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4156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docx

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知识点基础复习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

考点一: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如图,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

B.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图丙抽取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

D.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3.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           

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C. 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           

D.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

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5.棉线一拉就断,而铜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A. 棉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B. 棉线的分子间有斥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C. 棉线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而铜丝的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         

D. 棉线、铜丝的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丝分子间的引力比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大

6.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

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___现象。

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

7.“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_______(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

8.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 ________ ,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9.

(1)如图甲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在水的________注入硫酸铜溶液(选填“上面”或“下面”),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

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在________.

1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

①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_;

②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甲所示,抽去中间的玻璃片,发现两瓶中的气体颜色变得相同,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2)图乙所示,在两个铅柱下挂一个砝码都没有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

(3)图丙所示,在两杯质量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同样大小的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散开程度不同,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12.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________,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___.

(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___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________离开水面后变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

考点二:

分子热运动

1.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在汽车里放置芳香剂,不久汽车内充满了香味         

B. 把一块糖放入水中,并不停的搅动,不久整杯水都甜了

C. 衣箱里的樟脑球变小了,衣服上有樟脑的气味         

D. 擦黑板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粉笔灰在空中飘动

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D.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

3.放学后,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4.常州春季美不胜收,下列事实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的是(  )

5.把40mL的酒精与40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____80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

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6.甲:

抽调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乙:

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丙:

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7.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________.

(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 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_______.

(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

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

这段文字表明了________.

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

________.

(1)

 

参考答案

考点一: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如图,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

B.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图丙抽取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

D.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D

【解析】A图,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图说明硫酸铜分子和水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二氧化氮分子也在无规则运动,会进入上面的瓶子;D图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故答案为:

D

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答案】C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腌制鸭蛋时,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与盐之间的发生扩散现象,A不符合题意;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会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引力,C错误,符合题意;由分子动理论知道,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了,由于“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所以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3.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           

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C. 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           

D.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

【答案】D

【解析】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在热水中变色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A不符合题意;

B.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是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答案】D

【解析】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A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不符合题意;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5.棉线一拉就断,而铜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A. 棉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B. 棉线的分子间有斥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C. 棉线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而铜丝的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         

D. 棉线、铜丝的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丝分子间的引力比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大

【答案】D

【解析】物体不易拉断,表明分子间有引力.一根棉线容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则说明棉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间的引力小,D正确;

分子间即有引力也有斥力,不可能只有引力或斥力,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6.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

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___现象。

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

【答案】扩散;引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道,加热时分子运动加剧,所以,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熔胶的气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

扩散;引。

7.“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_______(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

【答案】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引力

【解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只有在达到一定距离时,这种力才能表现出来。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表现不出来,即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当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

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引力.

8.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 ________ ,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无规则运动;引;汽化

【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液体分子要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

无规则运动;引;汽化.

9.

(1)如图甲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在水的________注入硫酸铜溶液(选填“上面”或“下面”),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

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在________.

【答案】

(1)分子间存在引力

(2)下面;扩散;不停地在无规则运动

【解析】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说明分子间的引力使它们紧紧结合在一起.即分子间存在引力.

(2)已知硫酸铜溶液是一种密度比水大的蓝色液体,所以当在量筒中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水时,硫酸铜溶液在水的下面因此,在实验中应注意把硫酸铜溶液放在水的下面.

在量筒里装入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变模糊了,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隙.

故答案为:

(1)分子间存在引力;

(2)下面;扩散;不停地在无规则运动.

1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

①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_;

②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答案】

(1)乙;温度

(2)分子间有引力(3)分子间有间隙

【解析】①由图a可知,乙杯中墨水扩散的快,说明盛有热水的是乙。

②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故答案为:

(1)乙、温度  

(2)分子间有引力    (3)分子间有间隙

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甲所示,抽去中间的玻璃片,发现两瓶中的气体颜色变得相同,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2)图乙所示,在两个铅柱下挂一个砝码都没有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

(3)图丙所示,在两杯质量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同样大小的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散开程度不同,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答案】

(1)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解析】解:

(1)分子的运动无方向性,空气向下扩散,二氧化氮也会向上扩散,所以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2)如图乙所示,两块端面磨平的铅柱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使得两铅柱能合在一起.(3)图丙所示,在两杯质量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同样大小的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散开程度不同,温度越高的水杯中,红墨水扩散越快.这个实验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

(1)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12.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________,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___.

(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___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________离开水面后变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

【答案】

(1)混合;小

(2)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高

(3)大;小;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解:

(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图2中,能闻到气味,是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3中,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故答案为:

(1)混合;小;

(2)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高;(3)大;小;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存在斥力.

考点二:

分子热运动

1.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在汽车里放置芳香剂,不久汽车内充满了香味         

B. 把一块糖放入水中,并不停的搅动,不久整杯水都甜了

C. 衣箱里的樟脑球变小了,衣服上有樟脑的气味         

D. 擦黑板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粉笔灰在空中飘动

【答案】D

【解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大量粉笔灰肉眼能看的到,所以它不是分子。

故答案为:

D

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D.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

【答案】B

【解析】A、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但雾霾(PM2.5)仍属于宏观的物体,比分子还是大得多的,雾霾的消散主要靠大气环流的影响,与温度关系不大,B错误,符合题意;

C、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直径一般在10-10m级别,所以用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C不符合题意;

D、从分子的间距来看,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依然太大,不会产生引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3.放学后,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解析】小红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说明饭菜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小红闻到了。

不能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的组成情况,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4.常州春季美不胜收,下列事实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的是(  )

【答案】C

【解析】A、春风拂柳,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A不符合题意;

B、柳絮纷飞,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B不符合题意;

C、花香四溢,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C符合题意;

D、薄雾弥漫,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5.把40mL的酒精与40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____80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

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答案】小于;空隙

【解析】水和酒精混合,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应填小于及空隙。

6.甲:

抽调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乙:

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丙:

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答案】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1)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两铅块紧密接触后,很难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3)热水温度比冷水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

本题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