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4896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docx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一):

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乡间道路铺设工程面积为4800㎡。

2、本公路具体结构为:

天然砂砾基层压实厚度30cm;面层为20cm厚水泥混疑土路面,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主要工程量:

第二章:

工程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严格按国家现行施工规范施工、按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以及质量评定;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检查。

工程质量满足如下要求:

道路工程质量目标确保:

优良2、环境目标

资源、能源消耗量实现定额要求。

污水、淤泥、固废、废气排放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业主有关规定要求。

有噪声的机械避开在夜间施工,噪声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控制施工现场、便道、通畅,无扬尘污染。

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确保无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发生,因工受伤小于0.15‰

(2)无职业病发生,并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

确保40天完成全部合同内工程内容。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

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人,负责对该工程进行全面管理;项目副经理一人,负责项目的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管理;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一人,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物资设备部、安质部、计财部等管理职能部门。

作业层为三个专业施工队担负相应的施工任务。

2、施工段落划分:

本工程工期较短,项目任务分散。

本工程施工首先集中组织一切力量先将路基上的垃圾淤泥清除掉,尽快将全线土基面层清整出来。

将全线分成一个流水作业面。

施工组织机构图

3、施工作业层(队伍):

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按专业分为路基施工队、路面施工队,各项目队直属经理部领导,配置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按任务划分、统一指挥、独立施工、相互协调,共同创建一流服务,奉献精品工程。

具体任务划分:

表3

4、技术工种及劳动力组织计划:

项目经理部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工程量、施工计划、进度控制等,编制《劳动力计划》,包括劳力人数、工程技术要求,进点时间等。

进入现场所有劳动力接受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

劳力进场后,统一组织培训后再上岗。

特殊工种一律持证上岗。

经理部根据施工需要,统筹安排现场的劳力,本着需则进,完则退的原则,现场不留闲人,杜绝人为窝工现象,同时尽量减少人员频繁调动。

做好劳动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做好劳动卫生教育及身体检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措施,制定饮食卫生及营养方案,注意地方病防治。

技术工种及劳动力组织计划见下表:

5施工机械设备机具计划:

合理调配成套的专业化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正常施工的重要因素,施工中根据工程需求,首先做好机械设备的选型和配件供应工作,并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动态调配。

机械设备的管理

  

(1)建立机械设备管理保障体系

  经理部设物资设备部,全面负责标段内的机械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项目队配备机械技术员,负责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2)制定机械设备保养和检查制度

  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定机、定人、谁使用谁保管谁保养”制度,操作人员相对稳定,并监督实施,使设备管理有序,维修保养到位。

  定期组织机械设备检查,每日施工前和收工后对机械设备例查,对机械设备的状况、性能及各项指标进行核对,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每月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评比,表扬先进,促进落后。

以完善的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二):

昆明市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目录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编制说明...........................................................3

  编制目的...........................................................................................................................3

  编制原则...........................................................................................................................3

  编制依据...........................................................................................................................3

  拟采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4

  工程概况...........................................................4

  主要工程量...........................................................................................................................5

  一、质量和安全..............................................................................................................................6

  1.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6

  1.2.投入本工程的质量监测仪器和设备..............................9

  1.3.整体(含关键部位)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

  1.4.工程施工安全措施...........................................12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16

  2.1.工期保证具体措施...........................................16

  2.2.施工总体部署和施工道路布置.................................17

  2.3.施工导流、围堰及抽水方案...................................19

  2.4.主体(含关键部位)施工技术措施.............................19

  2.5.施工机械人员进场计划.......................................32

  2.6.材料进场计划...............................................35

  2.7.施工过程中和移交前工程保护措施.............................36

  2.8.文明施工方案...............................................36

  三、附表........................................................................................................................................39

  3.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39

  3.2.本工程的测量、质检仪器.....................................40

  3.3.劳动力进场计划表...........................................41

  3.4.材料进场计划表.............................................42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本公司对禄丰县东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平镇xx村、xx村道路硬化工程(第x标段)的投标文件之一。

体现了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用以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地建成。

  编制原则

  1、在工程施工管理目标上遵循满足发包人全部要求,实现项目总目标的原则。

旨在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总目标,满足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和在工程实施工过程中可能提出的要求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2、在施工总体规划上遵循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实事求事性的原则。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在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等各方面均达到业主要求。

  3、在项目部人员配备上遵循专业、齐备、职能对应的原则,根据施工需求及工程特点从公司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长人员组成现场项目经理部。

  4、在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的配置上遵循高效率的机械化作业的原则。

配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为保证质量、工期提供有力的保障。

  5、在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上遵循全面性、可靠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编制依据

  1、根据禄丰县东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平镇xx村、xx村道路硬化工程(第x标段)的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

  2、遵照我国建设部、水利部颁发的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3、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建设工程管理等地方性法律法规。

