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3437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

《阅读和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中专阶段的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200学时

(三)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适应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幼儿文学改编、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基本要求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默读注重效率。

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5.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6.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7.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8.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二)写作

9.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10.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1.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12.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1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15.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和要求

《阅读和写作》第一册

课文教学

第一课《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掌握荷塘月色的美景和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交融的特点。

教学内容:

文眼和作者的情感;描写荷塘、月色的特点;通感、比喻、叠词等修辞手法。

第二课《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掌握鲁迅关于继承西方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主张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教学内容: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危害;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西方文化遗产的几个比喻;反语。

第五课《<呐喊>自序》

教学目标:

青年鲁迅的思想发展变化以及走上文学道路的历程。

教学内容:

青年鲁迅的两个梦(学医和办杂志);钱玄同激励鲁迅开始文学创作;鲁迅的优秀品质。

第六课《琐忆》

教学目标:

通过琐事展现鲁迅的伟大品格。

教学内容:

作者亲历鲁迅的六次谈话;衔接谈话的六次议论;鲁迅爱憎分明的品格;琐事与伟大人格的关联。

第九课《简笔与繁笔》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的繁简不能以文字的多寡论的原理,繁与简各有好处,侧重理解“简练为文”的主张、标准和途径。

教学内容:

文章繁简的原理;简练的标准和途径;典型的例证。

第十课《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以“山洞的探查”为主干、以“诗人的幻想”为枝蔓的思路特点。

教学内容:

思路的主干;思路的枝蔓;主次的合理分配与有机结合。

第十三课《风景谈》

教学目标:

表面写风景、实际写人、写政治的含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

六个风景画面;茅盾的风景观;抗日根据地的精神风貌;曲笔的使用。

第十四课《都江堰》

教学目标:

余秋雨把景观、人物、历史融为一炉的散文写法。

教学内容:

都江堰和长城的比较;都江堰的水的特点;李冰的人格;在游记散文中如何将景观、人物、历史融为一炉。

第十七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语言技巧。

教学内容:

文言文字词句解释;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情与理结合的语言技巧

第十八课《诌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诌忌巧妙设喻说服齐王广开言路、革除积蔽的方法。

教学内容:

文言文字词句解释;诌忌以生活小事设喻;齐王的锐意改革。

第二十一课《鸿门宴》

教学目标:

鸿门宴上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教学内容:

文言文字词句解释;情节的一波三折;人物个性对比。

第二十二课《隆中对》

教学目标:

诸葛亮身处乡野而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雄才大略。

教学内容:

文言文字词句解释;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

写作部分

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的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训练观察能力的记叙文;一次根据中心选材的记叙文;一次有物、有序、有情的散文;简单的校园消息或通讯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作业

第一课《荷塘月色》3

第二课《拿来主义》31

第五课《<呐喊>自序》3

第六课《琐忆》3

第九课《简笔与繁笔》3

第十课《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31

第十三课《风景谈》3

第十四课《都江堰》3

第十七课《烛之武退秦师》3

第十八课《诌忌讽齐王纳谏》31

第二十一课《鸿门宴》4

第二十二课《隆中对》3

写作部分13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节

《阅读和写作》第二册

课程内容

第一课《物种起源》导言

学习根据语境认真筛选文中或隐或现的信息。

第二课读〈〈伊索寓言〉〉

要筛选出表达全文中心思想的语句,并筛选出表达寓言本身和作者看法的信息.

第三课反对党八股

学习体会政论语体的特点:

语言准确、周密,大量运用长句和整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较多使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课荷花淀

学习文艺语体的特点:

语汇丰富,大量使用描绘性的语句,广泛使用各种句式,强调语言的形象性和艺术化等等。

第五课灯下漫笔

快速阅读这篇文章,要准确、迅速地捕捉文中的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领会文中表达的深刻思想,品味作者以小见大、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第六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灯下漫笔

速读此文,可以在快速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快速辨析文章思路,从而既快又准确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

第七课文散文两篇

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两文主题取向上的差异和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

第八课随笔两篇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两篇文章表达观点的不同方式并准确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及其表达效果。

