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3829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docx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汇编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

一、鱼池塘的建造和维护

1.为什么在新建池塘养殖场时要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条件?

水源、水质是养殖生产的基础条件,一个养殖场如果没有稳定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保障,要顺利进行养殖生产是不可能的。

养殖水源一般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那种水源,在建设水产养殖场时都应选择在水源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

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也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

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时,要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还要考虑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

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虑地下水源的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供水量的大小一般为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为宜。

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砂排淤等设施。

水产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

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规定。

对于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2.为什么在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要充分调查了解当地的土壤、土质状况?

土壤和土质对养殖场的建设成本和养殖效果影响很大。

一般情况下,养殖场的土壤要求保水力强,最好是粘质土或壤土、砂壤土,这些土壤建塘不易透水渗漏,筑基后也不易坍塌。

如果在砂质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上建设池塘,建成后的池塘保水力差,池埂容易渗漏、崩塌。

如果在含铁质较多的赤褐色土壤上建设池塘,土壤在浸水后会不断向鱼池中释放出赤色浸出物,对鱼类生长不利。

在pH值低于5或高于9.5的土壤上建塘,也不利于养殖生产。

3.为什么养殖池塘要设计好进排水设施?

淡水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设施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

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

池塘进水管的底部一般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渠道底部较高或池塘较低时,进水管可以低于进水渠道底部。

进水管中心高度应高于池塘水面,以不超过池塘最高水位为好。

进水管末端应安装口袋网,防止池塘鱼类进入水管和杂物进入池塘。

每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

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

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

排水井一般为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

池塘排水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进入排水渠,若干排水渠汇集到排水总渠,排水总渠的末端应建设排水闸。

排水井的深度一般应到池塘的底部,以可排干池塘全部水为好。

有的地区由于外部水位较高或建设成本等问题,排水井建在池塘的中间部位,只排放池塘50%左右的水,其余的水需要靠动力提升,排水井的深度一般不应高于池塘中间部位。

4.为什么在池塘设计时要考虑其形状、面积和深度?

池塘是养殖的基础,池塘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殖的成败。

池塘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一般为(2~4)∶1。

池塘的方向宜东西长、南北宽,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对于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有利,也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

山区建造养殖场,应根据地形选择背山向阳的位置。

不同类型的池塘其面积不同,成鱼池一般5~15亩、鱼种池一般2~5亩、鱼苗池一般1~2亩。

池塘有效水深一般应达到1.5米以上。

池埂顶面一般要高出池中水面0.5米左右,池塘浅水区的水深应不低于0.8米,浅水池塘(池深在2米以下)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及时补充给水,以维持池塘水深基本不变。

水源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在设计建造池塘时应适当考虑加深池塘,以保证水源缺水时池塘有足够水量。

深水池塘的池深一般在3.0~4.5米。

5.为什么池塘底部要设计一定的坡度、沟槽、台地和平台等设施?

在池塘底部设计一定的坡度和沟槽是为了方便池塘排水和捕鱼需要,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池塘池底应有一定的坡度和沟槽,池塘底部的坡度一般为1∶(200~500)。

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成的排水沟,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1000,支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200。

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米,主沟宽一般为0.5~1.0米,深0.3~0.8米。

为了改善池底环境并有利于鱼类活动、水体交换、捕捞等,在面积较大的池塘底部常常建设有台地和沟槽。

台地和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一般为1∶(1000~2000),沟、台面积比一般为1∶(4~5),沟深一般为0.2~0.5米。

在面积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修建一条平台,是为了方便投饵和拉网需要。

平台的宽度一般约0.5米,平台应高出水面。

6.为什么池塘养殖要配备一定的投饲设备?

投饲设备是利用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原理制成的饲料投喂设备。

投饲机具有提高投饲质量、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等特点,已成为水产养殖场重要的养殖设备。

投饲机一般由4部分组成:

料箱、下料装置、抛撒装置和控制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自动定时定量投饲机。

投饲机饲料抛撒一般使用电机带动转盘,靠离心力把饲料抛撒出去,抛撒面积可达到lO~50米2。

7.怎样进行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

池塘水体净化设施是利用池塘的自然条件和辅助设施构建的,以达到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净化的目的,主要有生物浮床、生态坡、水层交换设备、藻类调控设施等。

生物浮床净化是利用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在池塘水面,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并为多种生物生息繁衍提供条件,重建并恢复水生态系统,从而改善水环境。

生态坡是利用池塘边坡和堤埂修建的水质净化设施。

一般是利用砂石、绿化砖、植被网等固着物铺设在池塘边坡上,并在上面栽种植物,利用水泵和布水管线将池塘底部的水提升并均匀地撒到生态坡上,由生态坡的渗滤作用和植物吸收截流作用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水层交换主要是利用机械搅拌、水流交换等方式,打破池塘光合作用形成的水分层现象,充分利用白天池塘上层水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弥补底层水的耗氧需求,实现池塘水体的溶氧平衡。

水层交换机械主要有增氧机、水力搅拌机、射流泵等。

8.怎样选择合适的增氧设备?

