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591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docx

社区警务重点课件

第一章绪论

社区警务又称之为问题导向警务,是当今世界警务革命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警务思想和警务战略,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之后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广泛推行,英国把社区警务改革推向高潮,显示出独有的警务价值魅力。

社区警务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我国,并与我国的基层基础工作、群防群治等警务传统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改革发展战略。

第一节社区警务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一、对西方现代警务改革的简要描述

(一)第一次警务改革:

都市警察建立时期

▪以1829年英国伦敦建立现代职业制服警察为标志,以英国内务大臣罗伯特¡¤比尔为代表,提出并通过了《伦敦大都市警察法》。

(二)第二次警务改革:

警察的专业化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警察专业化改革和建设,提高警察的专业化程度和能力。

(三)第三次警务改革:

警务现代化建设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警务现代化改革,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标志,大幅度增加警力、财力和物力,以提高警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四)第四次警务改革:

社区警务改革第四次警务改革以推行社区警务为主要内容,它特别强调警察与民众的关系,强调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彻底改变过去警察是“打击犯罪的战士”的形象,重新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警察要做“社会的服务员”,

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先发型的、强调预防犯罪为主的主动性警务风格。

二、社区警务改革的历史背景与警务价值

(一)社区警务是对第三次警务改革(传统警务模式)的理性思考和辨证否定

1.警察与人口的高比值、大幅度增加警察人数与减少犯罪、控制犯罪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2.快速反应警务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3.警察打击犯罪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仅仅依靠警察力量来实现控制犯罪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4.仅仅强调打击犯罪是不够的,而应该依靠社会力量去主动预防犯罪;

5.警察与民众关系的重要性。

(二)深刻认识到社会是预防和控制犯罪的主体和根本力量

1.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打击、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根本力量也在于社会;2.有机整合各种社区(社会)治安资源,充分发挥其预防犯罪整体性和系统性作用。

“全民皆警”、“重建社会和谐”、“社会治安,人人有责”。

三、我国社区警务改革的现实背景和条件:

是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呼唤新的警务改革与之相适应,并努力实现我国优秀警务传统的继承发扬与西方国家社区警务改革先进理念的相互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极大地推动了警务部门对社区警务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社区警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手段和必然要求,本质意义上就是“和谐的警务”。

[相关资料]

1997年4月“苏州会议”,大张旗鼓地推出公安派出所改革。

社区警务改革初露端倪;

1999年,南京的鼓楼区、杭州的上城区等,抓住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率先实施社区警务;2000年12月,民政部制定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20XX年3月的“杭州会议”,公安部明确要求积极推行社区警务战略。

20XX年8月,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意见》四、社区警务中国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

(一)中国社区警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区警务的发展历程,具体地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萌芽时期

▪抗日战争后至建国前,是我国社区警务的萌芽时期。

在这一时期,创造并总结了许多专门机关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成功经验,正式确立了我国公安保卫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社区警务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源泉。

2、形成时期

▪建国以来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是我国社区警务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公安机关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治安管理为中心,以户口管理为基础,以群众工作保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治安积极性,逐步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这一时期,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载体的公安派出所,其职能非常明确,就是要夯实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强调预防违法犯罪。

3、挑战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4月公安部在苏州召开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简称“苏州会议”)之前,是我国社区警务受到严重挑战的时期。

(1)公安派出所的管理和防范职能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派出所承担了繁重的侦查破案任务,使得派出所工作“本末倒置”,偏离了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2)基层社区组织的管理职能严重弱化。

基层社区组织管理和控制社会的能力大大削弱,严重削弱了社区警务工作的社会、组织基础。

(3)派出所的人口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在静态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以户籍管理为中心的人口管理制度,与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和环境明显地不相适应,以致于造成一定时期公安机关人口管理特别是重点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的严重失控。

(4)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和职责划分不适应社区警务工作的发展要求。

▪一是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不够合理,警种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职责不清,不利于工作协作配合;

▪二是警力配置的结构极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型,难以适应日趋繁重的工作需要。

▪三是上级公安机关及有关业务部门与派出所的关系没有理顺。

4、创新时期

▪以1997年4月公安部召开的“苏州会议”为标志,我国的社区警务工作迈入了改革、创新时期。

20XX年3月,公安部召开的“杭州会议”又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1)明确了派出所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是推行社区警务战略。

(2)确定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战略目标。

▪(3)明确了派出所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管理和防范工作。

▪(4)进一步改革派出所的勤务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

(二)中国社区警务的基本总结

▪1、中国社区警务具有优良传统和强大的发展优势。

▪《人民警察法》也作了明确规定:

“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从法律上为我国社区警务的推行提出了要求和提供了依据。

▪中国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理论、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2、中国社区警务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国家特色。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决定了我国社区警务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出这一宗旨。

▪20世纪80年代初期,确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我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基本方针,也为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社区警务的建设和发展奠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从我国各级基层党政组织建设来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鲜明特征。

3、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规范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

(1)派出所的民警是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基本警务力量;

(2)建立了稳定的社区警务工作社会化组织;

▪(3)形成了以人口管理为重点的治安管理模式。

▪(4)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社区警务工作制度。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是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是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根本方略。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是我国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好形式。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是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社区警务基本原理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对社区概念的理解

v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社区与社会》(最早的定义):

“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特定的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维系力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强调共同区域、共同意识、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的社会实体。

社区不是一个人为的概念,而是一个带有自然生长和发展性质的社会生活体系,彼此之间建立联系,以解决由于居住在一个可界定的疆域内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满足共同的需要。

比如:

社区文化、服务、环境、治安等)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人口要素。

即以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他们是构成社区的首要因素,是社区生活的主体。

★地域要素。

作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总是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空间中。

一是提供活动的场所;二是提供生产和生活的部分资源;三是影响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要素。

社区文化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属(依赖)与社区认同感等。

其是社区居民凝聚在一起的维系力。

不同的社区文化都是不同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以及居民共同生活之历史与现实的反映。

社区文化是区分不同社区的重要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与特殊性。

★组织结构要素。

社区的组织结构主要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社区必须有组织、有秩序的规范运行和协调发展。

★生产(活)条件要素。

即一定的生产、生活设施等。

社区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设施条件。

其数量和质量如何是评价该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社区的类型与社会功能

(一)社区的类型社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组织系统,每个社区因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条件、历史传统、居民构成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区。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社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v关于社区类型的划分,可以采取多种角度、多种方法。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区分角度和方法:

v1.地域性社区划分法

v最常见、最通用的划分法,主要根据地域条件和特征去比较、划分社区的类型。

据此,首先可以划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等三种类型,接下还可进行细分。

v2.功能性社区划分法

v主要特点是注重或强调社区的某些功能性特性,如经济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等。

(二)社区的社会功能

v社会功能是指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成员之人际关系等在社会变迁、社会运动过程中的现实能动作用。

v社区主要有社会服务、人的社会化、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等四个方面的功能。

v社会服务功能。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其主导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和机构以及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

v人的社会化功能。

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v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

社区发展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区域社会的场所以及民主建设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同时,社区发展也有赖于居民的社会参与和民主管理。

社会民主是居民社会参与的内核与价值要求,而社会参与则是社会民主的实践体现。

v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

指社区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结构、地位和作用。

一是有一套政府管理与社区组织相结合的社会控制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二是拥有一套社会帮困、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和运作机制;三是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参与和民主管理、社区服务、人的社会、社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社区发展任务之中。

v第二节社区警务论要

一、科学理解社区警务的内涵

(一)从两个层面理解社区警务之内涵

★社区警务是社区与警务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