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6495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

地理备考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考纲原文呈现]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的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全国卷近5年1考)

[核心知识必备]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出生率=

×100%

(3)死亡率=

×100%

2.人口增长相关的计算

(1)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

(2)人口迁移率:

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表示迁入大于迁出,负值代表迁出大于迁入。

(3)人口净迁移率:

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差/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正值代表迁入大于迁出,负值代表迁出大于迁入。

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4)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数量=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迁移数量

(5)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6)人口迁移数量=人口迁移率×此时人口总数=(迁入率-迁出率)×此时人口总数

3.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

4.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高分能力培养]

新题尝试

1.(20**·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国2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知,0~4岁、5~9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相当,说明人口性别比失衡几乎不受生育观念影响。

青壮年年龄段,男性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比例,主要是受产业结构影响,该国需要的男性人口劳动力较多。

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

(2)题,由图可知,青壮年年龄段,男性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比例。

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北美、西欧属于发达地区,人口性别比较均衡。

南美属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迁出为主。

因此,该国最可能位于西亚。

答案 

(1)C 

(2)B

2.(20**·武汉市二模)下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

(1)~(3)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该国最可能在(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

C.③阶段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

(3)该国最可能是(  )

A.芬兰B.中国C.印度D.尼日利亚

解析 第

(1)题,①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自然增长率低,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②③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②阶段,因此②阶段比③阶段更接近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④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2)题,①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青壮年人口比重高,老年人口的比重低,故A项错误;④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故B项错误;图示阶段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故④阶段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C项错误;④阶段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故D项正确。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所以该国为发达国家,选项中只有芬兰为发达国家。

答案 

(1)B 

(2)D (3)A

思维提升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技巧

(1)根据国家类型判读:

发达国家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个别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原始部落)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

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或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模式也有所不同。

(2)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判读:

通常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低于1%或为负值,为现代型。

(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为“下宽上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上宽下窄”则为现代型。

(4)根据生产力水平判读:

如农业社会及其以前是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高考经典再练]

素养 区域认知:

人口增长状况分析

1.(20**·海南地理,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

(1)~

(2)题。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年到2050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该国2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

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

答案 

(1)C 

(2)B

2.(20**·全国卷Ⅰ,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

(1)~

(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解析 第

(1)题,根据题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

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

(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

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100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000万。

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

答案 

(1)A 

(2)C

考点二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全国卷近5年2考)

[核心知识必备]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高分能力培养]

新题尝试

1.(20**·海南地理,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2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

(1)~

(2)题。

(1)20**年和2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第

(1)题,考查安徽省20**和20**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中等难度。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

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千万(20**年)甚至上百万(20**年),排除A选项。

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

(2)题,考查安徽省20**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

20**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

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答案 

(1)B 

(2)C

2.(20**·济南市二模)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

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

近年来,美国人口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移民增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的增加。

美国现行的一些人口措施,旨在使人口增长受到一定控制,最终使人口达到静止目标。

读图完成

(1)~(3)题。

(1)X2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家庭因素

(2)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B.X1与X2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子女随父母迁移

C.我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D.X1与X3年龄段人口主要为留守儿童和老人

(3)美国近年若要达到静止人口目标,主要限制的迁移人口年龄段为(  )

A.X1B.X2C.X3D.X1与X2

解析 第

(1)题,X2年龄段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其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寻找就业岗位或获取较高收入,属于经济因素。

选B。

(2)题,美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即美国东北部地区的退休老年人到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养老。

X1与X2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即子女随父母迁移。

我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因素。

留守儿童和老人固定在原聚居地,不是迁移人口,故D错误。

选B。

第(3)题,由题可知,美国人口增长快主要是因为移民及其生育子女增加,移民主要为青壮年群体,所以美国若要达到静止人口目标,主要限制的迁移人口的年龄段为X2。

选B。

答案 

(1)B 

(2)B (3)B

思维提升

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三个角度

(1)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四个方面

(1)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2)性别比:

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3)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4)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高考经典再练]

素养 区域认知:

地区人口迁移分析

1.(20**·全国卷Ⅲ,4~5)与20**年相比,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

(1)~

(2)题。

(1)导致20**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

(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

(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

故选C项。

答案 

(1)A 

(2)C

2.(20**·全国卷Ⅱ,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2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

(2)题。

(1)20**~2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2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

(1)题,图中显示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略高于四川,但贵州人口总量远小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反而小于四川,故选项A错误;同理,上海迁入人口比重要高于广东省,但广东人口总量远大于上海,故迁入人口数量要多于上海,故选项B错误;浙江和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接近,但图示浙江人口净迁入比重远高于江苏,从而导致浙江人口增长率要高于江苏,故选项C正确;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和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因此,安徽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天津,故选项D错误。

(2)题,读图可知,皖、赣、黔三省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且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三省的老龄化进程,选项A错误;皖、赣、黔三省的迁出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在迁往其他省区的同时,也有大量农村人口迁入三省的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项C错误;沪、津、京三市为人口净迁入地区,由于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延缓三市的老龄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三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 

(1)C 

(2)B

考点三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分化

[核心知识必备]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2.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区位及成因

功能

分区

形态

区位特征

位置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呈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①历史因素;②经济因素:

主要从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考虑;③社会因素;④行政因素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 宅 区

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占用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区与低级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3.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高分能力培养]

新题尝试

1.(20**·海南地理,4~5)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

(1)~

(2)题。

(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

(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

解析 第

(1)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优化布局,容易题。

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一方面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选项正确。

甲地增建工业园区、住宅、物流园区都会加剧市中心附近已存在的问题,排除B、C、D选项。

(2)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和推理,容易题。

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

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从市中心到郊区方向),故该地附近最可能为住宅区,居住用地类型比例最大,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答案 

(1)A 

(2)D

2.(20**·淄博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集中团块式城市现状规划范围图”。

据此完成

(1)~(3)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不利于(  )

A.节约用地B.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C.缓解交通拥堵D.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2)该城市拟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合适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Ⅰ购物中心(销售高档商品)与Ⅱ购物中心(销售普通商品)相比(  )

A.服务范围广

B.便于开展网上销售业务

C.顾客购物成本低

D.货源供应充足

解析 第

(1)题,读图,根据图例,城市的高速出入口与快速干线出入口在一起,且有购物中心布局在出入口附近,不利于缓解交通拥堵,C对。

居住区、商业区集中布局,利于节约用地,节省基础设施投资,A、B错。

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利于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错。

(2)题,读图,根据图中风频图,工业园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地价较低的地方。

甲、乙处地价较高,且对城市有大气污染,A、B错。

丙地交通便利,地价较低,但对城区有污染,C错。

丁地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最少,距城市中心远,占地面积大,地价低,D对。

第(3)题,Ⅰ购物中心销售高档商品,Ⅱ购物中心销售普通商品,所以Ⅰ购物中心服务等级高,服务范围广,A对。

与网上销售、购物成本、货源供应关系不大,B、C、D错。

答案 

(1)C 

(2)D (3)A

思维提升

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判断方法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观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成片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观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高考经典再练]

素养 区域认知:

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1.(20**·全国卷Ⅲ,4~6)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

(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析第

(1)题,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周边的人流量,周边人流量越大的站点,需要配套的服务设施越齐全,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

(2)题,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丙三站点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与地铁线相交处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

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C。

答案 

(1)B 

(2)A (3)C

2.(20**·全国卷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

(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

(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城市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2)题,根据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

故选B项。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定,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 

(1)A 

(2)B (3)D

考点四 城市化与区域城市化(全国卷近5年4考)

[核心知识必备]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人口迁移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科技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思想观念

促进了文化、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

(2)不利影响

影响

成因

应对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