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杜甫《月夜忆舍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与训练.docx
《全杜甫《月夜忆舍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杜甫《月夜忆舍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与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杜甫《月夜忆舍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与训练
杜甫《月夜忆舍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与训练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词句注释】
1.舍弟:
家弟。
杜甫有四弟:
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2.戍鼓:
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3.边秋:
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
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4.露从今夜白:
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5.分散:
一作“羁旅”。
6.无家:
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7.长:
一直,老是。
不达:
收不到。
达,一作“避”。
8.况乃:
何况是。
未休兵:
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白话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作品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
“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寄予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书法欣赏】
【阅读鉴赏备考】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诗圣)。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写出(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
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4.从诗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和(“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5.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抒写了是人内心的忧虑之情。
这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望》中的另外两句名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6.首联从诗人从感官的哪两个方面写秋夜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寓了无限的人生感慨(对人民生活现状的同情和忧虑,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对战争停止的期盼、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7.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答: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8.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
答:
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9.“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答:
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10.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答: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
“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11.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答: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1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本题题目是“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通读对诗歌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出。
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诗中写了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其中“月是故乡明”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弟皆分散”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忧虑之情;“无家问死生”表达互不相顾的焦虑和绝望之情;“况乃未休兵”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之情;“戍鼓断人行”表达民生凋敝,对人民生活现状的同情和忧虑之情。
1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答:
(1)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2)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1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不停息。
这句话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寄予无限深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从视觉和听觉写边塞的凄凉:
戍楼上更鼓响起,边城开始宵禁,路上已没有行人;秋天的边地传来孤雁的哀鸣。
B.颔联写客观实景:
白露已至,放眼看去,眼前的霜露开始变白;那天上的月儿,就是故乡的月亮,分外地明亮。
C.颈联:
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
两句写得伤心折肠,折射出战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中“长”是“一直、总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
E.全诗语意多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寄书”“不达”照应“无家”;“问死生”照应“弟皆分散”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客观实景”理解有误,颔联这两句所写的白露、月亮都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晚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在诗人眼中也只有故乡的最亮,可见两句中的景为虚写。
故选B。
雨霖铃①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⑨?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⑩,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⑪,更与何人说⑫?
【词句注释】
①雨霖铃:
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②凄切:
凄凉急促。
③长亭:
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④都门:
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
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
没有情绪。
⑤兰舟:
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⑥凝噎(yē):
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⑦去去:
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⑧“暮霭”句:
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暮霭(ǎi):
傍晚的云雾。
沈沈:
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
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⑨今宵:
今夜。
⑩经年:
年复一年。
⑪良辰好景:
一作“良辰美景”。
纵:
即使。
风情:
情意。
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情:
一作“流”。
⑫更:
一作“待”。
【白话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
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创作背景】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品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送别词。
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
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
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
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
这里所写的景象中已暗含了词人的感情,而又同时为下片“冷落清秋节”的概括先伏一笔。
“骤雨初歇”四个字意味着马上就要起行,自然地引出下面对临别时矛盾复杂心情的描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都门帐饮”,是指在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从这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离开汴京南去,跟恋人话别时所写。
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因而也没有了心绪;可这时候,兰舟无’情,正在催人出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描写握手告别时的情状,感情深挚,出语凄苦。
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可是手拉着手,泪眼朦胧,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无言胜过有言,正因为气结声阻,就更能见出内心的悲伤。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下面所写的景象只是一种想象,而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重复“去”字,表明行程很远。
“念”字的主语是谁?
词里没有交代。
从感情来看,应该包括行者和送行者两个方面。
分别以后,前去便是楚天辽阔,烟波无际,行人就要消失在烟笼雾罩、广漠空旷的尽处了。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经历了一个时间发展过程,景象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而离人的思想感情则越来越强烈,到最后三句发展到高潮,因而既收束上片,又引出下片。
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三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而推及于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
可是跟苏轼在著名的中秋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超旷态度不同,词人越是把个人悲苦的离情放到历史发展的广阔时空中来咀嚼,就越加陷入深沉的感伤之中,并 让读者越发感受到那沉重感情的分量。
“冷落清秋节”,照应到上头三句,使得情景交融,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古今俊语”。
“酒醒”二字和上片“都门帐饮无绪”遥相呼应,使人将酒醒后的情景同前面送别时的情景自然地联系起来。
妙在词人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景中。
他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
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便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两句更推开去,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了。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两句照应到上片“执手相看”两句,离别时是千言万语说不出,离别后是千种风无处说,这就在眼前与将来、现实与推想的对比中,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在感情发展的高潮中收束全词。
这首词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宋代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善为乐章,长于慢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
有《乐章集》。
【书法欣赏】
【阅读理解及备考试题】
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2.《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3.柳永的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伤离别)。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展现这种情感。
4.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
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
5.“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
(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
6.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
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
7.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
“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8.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
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 楚天”“ 杨柳”“ 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
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
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凄凉孤零心境。
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 晓风”“ 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 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情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
10.《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
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答:
《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
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1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
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2.赏析“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答:
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
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
13.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