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8846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docx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重物质而轻精神。

在这样的群体心态支配下,教育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实用性的功利追求:

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

所幸的是,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功利化和实用性倾向导致的严重后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理论界开始对“唯理性、重实用”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提出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迄今为止,人文素质教育在各高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是,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弱化现象,而高职生的总体素质又不及大学生。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急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不可或缺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许多高职院校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

但是如果纯粹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课程,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漠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没有从“精神立人”的高度去把握的话,那么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将是机器人式的熟练技工,而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材。

正象爱因斯坦所说的:

“单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中国高等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认为,专业技术教育会把学生培养成为熟练的工人,但由于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缺失,学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同样将处于弱势。

所以高职教育一定要实现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不可或缺。

  再来看看校园中的高职生。

“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钱决!

”“问世间钱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拼…”这是一位学生习作中的语句,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让人触目惊心!

及时行乐,多谈恋爱,消费攀比,这是“享乐主义者”。

还有许多是典型的“实用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

英语、计算机考级等一定要通过,各种资格证一定要多拿,专业课一定要学好,因为这是以后的“饭碗”。

当然也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无所事事者,因考不上普通高校而自怨自艾、萎靡不振者,等等。

高职生的思想现状实在堪忧,加强人文教育,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

  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于高职教育来说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专业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事”,人文教育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两者应共生互动,相异互补,相互融合。

所以,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在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教育上独具优势

  

  “教育乃建构精神,它使生活成为人的艰难作为。

”而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中,绝大部分是“冷冰冰”的专业课、实训课,那里只有专业知识,只有实用技能,几乎没有生命的对话,没有精神的交流。

语文则不然,语文以其独特的人文性保持着恒久的魅力。

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田芳所言:

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历程的长河,它从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

所以语文本身就渗透着文化的精髓,跳跃着生命的音符。

可以说,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接近人内心和灵魂的学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有着深广的影响,它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对于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校《大学语文》课采用的教材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教程》,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分为“文学”和“人生”两大格局,意在通过文学审美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理想和境界,让学生在阅读愉悦中感悟人生,体悟社会、历史与世界。

课程内容除文学外,也涉及历史、哲学和人与自然、社会等广泛的文化领域,旨在通过讲述和解读,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认识能力和反思精神。

教材既重视课程内容的经典性又突出其现代意识,与专业课形成博与专的合理关系。

所以无论从教材的编排格局上看,还是从教材呈现的内容上看,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上的学科优势。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也是人学。

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中国一代代文人不断高扬生命意识、叩问生命意义、探询生命价值的历史。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折射出作家的情感、处世态度和人生追求。

学习这样的经典诗文和时代美文,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与古今的思想大师、文学巨匠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

这样的沟通与对话能使学生体验到作家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人格修养,从而反观自身的情感世界和生命状态。

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反省,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生命境界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文学作品中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就会逐渐浸润学生的心灵。

  可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

这样的教育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会更有成效。

所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在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独具优势。

  

  三、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人文教育,将作家身上、作品本身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阅读经典作品,挖掘其“今点”意义

  当今,无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大学语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学,更应凸显其人文性,那么经典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毋庸置疑了。

而许多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无论在何时何地,它都具有有效的阐释空间,能够激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所以在学习经典文本的时候,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先人的思想、情感的同时,还应该联系我们当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联系我们当今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挖掘经典的“今点”意义。

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发现经典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把它作为自己的生命需要和精神选择,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阅读经典,就不能不读儒家经典著作。

对于追求时尚前卫的年轻人,如果一味的“子曰”“诗云”,为读经典而读经典,忽视解读经典的“今点”意义的话,学生的兴趣将荡然无存,甚至会认为这些迂腐至极,那么“用经典来涵养人文”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笔者在讲授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著作时,没有对这些语录作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因为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只要学生能用浅显的语言说出文句的大意即可,教学的重点则是讨论探究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谈到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仁”时,根据“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的阐释,要求学生思考现代社会是否需要关爱别人,是否应该学会宽容。

显而易见,在世风日下,人情淡薄的今天,儒家的仁爱思想根本没有过时,而且需要大力提倡。

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关爱与宽容。

通过这样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做一个博爱的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培养一种悲悯的情怀。

儒家的第二大宗师孟子提倡“仁政”,认为要实行“仁政”,必须先“养民”,再“教民”。

他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此谓“养民”。

在此基础上,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此谓“教民”。

唯有如此,才能称王天下。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讨论孟子的先养民再教民的仁政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结果学生兴趣大增,畅所欲言。

