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1112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docx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行业供需现状

截止2019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2.6%,预计到2025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事业作为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两会已连续多年提及〃养老〃相关话题。

一.研究背景

(-)老龄人口社会环境

1•我国老龄化不断加速,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我国自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1,65岁以上人口总数和占比均逐年增长,由2001年的7.1%逐步增长至2019年末的12.6%e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5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8.1%,其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76亿。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札“'I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虽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帝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另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图1:

中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及占总

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昔芒軒总咼&导&甘磐甘砰昔貯年磐

OIZEWS9rx86OLl

S8S888SS880OOOOOO

rMZZZZrMZfNZZZZCNFsIZZZ

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网。

当前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逼近14%的深度老龄化标准,预计在未来2-3年内即将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老龄化走势与30年前的日本相当。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

加0.55%,呈现出明显加速的状态,增长排名全球第一2。

预计

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3亿,到2033年则会超4亿2053年将达到最高峰,老年人口达4.87亿,将占到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国家。

2000年至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从10%提升到34%,比世界平均速度快一倍多。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图3:

主要国家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

年均增长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官网。

2•人口结构呈〃纺锤形〃,形势严峻

(1)伴随着低生育率的是预期寿命的不断提升

I960年,我国每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数为5.76人”后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率快速走低,到2018年,我国每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数已下降为1.69人,略高于欧盟和日本,低于美国。

随着社会稳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及医学水平的提升,

全球预期寿命均在不断增长。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1960年的

43.76岁稳步上升至2018年的76.70岁,已逐步接近美国。

图5:

预期寿命(岁)

40.00

Ozqg8O0b9OOOzn9OOOZ寸9802^90002098

——中田•欧洲联盟一日本一美国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官网。

(2)人口结构呈〃纺锤形〃

在少子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出现了较大变

化,目前呈〃纺锤形〃结构,人口重心由年轻向老龄逐渐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近10年我国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0%o,远低于同_时期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

P0

(二)养老需求及赡养问题

1.生育高峰人群养老需求集中爆发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经历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第一个生育高峰期(1950—1957年):

人口出生率保持在20%以上最高的1954年达24.79%。

,约2232万人。

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962-1973年):

绝大部分时间人口出生率保持在30%以上,最高的1963年达43.6%O/约2919万人。

第三个生育高峰期(1981・1990年):

除1984年夕卜,每年的出生率都在20%以上,期间人口增长超1.4亿人。

当前生育高峰人群的养老需求集中爆发,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推测,未来五年将步入老龄化的人口约8300万人3,接近当前老龄人口的半数,传统家庭赡养模式面临较大考验。

2•抚养比持续上升,赡养压力凸显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面向的群体正在步入老龄化,〃四二_〃式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力不从心。

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减少了2600余万人老龄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社会抚养比〃4来看,由于老龄化加速趋势难以逆转,二胎政策放开带来的一走程度的生育率上升,我国社会抚养比由2010年的36.49%逐渐上升至2019年末的41・40%5。

可以预见z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抚养比还将会继续增长。

从更能反映老年人口抚养负担的〃老年抚养比〃来看,由1990年的8.3%逐步上涨至2019年末的17.8%且上涨趋势愈发明显,全社会面临的老龄人口赡养负担在加重,人力、物力、

彳抽样调査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64岁人口占比达5.94%,十年末总人口为139538万人。

4即少儿和老年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

5因国家统讣局网站数据1990年前数据空缺,此处采用世界银行官网数据。

经济资源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向养老产业倾斜。

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预测,预计2030年末,老年抚养比将达到24・7%6。

3•家庭养老基础日渐薄弱,压力日益加大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7z2015年按年龄分组,60-64岁低龄老人平均子女数为2.3人,65-69岁中低龄老人平均子女数为2.7人,70-74岁中龄老人平均子女数为3.3人,75-79岁低高领老人平均子女数为3.7人,80-84岁中高龄老人平均子女数为4.0人,85岁及以上高领老人平均子女数为4.1人。

当前中国中高龄老年人家庭人力资源还比较丰富,但长期来看,家庭养老基础日渐薄弱,家庭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外化为社

&中国经济信息网《2020年中国养老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7党俊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7/16会问题的客观态势不可避免。

4•老龄人口文化程度偏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我国老年人中未上过学的约占29.6%,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1.5%,初

中和高中的约占25.8%O整体而言,我国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偏低,在如今数字化、网络化社会中获取信息和使用电子设备困难,容易被社会排斥,若无人照顾,生活质量很难提升。

2019年11月,全国老龄办在《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中提到: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8年我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老年人平均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

75%,患病人数接近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

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

5•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严重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全国独居老人占比为

13.1%,仅与配偶同住的占比为38.2%,与子女同住的占比为41.7%,与高龄父母同住的占比为1.7%e据测算,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18亿人9。

可以看出,当前老年人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突出,半数以上

8由中国老龄科学研尤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老龄蓝皮书。

9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8/16

老年人独居或仅与配偶同住,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值得重视。

(三)政策环境及行业管理

1•两会高度关注,养老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

养老是基本民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的全国两会高度

关注养老政策,开放养老服务市场、上调基本养老金及下调养老

保险费率始终为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历年两会关于”养老”主题发言梳理

1•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2.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3•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宅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4.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落实退役军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接续政策。