根据养殖品种或养殖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增氧设备。

叶轮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等综合作用,其动力效率可达2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比较适合于成鱼养殖池塘。

水车增氧机増氧动力效率可达1.5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比较适宜于狭长鱼塘使用和需要形成池塘水流时使用,水车增氧机可以形成养殖池中的定向水流,便于满足特殊鱼类养殖需要和清理沉积物。

射流式增氧机也叫射流自吸式增氧机,増氧动力效率可达1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与其他增氧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和搅拌水体的特点,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吸入式增氧机有较强的混合力,尤其对下层水的增氧能力比叶轮式增氧机强,比较适合于水体较深的池塘使用。

涡流式增氧机,可将空气送入中下层水中形成气水混合体,高速旋转形成涡流使上下层水交换,涡流式增氧机没有减速结构,自重小、无噪音,结构合理,增氧效率高,主要用于北方冰下水体增氧,增氧效率较高。

9.为什么要进行池塘养殖排放水的处理?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排放水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已成为主要的面源污染之一。

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是池塘养殖生产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养殖排放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也有采用生化、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综合处理的案例。

(1)生态沟渠是利用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构建的一种生态净化系统,由多种动植物组成,具有净化水体和生产功能。

生态沟渠的生物布置方式一般是在渠道底部种植沉水植物、放置贝类等,在渠道周边种植挺水植物,在开阔水面放置生物浮床、种植浮水植物,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杂食性水生动物,在渠壁和浅水区增殖着生藻类等。

(2)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类似自然沼泽地,但由人工建造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水处理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

人工湿地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工湿地按水体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

(3)生态净化塘是一种类似于生态沟渠的池塘,其净化原理与生物氧化塘一致。

塘内可种植经济性的水生植物,用于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放置滤食性鱼、贝等吸收养殖排放水体中的碎屑、有机物等。

10.如何开展池塘与人工湿地结合流水养鱼?

人工湿地一般建在池塘边上,或者因地面限制也可通过沟渠连通建在其他方便之处。

因为要形成流水和发挥湿地的作用,一般湿地与池塘间应有50~80厘米的落差,即人工湿地应高于池塘。

人工湿地的厚度为80厘米左右,面积至少为池塘面积的10%~15%,当然大一些效果会更好。

湿地上铺上一层厚50~80厘米,大小如拇指甲的碎石或卵石。

在人工湿地上种植蒲草、昌蒲等水生植物和美人蕉等阔叶草生性植物。

当水泵抽取池水,通过管道系统导入湿地,再接上多根具有纵向排列并具一排纵列小孔的支管。

通水后即可喷水,水中微小物质和化学成分通过碎石层过滤,植物根系及细菌吸收转化之后,集中回流到集水沟内,最后进入池塘。

为了提高湿地生产力,还可种植耐水性的经济作物和蔬菜类(空心菜、水芹、慈菇等)。

这种既养鱼又种作物,还可美化环境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技术的特别作用。

二、如何进行养殖品种的选择及繁育

11.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哪些品种?

我国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鲂七种。

青鱼也称螺蛳青、乌青、青鲩,为底层鱼类。

主要生活在江河深水段,喜活动于水的下层以及水流较急的区域,喜食黄蚬、湖沼腹蛤、螺类等软体动物,10厘米以下幼鱼以枝角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物,15厘米以上个体开始摄食幼小而壳薄的蚬螺等。

冬季在深潭越冬,春天游至急流处产卵。

草鱼也称草鲩、混子、草混、草青,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肉厚刺少味鲜美,每百克草鱼肉含蛋白质17.9克、脂肪4.3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其肉质白嫩、韧性好、出肉率高。

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摄食育肥。

冬季则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

鲢也称白鲢、鲢子。

鲢体银白色,头、体背部较暗色,偶鳍灰白色,背鳍和尾鳍边缘黑色,栖息于大型河流或湖泊的上层水域,性活泼,善跳跃,稍受惊动即四处逃窜,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

幼体主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成体则滤食硅藻类、绿藻等浮游植物兼食浮游动物等,可用于降低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最大可达100厘米,通常为50~70厘米。

