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6697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反应中关于“H2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F2+2H2O===4HF+O2反应中,水作还原剂,失电子

B.2Na+2H2O===2NaOH+H2↑反应中,水被氧化

C.CH4+2O2CO2+2H2O反应中,H2O是还原产物

D.Na2O+H2O===2Na++2OH﹣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

A.硫铵B.碳铵C.硝铵D.氯化铵

3.在透明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酸溶液中:

Na+、Ba2+、Cl﹣、

K+Fe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

C.0.1mol•L﹣1AgNO3溶液:

H+、K+、

、I﹣

D.0.1mol•L﹣1NaAlO2溶液:

H+、Na+、Cl﹣、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A.AB.BC.CD.D

5.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Cl2B.Fe3+→Fe2+C.CuO→CuD.H2SO4→BaSO4

6.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B.CaO+H2O===Ca(OH)2

C.3NO2+H2O===2HNO3+NOD.2F2+2H2O===4HF+O2

7.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以生成水的是(  )

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8.硅酸胶体和氯化镁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9.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

Ba2++

===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2H+===H2O+CO2↑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Ca2++

+2OH﹣===CaCO3↓+

+H2O

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

Ba2++2OH﹣+2H++

===BaSO4↓+2H2O

C.向100mL1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0.5molCl2:

2Fe2++2Br﹣+2Cl2===2Fe3++Br2+4Cl﹣

D.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

Fe(OH)3+3H+===Fe3++3H2O

12.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MnO

、Cl-B.K+、Ag+、NO

、Cl-

C.Ba2+、Na+、Cl-、SO

D.Na+、Cu2+、NO

、Cl-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

14.在含有大量K+、OH-、CO

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SO

B.NH

C.Al3+D.Ca2+

15.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二、填空题

16.Ca(ClO)2与浓盐酸反应会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1)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填写字母)。

A.只有还原性B.还原性和酸性C.只有氧化性D.氧化性和酸性

(2)产生0.3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用双线桥法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7.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

向1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乙同学:

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

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__,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提纯所制氢氧化铁胶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利用氢氧化铁胶体进行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若向其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上A、B、C、D后,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写出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写出A+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Fe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HC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

(6)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Zn+H2SO4(稀)===ZnSO4+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Fe2O3+3CO

2Fe+3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Ⅱ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Ⅲ,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Ⅱ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Ⅲ,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了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一中鼹鼠科学社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2)制备时,将  逐滴滴加至  中,待液体呈  后,停止加热;反应方程式为  。

(3)有一种橘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这叫  现象,证明Sb2S3胶粒带  电荷。

(4)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制得的氢氧化铁是胶体:

  。

四、计算题

23.已知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g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2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水中的氧由﹣2价变0价,是还原剂,失电子,A正确;水中氢由+1价变0价是氧化剂,被还原,B错误;氧气是氧化剂,所以水是还原产物,C正确;Na2O+H2O===2Na++

2OH﹣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正确。

2.【答案】C

【解析】土壤胶粒带负电荷,

容易被土壤吸附,而

不能被土壤吸附,故硝铵容易流失,肥效较差。

3.【答案】A

【解析】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A选;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Cu2+、

,B不选;Ag+分别与

、I﹣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C不选;H+、

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D不选。

4.【答案】D

【解析】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或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

氨气不是碱,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碱,A错误;

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为混合物;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C错误;

一水合氨属于碱,硝酸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为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

5.【答案】A

【解析】A项,Cl﹣→Cl2氯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项,Fe3+→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项,CuO→Cu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项,H2SO4→BaSO4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A项中产生氢气,所以H2O为氧化剂;B项,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项,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项,

,H2O是还原剂。

7.【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一般采用举例法。

如生成水的化合反应:

2H2+O2

2H2O;分解反应:

H2CO3===CO2↑+H2O;

置换反应:

H2+CuO

H2O+Cu;复分解反应:

NaOH+HCl===NaCl+H2O。

8.【答案】D

【解析】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氯化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镁沉淀,但不溶解,而硅酸胶体加入氢氧化钠先沉淀后溶解;胶体和溶液中的微粒直径较小,都可以通过滤纸,只有D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A项,Ⅰ:

Ba2++2OH-+2

===BaCO3↓+2H2O+

,Ⅱ:

OH-+

===H2O+

;B项,Ⅰ:

SO2+Ba2++2OH-===BaSO3↓+H2O,Ⅱ:

SO2+OH-===

;C项,Ⅰ:

Ba2++

===BaSO4↓,Ⅱ:

Ba2++2OH-+2H++

===BaSO4↓+2H2O。

D项,I和II:

Mg2++2OH-===Mg(OH)2↓。

10.【答案】A

【解析】Fe比Cu活泼,则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Fe===Fe2++Cu,故A正确;

稀H2SO4与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B错误;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H++2OH﹣+Ba2++

===BaSO4↓+2H2O,故C错误;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H2O+CO2↑+Ca2+,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碳酸氢钙全部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

+2OH﹣===CaCO3↓+

+2H2O,A错误;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钡、水和一水合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H++

+

===BaSO4↓+H2O+NH3•H2O,B错误;

