如用含石灰的砂浆,虽砂浆的和易性能有所改善,但由于砌体中石灰没有充分时间硬化,在渗水作用下,将产生水溶性的氢氧化钙,容易被渗水带走;砂浆中的石灰在渗水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结晶,破坏砂浆组织,导致砌体破坏。

因此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只能用于较干燥的水上工程。

石灰粘土砂浆和粘土砂浆只用于小型水上砌体。

(1)水泥砂浆

常用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分为Ml5、M1O、M7.5、M5、M2.5、Ml、M0.4等7个级别。

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MPa。

如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砂浆,为改善和易性,减少水灰比,增加密实性及耐久性,可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作混合材料。

砂子要求清洁,级配良好,含泥量小于3%。

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拌和可使用砂浆搅拌机,也可采用人工拌和。

砂浆拌和量应配合砌石的速度和需要,一次拌和不能过多,拌和好的砂浆应在40min内用完。

(2)小石混凝土

一般砌筑砂浆干缩率高,密实性差,在大体积砌体中,常用小石混凝土代替一般砂浆。

小石混凝土分一级配和二级配两种。

一级配采用20mm以下的小石,二级配中粒径5~20mm的占40~50%、20~40mm的占50~60%。

小石混凝土坍落度以7~9cm为宜,小石混凝土还可节约水泥,提高砌体强度。

砂浆质量是保证浆砌石施工质量的关键,配料时要求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要控制用水量;砂浆应拌和均匀,不得有砂团和离析;砂浆的运送工具使用前后均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杂质和淤泥,运送时不要急剧下跌、颠簸,防止砂浆水砂分离。

分离的砂浆应重新拌和后才能使用。

二、砌筑的基本原则

砌体的抗压强度较大,但抗拉、抗剪强度低,仅为其抗压强度的l/10~1/8,因此砖石砌体常用于结构物受压部位。

砖石砌筑时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砌体应分层砌筑,其砌筑面力求与作用力的方向垂直,或使砌筑面的垂线与作用力方向间的夹角小于13。

~16。

,否则受力时易产生层间滑动。

(2)砌块间的纵缝应与作用力方向平行,否则受力时易产生楔块作用,对相邻块产生挤动。

(3)上下两层砌块间的纵缝必须互相错开,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以便传力。

2.2砌石工程

一、干砌石

干砌石是指不用任何胶凝材料把石块砌筑起来,包括干砌块(片)石、干砌卵石。

一般用于土坝(堤)迎水面护坡、渠系建筑物进出口护坡及渠道衬砌、水闸上下游护坦、河道护岸等工程。

(一)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1)备料在砌石施工中为缩短场内运距,避免停工待料,砌筑前应尽量按照工程部位及需要数量分片备料,并提前将石块的水锈、淤泥洗刷干净。

(2)基础清理

砌石前应将基础开挖至设计高程,淤泥、腐植土以及混杂有建筑残渣应清除干净,必要时将坡面或底面夯实,然后才能进行铺砌。

(3)铺设反滤层

在干砌石砌筑前应铺设砂砾反滤层,其作用是将块石垫平,不致使砌体表面凹凸不平,减少其对水流的摩阻力;减少水流或降水对砌体基础土壤的冲刷;防止地下渗水逸出时带走基础土粒,避免砌筑面下陷变形。

反滤层的各层厚度、铺设位置、材料级配和粒径以及含泥量均应满足规范要求,铺设时应与砌石施工配合,自下而上,随铺随砌,接头处各层之间的连接要层次清楚,防止层间错动或混淆。

(二)干砌石施工

常采用的干砌块石的施工方法有两种,即花缝砌筑法和平缝砌筑法。

(1)花缝砌筑法

花缝砌筑法多用于干砌片(毛)石。

砌筑时,依石块原有形状,使尖对拐、拐对尖,相互联系砌成。

砌石不分层,一般多将大面向上。

这种砌法的缺点是底部空虚,容易被水流淘刷变形,稳定性较差,且不能避免重缝、迭缝、翅口等毛病。

但此法优点是表面比较平整,故可用于流速不大、不承受风浪淘刷的渠道护坡工程。

(2)平缝砌筑法

平缝砌筑法一般多适用于干砌块石的施工。

砌筑时将石块宽面与坡面竖向垂直,与横向平行。

砌筑前,安放一块石块必须先进行试放,不合适处应用小锤修整,使石缝紧密,最好不塞或少塞石子。

这种砌法横向设有通缝,但竖向直缝必须错开。

如砌缝底部或块石拐角处有空隙时,则应选用适当的片石塞满填紧,以防止底部砂砾垫层由缝隙淘出,造成坍塌。

干砌块石是依靠块石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其整体稳定的。

若砌体发生局部移动或变形,将会导致整体破坏。

边口部位是最易损坏的地方,所以,封边工作十分重要。

对护坡水下部分的封边,常采用大块石单层或双层干砌封边,然后将边外部分用粘土回填夯实,有时也可采用浆砌石埂进行封边。

对护披水上部分的顶部封边,则常采用比较大的方正块石砌成40cm左右宽度的平台,平台后所留的空隙用粘土回填夯实。

对于挡土墙、闸翼墙等重力式墙身顶部,一般用混凝土封闭。

干砌石施工必须注意:

(1)干砌石工程在施工前,应进行基础清理工作。

(2)凡受水流冲刷和浪击作用的干砌石工程中采用竖立砌法(即石块的长边与水平面或斜面呈垂直方向)砌筑,以期空隙为最小。

(3)重力式挡土墙施工,严禁先砌好里外砌石面,中间用乱石充填并留下空隙和蜂窝。

(4)干砌块石的墙体露出面必须设丁石(拉结石),丁石要均匀分布。

同一层的丁石长度,如墙厚等于或小于40cm时,丁石长度应等于墙厚;如墙厚大于40cm,则要求同一层内外的丁石相互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其中一块的长度不小于墙厚的2/3。

(5)如用料石砌墙,则两层顺砌后应有一层丁砌,同一层采用丁顺组砌时,丁石间距不宜大于2m。

(6)用干砌石作基础,一般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底层应选择比较方整的大块石,上层阶梯至少压住下层阶梯块石宽度的1/3。

(7)大体积的干砌块石挡土墙或其它建筑物,在砌体每层转角和分段部位,应先采用大而平整的块石砌筑。

(8)护坡干砌石应自坡脚开始自下而上进行。

(9)砌体缝口要砌紧,空隙应用小石填塞紧密,防止砌体在受到水流的冲刷或外力撞击时滑脱沉陷,以保持砌体的坚固性。

一般规定干砌石砌体空隙率应不超过30%~50%。

(10)干砌石护坡的每一块石顶面一般不应低于设计位置5cm,不高出设计位置15cm。

二、浆砌石

浆砌石是用胶结材料把单个的石块联结在一起,使石块依靠胶结材料的粘结力、摩擦力和块石本身重量结合成为新的整体,以保持建筑物的稳固,同时,充填着石块间的空隙,堵塞了一切可能产生的漏水通道。

浆砌石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实性和较高的强度,使用寿命更长,还具有较好的防止渗水和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

浆砌石施工的砌筑要领可概括为“平、稳、满、错”四个字。

平,同一层面大致砌平,相邻石块的高差宜小于2~3cm;稳,单块石料的安砌务求自身稳定;满,灰缝饱满密实,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触;错,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尤其不允许顺水流方向通缝。

(一)砌筑工艺

(1)铺筑面准备

对开挖成形的岩基面,在砌石开始之前应将表面已松散的岩块剔除,具有光滑表面的岩石须人工凿毛,并清除所有岩屑、碎片、泥沙等杂物。

土壤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

对于水平施工缝,一般要求在新一层块石砌筑前凿去已凝固的浮浆,并进行清扫、冲洗,使新旧砌体紧密结合。

对于临时施工缝,在恢复砌筑时,必须进行凿毛、冲洗处理。

(2)选料

砌筑所用石料,应是质地均匀,没有裂缝,没有明显风化迹象,不含杂质的坚硬石料。

严寒地区使用的石料,还要求具有一定的抗冻性。

(3)铺(座)浆

对于块石砌体,由于砌筑面参差不齐,必须逐块座浆、逐块安砌,在操作时还须认真调整,务使座浆密实,以免形成空洞。

座浆一般只宜比砌石超前0.5~lm左右,座浆应与砌筑相配合。

(4)安放石料

把洗净的湿润石料安放在座浆面上,用铁锤轻击石面,使座浆开始溢出为度。

石料之间的砌缝宽度应严格控制,采用水泥砂浆砌筑时,块石的灰缝厚度一般为2~4cm,料石的灰缝厚度为0.5~2cm,采用小石混凝土砌筑时,一般为所用骨料最大粒径的2~2.5倍。

安放石料时应注意,不能产生细石架空现象。

(5)竖缝灌浆

安放石料后,应及时进行竖缝灌浆。

一般灌浆与石面齐平,水泥砂浆用捣插棒捣实,小石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实后缝面下沉,待上层摊铺座浆时一并填满。

(6)振捣

水泥砂浆常用捣棒人工插捣,小石混凝土一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应注意对角缝的振捣,防止重振或漏振。

每一层铺砌完24~36h后(视气温及水泥种类、胶结材料强度等级而定),即可冲洗,准备上一层的铺砌。

(二)浆砌石施工

1、基础砌筑

基础施工应在地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或基坑)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接着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

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底应座浆。

对于岩石基础,座浆前还应洒水湿润。

第一层使用的石块尽量挑大一些的,这样受力较好,并便于错缝。

石块第一层都必须大面向下放稳,以脚踩不动即可。

不要用小石块来支垫,要使石面平放在基底上,使地基受力均匀基础稳固。

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称为角石,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相合。

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面的石块,称为面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称为腹石。

砌填腹石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再将砂浆填入缝隙中,最后根据各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块放入用小锤轻击,使石块全部挤入缝隙中。

禁止采用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方法。

接砌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块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砂浆不必铺满、铺到边,尤其在角石及面石处,砂浆应离外边约4.5cm,并铺得稍厚一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到要求厚度,并刚好铺满整个灰缝。

灰缝厚度宜为20~3Omm,砂浆应饱满。

阶梯形基础上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块石应相互错缝搭接。

基础的最上一层石块,宜选用较大的块石砌筑。

基础的第一层及转角处和交接处,应选用较大的块石砌筑。

块石基础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起。

如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搓。

块石基础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4.2m。

在砌基础时还必须注意不能在新砌好的砌体上抛掷块石,这会使已粘在一起的砂浆与块石受振动而分开,影响砌体强度。

2、挡土墙

砌筑块石挡土墙时,块石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cm;每砌3~4皮为一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c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

料石挡土墙宜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

当中间部分用块石填筑时,丁砌料石伸入块石部分的长度应小于20cm。

3、桥、涵拱圈

浆砌拱圈一般选用于小跨度的单孔桥拱、涵拱施工,施工方法及步骤如下:

(1)拱圈石料的选择

拱圈的石料一般为经过加工的料石,石块厚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