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409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docx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

第一章建筑材料基本性质2

第一节材料的组成与结构ﻩ2

第二节材料的物理性质ﻩ2

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ﻩ4

第二章石材ﻩ4

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ﻩ5

第一节石膏ﻩ5

第二节石灰ﻩ6

第四章水泥7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7

第二节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ﻩ9

第五章混凝土11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基本要求12

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2

第三节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ﻩ14

第四节普通混凝土结构和性质ﻩ16

第六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9

第七节 混凝土外加剂ﻩ23

第八节 轻混凝土24

第六章 建筑砂浆ﻩ24

第一节 砂浆的技术性质24

第二节砌筑砂浆ﻩ25

第七章烧结制品和熔融制品ﻩ26

第八章  建筑砂浆27

第一节 砌筑砂浆ﻩ27

第二节抹面砂浆32

第三节装饰砂浆33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ﻩ34

建筑材料知识

第一章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本章为全书重点之一。

在讨论具体性质之前,要求同学理解不同材料,在结构物中的功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其性质的要求也不同。

本章所讨论的各种性质都是建筑材料经常要考虑的性质。

掌握或了解这些性质的概念(包括定义、表示方法、实用意义等)对以后讨论各种材料意义重大。

建筑材料的性质可归纳为:

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等。

第一节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一、材料的组成

材料的组成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内在因素之一。

主要包括:

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二、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性质与材料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材料的结构主要分成:

宏观结构、显微结构、微观结构。

第二节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征的性质

1体积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体积密度。

2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

3 堆积密度:

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

注意:

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本身的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堆积体积是指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与颗粒之间的空隙之和。

4表观密度:

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

表观体积是实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此体积即材料排开水的体积。

5孔隙率:

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6 开口孔隙率:

材料中能被水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7闭口孔隙率:

材料中闭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即闭口孔隙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

8空隙率:

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二、 与各种物理过程有关的材料性质

1亲水性:

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材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吸附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内聚力),材料表面吸附水分,即被水润湿,表现出亲水性,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材料。

2 憎水性:

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材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

力(吸附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内聚力),材料表面不吸附水分,即不被水润湿,表现出憎水性,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材料。

3吸水性:

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

质量吸水率是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的水分的质量与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之比。

体积吸水率是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的水分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4含水率: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的质量与材料干重之比。

例题:

已知某种建筑材料试样的孔隙率为24%,此试样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40立方厘米,质量为85.50克,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89.77克,烘干后的质量为82.30克。

试求该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含水率。

解:

密度=干质量/密实状态下的体积=82.30/40×(1-0.24)=2.7克/立方厘米

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的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89.77-82.3)÷1/40=0.187

闭口孔隙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0.24-0.187=0.053

表观密度=干质量/表观体积=82.3/40×(1-0.187)=2.53

含水率=水的质量/干重=(85.5-82.3)/82.3=0.039

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质

1 弹性变形: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

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2 塑性变形: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出现裂缝,当外力消除后,不能够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二、强度

材料抵抗在应力作用下破坏的性能称为强度。

强度通常以强度极限表示。

强度极限即单位受力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有关材料的力学性质,在《材料力学》中有详尽的论述,本书不作要求。

注意:

对于以力学性质为主要性能指标的材料,通常按其强度值的大小划分成若干等级或标号。

脆性材料(混凝土、水泥等)主要以抗压强度来划分等级或标号,塑性材料(钢材等)以抗拉强度来划分。

强度值和强度等级或标号不能混淆,前者是表示材料力学性质的指标,后者是根据强度值划分的级别。

第二章石材

本章的重点内容为常用建筑石材,其他内容不作要求。

一、砌筑用石材的规格

1料石:

截面的宽度、高度不小于200毫米,且不小于长度的1/4。

2细料石:

叠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于10毫米。

3粗料石:

叠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于20毫米。

4毛料石:

外形大致方正,一般不加工,高度不小于200毫米,叠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于25毫米

5毛石:

形状不规则,中部厚度不小于200毫米。

主要用于基础、毛石混凝土。

二、常用建筑石材

1 花岗岩:

主要矿物组成是长石、石英,为全晶制,块状结构,通常有灰、白、黄、红等多种颜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抗风化性及耐久性高,耐酸性好,使用年限高。

2 石灰岩:

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常呈灰、白等颜色,可用于基础、挡土墙等石砌体,破碎后可用于配制混凝土。

它也是生产石灰和水泥等的原料。

3大理石:

主要矿物组成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构造致密,呈块状,常呈白、浅红、浅绿等斑纹,装饰效果好。

