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资料.docx
《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资料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课守身自爱
教学目标:
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
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
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
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
二、新课教学: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翻译:
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
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曲礼上》
注释:
服:
通“”伏”,指潜伏于暗处
译:
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
3、曾子曰:
“身者,父母之遺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
--《吕氏春秋・孝行》
注:
遗:
留。
译:
曾子说:
”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
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
三、思考讨论:
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这种看法你赞同吗?
为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结合所学,査一査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守身”和孝顺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丧失了操守的人就不能孝顺父母呢?
请在班级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四、延伸阅读: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孔子的学生曾参(即曾子)家有一块菜地,他的父亲曾点在地里种了许多瓜果。
有一天,曾参见瓜地里长了许多野草,就拿起锄头除草、不小心瓜的根刨断了。
曾点正好看见,于是,他拿起木杖向曾参的背上地击了两下。
曾参当场不省人事,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
他爬起来对父说:
“刚才得罪了父亲,父亲用尽力气教调儿子,该不会累病了吧?
”说完,曾参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已的里弹琴唱歌,以示自己并未受伤,好让父亲放心。
孔子得知此事后,对曾参说:
“曾参啊!
我来跟你讲讲舜帝的故事吧!
舜帝的父亲叫瞽叟,他想使唤舜的时候,舜都在他身边;但是他想置舜于死地的时候,舜便躲开了,让父亲找不到。
平日舜受父亲的小杖责打、而大杖责打时就逃走,就是不想使瞽叟得到不义的罪名。
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敦厚的孝子,你不是天子百姓吗?
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
五、积累与感悟:
1.请积累以下两句关于“守身”的名言,并写写你对这两句话的感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一《(论语・卫灵公》
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你如何看待其中“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观点?
请组织一场题为“扬名显父母是否为孝”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大家辩证认识古人的孝道。
第二课手足情深
教学目标:
1、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手足情深”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手足情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经・小雅・常棣》: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古代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其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以兄弟为例,要做到“见友弟恭”,为见的,要照顾弟弟,为弟的,要数重见长。
兄弟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兄弟之间关系和壁,则家庭安宁祥和。
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首先要学会爱亲人,建构和谐有序的家庭伦理关系;然后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向外扩展,做到仁爱百姓;最终达到仁爱万物的境界。
二、新课教学:
1、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见弟求矣。
----《诗经・小雅・常棣》
注释:
①孔怀:
很关心。
孔,很。
②原:
古同“塬”。
这里指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
区因冲刷而形成的高地。
③隰(xí):
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④裒(póu):
聚土为坟丘。
翻译: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2、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责在天。
君子撤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注释:
①亡:
同“无”。
②患:
忧虑。
翻译:
司马牛很忧伤地说:
“人人皆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啊!
”子夏说:
“我曾经听先生说过: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只要对工作严肃认真,做事没有羞失,对人能恭数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
”君子哪里怕没有兄弟呢?
3、孟子日: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
注:
①与(yù):
参与。
在其中。
②数:
意外的事情。
③怍(zuò):
惭愧。
语译:
孟子说:
“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君临天下并不在其中。
父母都很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称王于天下并不在其中。
三、思考讨论:
1.《论语》中总是将“孝”“梯”并举,认为二者是“为仁之本”。
结合课文注解想一想,“孝“和“悌”分别强调的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为仁之本”?
2.“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可见“悌”是一种血缘亲情。
《论语》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似乎“悌”又超越亲情,成为人们萍水相逢时对于知己的向往和追求。
你如何认识这里“兄弟”的意义呢?
请在班内组织一场讨论,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四、延伸阅读:
兄弟情深
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是悠悠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用他最擅长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兄弟亲情的词作。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千古佳句。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撤已有六七年没见面了。
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也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四月离家走在。
苏撤与之偕行,并在徐州停留百余日。
临别之际,适達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写就了这首词来告别其兄。
苏轼读了也即席写了一首同调和韵之作,抒写二人久别重逢接着又将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
全篇语调凄凉,笼罩着浓厚的“愁”与“忧”的气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
自从踏上仕途,苏轼、苏撤兄弟二人的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进谏。
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蒙难。
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在苏轼被关进大狱的时候,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赎罪,结果被贬到筠州盐酒税。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兄弟间的手足真情在患难时更显得弥足珍贵。
后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海南儋州,而苏辙也因为受哥哥牵连被贬雷州,正是一南隔海相望。
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大小苏”不愧为一对情深似海的模范兄弟。
五、积累感悟:
1.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形容兄弟关系的词汇很丰富,兄弟之间感情深厚称之为“手足情深”;兄弟之间和睦友爱,称之为“花萼相辉”;兄弟之间意气相合、亲密无间,称之为“伯埙(xūn)仲篪(chí)”。
查查资料,看看这三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2.中国人家庭观念强,过年过节渴望团圆,春节期间,更是全国人民“大挪移”。
你有过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大挪移”经历吗?