还原性Fe2+>Br﹣,所以通入氯气先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剩余的氯气再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溶液中含有Br﹣,说明氯气完全反应,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n(FeBr2)=0.100L×1mol·L-1=0.1mol,n(Fe2+)=0.1mol,n(Br﹣)=0.2mol,亚铁离子反应0.1mol,溴离子全部反应0.2mol,氯气剩余物质的量=0.5mol﹣0.15mol=0.05mol,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2Br2+6Cl﹣,C错误;

溴离子还原性弱,不能还原三价铁离子,所以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Fe(OH)3+3HBr===FeBr3+3H2O,氢溴酸是强酸,拆成离子,溴化铁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盐,拆成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D正确。

12.【答案】A

【解析】 有色不等于不透明,如有色玻璃,所以不必排除有色离子的干扰。

溶液显碱性:

B中,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

Ag++Cl-===AgCl↓,且Ag+与OH-也不能大量共存:

Ag++OH-===AgOH↓、2AgOH===Ag2O+H2O(AgOH不稳定);C中,Ba2+与SO

不能大量共存:

Ba2++SO

===BaSO4↓;D中,Cu2+与OH-不能大量共存:

Cu2++2OH-===Cu(OH)2↓。

13.【答案】D

【解析】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呈电中性,A项错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分散质微粒不是胶体,B项错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利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实验方法,C项错误;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只有D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 OH-不能与NH

、Al3+大量共存,Ca2+不能与CO

大量共存。

15.【答案】A

【解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不导电,电解质为固体时不能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电解质固体等)。

16.【答案】

(1)B

(2)0.3

(3)

【解析】

(1)浓盐酸在反应中生成氯气体现还原性,生成氯化钙体现酸性,显示出来的性质是B。

(2)由反应可知生成2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则产生0.3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3)该反应转移电子为2e﹣,用双线桥法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17.【答案】

(1)丙 出现红褐色沉淀

(2)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丁达尔效应 渗析法

(4)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沉淀会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解析】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向1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是氢氧化铁沉淀;直接加热氯化铁饱和溶液,因氯化铁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丙同学操作正确,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会发生聚沉。

(2)写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加热条件,且方程式中没有“↓”。

(3)检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等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4)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红褐色的,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区颜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胶体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形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而溶解。

18.【答案】

(1)2H++

===H2O+CO2↑

(2)Ca2++

===CaCO3↓

【解析】B和D有气体生成,只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B和D是盐酸和碳酸钠,A和C是氯化钙和硝酸银;A和B没有现象发生,所以B是盐酸,A是氯化钙,D是碳酸钠,C是硝酸银。

(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离子方程式为2H++

===H2O+CO2↑。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a2++

===CaCO3↓。

19.【答案】

(1)Fe2(SO4)3===2Fe3++3

(2)CuCl2===Cu2++2Cl-

(3)KClO3===K++

(4)Na2CO3===2Na++

(5)Ca(HCO3)2===Ca2++2H

(6)KAl(SO4)2===K++Al3++2

【解析】

20.【答案】

(1)

 H2SO4 Zn

(2)

 Fe2O3 CO

【解析】

(1)在反应Zn+H2SO4===ZnSO4+H2↑中,Zn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价,则Zn为还原剂,H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到0价,则H2SO4为氧化剂,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e-,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反应Fe2O3为氧化剂,CO为还原剂,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1.【答案】

(1)2Br-+Cl2===Br2+2Cl-

(2)吹出单质Br2

(3)吸收尾气 NaOH溶液

(4)H2O2+2Br-+2H+===Br2+2H2O

(5)氧化性:

H2O2>Br2>H2SO3

(6)①不干扰,无论热空气是否参加氧化H2SO3,只要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同时无明显颜色变化,即能证明Br2氧化了H2SO3

②H2SO3有剩余(H2O2浓度小或Br-与H2O2反应慢等因素都可)

【解析】

(1)氯水中的Cl2置换Br-。

(2)利用Br2的挥发性,吹入热空气使Br2挥发。

(3)因为Cl2、Br2有毒,所以C中盛放NaOH溶液,除去尾气中的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4)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说明H2O2把Br-氧化为Br2,可得离子方程式。

(5)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

H2O2>Br2>H2SO3。

(6)①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说明Br2参加了反应,即氧化了H2SO3。

②实验操作Ⅲ发生的反应为H2O2氧化Br-,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受到了影响,H2SO3有剩余、H2O2浓度小、Br-与H2O2反应慢等都是可能因素。

22.【答案】

(1)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2)饱和氯化铁溶液沸水红褐FeCl3+3H2O

Fe(OH)3+3HCl

(3)电泳负

(4)用可见光束照射胶体和溶液,出现光亮的通道的是胶体

【解析】

(1)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2)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H2O

Fe(OH)3+3HCl。

(3)有一种橘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说明胶体微粒吸附的是负电荷,此现象是胶体的电泳现象。

(4)可以用可见光束照射胶体和溶液,出现光亮的通道的是胶体,否则是溶液。

23.【答案】

(1)4∶1 

(2)42g

【解析】从反应方程式可知3molCu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HNO3为8mol,但其中只有2molHNO3得到电子被还原(从化合价分析可以判断),因此3molCu还原2molHNO3,即应按3Cu~2HNO3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

n(Cu)=

=1mol,

3Cu―→2HNO3

3mol 2mol

1mol 

mol

m(HNO3)=63g·mol-1×

mol=42g。

24.【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