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6470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docx

第七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年级:

七年级汉语(下)     审定人:

           备课教师: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卫、航、衔、理、征、寓、俱、通、朝、达、袭、瞩、健、浩、瀚、拔、维、测、型、妙、修、启”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会组成词语。

掌握“卫星、航天员、军衔、理论、出征、公寓、俱乐部、通道、朝夕相处、梯队、综合、演练、空间站、奉命、指示、下达、专用、袭人、瞩目、从容、稳健、浩瀚、庄重、定格、刚劲、风采、海拔、系列、三维、同步、探测、类型、含量、奇妙、分布、修正、启动”等常用词语,了解其意义和使用特点,能够模仿课文中句型造句、句式造句。

2、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列出的“来了…来了”“由……组成”“……,”“……”“……”等句型句式,熟悉其中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

过程与方法:

4、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3.指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4.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云的形成》,初步了解一些化学等理科学科学习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与价值观:

1能说出杨利伟出征太空在我国航天史上的伟大意义

2.能分析文中的场面描写及其作用

3.能分析议论性语句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2、能说出杨利伟出征太空在我国航天史上的伟大意义

3、杨利伟的优秀素质,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1、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

6课时

课前准备(含预习布置):

1.朗读课文。

2.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

3.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神舟五号飞船宇航员出征记》的词语学习

 课时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过程与方法:

2、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3、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4、能说出杨利伟出征太空在我国航天史上的伟大意义

课时重点:

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课时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材简析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见人教课标版七下汉语第七课。

本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进行报道,角度独特。

它突出事件的重点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杨利伟受命的过程;写人物从细微处着眼,写他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写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从细微处写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虽然只有千字左右的篇幅,但使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全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不时穿插议论和抒情,更多的时候,是把议论、抒情和记叙、描写融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激动人心的情绪。

二是文章的语言特别洗练干净,找不到一点冗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第一板块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记录片观看要求:

观后谈谈体会,这是怎样的一次飞行

揭示课题:

七、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齐读课题

二、新授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小声地把课文读一遍。

要求:

1、边读边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把它圈出来,做上标记。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生交流:

本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板书:

16、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宇航员   杨利伟   出征太空

三、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

2、(板书)词语。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

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

5、疑难生字

卫、航、衔、理、征、寓、俱、通、朝、达、袭、瞩、健、浩、瀚、拔、6、疑难词语

卫星、航天员、军衔、理论、出征、公寓、俱乐部、通道、朝夕相处、梯队、综合、演练、空间站、奉命、指示、下达、专用、袭人、瞩目、从容、稳健、浩瀚、庄重、定格、刚劲、风采、

7、句型学习

1、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字数相近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表达相近或相关内容,起强调作用,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排比。

例如:

(1)        晚会上,来宾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唱歌跳舞,气氛很热烈。

(2)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

由+动词,引出动作的主体。

如:

“由……组成”“由……担任”“由……(来)主持”“由……(来)完成”

 

(1)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队伍走过主席台。

 

(2)班长由热夏提来担任。

四、检查步骤

1、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

2、做练习一至四题。

3、造句练习:

分小组用学习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

4、在小组中讨论不懂、不会运用的词语,由小组成员集体考虑如何运用,如有困难,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5、各组挑出几个自己认为较难的词语让其他组造句,看哪个组用疑难词语造句又多又好。

五、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所以的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

2、生字词每个抄写三遍,用学习提示三、四重点词语造句。

板书:

16、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宇航员   杨利伟   出征太空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

2、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观:

4、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5、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课时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课时难点:

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白: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二、亲临现场

教师指导语: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报道。

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聆听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给我们发来的报道。

1、请朗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

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

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

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走进人物

教师指导语:

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完全具备了航天飞行要求的综合素质。

你能从文章里找到相应的句子吗?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

(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4、教师总结归纳:

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

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送英雄出征

1、教师组织学生思考:

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

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

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送行人有教练、专家、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

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圆飞天之梦。

送行人数众多表示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而激动、高兴的心情,也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

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

五、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内容。

2、作业:

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做练习二、三题。

板书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一、评价出征意义

以时间为序

二、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三课时 

知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句型,要求能结合情景使用,能够模仿造句。

过程与方法:

2、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教学重点:

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展示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幅照片,从而导入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第一、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2、第二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

(送行的场面的)

3、

(1)课文是怎样描写送行的场面的?