你怎么看待春节团圆的观念?
请与同学一起分享过年过节的体会。
第三课尽心致养
教学目标:
1、理解“尽心致养”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尽心致养”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尽心致养”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尽心致养”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子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符合天地法则,是人类行
为的准则,父母养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赡养父母,既是一种法律义务,又是一种道德行为。
它既包括子女给父母提供的
物质和经济保障,又包指子女对父母精神上的侍奉陪伴。
“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
”赡养父母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物质上的富贵多寡,而在于即使让父母“啜菽饮水”也能“尽其欢”。
百善孝为先,孝养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子女所应尽的天职。
二、新课教学:
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末之有也。
----《孝经·庶人章》
注释:
①庶人:
普通百姓。
译:
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做不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2子路曰:
“伤哉,贫也!
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曰:
“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啜(chuò):
吃。
②菽(shū):
豆类。
3③手:
通“首”。
④还(xuán):
迅速。
⑤椁(guǒ):
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①称(chèn):
相称。
译:
子路说:
“伤心啊,贫困!
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不能好好赡养,去世了不能按礼制来安葬。
”孔子说:
“即使吃豆类喝清水,而能使父母终生快乐,这就是孝。
父母去世,用棺材收敛他们的遗体,迅速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与家中的财产相称,这就是礼。
”
3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
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
------〔汉〕桓宽《盐铁论·孝养》
注释:
①当豢(huàn):
指肉类食品。
译:
善于供养父母的人不一定供给他们肉食,也不一定供给他们绣有花致的丝织衣物。
用自已所有的一切尽心地供养双亲,这就是最大的孝。
三、思考讨论:
1.孔子认为“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盐铁论・孝养》中说“以已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
这两句话中对赡养父母的认识有什么共同点?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2.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很多年轻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从而给人一种照顾不好老人有情可原的错觉。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四、延伸阅读:
江革负母
东汉人江革,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当时天下大乱,盗贼横行,江革就背着年迈的母亲四处逃难,精心地侍奉着母亲。
路上,江革多次遇到盗贼,盗贼见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抢,就想拉他入伙。
每次江革都是苦苦哀求,说如果留下孤零零的老母无人赡养,在兵荒马乱之中,母亲如何保全性命?
自己又如何心安?
盗贼见他是个孝子,都被他的诚心感动,谁也不忍心劫他,更不忍心杀他。
后来,江革搬到下邳(pī)居住,穷得连衣裳鞋子也置办不起了,只好替人家辛苦做工,以此来赚钱供养母亲。
凡是母亲需要的东西,他都竭尽所能供给母亲。
后来,母亲去世了,江革哭得很哀伤。
于是,他就住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即使睡觉的时候也不脱去丧服。
后来,人们仰慕他的德行,推举他做了孝廉。
江革的事迹被后人传为佳话,人们称他为“江巨孝”。
五、积累感悟:
1.古今中外都有许多歌颂父母的诗篇,其中蕴含了人们对于父母的深沉情感,如孟郊的《游子吟》、舒婷的《母亲》、泰戈尔的《金色花》等,请把这三首诗摘抄在你的积累本上,并且背通下来。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因为自己的过错和父母冲突的情况?
如果有,请写一封信给你的父母,向他们表达对此事诚挚的款意。
第四课忠于正道
教学目标:
1、理解“忠于正道”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忠于正道”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忠于正道”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忠于正道”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正道,指我们为人处事时正确的道理、准则。
《管子·立政》中说,“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可见忠于正道的重要性。
要忠于正道,首先要从“正身”做起。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正”之人才能对社会人民起正面的引导作用。
如何才能“身正”?
