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分析和规划要求.docx
《场地分析和规划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分析和规划要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场地分析和规划要求
场地分析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1)场地形状:
即平面形式,应尽可能简单,以矩形为好,一般在1:
1.5左右的长方形用地较经济合理。
当然也可能是有弧线的地方,如交叉路口的用地。
2)地形较平坦,但要有一定坡度的坡向,以利场地与道路排水,一般自然地形坡度在5%。
左右,好布置建筑物。
丘陵坡地不应大于40%0'山区不宜大于60%0。
3)地貌:
小山丘、土堆、溪沟、水塘湖面、孤石等虽对布置建筑物有些妨碍,但能利用得好,与之很好结合地布置建筑物,利用它可化不利为有利,往往还能创造极富特色的环境。
近如XX市华天大酒店,利用场地的几株大古樟和小土堆,布置成很有特色的前院,造成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促进了其良好的经济效益;远的如XX白天鹅宾馆,利用珠江水面,气势开阔,环境优美。
如:
1994年10月XX试点考试的场地设计作图题,就有山有水。
看应试者如何利用。
地质土壤
了解场地内的地质土壤情况,进行必要的勘探,了解地下有无古井、溶洞、断层、流砂、淤泥、滑坡等情况,分析其对建筑不利的因素,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利设计的进行。
依靠山坡边搞建设要特别注意边坡是否稳定,如造成山体滑坡塌方,将会造成极大的灾害。
还要注意湿陷性土壤和膨胀性士壤,这种土壤对建设基础极为麻烦也难以处理。
还要注意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城区垃圾堆成的地基基础处理起来是很难的。
水文气象
1)水文:
了解地下水水位高低,对建筑物基础有无侵蚀作用,地下水的水量大小,以便研究防护措施和疏导等。
2)气象:
风向以风向玫瑰图为标示,夏季的主导风向,我国南方多为东南风,建筑物朝向是很考究这点的。
至于高温、高湿、风沙和雷击等地区特性以与日照、小气候变化对场地建筑布置的影响,必须都要很好考虑的。
了解场地的冰冻线深度,以便研究建筑物基础和管线的埋置深度和防护措施。
3)河流水位的影响:
多少年一遇的洪水位线对场地的标高要求等等。
植物绿化与其他
1)场地内的植被绿化情况,有无古树、大树或成片树林、草地,有无独特的树种,均应视情况加以充分利用,或保留、或移栽、或砍伐等进行绿化布置的综合考虑。
2)场地内地上和地下有无古墓、古迹遗址、古建筑物或其他的人文景观遗址等,要依据文物保护法报请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才能考虑拆或搬迁、或利用、或保留原址。
3)场地内有无高压走廊穿过(即高压输电线路穿过),地下有无城市主要管线、沟渠穿过,这都对场地布置产生重大影响,如XX"晓园"靠东约二分之一地段,有一城市主要排水沟渠穿过,跨度5m,它自红旗区经人民路穿过韶山路到有色院宿舍区和省图书馆之间。
再穿过五一路进入晓园、经长途汽车站后排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晓园就只能因地制宜,设计地形时在其上面堆士成山栽树,不安排建筑物。
红旗区的布置也受到它的制约,设计利用沟渠盖板封顶,变沟为路现在的梓园路即是。
4)有无航线穿越。
在山顶,或靠近机场的场地,建筑物的高度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如XX市电视塔,建在岳麓山顶,刚好在大托机场的起落航线上,它的高度就受到了限制。
还要考虑微波通道对建筑布置的影响。
环境质量的不利因素
(1)场地选址最好要远离污染源
譬如废渣、废气、废水、噪声、振动、辐射、电磁波等,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有害人的身心健康,择址时就要很好的考虑,或远离,或处其上风地段。
如果场地存在某些不利因素,则在做总平面布置时,应避其锋而加以隔离防护,要严格遵守各种规X要求,找出合理的防护距离。
(2)自身的不利因素
如锅炉房,冷却塔,有毒气排出的仓库等等,这是建筑群因生产需要而必备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他们产生的污染也必须考虑防护。
如湘雅医学院附属二医院新建的外科病房大楼,两个冷却塔放在大楼两翼之间的连接裙房顶上,噪声、水雾、影响上下好多层都不得安宁,这是最突出的一个例子。
2、交通与其他基础设施
.交通情况
(1)外部交通运输情况
场地外围是否有面临铁路、公路、河港码头的情况,考虑场地对外交通联系,出入口、数量位置是否方便,工程量大小程度、是否经济合理,需要符合出入口安全、消防规X的要求。
对外交通一般以公路运输为主,只有大型工矿企业才备有铁路专线。
那么对公路状况的了解就很有必要;如公路等级、路面结构、路幅的宽度、接近场地出入口地段的标高、坡度等,与出入口的道路连接能否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2)内部交通
1)一般情况
除了通过出入口与外部联系外,对内各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全靠内部交通道路的布置是否便捷流畅,是否符合消防与疏散的安全要求,消防车能否到达消防点,道路最好能成环形路。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中,第条规定"……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宽度不小于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80m,当建筑物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消防规X和高层建筑防火规X中,有同样的条款规定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3)中第条的规定是:
沿街建筑总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中间应设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2)道路布置
α.道路分类
可分为工矿企业生产区道路和居住区道路,前者从人流、车流量大小和频繁程度分为主干道、次干道、辅助路(支路)、车间引道、人行道和停车场。
后者分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