  4、禄丰县东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平镇xx村、xx村道路硬化工程(第x标段)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拟采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dts9-95);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

  4、《建筑工程与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5、《水泥标准

(一)普通水泥

(二)特种水泥》(国家标准局);

  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5024-94);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92);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0、《砌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建标[2000]234号)

  12、《云南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1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f80/1-2004

  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7、《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

  18、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禄丰县东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平镇xx村、xx村道路硬化工程(第x标段)

  建设单位:

禄丰县移民开发局

  建设地点:

xx村、xx村

  建筑内容:

xx村进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长802米,宽4米,厚0.20米;大平地进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长780米,宽2.50米,厚0.18米。

  施工总工期:

60天,计划于2011年1月10日开工,于2011年3月10日竣工工程质量:

达到国家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要求的合格或以上等级。

  主要工程量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三):

2016村级道路硬化工作方案

  为切实解决村村民行路难的实际困难,紧紧抓住村道路被列为全乡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的难得机遇,扎实推进村村级道路硬化建设,提高村村级道路的质量水平和通行安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村至3.5公里村级道路硬化。

工程于2016年7月份全面启动,2016年12月底前完工。

  二、具体计划安排

  7月12日-7月31日:

1、完成全线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路基整理等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签定。

2、垫层及路面层工程的招投标及合同签定。

3、完成拆迁征地工作。

  8月1日-8月31日完成拓宽建设、全线路基土石、路基整理等。

  9月1日-9月30日完成垫层和排水工程。

  10月1日-11月30日完成浇筑路面。

  三、组织机构

  成立村村级道路硬化工程领导组,负责村村级道路硬化的建设工作。

  四、技术标准

  水泥路按路基宽度不低于4-4.5米。

砂石垫层宽4米-4.5米,压实厚度20cm,水泥路面宽4米,部分险要地段3.5米,两侧设0.5米的砂石路肩,混凝土路面标号等级为c30,且按规范要求设置错车道。

  五、工程量及工程造价

  1、浇筑混凝土道路均宽为(44.5)/2=4.25米,道路总面积为:

3500×4.25米=14875平方米,浇筑水泥路面造价为:

14875米×60元=89.25万元。

  2、村村级道路硬化工程为山区道路工程,地势险要,路基及边坡极不稳定,路基的基础层建设

  是一道极为必要且不可少的工序,路基必须用块碎石填方压实,边坡必须清除负坡,部分弯道需取直,挡土墙建设。

经现场勘察和初步预算需资金25.75万元。

  3、村村级道路硬化工程需拓宽改造,其中占用农户土地补偿费、占地青苗补偿、清理及清运土石方等初步预算需资金25万元。

  硬化工程总造价为:

140万元。

  六、资金筹措及管理

  1、资金筹措。

经初步测算,村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成本约140万元。

为确保硬化路建设的顺利进行,上级补助65万元(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万元)、农民自筹30万元,不足部分45万元以群众一事一议申请财政奖补、村民投工投劳和向有关部门争取予以解决。

  2、资金监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乡财政所单独建帐,专款专用,民主监管;确保资金全额用在工程建设上。

  3、资金拨付。

依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进度、质量等情况,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乡、村负责人及现场施工监理分别签字后给予拨付。

  七、道路的养护和管理

  要加强村级道路的养护和管理,由村确定专职养护队伍对道路进行养护,做到路面整洁、路肩平整、路基无坍塌、边沟畅通。

农户建房要严格经过规划审批,离道路边沟外缘不得少于5米,

  使道路成为加快村域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民心大道。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四):

2016村组道路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镇北郊,全村共有39个村民组,总人口5000余人。

全村总面积8.43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面积4080亩,山场面积1262亩,水面面积121亩。

村经济主要来源为农业、工业及第二、三产业。

  二、项目建设背景

  村自然村下辖五个村民组,人口比较集中,是前期美好乡村建设点。

由于前期建设面较大,部分道路还未硬化,至今还是土路,坑洼,崎岖不平,村民日常出行极为不便,亟待进行修建。

  三、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建设规模:

  修建长800米,宽3米的路基,硬化2.5米宽的水泥路面。

  2.主要工程量:

  清理铺垫路基约2500平方。

混凝土路面硬化约240立方。

  本工程概算投资11万余元,请求国家给予大力支持。

  四、施工组织

  本工程由村民移民项目理事会负责组织实施,工程在施工与管理、技术与质量、施工记录等方面都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五、建后管理

  工程建成后,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后期管理维护工作。

  六、效益估算

  受益村1个,村民组6个,受益人口700多人,其中移民近百人。

  农村道路硬化施工方案(五):

201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

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

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

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

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

筑砌溪岸500米,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

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

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

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

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

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

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

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

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第2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xx、生态xx、文明xx"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15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

  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则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

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

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

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

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

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项目。

(牵头领导:

xx。

责任单位:

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

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