第九课文师说

学习充分运用对比论证,有破有立,说理透辟,从正面表达精辟见解的方法,掌握文章多用对偶句、顶真句、反问句和转折句,使文章具有充沛的气势。

第十课游褒禅山记

掌握文中叙、议前后对应,事、理两相配合的写法和不重风光景物的描写而重在说理的特点。

写作部分

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的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训练观察能力的记叙文;一次根据中心选材的记叙文;一次有物、有序、有情的散文;简单的校园消息或通讯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作业

第一课《物种起源》导言3

第二课读〈〈伊索寓言〉〉3

第三课反对党八股31

第四课荷花淀3

第五课灯下漫笔3

第六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灯下漫笔3

第七课散文两篇61

第八课随笔两篇61

第九课师说3

第十课游褒禅山记3

写作部分14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节

第三册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阅读部分

学习和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诗词、外国诗歌;学习从诗歌的意境、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方面鉴赏诗歌;学习从散文的情趣、理趣等方面鉴赏散文。

二、写作部分

学习写作论文、散文、诗歌、及诗歌、散文鉴赏并了解相关创作理论。

课程内容: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的:

把握词中展现的意向,把握全词豪放的抒情基调。

教学内容:

诵读;关键词“立、看、怅、问、忆、记”;上片展现的壮阔、美好的秋景,上、下征的逻辑联系。

第二课中国现代诗三首之《太阳吟》

教学目的:

把握全诗炽热而又痛楚的抒情基调,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

教学内容:

诵读;全诗结构分析;诗中壮丽奇特而又丰富多变的意象。

第三课: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致橡树》

教学目的:

把握运用象征手法和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

教学内容:

诵读;“木棉”“橡树”的象征意义及诗中新鲜形象的比喻。

第四课外国诗四首之《秋颂》

教学目的:

把握该诗的韵律之美及丰富生动的意象。

教学内容:

诵读;诗中“秋色,秋人,秋声”的抒写;诗的整齐句式;拟人手法的运用。

第五课《诗经》三首之《卫风·泯》

教学目的:

把握叙事中有抒情,议论的表现方法;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比兴手法。

教学内容:

诵读;全诗的叙事结构;诗中回忆和对比方法的运用;诗中主义今感情的变化。

《诗经》三首之《秦风·无衣》

教学目的:

把握古代军歌的慷慨雄壮的基调,感受古代人民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

诵读;古代诗歌“赋”的铺陈复唱表现手法;诗中表现的一往无前的爱国情怀。

第六课《离骚》(节选)

教学目的:

感受屈原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了解楚辞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诵读;鉴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名诗句及对偶、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第七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的:

把握古代叙事诗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认识封建礼教对古代青年爱情生活的的迫害.

教学内容:

朗读;全诗情节发展与叙事结构分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第八课《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白马篇》

教学目的:

把握诗中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的刻划。

教学内容:

诵读并鉴赏诗句,重点在少年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形象描写。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饮酒》

教学目的:

把握诗人清高思想和归隐田园的情感与追求。

教学内容:

诵读;炼词“心远”“见”等;炼句“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蓠下,悠然见井南山”。

第九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的:

认识李折“梦游”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举性格;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内容:

诵读;分析全诗的脉络: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语;鉴赏“梦游”的意境。

第十二课《近体诗九首》之《春望》

教学目的:

感受诗人杜甫忧国、念家、伤己的感情和他诗歌独创性的对仗。

教学内容:

诵读;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近体诗九首》之《登高》

教学目的:

感受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凉心态,把握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内容:

诵读;鉴赏“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展现的壮阔而萧瑟的秋景以及诗人所抒发的悲苦之情。

《近体诗九首》之《书愤》

教学目的:

感受词人对人生豪壮、悲愤的情感。

教学内容:

诵读;围绕“言志”鉴赏诗句。

第十三课《词八首》之《雨霖铃》

教学目的:

感受诗人与心爱人离别而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把握词中融情入景的写法。

教学内容:

诵读;鉴赏词句,重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

《词八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的:

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把握词中直抒的胸臆的写法。

教学内容:

诵读;鉴赏词句,重点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词中映衬和烘托的表现方法。

第十四课《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把握文里景中含情,情中显景的写法,有意识进行中华民族风俗及文化教育。

教学内容:

鉴赏文中清新典雅、酣畅淋漓、不作雕饰的语言,体会北国这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十五课《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的:

把握“我的空中楼阁”既指实景又指虚景的双重语义,体会作者向往自然,超然世俗之情。

教学内容:

理清文中写景线索,理清抒怀线索;分析课文巧妙构思和比喻的灵活运用。

第十八课《鲁迅杂文两篇》

教学目的:

品味鲁迅两篇杂文的理趣,把握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内容:

战士和苍蝇的概念;夏三虫的特点及喻义;两篇杂文各自的构思立意以及其中蕴含的讽刺意味。

第十九课《我若为王》

教学目的:

把握文章“寓庄于谐,寓真理于荒诞”的特点。

教学内容:

文章的结构分析;品味文中结合结合议论和抒情的描写方式;鉴赏文章意味深长的结尾。

第二十二课鉴赏三首《礁石诗》

教学目的:

把握三首《礁石诗》的意象并进行比较,明确象意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诵读每首《礁石诗》,确定每首诗的语调和基调,分析诗中展现的意象。

第二十三课鉴赏鲁迅的《雪》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感受文章前后两部分的感情基调,提高学生独自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

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的特点的比较。

写作部分

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要求表达真情实感的诗歌写作;一次抒情言志的散文写作;一次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议论文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作业

阅读部分: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3

第二课太阳吟3

第三课致橡树3

第四课秋颂31

第五课《诗经》三首3

第六课离骚3

第七课孔雀东南飞3

第八课汉魏晋五言诗三首3

第九课梦游天姥吟留别31

第十二课近体诗九首3

第十三课词八首3

第十四课故都的秋3

第十五课我的空中楼阁3

第十八课鲁迅杂文两篇31

第十九课我若为王3

第二十二课鉴赏三首《礁石诗》3

第二十三课鉴赏鲁迅的《雪》2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节

第四册

学习目的和要求:

阅读部分

学习和了解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外国小说、话剧、中国古典戏剧;学习从情节、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鉴赏小说;学习从戏剧冲突、戏剧语言等方面鉴赏戏剧;学习鉴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写作部分

学习写作社会生活评论、文学作品短评、教育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自荐信并了解相关创作理论。

课程内容:

一、阅读部分

第一课祝福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根源,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对旧时代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深刻剖析。

第二课翠翠

分析翠翠的心理活动过程;学习本文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边城》的文化内涵。

第五课宝玉挨打

分析宝玉挨打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通过众多人物对挨打事件的态度、反应,分析贾政、宝玉、王夫人、贾母等人的性格特征;分析课文中钗、黛探望的细节描写所表现的各自的性格特征。

第六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学习本文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展示人物性格的艺术;分析造成杜十娘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第九课变形记

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把握格里高尔变甲虫的心理变化;学习本文通过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十课丧钟为谁而鸣

学习本文通过细致、灵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乔丹的个性和品质的写作特点

第十三课雷雨

把握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和矛盾冲突的进程;体会戏剧对白所蕴涵的丰富感情,进而分析人物性格及矛盾冲突产生的实质。

第十四课茶馆

透过戏剧对白和戏剧冲突分析节选部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或社会问题,体会“小茶馆折射大社会”的写法;体会《茶馆》“图卷式”的结构特点。

第十七课窦娥冤

了解课文展现的剧情和结构;分析窦娥的说白、唱词所表现的反抗性格;了解杂剧的相关知识。

第十八课长亭送别

体会以秋景写离愁的艺术特色;学习唱词所表现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性格;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样、融典雅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第二十一课罗密欧与朱丽叶

体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的感情色彩;了解戏剧冲突中罗密欧的性格特点;分析罗朱徇情的性格原因及社会原因。

第二十二课项链

顺着情节发展,了解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体味小说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小说主题理解的多元化。

二、写作部分

第一单元社会生活评论

了解社会生活评论的特点和写法;学写社会生活评论。

第二单元文学作品短评

了解文学作品短评的特点和写法;学写文学作品短评。

第三单元教育小论文

了解教育小论文的一般特点和写法;学写教育小论文。

第四单元调查报告

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法;学写调查报告。

第五单元总结

了解总结的特点和写法;学写总结。

第六单元自荐信

了解自荐信的一般格式;学写自荐信。

.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作业

阅读部分:

第一课祝福4

第二课翠翠3

第五课宝玉挨打31

第六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4

第九课变形记3

第十课丧钟为谁而鸣3

第十三课雷雨4

第十四课茶馆41

第十七课窦娥冤3

第十八课长亭送别3

第二十一课罗密欧与朱丽叶31

第二十二课项链3

写作14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