b.路面宽度
.工矿企业生产区内道路的宽山:
α)主干道:
6~12m;
b)次干道:
4.5~9m;
c)辅助路(支路):
3~4.5m;
d)车间引道:
其宽度应与车间大门宽度以与与所连接道路的宽度相适应;
e)人行道:
1.5~2m。
.生活居住区内道路宽度:
α)小区路:
5~8m;
b)组团路;3~5m;
c)宅间小路:
不宜小于2.5m;
.道路布置的一般原则
a.满足各种交通运输使用功能要求;
b.考虑安全、安静的要求,尽量做到道路功能明确、主次分明、线路便捷。
避免与城镇道路连接交叉口设置长直线下坡的路段;
c.注意建筑物有较好的朝向;
d.满足道路与绿化、工程技术管网布置等协调统一的要求;
e.道路要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用地和投资。
.道路的主要技术要求
a.平面要求
(α)转弯半径:
转弯半径大小,是根据车辆型号、速度、有无挂车、道路等级确定的,一般在6~21mX围内选定;
(b)道路宽度:
前面已作简介;
(c)道路交叉:
有直交和斜交,考虑转弯半径和弯道面积外,还要特别注意道路交叉口的视距的有关规定要求;
(d)满足道路边缘与相邻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最小距离;
(e)回车场、停车场:
考虑车辆进出调头转向等要求,一般回车场地以不小于12mX12m为宜。
b.道路竖向要求
(α)道路的横断面:
分为城市型和公路型,按不同类型考虑行车方便、有利排水、路面材料与当地气候特点来确定其横坡大小。
(b)道路纵断面:
为使车辆有较好的行驶条件和场地有利排水,道路的纵坡应与场地竖向布置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标高配合确定,见表3-1。
道路纵坡与限制坡长表3-1
道路纵坡(%)
5~6
6~7
7~8
8~9
9~10
10~1l
限制坡长(m)
800
500
300
150
100
80
注:
当道路纵坡较大又超过限制坡长时,则应设置不大于3%的缓和坡段,其坡长宜不少于80m。
3)道路路面材料与等级
路面根据使用要求和特性,分为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四个等级,而各级路面的面层材料见表3-2。
各级路面的面层材料表3-2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类型
备注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厂拌沥青黑石碎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
除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外,其余均为柔性路面
次高级路面
渣油黑色碎石路面、沥青或渣油灌入式碎(砾)石路面、沥青表面处理路面、半整齐石块路面
中级路面
泥结碎(砾)石路面、级配砾(碎)石路面、工业废渣与其他粒料路面、不整齐石块路面
低级路面
各种地方材料(包括工业废渣等)加固或改造的土路面
3.给水排水与其他情况
(1)给水
生产生活都需要水,首先研究水的来源,而后考虑供水系统的管网布置。
1)城市供水系统
了解城市供水管网布置情况,与场地连接点的管径、座标、标高、保证供水的压力等。
2)自备水源
是水井、泉水、河流取水还是湖泊、港湾取水,先要了解水量大小,水质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细菌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所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的卫生条件,还要考虑枯水季节水量的供应问题,以与供水季节防洪和净化的问题。
(2)排水
1)排入河湖
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的污水,可以排放到河湖,解决好排放口的坐标和标高,避免河水倒灌。
2)排入沟渠
应注意排出口的坐标和标高。
3)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注意结合点标高。
4)排入污水处理厂(场)
需要经过处理才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污水,先要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才能再排出。
5)场地排水
a)暗管排水。
多用于建筑物。
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与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旦的地段;大部分屋面为内落水;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并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的情况。
b)明沟排水。
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大小而定,如汇水面积不大,可采有图1-2-6所示三种断面尺寸。
明沟排水坡度为0.3%~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
6)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排水,场地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不大于8%。
(3)电力、电讯情况
1)电力
要了解电源位置,接线距离,可供电量,供电电压等。
一般用电大户可能要增设变压器、自备电源。
2)电讯
了解场地附近的邮政电信线路网络情况,充分利用城市公用系统设施,要经济得多。
自备设备则要考虑线路布置和敷设方式,架空现已少用,埋设电缆则费用多些。
(4)供热、供气
一般城市都有热力站和煤气厂,以供应城市热力和煤气,发展很快,场地设计一定要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要超前一点,给发展留下余地。
4、场地的邻里关系
1.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
首先要从总平面所在的行政区划X围内了解周围邻近地段的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和已有的建筑物,特别是重要的永久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它的性质,使用要求,是否有共用的道路、围墙、通道和出入口,或者其他的公用设施。
