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423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doc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Ⅰ级(极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除外)、氯乙烯、铬酸盐与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

Ⅱ级(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Ⅲ级(中度危害)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Ⅳ级(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常见无机物质的毒性

名称(或类别)

毒性

砷化物

剧毒

铅化物

积累性中毒

钡化物

除硫酸钡外高度毒害

白磷

微量使人致死,剧毒

锑化物、铋化物

有毒

强烈灼伤皮肤和粘膜

强烈灼伤皮肤和粘膜

碘蒸气高度毒害,特别伤害眼睛

氟化物

有毒

氰化物

剧毒

一氧化碳

高度毒害

磷化氢、砷化氢、锑化氢

剧毒

光气

剧毒

硫化氢

剧毒,浓度达到危险程度时,使嗅觉麻痹

氯化氢

剧毒

高度毒害

汞化合物

水溶性的汞盐高度毒害

四氧化锇

剧毒

亚硝酸钠

通常不列为毒品,但其致死量也仅约1g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毒性

名称

急性毒性

(大鼠LD50)

MAK③

(mg/m3)

TLV④

(mg/m3)

乙腈

200~453(or)①

70

70

乙炔

947(LD100,p.i.)②

 

1000(ppm)

乙醛

1930(口服),LC5036

100

180

乙醇

13660(or),60(p.i.)

1000

1900

乙醚

300(p.i.)

500

400

二氯甲烷

1600(or)

1750

1740

二甲苯(混合物)

2000~4300(or)

870

435

二硫化碳

300(or)

30

60

二噁烷

6000(or),300(p.i,LD100)

200

360

丙酮

9750(or),300(p.i.),

2400

2400

甲苯

1000(or)

750

375

甲醛

800(or),200(p.i.,LD100)

5

3

甲醇

12880(or),200(p.i,LD100)

50

9

四氯化碳

>500(or),150(p.i.)

1280(小鼠经口)

50

65

四氢呋喃

65(p.i)(小鼠)

200

590

石油醚

 

 

500(ppm)

苄氯

 

5

5

环己烷

5500(or)

1400

1050

环己酮

2000(or)

200

200

环氧乙烷

330(or)

90

90

吡啶

1580(or),12(p.i.LD100)

10

15

5700(or),51(p.i.)

50

80

苯酚

530(or)

20

19

重氮甲烷

剧毒

 

0.4

氯仿

2180(or)

200

240

硝基苯

500(or)

5

5

硫酸二甲酯

440(or)

5

 

碘甲烷

101(腹腔)

 

28

醋酸

3300(or)

25

25

醋酐

1780(or)

20

20

乙酸乙酯

5620(or)

1400

1400

①    or为经口(mg/kg);②p.i.为每次吸入量(数字表示mg/m3空气),无特殊注明者所用实验动物皆为大鼠;③MAK为德国采用的车间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④TLV为1973年美国采用的车间空气中,化学物质的阈限值。

常见化学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与救治方法

(严重者现场急救处理后速送医院)

 

名称

主要致毒作用

救治方法

硫酸、盐酸、硝酸

接触:

硫酸接触皮肤可造成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

吞服:

强烈腐蚀口腔、食道、胃粘膜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氢氟酸

局部烧灼感,开始疼痛较小不易察觉;氢氟酸渗入指甲,剧痛。

 

 

 

眼烧伤。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将伤处侵入:

①0.1%~0.133%氯化苄烷铵水或乙醇溶液(冰镇);②饱和硫酸镁溶液(冰镇);③70%乙醇溶液(冰镇)。

上述方法任选一种,①的效果最佳。

大量清洁冷水淋洗,每次15min,间隔15min。

强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接触:

强烈腐蚀性,化学烧伤

 

吞服:

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烂

迅速用水、柠檬汁、稀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

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乙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无机物

汞及其化合物

大量吸入汞蒸气或吞食二氯化汞等汞盐:

引起急性汞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弱、尿少或尿闭甚至死亡。

汞蒸气慢性中毒症状:

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侯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腔炎及消化道症状及震颤。

皮肤接触

误服者不得用生理盐水洗胃,迅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

送医院治疗。

 

皮肤接触:

大量水冲洗后,湿敷3%~5%硫代硫酸钠溶液,不容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砷及其化合物

皮肤接触

 

吞服:

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

粉尘和气体也可引起慢性中毒。

用肥皂和水冲洗,皮炎可涂2.5%二巯基丙醇油膏。

立即洗胃、催吐,洗胃前服新配氢氧化铁溶液(12%硫酸亚铁与20%氧化镁混悬液等量混合)催吐,或服蛋清水或牛奶,导泻,医生处置。

氰化物

皮肤烧伤。

吸入氰化氢或吞食氰化物:

量大者造成组织细胞窒息,呼吸停止而死亡。

急性中毒:

胸闷、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昏迷。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症状、肌肉酸痛等。

大量水冲洗,依次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和硫化铵洗涤,或用0.5%硫代硫酸钠冲洗。

 

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解毒(医生进行)。

铬酸、重铬酸钾等铬化合物

铬酸、重铬酸钾对粘膜有剧烈的刺激,产生炎症和溃疡;铬的化合物可以致癌。

吞服中毒

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受污染皮肤。

有机化合物

石油烃类(石油产品中的各种饱和或不饱和烃)

吸收高浓度汽油蒸气,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神志不清等。

汽油对皮肤有脂溶性和刺激性,使皮肤干燥、皲裂,个别人起红斑、水疱。

石油烃能引起呼吸、造血、神经系统慢性中毒症状。

某些润滑油和石油残渣长期刺激皮肤可能引发皮肤癌。

移至新鲜空气处,重症可给予呼氧。

 

温水清洗。

 

医生冶疗。

 

涂5%炉甘石洗剂。

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

吸入蒸气及皮肤渗透。

急性:

头晕、头痛、恶心,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慢性:

损害造血系统、神经系统。

皮肤接触用清水洗涤。

人工呼吸、输氧、医生处置。

三氯甲烷

皮肤接触:

干燥、皲裂。

吸入高浓度蒸气急性中毒、眩晕、恶心、麻醉。

慢性中毒:

肝、心、肾损害。

皮肤皲裂者选用10%脲素冷霜。

脱离现场,吸氧,医生处理。

四氯化碳

接触:

皮肤因脱脂而干燥、皲裂。

 

吸入,急性:

粘膜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慢性:

神经衰弱症侯群,损害肝、肾。

2%碳酸氢钠或1%硼酸溶液冲洗皮肤和眼。

脱离中毒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吸氧。

甲醇

吸入蒸气中毒,也可经皮肤吸收。

急性:

神经衰弱症状,视力模糊、酸中毒症状。

慢性:

神衰症状,视力减弱,眼球疼痛。

吞服15mL可导致失明,70~100mL致死。

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

溅入眼内,立即用2%碳酸氢钠冲洗。

误服,立即用3%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后交医生处置。

芳胺、芳族硝基化合物

吸入或皮肤渗透。

急性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溶血性贫血及肝脏损害

用温肥皂水(忌用热水)洗,苯胺可用5%乙酸或70%乙醇洗

氮氧化物

呼吸系统急性损害。

急性中毒:

口腔、咽喉粘膜、眼结膜充血,头晕,支气管炎、肺炎、肺肿。

慢性:

呼吸道病变。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对上呼吸道及眼结膜有刺激作用;结膜炎、支气管炎、胸痛、胸闷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用2%碳酸氢钠洗眼。

硫化氢

眼结膜、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急性:

头晕、头痛甚至抽搐昏迷;久闻不觉其气味更具危险性

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吸氧。

生理盐水洗眼。

 

氨气

严重地刺激粘膜及眼睛

呼吸新鲜空气、保暖、完全休息,用大量冷水冲洗皮肤。

 

钡化合物

溶解性钡盐由吸入吞入中毒。

对皮肤腐蚀。

吞入:

服泻药(30克硫酸镁溶于250毫升温水中),立即送医院。

 

气体或液体对组织具有强腐蚀性。

吸入:

移于新鲜空气处,保暖、休息。

嗅稀氨水,饮牛奶。

眼:

用大量冷水冲洗。

皮肤:

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

所有情况下都应立即送医院。

 

镉盐

粉尘对肺有刺激。

吞入呕吐,长期接触使肺和肾受损害。

移入新鲜空气处,休息。

如吞入,洗口,立即送医院。

 

二硫化碳

高浓度蒸气使人昏迷、精神紊乱和失去知觉。

其液体极毒。

移于新鲜空气处,休息。

如停止呼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一氧化碳

低浓度使人头痛,太阳穴悸动。

高浓度时不省人事。

移于新鲜空气处,保暖。

停止呼吸时,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勿给刺激性饮料。

 

四氯化碳

吸入气体:

头痛、精神紊乱。

液体及气体都刺激眼睛、鼻子。

使心脏、肝脏、肾及神经系统损伤。

能致皮炎。

移入新鲜空气处,休息。

停止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如皮肤污染,除去污染物,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洗。

 

氯气

气体刺激或损伤肺部。

引起结膜炎。

与溴同。

 

氯仿

气体具有强麻醉性。

催眠、呕吐、神志不清。

液体及气体都刺激眼睛。

吞入液体可使人严重中毒。

移于新鲜空气处,保暖、安静。

如停止呼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乙醚

蒸气是强麻醉剂,使人失去知觉。

低浓度使人头昏。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保暖。

 

铅及其化合物

吸入粉尘或吞入使体内严重受损伤,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