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4244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docx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

皮肤病2(考试复习资料)

1.表皮复层扁平上皮,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构成。

2.角质形成细胞由深至浅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3.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melaninunit:

1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4.表皮通过时间: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d,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d,共约28d,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更替时间。

5.桥粒:

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半桥粒:

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系有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侧包膜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其结构类似于半桥粒6.基底膜带:

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PAS(过碘酸-雪夫)染色显示为一条0.5-1.0um的紫红色均质带,银浸染法可染成黑色。

皮肤附属器与真皮之间,血管周围也存在基底膜带,电镜下基底膜带由包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构成。

7.皮肤的功能:

1,皮肤的屏障功能: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2,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具有吸收功能,经皮吸收是皮肤外用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

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3,皮肤的感觉功能。

感觉分两类:

单一感觉:

触觉、压觉、冷觉、热觉。

复合感觉:

不同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经大脑分析形成光滑坚硬、柔软。

瘙痒:

是皮肤粘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特殊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4,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有汗腺和皮脂腺完成。

汗腺功能:

润泽、抑菌,调节体温,排泄废物、药物。

皮脂腺:

润泽皮肤、毛发;抑制微生物。

5,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一方面皮肤通过外周的温度感受器感受外界温度变化,向下丘脑发送信息,另一方面接受中枢信息,通过血管收缩、寒战,或出汗对体温进行调节。

6,皮肤的代谢功能。

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水电解质代谢。

7,皮肤的免疫功能。

表皮内能呈递抗原的朗汉氏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的角朊细胞、亲表皮的T细胞以及局部淋巴结,构成了具有免疫作用的独特功能单位,称为皮肤免疫系统。

8.原发性皮损primarylesion: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学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继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

是有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9.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和抗增生的作用。

临床用法:

应根据不同疾病及个体情况决定剂量和疗程,一般成人泼尼松30mg/Kg以下为小剂量,用于较轻病症,30-60为中等剂量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60以上为大剂量,用于较严重患者,冲击疗法为一种超大剂量疗法,主要用于激素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

副作用:

较轻者有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萎缩纹,皮下出血,痤疮和多毛,严重者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病毒,真菌,细菌等)消化道黏膜损坏(如糜烂,溃疡或穿孔,消化道出血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等。

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过程中,如不适当的停药或减药过快,可导致原发病反复或加重,称为反跳现象。

10.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nikolsky’ssign:

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

1手指推压水疱的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4牵扯已破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围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11.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㈠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根据皮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选择。

细菌性皮肤病应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真菌药物,超敏反应疾病选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药,角化不全者选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㈡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

原则为:

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乳剂或糊剂;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单纯瘙痒无破损这可选用乳剂,酊剂㈢详细向患者接受用法和注意事项。

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既往用药反应等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使用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12.单纯疱疹病因: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HSV-1型初发感染多在五岁以下幼儿,通过接吻和其他的生活密切接触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及脑部感染,HSV-2型初发感染主要在青年人和成人,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病毒侵入皮肤黏膜后,可先在局部黏膜增殖,形成初发感染,以后沿着神经末梢上行至支配皮损区域的神经节内长期潜伏,当受到某种诱因(如发热,受凉,暴晒,劳累,机械刺激等)时,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被激活,沿着神经轴索移行,至神经末梢支配的上皮,形成疱疹复发。

临床特征:

1,初发型:

(1)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性本型较为常见,多有HSV-1引起,多见于1-5岁儿童,好发于口腔,牙龈等,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泡,很快破溃形成表浅溃疡,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

疼痛较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

自然病程1-2周。

(2)新生儿单纯疱疹:

70%由HSV-2感染引起,多经产道感染,一般出生后5-7天发病,表现为皮肤,口腔黏膜,结膜出现水泡糜烂,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疸,肝脾肿大,意识障碍。

可分为皮肤-眼睛-口腔局限型,中枢神经型和播散型,后两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15%-50%。

(3)疱疹型湿疹:

常发生于患有湿疹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两型均可引起,多见于躯干上部,颈部和头部。

变现为原皮损处突然发生的簇集脐窝状水泡或脓疱为特征。

病情严重着可在一周内泛发全身,并伴有发热等症状。

(4)接种性疱疹:

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变现为群集型水泡,发生于手指者,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泡,称疱疹性瘭疽,发生于摔跤运动员时,表现为接触皮肤感染引起的水泡。

称为格斗型疱疹。

(5)疱疹型角膜结膜炎:

角膜可形成树枝状,或深在园板状溃疡,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导致失明,伴有结膜充血和水肿,可合并眼睑水泡,和耳前淋巴结肿大,长复发。

2,复发型,指部分患者原发感染后,在诱因因素刺激下,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口周,鼻周,外阴,也可见于口腔黏膜等部位,发作早期局部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簇集状的小丘疹和水泡。

可相互融合,数天后水泡破溃形成糜烂,结痂继而愈合。

病程1-2周,在外阴复发称为生殖器疱疹,属于性传播疾病。

13.带状疱疹病因,诊断依据:

人是vzv的唯一宿主。

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同时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

某些诱因(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病后虚弱、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诊断依据:

依典型临床特点可以诊断:

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神经痛。

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必要时PCR检测DNA,病毒培养以确证。

鉴别诊断:

心绞痛,胆结石,输尿管结石,腰椎间盘脱出等。

14.RamsayHunt)综合征(哈钦森三联征):

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免谈、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15.跖疣与鸡眼鉴别:

跖疣:

a病因:

Hpv感染b好发部位:

足跖c皮损:

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教软,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点d数目:

可较多e疼痛与压痛:

挤捏时明显。

鸡眼:

a病因:

挤压b好发部位:

足跖,趾,足缘c皮损:

圆锥形角质栓,外围透明黄色环d数目:

单发或几个e疼痛与压痛:

压痛明显。

16.传染性软疣:

本病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低下者。

潜伏期1周-半年。

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儿童好发于手背,四肢,躯干及面部。

成人经性接触传播者,可见于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等。

典型皮损为直径3一5mm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间有脐凹,内涵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17.脓疱疮鉴别:

1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寻常型。

):

a.部位: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面部等暴露部位为多b.年龄:

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发生流行c.病原:

链球菌或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d.皮损和预后:

开始是红色斑点/小丘疹,后迅速转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薄易破溃,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

不留瘢痕。

2深脓疱疮(臁疮)a.部位:

小腿或臀部b.年龄:

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c.病原:

溶血性链球菌d.皮损和预后:

开始为脓疱,渐向向皮肤深部发展,表面形成坏死蛎壳状黑色厚痂,周围红肿明显,去除痂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患者自觉疼痛。

持续24W或更长。

3大疱性脓疱疮:

a.部位:

面部、躯干、四肢b.年龄:

好发于儿童,也见于成人特别是HIV者c.病原:

金葡菌d.皮损和预后:

米粒大小水疱/脓疱,迅速变为大疱,内容物由清澈混浊,疱壁薄易破溃结痂。

脱落后见暂时性色素沉着。

新生儿脓疱疮:

a.部位:

全身b.年龄:

好发于儿童,也见于成人特别是HIV者c.病原:

书上没写d.皮损和预后:

起病急,传染性强,新生儿发生的大疱性脓疱疮,广泛分布的多发性大脓疱,尼氏征阳性,破溃后形成红色糜烂面,可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易有并发症败血症。

4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a.部位:

口周、眼周,迅速到躯干、四肢b.年龄:

多累及5岁内婴幼儿c.病原:

金葡菌的表皮剥脱毒素d.皮损和预后:

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剥脱后留有潮红糜烂面,烫伤样外观皱褶部分明显。

口角见放射样裂纹,无口腔黏膜损害。

手套袜套样脱皮,明显的疼痛和触痛。

轻者12W可愈,重者并发败血症、肺炎危及生命。

脓疱疮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细菌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和分型,寻常型脓疱疮有时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和水痘鉴别。

18.头癣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鉴别:

黄癣:

a致病菌:

许兰毛癣菌b发病年龄:

少年儿童c皮损形态:

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淡黄色痂,皮损处有鼠臭味d头发:

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折断,毛囊破坏,毛发脱落e秃发:

大片永久性,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f自觉症状: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瘙痒g病程:

---h:

Wood灯检查:

暗绿色荧光白癣:

a小孢子菌属b少年儿童c群集红色小丘疹向四周扩大成圆/椭圆形斑,上覆灰白色鳞屑母子斑d病发于高出头皮24㎜处折断,残根补3包饶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e不造成永久性脱发,愈后无瘢痕,青春期可自愈f程度不同的瘙痒g至青春期可自愈h亮绿色荧光:

黑点癣:

a紫色/断发毛癣菌b儿童成人c散在的灰白色鳞屑斑扩大成片d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根于毛囊处呈现黑点状e愈后遗留脱发及瘢痕f炎症轻或无炎症,稍痒g发展缓慢长期不愈h无荧光脓癣:

a亲动物性皮肤癣菌b少年儿童c成群炎性毛囊丘疹融合成炎性肿块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亦可引起癣菌疹d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e永久性脱发和瘢痕f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疼痛和压痛g---h---治疗原则:

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服药、擦药、洗头、剪发、消毒五条措施联合。

19.手足癣和手足湿疹的鉴别:

手足湿疹:

a好发部位:

手、足背b皮损性质:

多形性、易渗出,境界不清,分布多对称c甲损害:

甲病变少见d真菌检查:

阴性。

手足癣:

a好发部位:

掌跖或指趾间b皮损性质:

深在性水疱,无红晕,领圈状脱屑,境界清楚,常单发c甲损害:

常伴甲增厚、污秽、脱落d真菌检查:

阳性。

20.疥疮(scabies)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

是由疥螨寄生于皮肤所致,接触传染,集体宿舍或家庭内易发生流行,同睡床铺、共用衣被甚至握手行为均可传染。

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

皮肤薄嫩处,如指缝、手腕、前臂、肘窝、腋窝、乳晕、脐周、下腹、外生殖器及臀部等。

(2)典型皮损:

基本损害:

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

特征性损害:

隧道和疥疮结节。

继发损害:

抓痕、血痂等。

(3)自觉症状:

剧痒,夜间尤甚。

21.湿疹(eczema):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层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为主,易反复发作。

22.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

表现为用手搔抓或者用钝器划过皮肤数分钟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或不伴瘙痒,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迟发型皮肤划痕症表现为划痕后子数小时子啊皮肤上出现的线条状风团和红斑,6-8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23.药疹的常见病因哪几类?

⑴个体因素:

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同一个体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其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⑵药物因素:

①抗生素;②解热镇痛药;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④中草药。

24.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⑴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约需420天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h内发病。

⑵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⑶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高敏状态下即使极小剂量亦可致严重药疹⑷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形态多样,一种药物致敏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出现不同类型药疹⑸在高敏敏状态下可出现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⑹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病情常好转,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25.重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

停用致敏药物;多饮水或静脉输液加速药物排出;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加强支持疗法;静脉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加强护理及局部外用药治疗;26.痤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四大原因相关。

部分病例的发生还与遗传、免疫和内分泌障碍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青春期后体内雄激素长生增加或雄、雌激素水平水衡。

雄激素水平增高可是皮脂腺增大和皮脂分泌增加。

皮脂为毛囊内寄生菌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细菌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皮脂腺开口处上皮增生及角化过度,后者使皮脂分泌通道受阻、排泄不畅,当皮脂、角质团块等淤积在毛囊口时即形成粉刺,富有刺激性的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引起炎症。

另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一些低分子多肽趋化中性粒细胞,后者可破坏毛囊壁,上述各种毛囊内容物溢入真皮引起毛囊周围深部炎症,出现从炎性皮疹到囊肿等一系列表现。

27.性传播疾病(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发生病变,还可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

我国规定的性病监测病种包括:

淋病、梅毒、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艾滋病等几种疾病。

28.基底细胞癌的分型: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为发生于皮肤基底细胞层的肿瘤。

分化较好,生长缓慢,有局部破坏性,但极少转移。

临床上可分为以下类型:

1.结节溃疡型,该型是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的类型,好发于颜面,特别是颊部、鼻旁沟、前额等处。