在了解邻近建筑物和环罐形成的空间氛围的前提下,考虑新设计的建筑应该如何才能融进这个空间,达到既协调统一、又有鲜明个性的目的。
2.大空间环境的创造
大空间的氛围中,新的建筑参与其间形成的效果,是人们最关心的,也是最敏感的,是认同还是排斥,均应在设计考虑之中,例如:
XXXX注册建筑师试点考试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一题中,出题者在场地的西向和北侧,保留了50年代建造的囚坡顶建筑,东侧有两株大古树紧邻街心花园,南临马路,环境较好。
这一道题主要是提请学员注意新建筑与邻里的建筑环境相协调,无论配合或者是融合,但应不失自己的个性,已公布的几份优秀的样卷都较好的体现了这种意图。
场地分析注意的数据和事项
1.建筑退界一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
2.防护距离——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
3.防火间距一一多层、高层;
4.日照间距一一日照间距系数;
5.日照分析一一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
6.防噪间距一一建筑物与噪声源之间;
7.建筑高度控制;(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
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屋顶面积的1/4,且高度不超过四米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
8.通视要求——停车场、停车库出入口;
9.现有地形——标高、地形高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
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
平地可建建筑X围
解题方法:
基地与城市道路相邻时,分清道路红线,根据后退红线要求,即可找出建筑控制线位置;
沿用地红线四周,满足不同的后退用地红线要求;
基地内有河流或小溪时,满足后退蓝线的要求;
基地内包含有古建筑时,满足保护距离要求;
拟建建筑与现有建筑之间,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如有停车场(库)时,其出入口视线满足要求;
拟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之间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常用数据汇总:
(1)电力高压走廊的防护隔离要求:
线路电压
线路结构
输送功率(kw)
输送距离(k(m)
线路走廊宽度(m)
35KV
架空线
2000~10000
20~40
12~20
66、110KV
架空线
10000~50000
50~150
15~25
220KV
架空线
30~40
330KV
架空线
35~45
500KV
架空线
60~75
——摘自《城市电力规划规X》
(2)天然气场镇防火后退
石油天然气站场,与周围居住区、相邻厂矿企业、交通线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摘自《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X》
附加:
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XX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日照间距系数=D/H,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
D=(H-H1)/tanh;
式中:
D—房屋间距
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计算示意图
D=L0·H
L0(间距系数)=ctgh·cosγ
H—计算高度
H=层高X层数+女儿墙高度-C
C=首层窗台高+室内外地坪差
场地设计的细致考虑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与投资量和建设进度,因此,场地设计必须考虑建设项目对地基承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
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
一层建筑60~100kPa、二、三层建筑100~120kPa;四、五层建筑120kPa。
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
同时,场地内的项目建设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
以下是几种不良的地质现象与其防预措施:
1.冲沟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
冲沟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
前者指植树、植草皮、封山育林等工作;后者为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或填土以与修筑沟底工程等。
2.崩塌
崩塌是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如图1-2-1所示)。
对于可能出现小型崩塌的地带,应实施加固防治措施。
3.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层或土体在自重、水或震动等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如图1-2-2所示)。
场地设计时,应明确滑坡地带与稳定地段边界的距离,项目和建筑应尽量避开。
也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水浸蚀或修筑保护坡脚的措施予以防治。
4.断层
断层是岩层受力超过岩石体本身强度时,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整体性,而发生的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如图1-2-3所示)。
在选择建筑用地时,必须避免把场地选择在地区性大断层和大的新生断层地带。
5.岩溶
岩溶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侵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陷穴等一系列现象的总称。
