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5061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docx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

中国四川盆地和

川西高原山地

一、单选题

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一物(如枯叶、枯枝等)。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甲树种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下列四区域中,该地最可能位于

A.西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珠江三角洲

3.造成甲、乙两树种凋落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天气B.海拔C.光照D.降水

蜀锦产于四川,但四川却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

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汉代蜀锦(下图)出土于新疆和田。

据此,完成4~5题。

4.四川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的原因是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地形崎岖,交通闭塞

C.气候潮湿,不易保存D.战事频发,损毁严重

5.“五星出东方”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现于东方天空的现象。

下列有关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五星公转速度各不相同③五星自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④五星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规模经营,集约生产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7.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限制开发,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8~9题。

8.根据资料分析,该地形区是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9.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B.光照不足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2018年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

参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

“进入甘孜州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接近最高处经过很多隧道……”。

下图为研学活动行程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推测行程中最崎岖的路段可能是

A.宜宾—康定B.康定—雅江

C.雅江—理塘D.理塘—景区

11.从安全角度来看,在最高处附近建隧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

A.滑坡路段B.大雾路段

C.强风路段D.冰雪路段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当惹雍错湖海拔4000多米,位于藏北牧区,呈北东方向延伸,西岸和东岸为近南北向高达5500—6000米的山地,现代冰川发育。

 

(1)据图2分析近40年来当惹雍错湖泊面积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青稞是一种耐寒耐旱、喜光照作物。

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C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

6—8月较温暖,也是其雨季,多夜雨现象,冬春多大风。

但在当惹雍错湖湖边却有青稞分布。

(2)根据材料分析当惹雍错湖湖边有青稞分布的气候原因。

“藏彝走廊”主要指今川、滇、藏三省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并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图甲中圆形区域),在这居住着若干少数民族,仍保留着他们各自的文化习俗。

(3)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风俗各异的原因。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热河谷”是指又干又热的河谷地带,专指地处湿润气候区内以热带或亚热带为基带的干热河谷自然景观。

“干”是指四周被相对湿润的环境所包围的较干旱的河谷底部,其干燥度接近或到达半干旱气候的标准;“热”是指其气温高于四周环境,是属于与周边湿润或半湿润等气候与景观不协调的地域类型。

干热河谷下干上湿、下热上凉,山顶、山脊比山谷盆地要潮湿的多,河谷底部地区近于寸草不生,生物量不高,森林分布在山顶。

大多数干热河谷两侧的谷坡坡度在30-50°,甚至更陡,河谷往往沿断裂发育,地表风化较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1)比较高黎贡山东坡与西坡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我国干热河谷分布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干热河谷地区“河谷底部近于寸草不生,而山顶有林”的原因。

(4)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地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14.(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攀枝花市位于我国四川省境内的金沙江畔,河谷海拔1000~2000多米,河谷内有上百家选矿、炼钢、化工等企业,城市也是根据资源分布进行沿江布局,工矿企业与城市生活区交织混杂。

攀枝花开发初期的理念是“先生产,后生活”,环保措施缺失,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各部门的职责不清,企业监管困难,各工业区域废气升空,钢渣弃土直排下江,谷地内长期烟雾弥漫、气味刺鼻、河流变色。

近年来,攀枝花市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境问题仍然严峻。

图示意攀枝花地理位置和周边地区地形状况。

分析攀枝花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A

3.B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甲树种全年都有凋落物,说明全年有生长凋落,2、3月份凋落量较大,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A正确,B错误。

落叶阔叶林一般秋冬季节凋落物多,C错误。

针叶林耐寒性极强,风吹不落,经冬不凋,D错误。

据此分析选A。

2.根据上题及图示信息,甲树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乙树种凋落物在秋季凋落量大,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该地是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势有起伏的地区,垂直地带性差异大,西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垂直地带性差异大,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地区,没有亚热带常绿林,长江三角洲是平原地区,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

故选A。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年凋落,凋落量大,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是秋季凋落,凋落量小,在我国亚热带的西南地区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说该地区地势起伏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一地区的天气、光照和降水差异不大,对形成甲乙两种不同的植被影响也不大,所以该地区垂直地带性差异大,海拔是造成甲、乙两树种凋落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故选B。