古人常把“仁义”当成立身之本,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只有“居仁由义”,方能“身正”,也方能让天下人信服。
当今社会,各种诱感日益增多,忠于正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我们需要有忠于正道的勇气,用自己对正道的忠贞来匡正自我,匡正天下。
二、新课教学:
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论语・颜渊》
注释:
①帅:
率领,带领。
译: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
孔子回答说:
“政,就是端正的意思。
您带头端正起来,谁敢不端正?
”
2、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译:
孔子说:
“如果执政者自身品行端正,不发命令,政策也能得到施行;如果他自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出命令,也没有人听从。
”
3、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滕文公下》
译:
扭曲了自己人格的人,没有能使他人正直的。
三、思考讨论: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认为坚守正道要从“正身”做起,只有“身正”才能“令行”。
为什么孔子这样认为?
请思考“修身”与“治国”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和同学们展开讨论。
2.“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认为,要忠于正道就要坚守“仁义”,请査阅资料,了解“仁”“义”的内涵,并与同学们就为什么“仁义”是正道之本展开讨论。
四、延伸阅读:
郅恽拒关
郅恽是东汉时一个管洛阳城门的小官,他的耿直早在王莽算政的时候就已广为世人知晓。
后来,光武帝刘秀听说他的学问和品德,本想重用,见他年老体弱,就让他做了个管城门的小官,他也不推辞,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
有一次,光武帝带领众人到洛阳郊外去打猎,回城的时候已是深夜。
车驾到了郅把守的上东门,光武帝的侍从让郅恽开门,被郅恽拒绝了。
过了一会儿,光武帝亲自策马立到桥边,命令郅挥开门。
不料郅挥说:
“夜里看不清楚,不管是谁要进城,还是按朝廷的规矩不能随便开门。
”光武帝只好绕道到东中门进城。
第二天,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章已经送上来了。
奏章上说:
“陛下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
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么办?
”光武帝看了奏章,觉得郅恽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于是,赏给郅恽一百匹布,把那个掌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
五、积累感悟: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修身的名言,比如孔子的“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庸》中“知耻近乎勇”等,请你把这三则名言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加以背通。
2.忠于正道,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就需要对自己的人格不断地完善,曾子也说要每日“三省吾身”。
请你在班里发起一个“日三省吾身”的活动把自己每天对自己的反省及感悟记在日记本上,并在活动一个月后开一个班级交流会。
第五课笃行正道
教学目标:
1、理解“笃行正道”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笃行正道”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笃行正道”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笃行正道”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践行正道,是每一个忠于正道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孔子说: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
”可见一个人要践行正道,首先就要做到言语忠实守信,行为笃厚恭敬;践行正道,还需要有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要有“九思”。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往往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观照,从而保证自己在正道上不偏移的。
践行正道,不仅仅是一种洁身自好的品格,更是一种匡正天下的情怀。
体现在教育上,它是教人品行忠信。
体现在政治上,它是提拔正直之人才,让他引领社会走向正道。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不缺乏践行正道之人,让我们学习他们正直不屈的人格、忠信笃实的品性,使中华之“正道”在你我身上发扬光大。
二、新课教学:
1、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翻译:
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
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2、子张问行。
子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注释:
①蛮貊(mò):
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翻译:
子张问如何处世。
孔子说:
“言语忠实守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身处野蛮的国度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实守信,行为不笃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
”
3、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故,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语译:
孔子说:
“君子有九种思考:
看的时侯思考是否看得明断,听的时候思考是否听得清楚,思考表情是否温和,思考举止容貌是否端庄,思考言语是否忠实,思考做事是否严肃认真,思考遇到问题如何向人请教,思考生气时会存在什么后患,看见能取得的事物,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
三、思考讨论:
1.孔子认为“言忠信,行笃敬,虽貊之邦行矣”,可见践行正道首先要从自己的言行开始,想一想,为什么做人忠实讲信用、行为踏实就能通行千里?
并和同学们展开讨论。
2.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可见要做到践行正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君子这“九思”当中,哪一思的内容最难做到,它和践行正道有什么关系?
四、延伸阅读:
颜真卿宁死不屈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了,但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已经形成。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自称天下都元帅。
德宗问宰相卢杞怎样处理,卢杞说,最好先派人去动降。
那么派谁去呢?