6.地震
地震是一种具有很大危害性的自然现象。
用以衡量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出能量大小的标准称为震级。
里氏震级共分10个等级,震级越高,强度越大。
表示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的地震烈度,共分12度。
从防震观点看,建设用地可分为3类:
(1)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一般是稳定岩石、坚实均匀土、开阔平坦地形或平缓坡地等地段。
(2)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一般是软弱土层械饱和松沙、淤泥和淤泥质土、冲填土、松软的人工填土)和复杂地形问条状突出的山脊、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等地段。
(3)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一般是活动断层,以与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等地段。
场地设计的防震措施如下:
(1)人员较集中的建筑物,适当远离高耸烟囱或易倾倒、脱落的设备,以与易燃。
易爆的建筑物。
(2)考虑防火、防爆、防有毒气体扩散措施。
(3)建筑物间距适当放宽。
(4)基地内通道最好不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以便于地下管道发生断裂时与时开挖抢修。
(5)场地内的一切管道,采用抗震强度较高的材料。
(6)架空管道和管道与设备连接处或穿墙体处,既要连接牢固以防滑落,又要采用软接触以防管道拉断。
建筑与道路红线
(1)不允许突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建筑物的台阶、平台;地下建筑与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均不得突人道路红线。
(2)允许突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在人行道地面上空,2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其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m;2.5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篷,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lm,并不大于3m;3.5m以上允许突出阳。
、凸形封窗、雨篷、挑檐,突出不应大于lm;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桃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在无人行道的道路红线内,上空2.5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m;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lm。
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不得向道路红线内上空排泄雨水。
(3)骑楼、过街楼、悬挑建筑
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其净高、宽度等应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定。
场地出人口
(1)基地通道出日位置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车站、车场等X其通道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距大中城市主于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起不应小于70m;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人口)边缘不应小于5m;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距公园、学校、儿童与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当基地通道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2)人员密集的建筑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物、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X时,应同时满足:
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其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至少有2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通道出口;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人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于道的交叉口;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前应有供人流、车流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停车场车位数量
除按建筑规模对停车场车位数量与面积进行估算外,应满足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与场地位置提出的特别要求。
建筑物与道路
当建筑物无进车道时,地面排水坡度最好在0.5%-3%之间,允许在0.5%~6%之间变动;当建筑物设进车道时,坡度为0.4%~3%,机动车通行最大坡度为8%。
道路中心标高一般比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0m以上;同时,道路原则上不设平坡部分,其最小纵度为0.3%,以利于建筑物之间的雨水排至道路,然后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水槽排入雨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