其吸水率小、杂质少、质地坚硬。

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本章的重点是建筑石膏和石灰。

第一节 石膏

一、石膏的化学组成

生产石膏的原料主要为含硫酸钙的天然石膏(又称生石膏)或含硫酸钙的化工副产品和磷石膏、氟石膏、硼石膏等废渣,其化学式为caso4.2h2o,也称二水石膏。

将天然二水石膏在不同的温度下煅烧可得到不同的石膏品种。

如将天然二水石膏在107~1700c的干燥条件下加热可得建筑石膏。

二、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

将建筑石膏加水后,它首先溶解于水,然后生成二水石膏析出。

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生成的二水石膏胶体微粒不断增多,这些微粒比原先更加细小,比表面积很大,吸附着很多的水分;同时浆体中的自由水分由于水化和蒸发而不断减少,浆体的稠度不断增加,胶体微粒间的黏结逐步增强,颗粒间产生摩擦力和黏结力,使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即浆体逐渐产生凝结。

继续水化,胶体转变成晶体。

晶体颗粒逐渐长大,使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产生强度,即浆体产生了硬化。

这一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浆体完全干燥,强度不在增加,此时浆体已硬化人造成石材。

浆体的凝结硬化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

从加水开始拌合一直到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浆体的初凝,对应的这段时间称为初凝时间;从加水拌合开始一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过程称为浆体的硬化,对应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

三、建筑石膏的特性、质量要求与应用

(一)建筑石膏的特性

建筑石膏与其他胶凝材料相比有以下特性:

1 结硬化快

2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3孔隙率大与体积密度小

4保温性与吸声性好

5强度较低

6具有一定的调温与调湿性能

7防火性好但耐火性较差

8 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差

(二)建筑石膏的质量要求

建筑石膏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间。

按强度和细度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各等级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6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30min。

(三)建筑石膏的应用

建筑石膏的应用很广,主要用于室内抹灰、粉刷、生产各种石膏板等。

第二节石灰

一、石灰的原料与生产

生产石灰的原料主要是含碳酸钙为主的天然岩石,如石灰石、白垩等。

将这些原料在高温下煅烧,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正常温度下煅烧得到的石灰具有多孔结构,内部孔隙率大,晶体粒小,体积密度小,与水作用快。

注意:

生产时,由于火候或温度控制不均,常会含有欠火石灰或过火石灰。

欠火石灰中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内核,外部为正常煅烧的石灰,它只是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不会带来危害。

温度过高得到的石灰称为过火石灰。

过火石灰的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体积密度大,并且晶粒粗大,表面常被熔融的黏土杂质形成的玻璃物质所包覆。

因此过火石灰与水作用的速度很慢,须数天甚至数年,这对石灰的使用极为不利。

为避免过火石灰在使用以后,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步熟化膨胀,使已硬化的砂浆或制品产生隆起、开裂等破坏现象,在使用以前必须使过火石灰熟化或将过火石灰去除。

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熟化过程中,利用筛网除掉较大尺寸过火石灰颗粒,而较小的过火石灰颗粒在储灰坑中至少存放二周以上,使其充分熟化,此即所谓的“陈伏”。

陈伏时为防止石灰炭化,石灰膏的表面须保存有一层水。

二、石灰的特性

1保水性与可塑性好

2凝结硬化慢、强度低%

3耐水性差

4干燥收缩大

本章的其他内容一般了解。

第四章 水泥

本章以硅酸盐水泥和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为重点,是全书重点之一。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一、 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

国家标准规定:

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

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硅酸三钙决定着硅酸盐水泥四个星期内的强度;硅酸二钙四星期后才发挥强度作用,约一年左右达到硅酸三钙四个星期的发挥强度;铝酸三钙强度发挥较快,但强度低,其对硅酸盐水泥在1至3天或稍长时间内的强度起到一定的作用;铁铝酸四钙的强度发挥也较快,但强度低,对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贡献小。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与硬化

(一)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硅酸盐水泥与水拌合后,熟料颗粒表面的四种矿物立即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五种水化产物:

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其中,水化硅酸钙凝胶约占50%,氢氧化钙晶体约占20%。

水泥早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增长缓慢,若温度和湿度适宜,其强度在几年或十几年后仍可缓慢增长。

(二)水泥石及影响其凝结硬化的因素

硬化后的水泥浆体,称为水泥石,是由胶凝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毛细孔等组成的非均质体。

水泥石的硬化程度越高,凝胶体含量越多,水泥石强度越高。

影响水泥石凝结硬化的因素有:

1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

2石膏掺量:

掺入石膏可延缓其凝结硬化速度

3养护时间:

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其强度不断增加

4温度和湿度:

温度升高,硬化速度和强度增长快;水泥的凝结硬化必须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要有一定的环境湿度。

5 水灰比:

拌合水泥浆时,水与水泥的质量比,称为水灰比。

水灰比愈小,其凝结硬化速度愈快,强度愈高。

三、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1细度:

水泥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化反应越快越充分,早期和后期强度都较高。

国家规定:

比表面积应大于300平方米/千克,否则为不合格。

2 凝结时间:

为保证在施工时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搅拌、运输、成型等各种工艺,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太短;施工完毕后,希望水泥能尽快硬化,产生强度,所以终凝时间不宜太长。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分钟。

3体积安定性:

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如体积变化不均匀即体积安定性不良,容易产生翘曲和开裂,降低工程质量甚至出现事故。

四、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1水泥石受腐蚀的基本原因:

水泥石中含有易受腐蚀的成分,即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等;水泥石不密实,内部含有大量的毛细孔隙。

2易造成水泥石腐蚀的介质:

软水及含硫酸盐、镁盐、碳酸盐、一般酸、强碱的水。

3防止腐蚀的措施:

合理选用水泥的品种;掺入活性混合材料;提高水泥密实度;设保护层。

五、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应用与存放

(一)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1早期及后期强度均高:

适用于预制和现浇的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

2抗冻性好:

适用于严寒地区和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3耐腐蚀性差:

不宜用于受流动软水和压力水作用的工程,也不宜用于受海水和其它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程。

4水化热高:

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5抗炭化性好:

适合用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如翻砂、铸造车间等。

6耐热性差:

不得用于耐热混凝土工程。

7干缩小:

可用于干燥环境。

8 耐磨性好:

可用于道路与地面工程。

(二)酸盐水泥的运输与储存

水泥在运输过程中,须防潮与防水。

散装水泥须分库储存,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十袋;水泥不宜久存,超过三个月的水泥须重新试验,确定其标号。

第二节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一、混合材料

1 非活性混合材料:

常温下不与氢氧化钙和水反应的混合材料称为非活性混合材料。

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砂及矿渣等。

作用是调节水泥标号,降低水化热,增加水泥的产量,降低水泥成本等。

2活性混合材料:

常温下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主要有粒化高炉矿渣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主要作用是改善水泥的某种性能,此外也能起到调节水泥标号、降低水化热和成本、增加水泥产量的作用。

二、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国家标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

(1) 细度:

筛孔尺寸为80µ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

(2) 凝结时间:

处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 标号:

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四个标号。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

(1)早期强度略低

(2)耐腐蚀性稍好

(3) 水化热略低

(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

(5)抗炭化性略差

(6)耐磨性略差

三、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

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组成。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

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组成。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

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的粉煤灰及适量石膏组成。

(一)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1、三种水泥的共性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高。

这三种水泥不适合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如冬季施工、现浇工程等。

(2)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

(3)耐腐蚀性好。

适合用于有硫酸盐、镁盐、软水等腐蚀作用的环境,如水工、

海港、码头等混凝土工程。

(4)水化热少。

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5) 抗冻性差。

(6)抗炭化性较差。

不适合用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工业厂房,如铸造、翻砂车间。

2、三种水泥的特性

(1)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地上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承载较晚的混凝土工程,不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及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四、 复合硅酸盐水泥

凡有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由于掺入了二种以上的混合材料,起到了互相取长补短的作用,其效果大大优于只掺一种混合材料。

其早期强度提高,且水化热低,耐腐蚀性、抗渗性及抗冻性较好。

因而其用途更为广泛,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水泥。

第五章混凝土

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与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按所用胶凝材料分为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本章主要介绍广为应用的水泥混凝土。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一、混凝土的组成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石子组成。

水和水泥成为水泥浆,砂和石子为混凝土的骨料。

在混凝土的组成中,骨料一般占总体积的70%-80%;水泥石约占20%-30%,其余是少量的空气。

二、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和易性。

2、强度:

混凝土经养护至规定天数,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耐久性

4、 经济性

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一、水泥

水泥标号的选择,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确定,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相适应。

水泥的强度约为混凝土强度的1.5-2.0倍为好。

二、 细骨料

粒径为5㎜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一般采用天然砂。

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项:

1、 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粒径越小,总表面积越大。

在混凝土中,砂的表面由水泥浆包裹,砂的总表面积越大,需要的水泥浆越多。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要求一定时,显然用粗砂比用细砂所需水泥浆为省,且硬化后水泥石含量少,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但砂粒过粗,又使混凝土拌合物容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所以,拌制混凝土的砂,不宜过细,也不宜过粗。

评定砂的粗细,通常用筛分析法。

该法是用一套孔径为5.00、2.50、1.25、0.630、0.315、0.160㎜的标准筛,将预先通过孔径为10.0㎜筛的干砂试样500克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量各筛上余留砂样的质量,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如下:

筛孔尺寸/㎜

 分计筛余(克)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5.00

 m1

 a1=m1/m

 ß1=a1

2.50

 m2

 a2=m2/m

 ß2=a1+a2

1.25

 m3

 a3=m3/m

 ß3=a1+a3+a3

0.630

 m4

 a4=m4/m

 ß4=a1+a2+a3+a4

0.315

 m5

 a5=m5/m

 ß5=a1+a2+a3+a4+a5

0.160

 m6

 a6=m6/m

 ß6=a1+a2+a3+a4+a5+a6

砂的粗细程度,,工程上常用细度模数μf表示,其定义为:

μf=(ß2+ß3+ß4+ß5+ß6)-5ß1/100-ß1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细度模数在3.7-3.1为粗砂,在3.0-2.3为中砂,在2.2-1.6为细砂。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在3.7-1.6,以中砂为宜。

在配制混凝土时,除了考虑砂的粗细程度外,还要考虑它的颗粒级配。

砂为什么要有良好的颗粒级配呢?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大小不同的砂相互搭配的情况。

级配好的砂应该是粗砂空隙被细砂所填充,使砂的空隙达到尽可能小。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泥浆量,即节约水泥,而且水泥石含量少,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加强。

可见,要想减少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良好的级配。

2、泥、泥块及有害物质

(1)泥及泥块

泥黏附在骨料的表面,防碍水泥石与骨料的黏结,降低混凝土强度,还会加大混凝土的干缩,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泥块在搅拌时不宜散开,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更为严重。

(2)有害物质

砂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物及云母等,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坚固性

必须选坚固性好的砂,不用已风化的砂。

三、 粗骨料

最大粒径的大小表示粗骨料的粗细程度。

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时,骨料总表面积减少,可减少水泥浆用量,节约水泥,且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因此,当配制中等强度以下的混凝土时,尽量采用粒径大的粗骨料。

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2,并不得超过50㎜。

四、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

凡能饮用的自来水及清洁的天然水都能用来养护和拌制混凝土。

污水、酸性水、含硫酸盐超过1%的水均不得使用。

海水一般不用来拌制混凝土。

第三节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

混凝土的主要性质是和易性。

一、和易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

主要表现为:

是否易于搅拌和卸出;运输过程中是否分层、泌水;浇灌时是否离析;振捣时是否易于填满模型。

可见,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1、流动性

指混凝土能够均匀密实的填满模型的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必须有好的流动性。

2、粘聚性

为什么要有好的粘聚性呢?

粘聚性差的拌合物中的石子容易与砂浆分离,并出现分层现象,振实后的混凝土表面还会出现蜂窝、空洞等缺陷。

3、保水性

保水性差,泌水倾向加大,振捣后拌合物中的水分泌出、上浮,使水分流经的地方形成毛细孔隙,成为渗水通道;上浮到表面的水分,形成疏松层,如上面继续浇灌混凝土,则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薄弱的夹层;上浮过程中积聚在石字和钢筋下面的水分,形成水隙,影响水泥浆与石字和钢筋的黏结。

二、和易性的测定

通常是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一般靠目测。

坍落度法:

测定时,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坍落筒内,然后将筒垂直提起,由于自重会产生坍落现象,坍落的高度称为坍落度。

坍落度越大,说明流动性越好。

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拌合物一测轻敲,如果轻敲后拌合物保持整体,渐渐下沉,表明粘聚性好;如果拌合物突然倒塌,部分离析,表明粘聚性差。

保水性的检查方法,是当坍落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浆从底部析出而拌合物因失浆骨料外露,说明保水性差;如无浆或有少量的稀浆析出,拌合物含浆饱满,则保水性好。

三、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 用水量

用水量是决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分布在水泥浆中的水量,决定了拌合物的流动性。

拌合物中,水泥浆应填充骨料颗粒间的空隙,并在骨料颗粒表面形成润滑层以降低摩擦,由此可见,为了获得要求的流动性,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

实验表明,当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一定时,即使水泥用量有所变动,为获得要求的流动性,所用水量基本是一定的。

流动性与用水量的这一关系称为恒定用水量法则。

这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带来很大方便。

注意:

增加用水量虽然可以提高流动性,但用水量过大,又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必须在保持水灰比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不变的条件下,在增加用水量的同时,增加水泥的用量。

2水灰比

水灰比决定着水泥浆的稀稠。

为获得密实的混凝土,所用的水灰比不宜过小;为保证拌合物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所用的水灰比又不能过大。

水灰比一般在0.5-0.8。

在此范围内,当混凝土中用水量一定时,水灰比的变化对流动性影响不大。

3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用量占砂、石总量的质量百分率。

当砂率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