有的认为百姓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才有可能安居乐业,社会才会安定太平。

有的认为社会上干烧杀盗抢等违法犯罪事件的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才会铤而走险。

继而引出了关爱弱势群体、多提供就业机会、创建和谐社会的话题。

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就会认识到,孔子、孟子并非眼观鼻、鼻观心在闭门谈道德、论修养,儒家的思想也是济世救民的,儒家的经典著作并没有过时,它们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诚然,古今的观念会发生碰撞,如孟子的“重义轻利”与现代社会的“义利并举”问题,孔子的“讷言敏行”与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是否矛盾等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启发学生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而不是将它看成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应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阅读经典,挖掘经典的“今点”意义,那么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成了继承历史、感悟人生、认识社会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得以建构,人文教育也就自然地渗透进教学之中。

  

  

(二)开展人文性语文活动,渗透人文教育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除了挖掘文本的人文蕴涵、突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外,还应该多开展人文性的语文活动。

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1、开展“走近经典”诗文诵读或吟唱活动

  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基本上是经典的诗词和散文。

尤其是隋唐以后的诗词,非常注重语言的韵律,讲究押韵、平仄、对仗,词与词的组合体现了音韵美、音乐美,而这些经典诗文又积淀着作家、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

诵读这些古诗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音韵美、音乐美,还能感受到蕴涵在诗文中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这在古人的文论中可以得到证明。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理论,清代的桐城派则根据曹丕的理论提出了“因声求气”的学说。

桐城派论“因声求气”,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最强调讽诵朗读。

认为通过反复朗读吟咏,可得文章的神气、意蕴。

李海林先生在《言语教学论》也认为:

诵读有内化和外化两个心理过程,诵读是一种多功能的言语活动,这两种功能原理使诵读比默读有更深刻的心理效应和更大的心理痕迹。

可见诵读法有利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内化,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诵读。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语气语势,促进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同化和顺应不断趋向新的平衡,从而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语言的力量就化为了精神的力量。

一般老师都在分析诗文前后让学生美读、诵读,笔者除了在课中引导学生诵读外,专门在每次上新课之前,开展“走近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诵读的篇目大多是上节课所学的诗文,因为教师之前已经指导过如何诵读,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好诗文的语速、语调和语气重音,再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可以摇头晃脑,也可以一板一眼;可以齐声诵读,也可以请很个性化的学生独诵。

这样学生就能从诵读中体会字词化作声音带来的节奏美,从声音节奏中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最终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古诗词的美还可以通过吟唱得以充分显示。

所以在教苏轼、李清照、李煜等的词时,可以让学生倾听名家的吟唱,再学会吟唱宋词,并可以在下次课前即席演唱。

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在或激昂或凄婉的吟唱声中,在诗意氤氲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会得到洗涤和净化,诗文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就会逐渐浸润学生的心田。

  2、开展“课前三分钟论坛”活动

  上文所说的“走近经典”的诗文诵读或吟唱活动,主要在以女生为主的文科专业班级中开展。

而在几乎清一色男生的班中,笔者开展了“课前三分钟论坛”活动。

每次上课伊始,由一位事先指定的同学就某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者可以反驳,双方可进行言语上的交锋。

话题可以是校园中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社会上的焦点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

作为高职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开展这样的活动,旨在以论坛方式促使学生反思自我,关注社会人生。

在对自我、社会、人生的认识与反思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然,人文性的语文活动可以由课内走向课外,教师可以以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为阵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生命、理想、信念等为主题的诗歌朗诵赛、演讲赛、辩论赛等一系列的人文活动,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那么学生肯定会在亲身践行或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突出评价与考核的人文性

  如今的高职生,主体意识很强,个性鲜明突出,有较强的反叛意识。

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平等的首席”,必须尊重学生平等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话语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个性舒展的自由。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注意评价的人文性。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万不可冷眼相对,讽刺挖苦。

遵循鼓励性原则,少批评,多表扬。

在这样的课堂上,看不到居高临下的教导,看不到声色俱厉的训斥,有的只是平等的对话、充满人文性的评价,自由的讨论取代了一言堂和权威结论发布;平等的师生关系取代了传统的师道尊严。

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师生关系中,在洋溢着人文氛围的课堂上,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就得到了培养。

  另外,还要突出课程考核的人文性。

平时成绩占30%,包括学习态度、考勤、平时作业及比赛获奖等。

考试成绩占70%,出卷时减少客观题,加大主观题的比重,以分析题、论述题、作文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对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对自我及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反思精神。

惟有人文性的考核,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课外的社团指导,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在学会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9.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34,313.

  [3]聂伟.发掘经典的“今点”意义[J].语文学习,2005(6).

  潘美明,女,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