卢杞说,颜真卿最合适,他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
其实,这是卢杞的奸计,他早就妒忌颜真卿的才能,想要借叛军之手杀掉颜真卿。
虽然颜真卿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德宗皇帝只好同意派他去。
颜真卿带着圣旨,赶到准西叛军所在之地。
刚一开口,李希烈的部将就把刀架在颜真卿的脖子上。
颜真卿大义凛然,面不改色。
李希烈斥退了手下,大摆筵席,想借机策反颜真卿。
这时,有人上前劝道:
“李元帅当了皇帝,宰相就请颜太师来当。
”颜真卿高声喝骂:
“我已是快要死的人了,会受你们的诱惑和威胁吗!
”李希烈无计可施,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
后来,李希烈派人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浇上油,高喊再不投降就要烧死他。
颜真卿一听,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要朝火堆里跳,火苗烧着了他的眉毛、胡须,但叛军这时还不想让他死,就拉住了他。
李希烈见颜真卿忠贞不屈,反而成为阻碍,就下令死他。
这位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文武双全的四朝名臣,最后死于叛军手中,终年七十六岁。
五、积累感悟:
1.积累下列名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一一《淮南子·诠言训》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宋)文天祥《言志》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坚守的“进退”原则,他们不管自己是“穷”是“达”,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守正道。
请查阅资料,看看哪些古人坚守了这一原则,并组织一场“坚守正道”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在班会上分享彼此的感悟。
第六课忠言直谏
教学目标:
1、理解“忠言直谏”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忠言直谏”的名句。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忠言直谏”的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忠言直谏”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古圣先贤所提倡的忠,不是不论是非黑白全部听命于君王,也不是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顾全大局、秉承正道的忠言直谏。
忠言直谏是一种不以个人利益为转移,始终把国家发展放在首位的忠诚之举,也是古代知识分子落实忠道的一条常见途径。
当今社会,同样需要落实忠道。
如果领导、长辈有错,下属和晚辈一定要勇于诤谏,不可因个人利益而三缄其口。
马融说,“违而不谏,则非忠臣”,范仲淹说,“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
是否敢于忠言直谏,落实忠道,实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人格和品德的考验。
二、新课教学:
1、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奏上时务书》
翻译:
直言动谏的人,自古以来都明作“忠”;花言巧语的人,自古以来都作“佞”。
2、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违而不谏,则非忠臣。
---(汉)马融《忠经・忠谏章》
翻译:
在尚未出现苗头时劝谏,是最上等的;在已出现苗头时劝谏,这是次等的;在发生了行为之后才劝谏,这是下等的。
君主行事有过错不动速,就不是忠臣。
3、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
“子未可以去乎?
”曰: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
翻译:
柳下惠做法官,多次被罢免。
有人说:
“您不能离开鲁国吗?
”柳下惠说:
“正直地对待他人,到哪里去而不被多次罢免呢?
不正直地对待他人,何必一定要离开家乡?
三、思考讨论:
1、“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柳下惠被罢免官职后,说正直地对待他人,到哪里去都有可能会被罢免。
可见一个落实忠道的人,有可能会因为过于忠直而与外界环境发生矛盾,如何既坚守屈原般“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品性又使自己不受到伤害呢?
请和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
2、“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
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
”落实忠道,然需要正直的品格,但在进谏时是否只能忠言直谏呢?
请同学们讨论怎样的进谏方式才能更好地落实忠道。
四、延伸阅读:
韩愈谏迎佛骨
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风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
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趋之若鹜,甚至有人为表明虔诚供佛而倾家荡产,有人用燃烧的香烫头顶灼路膊。
韩愈一向不信佛,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他说:
“我知道陸下对佛并不迷信,无非是祈佑福祥而已。
可是百姓们却很容易迷信,以致发生灼头顶烧手指,挥霍钱财,把全部产业统统捐献。
如果不加以禁止,更把佛骨送到寺院供奉,今后一定会发展到断臂割肉的慘状。
这种有伤风化、败坏习俗的做法会传笑四方,决不是一件小事啊!
何况已经枯朽的佛骨是不吉祥的秽物,怎么能将它供奉起来呢!
我乞求把佛骨丢进江河或烧掉,以防止人们受到迷惑。
”
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说:
“韩愈的话触犯皇上,确实罪有应得。
然而如果不是心怀忠恳,不怕被斥责,怎么会做出此事?
我们乞求陛下稍加宽恕,原谅他不当的言论。
”宪宗却仍愤怒。
一时间人人都感到惊恐,也叹惋韩愈的遭遇,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宗这才宽故了韩愈,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五、积累感悟:
1.古代臣子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