鳙也称花鲢、黑鲢、胖头鱼。

鳙体背侧部灰黑色,间有浅黄色泽,腹部银白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黑色斑点,各鳍灰白色并有许多黑斑。

鳙鱼生活于水域的中上层,性温和,行动缓慢,不善跳跃。

在天然水域中,数量少于鲢鱼。

平时生活于湖内敞水区和有流水的港湾内,冬季在深水区越冬。

终生摄食浮游动物,兼食部分浮游植物。

鲤也称鲤拐子、鲤鱼。

鲤鱼体背部暗黑色,体侧暗黄色,腹部黄白色。

尾鳍下叶橘红色,胸鳍、腹鳍和臀鳍黄色。

杂食性,成鱼喜食螺、蚌、蚬等软体动物,仔鲤摄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体长15~20毫米以上个体改食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等。

鲫也称鲫瓜子、鲫拐子、鲫壳子、河鲫鱼、鲫鱼,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

体型似鲤鱼,头小,体较高,无须。

属底层鱼类,适应性很强。

鲫鱼属杂食性鱼,主食植物性食物,鱼苗期食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

鲫鱼一般两冬龄成熟,是中小型鱼类。

生长较慢,一般在250克以下,大的可达1250克左右。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体高而短,甚为侧扁,体型呈菱形,腹部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一肉棱。

头短小呈三角形。

口小,而无须。

喜生活在湖泊有沉水植物敞水区区域的中下层,性温和,草食性,因此有“草鳊”之称。

幼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成鱼则以水生植物为主食。

团头鲂生长较快,100~135毫米的幼鱼经过1年饲养,可长到0.5千克左右,最大体长可达3.5~4.0千克。

由于团头鲂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个体大,并可在静水中生长繁殖等优点,故被认为是优良的养殖对象。

12.如何培育草鱼亲本?

根据1997年国家颁布的四大家鱼亲鱼标准GB/T5055-1997,草鱼亲本建议用国家或省级四大家鱼原良种场培育的亲本,严禁近亲繁殖的后代用作亲鱼,以防近交衰退。

鱼体应体质健壮,无疾病,无畸形、缺陷,初次性成熟的草鱼不得用作人工繁殖的亲鱼。

草鱼亲本培育池的面积以2~4亩为宜,注排水方便,靠近产卵池,环境安静,水深常年保持1.5~2.5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亲本培育通常采取草鱼亲鱼与鲢、鳙后备亲鱼混养方式,每亩可配养鲢、鳙3~4尾。

每亩培育池放养亲本总量控制在150~200千克。

采用精饲料(谷物、饼粕、全价颗粒料等)与青饲料搭配饲养,根据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有所侧重:

夏秋培育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精饲料;冬季培育时在南方地区可选晴天投喂少量的精饲料和青饲料,北方不需投喂;春季培育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精料;产后一个月内的产后培育期,根据亲鱼体质恢复情况,适量投喂麦芽、稻谷芽或嫩草。

应注意调节水质,防止水质变坏或过肥,防止池塘缺氧。

13.草鱼人工繁殖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草鱼人工繁殖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加强产前培育,保证亲本性腺发育良好。

产前培育应以青饲料为主,并辅投有利于性腺发育的谷芽、麦芽等。

产前1个月内,应定期冲水刺激性腺成熟。

②选择成熟度较好的亲本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催产。

亲本随着性腺发育趋于成熟,食量会逐渐减少,一旦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起捕已达性成熟的亲本进行人工催产。

雌鱼卵巢轮廓明显、腹部柔软有弹性、腹部向上时腹中线下凹,雄鱼轻压腹部有少量白色精液流出,可判断为已经成熟。

未成熟的亲本不能用于催产,必须继续培育。

③合理应用催产剂。

草鱼催产剂主要有LRH-A、DOM等,可根据使用说明及历年催产经验配制成合理剂量进行催产。

雌鱼通常为2针注射,雄鱼为1针注射。

严禁用高剂量强行催产,以防种鱼损伤及生产不合格苗种。

④合理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产卵。

选择人工授精或自然产卵,主要根据产卵池的设计、人手配备、种鱼性比、水温等具体情况进行。

如产卵池集卵不便、人手较少、雌雄比为1∶1或雄鱼较多、水温适宜时,可选用自然产卵,否则就采用人工授精,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