【点睛】

常绿林的落叶现象其实一年四季都有,只不过每年春季气温回暖,常绿林会集中出现落老叶、出嫩芽、长新叶同时进行的现象。

这些树种在秋冬季可不通过落叶等凋落形式减少水热损耗。

当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树开始新芽换树叶,老叶生长周期结束进而脱落,凋落量大。

此树种在我国多见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不过它们落叶换季的时间较短,春天是它们的集中换叶期,每年三四五月,随着气温上升,常绿树新陈代谢也较旺盛,新芽大量长出,老叶也就脱落更新得快一点。

4.C

5.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差异以及天体系统相关知识。

4.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跟当时的气候有关,四川盆地地形,气候潮湿,水分热量难以散失,丝质品极易发霉,不易保存,C正确。

蜀锦产于四川,丝绸深受人们喜欢,市场狭小不是原因,A错。

当时已经有了丝绸之路,成都位于南方丝绸之路中心地带,宋代以前蜀锦不完整和交通无关,B错。

战事频发,损毁严重和蜀锦宋代以前出土的不完整无关,宋代以后依然有战事,D错误。

故选C。

5.“五星出东方”这一天文现象是在描述地球在自转,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五星公转轨道长短不同,公转速度各不相同,在某一时刻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才有可能同现于东方天空的现象,此现象不常见。

与五星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无关,且自转并不都是自西向东。

①②正确。

A正确。

选A。

6.A

7.D

【解析】

6.有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最广,耕地面积广大,可以推断区域相对水源充足,水网密布,有利于发展灌溉,A正确。

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川西林盘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物种丰富与川西林盘的形成无关,B错误;该区域是独特的乡村聚落,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川西林盘最内层为住宅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之间的住宅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因此每个林盘的住宅之间相对封闭,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错误。

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D错误。

故选A。

7.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进行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A错误。

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的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B错误。

可以进行保护性的建设,留存当地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不应限制开发,C错误。

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D正确。

故选D。

8.A

9.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四川盆地的气候条件。

8.A.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受地形限制,水汽不易散失,多雾,所以年日照时数少,与表中数据基本相符,故A正确。

B.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非常丰富,年日照时数高,而表中显示的区域,年日照时数仅为900小时-1300小时,故B错误。

C.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该区域最冷月均温5-8℃,故C错误

D.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该区域最冷月均温5-8℃,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9.A.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大于0℃,冬季气温温和,故A错误。

B.四川盆地多雾,对农业生产活动来说光照不足,故B正确。

C.四川盆地为亚热带,热量比较充足,故C错误。

D.四川盆地的土壤是肥沃的紫色土,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B

11.D

【解析】

【分析】

考查山地坡度的判断及山地对天气的影响。

10.读图,通过图中各段的路程和时间可算出各段路程的行驶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说明该段路程线路越平直、坡度越小,速度越慢则说明线路越弯曲、坡度越大。

通过推算可知四段中汽车行驶速度最慢的是康定—雅江段,故地形最崎岖的选B;宜宾—康定段、雅江—理塘段、理塘—景区段相对于康定—雅江段汽车行驶速度较快、坡度都较小,A、C、D错。

11.图中最高处即山顶附近,海拔为4860米,该地为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山顶气温低,有冰川分布,因此在最高处附近修建隧道主要是为了避免通过山顶的冰雪路段,D对;滑坡与坡度、降水量相关,该公路线康定—雅江段坡度最大且该段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大,若为防滑坡则应在康定—雅江段多修隧道,A错;雾容易堆积在山腰、山谷地带,山顶处大雾较山腰、山谷处少,B错;山顶处阻力小,风力较大,但山顶处多受上升、下沉气流控制,而山腰处受山谷风影响及特殊的地形影响(狭管地形),风力也较大,因此山地和山腰处都可能受大风影响,这不是在山顶修隧道的主要原因,C错。

12.