发病初起为灰白色或蜡样的小结节,质硬,缓慢增大并形成溃疡,绕以珍珠状向内卷曲的隆起边缘,称侵蚀性溃疡。

偶见皮损呈侵袭性扩大,或向深部生长,破坏眼、鼻,甚至穿通颅骨,侵及硬脑膜,造成患者死亡。

2.浅表型。

该型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躯干部,特别是背部和胸部。

皮损为一个或数个轻度浸润性红色鳞屑性斑片,可向周围缓慢扩大,境界清楚,常绕以细线状珍珠状边缘,表面可见小片表浅性溃疡和结痂。

愈后留有光滑萎缩性瘢痕。

3.硬皮病样型或硬化型。

罕见,常单发于头面部,皮损为扁平或轻度凹陷的黄白色蜡样到硬化性斑块,无隆起性边缘、溃疡及结痂,类似局限性硬皮病。

病程进展缓慢。

4.色素型。

与结节溃疡型类似,皮损呈褐色或深黑,边缘部分色泽较深,中央部则呈点状或网状,易误诊为恶性黑素瘤。

5.纤维上皮瘤型。

好发于背部。

为一个或数个高起性结节,触之呈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类似纤维瘤。

29.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型:

1肢段雀斑痣样黑素瘤:

多由肢段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好发于掌跖、甲及甲周区。

皮损表现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斑片。

2恶性雀斑痣样黑素瘤:

好发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常由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皮损为淡褐色或褐色不均匀的色素性斑片,伴有暗褐色或黑色小斑点,边缘不规则。

3结节性黑素瘤:

好发于头颈躯干,足底,外阴等,皮损初为蓝黑或暗褐色隆起性结节,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增大成乳头瘤状,可形成溃疡。

4表浅扩散性黑素瘤:

表浅黑素瘤发展而来,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皮损不规则,皮损出现丘疹、结节,硬化,溃疡提示预后不良。

30、梅毒:

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几乎可侵犯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梅毒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染;垂直传播;其他途径(血液传播、接吻等)31、硬下疳的临床临床特征由TP在侵入部位引起的无痛炎性反应,好发于外生殖器。

特点:

多单发,初起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表面坏死形成无痛性溃疡,境界清楚,周边水肿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TP,传染性极强,不治3~4周可自行消退,治疗者在1~2周后消退。

消退后遗留暗红色浅表性瘢痕或色素沉着。

32.潜伏梅毒:

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

33.扁平湿疣与尖锐湿疣的鉴别。

两者都属于性传播疾病,好发部位相似,表现也相似,不同点如下。

扁平湿疣是二期梅毒的的一种皮肤表现,常发于阴部、肛门等处。

一般出疣前有一期梅毒表现。

其临床表现为:

是扁平突起,皮损基底部发硬,边缘整齐,无蒂,有的单个,有的群生,表面常有溃疡,带有少量臭味分泌物,分泌物中可检查到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呈强阳性反应。

其治疗首选青霉素。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病毒所致,潜伏期18个月,常发生与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

多个粉红色,灰白色或灰褐色丘疹,或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赘生物,少数患者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而出血,女性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辅助检查醋酸白试验,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

其无特效抗病毒药,治疗以局部去除疣体为主,辅助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33.淋菌性尿道炎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

很快出现尿道口红肿,有稀薄粘液流出,24小时后病情加重,分泌物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可有尿道刺激症状,有时可伴发腹股沟淋巴结炎。

包皮过长者可引起包皮炎。

包皮龟头炎甚至并发嵌顿性包茎;后尿道受累可出现终末血尿,血精及会阴部轻度坠胀,夜间常有阴茎痛性勃起。

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少数有发热,全身不适。

食欲不振等。

此外,还可易发淋菌性宫颈炎,淋菌性肛门直肠炎等疾病。

35.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鉴别。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病毒所致,是性传播疾病,潜伏期18个月,常发生与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

多个粉红色,灰白色或灰褐色丘疹,或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赘生物,少数患者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而出血,女性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辅助检查:

醋酸白试验阳性,病理学检查可见挖空细胞。

其无特效抗病毒药,治疗以局部去除疣体为主,辅助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假性湿疣是一良性乳头瘤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无传染性,常发生在女性小阴唇内侧及阴道前庭,为群集白色或淡红色鱼子大小的光滑丘疹,无自觉症状,醋酸白试验阴。

性假性尖锐湿疣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且皮疹发展有自限性,因此一般无须治疗。

必要时可用激光分批进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