⑤加强孵化管理。

孵化设备如孵化桶、孵化环道应设计合理,严防出现死角。

水质和水温适宜、富含溶氧,并滤除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敌害。

及时洗刷滤网,以防逸苗。

根据不同发育时期调节水流大小,如出膜后由于浮力减小,应加大水流,而随着鱼苗游泳能力增强,应逐渐减小水流,以防鱼苗顶水消耗体力。

⑥把握适宜出苗时期,及时出苗。

鱼苗在孵化设备内培育达到平游期后,应及时出苗,进行池塘培育,否则将因卵黄耗尽后不能及时摄食开口饵料,导致大量死亡。

14.为什么现在生产上养殖的鲢性成熟个体变小?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生产上的鲢都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种。

由于缺乏科学的保种和制种技术,许多生产单位在有限的群体内经多代人工繁殖和逆向选择,导致鲢原有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减少、优良经济性状严重退化,使得生长减慢,性成熟提前,在生产上的表现就是鲢性成熟个体变小。

15.为什么在鲢鳙人工催产时会发生雌、雄鱼性腺成熟不同步?

在鲢鳙人工催产中,往往行两次注射易于发生雌、雄鱼性腺成熟不同步,特别是在水温偏高的情况下易于发生。

一旦发生,则鱼卵受精率极低,甚至完全不受精。

如当水温达28℃~30℃时,行两次注射,如果两针间隔时间长达8小时,并且第一针雄鱼催产的药物剂量偏高,当注射第二针以后药物还没起作用,雄鱼就开始发情,而雌鱼此时还未开始发情,即雌、雄鱼性腺成熟不同步。

16.为什么鲢鳙亲鱼有时能产卵但不受精?

鲢鳙亲鱼产卵不受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雌鱼方面是性腺发育脱节,在外源激素的作用下,能够排卵,但产出的卵没有受精能力;来自雄鱼方面是精液数量少、质量差,或尽管精液量多,但质量差,遇水不散(死精),没有受精能力。

或因水温偏高,注射方法不当,雌、雄亲鱼成熟不同步等。

此外,还可因亲鱼受伤过重,特别是雄鱼,没有能力默契配合,从而使产出的卵不能受精。

17.为什么鲢人工催产繁殖后易死亡?

鲢性情活泼,喜欢跳跃,在催产池中经常碰壁,尤其是拉网次数多,反复检查亲鱼发育情况时更易发生,导致鱼体受伤严重;另外催产药物剂量偏高、水温偏高、雌鱼难产、亲鱼体质差等也是导致鲢人工催产后死亡的原因。

18.鲤鱼在池塘环境中可以自然产卵,为什么还要注射催产激素?

与四大家鱼不同,鲤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只要环境生态因子适宜,亲鱼发育良好,即使不注射催产激素,也可自行在池塘中产卵繁殖。

但这样的繁殖方式由于雌鱼性腺发育程度存在差异,导致成熟有先有后,因而产卵期也有先后之分,这样收获的苗会有大有小,规格不统一;在一定时间内,苗的数量也无法控制。

通过给发育良好的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则能使这些亲鱼的性腺发育同步,从而使雌鱼能在相近的一段时间内同时产卵,获得大批的鱼苗。

19.鲤鱼人工催产时,为什么注射LRH-A的效应时间要比注射垂体或HCG的长?

人工催产的生物学原理是采用生理、生态相结合的方法,对鱼体直接注射催产激素(PG、HCG或LRH-A等),代替鱼体自身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或者代替自身下丘脑释放LRH的作用,由它来触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促使卵母细胞成熟和产卵。

在鱼类催产激素中,垂体和HCG的主要成分是FSH和LH,它们进入鱼类血液循环后,直接作用于鲤鱼的性腺,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产卵;而LRH-A的作用器官是鲤鱼的脑下垂体,它刺激脑下垂体分泌FSH和LH,再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鲤鱼的性腺,促进其成熟、产卵。

这样,LRH-A的作用时间就要长一些,所以注射LRH-A后的效应时间就要比注射垂体或HCG的长。

20.为什么松荷鲤适于高寒地区养殖?

松荷鲤是采用常规育种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的一个抗寒力强、生长快和遗传稳定的鲤鱼新品种。

其冰下自然越冬存活率在95%以上,生长速度比黑龙江鲤快91%以上。

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委员会审定为适宜气候寒冷、生长期短的北方地区养殖的良种。

目前已在黑龙江及其它北方地区广泛推广养殖。

21.什么叫“雌核生殖”?

鱼类的生殖方式多样。

绝大多数的鱼类采用的是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但有少数鱼类可以行雌核生殖。

在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中,银鲫就是采用雌核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

雌核生殖是需要有性亲缘种的精子的刺激而促使卵子活化导致卵子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当有性亲缘种的精子进入卵子后,仅起激活作用,而不与卵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不具有父本的遗传因子,因而形成单性的雌性群体。

22.什么叫“异育银鲫”?