1•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

T弋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2•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3.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訣给;

4•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5•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6•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

推逬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1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捋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

3.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2•各级政策频出,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2013年开始,我国密集出台养老产业相关的扶持政策,从产业定位和战略规划逐步转向行业标准、模式探索及政策落地等细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框架,保障了深化养老服务的〃放管服"改革,同时提供涵盖资金、人才、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便利支持。

二养老行业供需现状

(-)养老行业的供需现状

1•养老机构和床位数增长快速

近年来z养老服务行业整体发展迅速,养老机构数量持续攀升。

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4065个,较上年末增长14.34%,增速创近年来新高io。

图Uh养老机构数(2015-2019)

■机构数-■►•增长率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网。

虽然新冠疫情对部分养老机构服务供给产生了一走影响,但全国养老机构总数保持攀升势头不减。

截止2020年二季度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5814个,较年初增长率5.1%,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9.6%O养老机构依然处于快速扩张布局的过程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有望进一步快速增长。

10民政部公布数据,养老机构统i卜范碉不包括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复员军人疗养院、军休所。

下同。

11/16

养老床位数随着养老机构总量同步变化。

截止2019年末,我国养老床位数量已达761.6万张,5年间增长了210.2万张,增长率高达38.12%。

2020年以来,养老床位数量继续增长,截止2020年二季度末,养老床位总数已达791.9万张,较年初增长30.3万张。

图11:

我国养老床位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网。

根据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每千名老年人

拥有养老床位29.1张,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千人的水平。

2020年二季度末,养老机构床位数和社区养老床位数合计

791.9

可得巨

政事山

千名老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网。

2.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

(1)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其中城市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4.2%e2019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599万人,简单测算,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老人约2700万人。

(2)社区老龄服务需求结构基本稳走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38.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看病服务,12.1%的老年人需要上门做家务服务,113%的老年人需要康复护理服务,10.6%的老年人需要心理咨询/聊天解闷服务,10.3%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教育服务,9.4%的老年人需要日间照料服务,8.5%的老年人需要助餐服务,4.5%的老年人需要助浴服务37%的老年人需要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

(3)老年人消费能力提升,高端养老需求发力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老年人收入平稳增长,2015年度,全国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23930元,按可比价计算,

年均实际增长5.86%。

农村老年人平均收入7621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实际增长9.06%,老年人消费能力稳步提升。

同时,

享受第一批改革红利的首批中产阶级正在步入老龄,较强的消费能力将推动中高端需求发力。

(二)当前养老行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养老产业从业者调直报告2020》12,阻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最大困境依然是〃支付问题",总占比达到25.2%,其中〃支付意愿〃占比13.8%,高于〃支付能力〃的11.4%,其次是〃盈利模式〃和〃养老人才〃,分别占比24.5%.18.5%,〃为全社会建立起社会化的养老消费意识〃是中国政府和养老企业下一阶段的共同课题。

1•收入不足导致老龄人口支付意愿不强

虽然我国老龄人口的收入平稳增长,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具有明显的〃未富先老〃特点,老龄人口的支付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养老服务的刚需客户主要为七八十岁的老人,艰苦岁月的洗礼让他们习惯节俭生活,对于高价格的养老服务支付意愿不强。

根据相关硏究,以北京市为例,针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事业单位型养老机构平均收费是3700元/月、民营非企业养老机构的平均收费是4500元/月、企业养老机构是9800元/月。

但北京市老年人包含养老金在内的收入中位数是3833元,7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5000元,只有10%的老年人月收入是8000元以上,而这10%的老人里,生活不能自理、有住养老机构需求的人群占比仅为15.6%e

2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不足

截止2019年底,全国各类养老床位数量约761万,疫情期间报道真实入住老人数量约200万,按此推算,全国整体平均入住率只有30-40%13o

著名人口学家、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教授2016年对北京市的养老机构的调研统计发现,养老机构「6年收回投资的仅占9.1%,10年以上收回投资的占62%。

经营方面,实现盈余的养老机构仅占4%,基本持平的占32.8%,稍有亏损的占32.6%,严重亏损的占30.7%,养老机构大都亏损。

根据《中国养老产业从业者调查报告2020》,国内很多入住率较高、去化速度较快的养老项目,几乎全部定位中端市场,以高性价比的服务为核心卖点,这更符合处于起步期的中国养老市场环境和客户实际需求。

大量老年服务需求下,养老床位的空置显得异常突兀,其背后实质反应的是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不足,仅仅增减养老服务床位数是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的将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提升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性价比将是对养老服务的更高要求和考验。

3专业人才不足

人才是全世界养老产业的共性痛点,根据《中国养老产业从

13数据來源于澎湃新闻于2020年10〃发布的白皮书《中国养老产业从业者调查报告2020》

15/16

业者调查报告2020》从业者普遍认为运营管理类、一线服务类、经营管理类是最稀缺的3类人才。

201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达到59.4万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但与此同时,有机构预测,在当前我国超4000万失能失智老人的情况下,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超600万人,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