(点面结合)

(2)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

(热烈而庄重)

(4)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杨利伟?

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

(勇敢、自信)

(5)杨利伟行军礼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三、探究质疑

教师指导语:

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

此文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精彩文章。

下面我们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作进一步的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

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

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

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

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

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

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

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四、品味鉴赏

(1)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并找出议论抒情的语句。

(2)师生共同讨论议论抒情句的含义作用。

(3)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句:

①“快看!

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优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五、课后学习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六、作业

  1、熟读课文,背会生字词语。

  2、做课后练习三。

   3、预习课文二。

板书设计:

七、“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一、评价出征意义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以时间为序

二、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插叙)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

     

课后反思:

 

 

 

 

           课文二  嫦娥从“月亮城”起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复述课文观点。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

5、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观点。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

两课时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观: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教法:

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自从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发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以来,中国就加速了月球探测和开发计划;2007年10月24日,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今天我们就随着记者到发射现场去看看。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三遍。

嫦娥从“月亮城”起飞(板书)

二、正课学习

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语画出来。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

拔、维、测、型、妙、修、启

3、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并用生字词造句。

四人一组初步解决。

解决不掉的,举手,让全班同学帮忙或老师点拨。

需要注意的词语:

海拔、系列、三维、同步、探测、类型、含量、奇妙、分布、修正、启动4、疑难解析。

  

(1)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出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注意。

小结:

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2、开火车读。

师边听边从旁点评。

(你读地真像现场播报的记者,我也迫切的想知道嫦娥一号发射的盛况……)

3、交流读书心得。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结合读中的难点,重点指导读通顺。

4、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读好这些句子。

4、再读课文。

提问思考:

本则新闻播报了一则什么消息?

 四、小结。

 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下去好好读课文,了解课文信息。

五、作业。

    1、熟读课文,2、熟记课文生字词,并用课文生字词造句。

板书:

嫦娥从“月亮城”起飞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五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

5、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

2、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3、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4、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

课文

二、指名读课文。

精读训练、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三、反馈交流。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

(文章记述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的过程和对中国航天史的意义。

意义:

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注意: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不能脱离课文内容。

3.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明确:

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加以赏析。

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4.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明确:

(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

有关词语是: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18时29分、未来两周内。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

(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  

6.重点研讨课文第3、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找出选文中的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

2007年10月24日18时;地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事物:

嫦娥一号。

事情: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2)学习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1、嫦娥一号从环地球卫星变为月球卫星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思考题2、嫦娥一号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思考题3、嫦娥一号的升空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

汇报

 思考题1:

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

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

 思考题2:

在预计为期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亲”的嫦娥一号要完成四大任务:

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公里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

思考题3:

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

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四、拓展阅读。

阅读课文后的短文《云的形成》。

读短文,提炼有用信息,说说短文讲了些什么?

说明了什么原理?

六、小结与作业

  1、做第七课练习册。

板书:

          嫦娥从“月亮城”起飞

时间:

2007年10月24日18时;

地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事物:

嫦娥一号。

事情: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六课时  真实交际与作文指导《航天科学》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敢说、想说到说好的愿望。

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进广大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3、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薄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进一步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培养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觉争当“四好少年”。

4、要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5、描写植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或衬托等修辞手法。

6、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材。

情感与价值观:

7、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

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

2、按照一定顺序写作文。

3、向学生普及航天知识,宣扬航天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法、激情导入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文章出自吕东坡小学语文教学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