异育银鲫是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方正银鲫作母本,用兴国红鲤的精子授精刺激卵子雌核生殖产生的全雌性后代。

由于这些后代由异源精子刺激银鲫卵子雌核发育而来,并具有促进生长等异精效应,因此称为异育银鲫。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异育银鲫作为一个新的养殖品种推广开来,带动了鲫养殖产业的发展。

异育银鲫的养殖优点如下:

食性广,易饲养;繁殖简便,子代不分离,有利于扩大推广养殖;生活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当年就有经济效益。

23.什么叫“高体型异育银鲫”?

高体型异育银鲫是在异育银鲫育苗和养殖推广实践中,从异育银鲫混合品系中筛选出一种体型较高、生长速度比其它品系快的品系,命名为“高体型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

“高背鲫”的体型最高,平均体高为体长的47%,体色略带黄色。

生产上养殖以高体型异育银鲫为母本人工繁殖的高背鲫,其养殖产量比未经选育的异育银鲫混合品系的养殖产量高10%~20%。

24.什么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通过异育银鲫和高体型异育银鲫两个品系间的有性交配、从中筛选出生长快、体型好的优良个体用作亲本,再用兴国红鲤精子刺激进行雌核生殖经6代以上的异精雌核生殖方式扩群,获得的一个异育银鲫的新品种(A+)。

鉴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已推出异育银鲫和高体型异育银鲫两个品种,该新品种为第3个,因此命名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

异育银鲫“中科3号”具有如下优点:

①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②遗传性状稳定;③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④寄生于肝脏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

“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

一经推广就深受渔民喜爱。

25.为什么松浦银鲫是鲫鱼养殖的好品种?

松浦银鲫是人工诱导方正银鲫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技术获得生理雄鱼,再与方正银鲫交配,从后代中筛选出与方正银鲫形态有明显不同的个体,由这些个体与生理雄鱼回交其后代经连续三代自繁筛选,培育出遗传性状十分稳定的一个鲫鱼新品种。

松浦银鲫体型高,头小,个体大,侧线鳞31~32个,侧线上鳞和侧线下鳞各为7个,易与其它鲫(一般侧线上下鳞为6个)区别。

其肉质鲜美、细嫩,含肉率、肥满度高于同龄方正银鲫,生长快,产量高。

适于在各种大、小水体养殖,已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于全国各地养殖的良种。

26.团头鲂为什么又称“武昌鱼”?

武昌鱼历来以肉味腴美,被视为席上佳品而名扬千古,蜚声中外。

然而,武昌鱼名字的来由却鲜为人知。

武昌鱼最早得名于三国时期,据史料记载吴王孙皓由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百姓溯流供给,不胜其苦。

民间流传一首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后来武昌鱼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宋代诗人周端朝在他的作品中留有“晓梦惊辞赤壁鹤,夜栖看打武昌鱼”的雅韵。

不过,真正让武昌鱼蜚声中外的还是毛泽东主席的名句。

1956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妙用三国典故,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1957年,此首词的公开发表,使武昌鱼美名广为传诵,并很快成为湖北省武汉地区的特产。

不过据有关学者考证,毛泽东当年所说的武昌鱼,并非专指某一种鱼,而不过是泛指罢了。

盛产团头鲂的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隶属于古时的武昌县。

据武昌县志物产记载:

有鲂,即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

樊口是梁子湖与长江相通的港口。

樊口出产的鳊鱼,包括长春鳊、三角鲂和团头鲂三种。

由于这三种鱼外形相仿,被统称为“鳊鱼”,其中长春鳊和三角鲂是国内广泛分布的种类,只有团头鲂是当地特产。

随着团头鲂人工繁殖和池塘饲养的兴起,该品种已推广到国内外,现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久而久之,水产工作者把养殖生产的团头鲂冠以武昌鱼的美名。

从此,武昌鱼即团头鲂之说广为流传,“武昌鱼”也由过去人们的泛指而成为团头鲂的专称。

27.渔民养殖鱼类原种好还是养殖优良品种好?

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较之鱼类原种,经科学育种培育出的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某种或几种优良特性,如生长较快、抗病能力强、易管理等,投入少、产出多,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不管是鱼类、虾类还是贝类的养殖,良种的选择和培育都是增产的有效途径。

一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优良的品种可增产20%~30%。

养殖优良品种不仅能减少投入,而且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保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所以优良品种是渔民养殖的首选。

28.为什么在选留种鱼时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亲鱼?

有些生产单位在选留种鱼时,考虑到成本及人力方面的因素,会只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