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6408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7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docx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二分,共10分.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白酒B.石灰石C.冰水D.矿泉水

3.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B.(NH4)2SO4C.KNO3D.Ca(NO3)2

4.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水盆B.不锈钢水龙头C.木桶D.纯棉毛巾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测定溶液pH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微热后,出现黄色沉淀

D.灼烧聚氯乙烯(PVC),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只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氧气供给呼吸

C.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D.用镁制作照明弹

8.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粮食,把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

B.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从而节约能源

D.生活用水可以任意排放,因为其中不含有毒的物质

9.如图分别是铝元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原子第一电子层有3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2

10.二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D.属于有机化合物

11.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丙>乙>甲

B.升高温度可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3℃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Cl(杂质Na2CO3)

除杂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B

MnO2、KCl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NH3(H2O)

干燥

将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D

NaOH、Ca(OH)2

鉴别

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A.AB.BC.CD.D

13.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1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BaCl2Na2CO3B.KNO3HClCaCl2

C.H2SO4FeCl3NaNO3D.NaOHHNO3NH4NO3

15.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1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操作2中,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CuCl2和Na2SO4,化学方程式为CuS+2NaCl+2O2

CuCl2+Na2SO4

C.操作3的名称是过滤

D.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和Na2SO4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填化学符号: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选填相应物质的字母:

A.不锈钢B.食盐C.干冰D.熟石灰

①可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④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

(3)“五一”期间,同学们为了感受大自然,相约到黄桥镇小南湖生态园野炊.

①小强采购食物时,已购买了食盐、矿泉水、羊肉、土豆和黄油,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还需采购富含  (填营养元素的名称)的食物;

②小东烧烤食物时,将燃烧的木材架空的目的  ;

③小莉清洗餐具时使用了洗洁精,利用了其  作用将餐具洗得更洁净.

17.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N2时,应选择  装置.

(2)常温常压下因N2的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N2,则  (选填序号)

①不易排尽瓶内的空气②收集到的气体不纯③收集不到气体

(3)若图B装置玻璃管与橡皮管连接处漏气,此时会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液面  (填“不变”或“上升”或“下降”),

(4)写出实验室用锌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  .

18.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F俗称纯碱,E和G只有阳离子不同.根据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  ,C的化学式  ,E中的阴离子符号是  ;

(2)反应①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反应,我们称之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19.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A图所示的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  (填名称).

②B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③C、D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20.若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配制11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mL.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俯视,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来来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  相连(填字母),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则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的CO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  .

②判断A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显酸性可以用  (填序号).

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pH试纸.

22.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  (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查阅资料1:

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②白色固体可能是  ;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  溶液,观察到  ,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

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  (填化学式),再通过碱石灰(生石灰、氢氧化钠的混合物),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

23.向10g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二分,共10分.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钢水浇铸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白酒B.石灰石C.冰水D.矿泉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

A、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

 

3.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B.(NH4)2SO4C.KNO3D.Ca(NO3)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B、(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D、Ca(NO3)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故选C.

【点评】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4.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水盆B.不锈钢水龙头C.木桶D.纯棉毛巾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塑料水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不锈钢水龙头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纯棉毛巾是用棉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测定溶液pH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B、检验溶液的性质:

取一小块试纸在点滴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C、固体药品可垫一张纸,或易潮解,有腐蚀性的,用烧杯盛放,且应“左物右码”;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解:

A、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

,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故A错误;

B、测定溶液pH,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

C、称量固体:

应“左物右码”;图中错误,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考查液体的加热方法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微热后,出现黄色沉淀

D.灼烧聚氯乙烯(PVC),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塑料及其应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分析】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灼烧聚氯乙烯(PVC)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微热后,出现黄色不溶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灼烧聚氯乙烯(PVC),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蛋白质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现象和结论等的区别.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只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氧气供给呼吸

C.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D.用镁制作照明弹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镁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8.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粮食,把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

B.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从而节约能源

D.生活用水可以任意排放,因为其中不含有毒的物质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能量不一定由化学反应提供;目前能源状况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据此解答.

【解答】解:

A、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故A错误;

B、能量不一定由化学反应提供,可以由风能、水能等提供,故B错误;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从而节约能源,故C正确;

D、煤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如图分别是铝元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原子第一电子层有3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2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根据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B、根据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C、根据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即可解答;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并可判断其化合价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解:

A、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错;

B、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值即为原子中的质子数可知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故正确;

C、根据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错;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3个电子,所以铝元素的化合价常显+3价;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常显﹣1价,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故错.

答案: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及相对原子质量单位等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0.二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D.属于有机化合物

【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根据二甲醚(C2H60)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解答】解:

A、由二甲醚(C2H60)化学式可知,二甲醚(C2H60)化学式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二甲醚(C2H60)化学式可知,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甲醚(C2H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甲醚(C2H60)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丙>乙>甲

B.升高温度可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3℃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解答】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丙>乙>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可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t3℃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的质量分数,降温到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大于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是20g,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时,只能够溶解1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100%=16.7%,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