(1)当惹雍错湖泊面积整体呈扩大趋势(波状上升)。

近年来湖区气温总体上升,加大冰川融化,使入湖河流增大;降水量增加进一步补充湖泊水量;蒸发量减少降低湖水损失,使湖泊面扩大。

(2)该地海拔高、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湖泊水体白天吸热、晚上放热,使附近气温不会过低;地形相对闭塞,形成沿湖地带温暖小气候;6—8月有一定的天然降水浇灌,较温暖湿润,适于青稞的生长。

(3)该地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地形复杂,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对外交通艰难,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详解】

(1)读图可知,当惹雍错湖泊面积整体呈波动上升(扩大)趋势。

湖泊面积扩大,说明补给水量大于支出量。

当惹雍错湖位于青藏高原,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湖区气温总体上升,加大冰川消融量,使入湖河流径流量增大;由图2可知,当地降水呈波动上升趋势,蒸发量呈波动减少趋势。

降水量增加进一步补充湖泊水量;蒸发量减少降低湖水损失。

综上所述,湖泊面积扩大。

(2)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和降水。

由材料可推知青稞的生活习性:

耐寒、耐旱、喜光照。

材料显示:

当惹雍错湖位于藏南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海拔高,气温低,与高原山地相比,当惹雍错湖水体比热容较大,湖泊水体白天吸热,晚上释放这些热量(就像一个巨大的暖气片);同时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6—8月有一定的天然降水浇灌,较温暖湿润。

因此当惹雍错湖湖边适于青稞的生长。

(3)“藏彝走廊”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风俗各异说明彼此之间以及与外界交流少。

“藏彝走廊”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地形复杂,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该地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难以融合;因地形复杂,所以该地区对外交通不便,对外联系少,因此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

13.

(1)差异:

高黎贡山西坡降水总量大于东坡。

原因: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从印度洋孟加拉湾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高黎贡山的西坡陡峭且为迎风坡,且山体与西南季风风向大角度斜交或近似直交,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在西坡形成丰富的降水,而东坡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暖湿气流越过山地后气流中水汽含量减少,在背风坡的峡谷中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难以形成降水。

(2)地形特征: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分布;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山地;河流干流流量大,纵比降大,流水强烈下切和侧蚀,使河谷变深。

(3)干热河谷底部是山谷盆地,由于焚风效应,气温高,蒸发多,降水较少,土壤水分不足,土壤腐殖质发育差,不能很好截留地表径流,保水性能差,因此植被稀少;山顶、山脊气温低、蒸发少,且降水相对较多,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可以生长森林。

(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断裂带,岩石破碎,该地降水丰富,多暴雨,且山谷坡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甲可以看出高黎贡山西坡降水总量大于东坡。

其原因分析要从影响当地降水的湿润气流方面分析。

当地位于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范围内,该山地西坡迎西南风,为山地的迎风坡,东坡为背风坡,从而出现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的差异。

(2)简述我国干热河谷分布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中提到,大多数干热河谷两侧的谷坡坡度在30-50°,甚至更陡,河谷往往沿断裂发育;再结合图示,该地区

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分布。

其原因要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碰撞挤压隆起形成高大山地;该地河流干流流量大,落差大,流水强烈下切和侧蚀作用使河谷变深,从而形成山高谷深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干热河谷下干上湿、下热上凉,山顶、山脊比山谷盆地要潮湿的多”;底部盆地海拔低,气流下沉,焚风效应导致气温高,蒸发多,降水较少,从而土壤水分不足且保水性差,导致植被发育差;山顶、山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且能够抬升气流,降水相对较多,因此水分条件较好,可以生长森林。

(4)根据材料,干热河谷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导致地壳活动频繁;根据材料,“大多数干热河谷两侧的谷坡坡度在30-50°,甚至更陡”,说明当地山谷坡度大;“河谷往往沿断裂发育,地表风化较强”,说明当地多断裂带,岩石破碎;再加上当地降水丰富,多暴雨;因此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4.重工业企业多,与城市混杂着沿江分布,污染源多、集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大;环保措施缺失,排放不达标;政府监管不到位,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谷地狭窄,环境容量小;河谷地区,地形封闭,容易出现逆温,污染不易扩散。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结合材料文字及示意图不难解答。

【详解】

材料信息非常丰富,根据“河谷内有上百家选矿、炼钢、化工等企业”、“沿江布局,工矿企业与城市生活区交织混杂”、“开发初期的理念”、“环保措施缺失,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各部门职责不清,企业监管困难”等信息可推测人为原因有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环保措施缺失、排放不达标、政府监管不到位、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等。

根据“金沙江畔,河谷海拔1000~2000多米”文字信息,结合攀枝花市的位置和地形图可知,攀枝花地处亚热带,谷地狭窄,气候干旱,环境容量小,环境自净能力弱;河谷地区,地形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且容易出现逆温,污染不易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