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835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1-10全集).doc

 第一集  公司!

公司!

前言

1858年4月10日,泰晤士河畔耸立起一座95米高的新建筑,里面安装着当时英国最大的一座钟,重达15吨,分针长度超过4米。

大笨钟后来被视为英国的重要象征,而最初它的出现,则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一标准时。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

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纷纷写下公司之名。

  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

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

  采访罗伯特·蒙代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我认为,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

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在让中国变得强大,他们是和政治领袖一样重要的人物。

  公司到底是什么?

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公司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一切问题从来都没有唯一和不变的答案。

  我们出生之前,公司早已落地生根,我们离开之后,它还将长存于世。

它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未来。

  我们无法错过这个比我们的生命更加古老和年轻的命题。

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我们想要再次回望来时路。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第二集   市场无限

  斯密认为:

“每一个人为改善他的状况而自然地作出的努力,当其具有施展的自由和安全时,就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原则”,他进而指出,不需要借助其他,这种个人的努力就能给社会带来财富和繁荣。

  钱乘旦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当工业革命创造了相当的一批小工厂主,小企业主,把这群人推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的时候,这些人就痛感国家垄断政策,某些大的商业集团,商业公司,对经济的垄断的活动,是挡在了他们所试图走的那个路上,那么这些人就要求结绑,就是松绑。

  保罗·肯尼迪 耶鲁大学教授

  我们可以继续通过保护主义、对外征服以及独家的垄断地位,来赚取大量金钱,但是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而且,如果我们让别人有了钱,他们就能够向我们购买更多的产品。

  第三集  猎富时代

  1776年,美国独立前夜。

  一本不到20页的小册子开始流传。

小册子名为《常识》,作者托马斯·潘恩用朴素的文字,激励人们反抗暴政和奴役。

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常识》一书对民众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1904年,美国《企业家》杂志选用《常识》中的一段话,作为发刊词。

此后百余年中,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杂志扉页上的这段话,却从来没有改变。

它被称为“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

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

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

  “君子不言利”。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这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准则,在其他很多国家,这也是令人赞扬的社会品德。

  但富兰克林却告诉大家,挣钱不是贪婪,也不为谋生,而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丽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直到今天,富兰克林的格言仍然闪亮在尘世间。

对于跃跃欲试的人们来说,还有什么比思想解放更能释放他们的能量呢!

  加斯·塞隆纳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

  如果从这样一些方面来考虑,企业家是对公司未来心怀憧憬并能付诸实践的人,企业家的目标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资源重新组合起来。

这就是企业家的定义。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在市场经济当中,面临着不确定性,这时候需要有人高瞻远瞩,看清未来,具有这样一种素质的人就是企业家。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如果个人没有自由,法律、文化不鼓励人们冒险,不鼓励人们创新,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企业家。

  正如古代雅典人说的那样:

承认贫穷并不是可耻之事,不努力去克服贫穷才是堕落。

  自由竞争,把全社会最有奋斗热情的人筛选了出来。

这些曾经饱受贫寒、生活在特权之外的人获得了自由之后,他们迸发的创造力让世人敬仰。

  “和比自己强的人合作,而不是和他们战斗。

”这是卡内基一生信奉的“常识”。

他还特意撰写了一句话,让人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这里躺着的人,善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

  合作是理性的成果。

  一个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普通人,没有权利阻止其他的普通人获得成功;一个通过社会赋予的自由而登上舞台的公司,没有权利控制其他公司的自由。

  无论是谁,如果成了自由的扼杀者,最终受伤害的,也将包括他自己。

  路易斯·高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基本上美国强调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收入和财富可以不一样多,但是机会必须要平等。

  一个没有企业家的国家是贫弱的,一个不能诞生伟大企业家的时代是缺乏创造力的。

当企业家的慈善成为一种反哺社会的集体行为时,便事实上地形成了对贪婪的社会平衡。

  第四集   进步之痛

  公司曾经获得了那个时代最大胆的胜利。

人们对公司的狂热曾经就像一次集体朝圣。

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使得世界在19世纪一百年中所发生的改变远远超过此前的三千年。

然而,正因为如此,世界也不得不同时面对与进步伴生的矛盾、冲突甚至灾难。

  马克思则尖锐地指出了资本的贪婪本性: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第五集   危机时刻

  莲娜·阿赫塔尔 美国金融博物馆档案主管

  金融是这样一种机制,需要钱的人可以从想投资的有钱人那里得到钱,不错,银行是这个机制的一部份,股票市场也是。

华尔街基本上是一个引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所有的公司都是为了赚钱。

这可能就是公司的原罪,人们做生意就是为了尽可能为自己赚取最大的利润。

  凯恩斯的理论被称为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有人称其影响就像是哥白尼对于天文学、爱因斯坦对于物理学。

因为,它改变了此前一百多年中只由市场之手调节经济运行的理念,从此,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必要作用被重新估量。

  “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经济危机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

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公司,都会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第六集   谁执权杖

  战后的世界,迎来了一个大公司竞争的时代。

人们逐渐认识到:

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利润。

管理是公司创造并自我消费的产品,也是每一个成功组织的必修学问。

  究竟谁说了算?

决策又如何执行?

权力的分配、制衡和传承,对每一个渴望长大、向往永生的公司来说,都是必须跨越的制度门槛。

  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盈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

  正如斯隆所说:

“在独裁者的领导下,一个机构是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组织的。

如果独裁者知道所有问题的所有答案,那么独裁制度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但没有独裁者能做到这一点,将来也没有人能做到。

  宁向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以职业经理人出现为标志的。

在过去由所有者掌控公司,其实公司的生命和所有者的生命实际上是捆绑在一块的,这样就不利于最优秀的人,最优秀的能力进入公司,而职业经理人进入到公司的管理岗位上边,和所有权实现了分离,这两权分离,就意味着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生命它可以延续下去,它可以从一个最优秀的人手里发扬光大。

  职业经理人真正走上大公司的管理舞台。

企业的命运从此超越了血缘和运气。

  美国学者钱德勒认为:

当一个企业中层和高层皆为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所控制的时候,便可适当地称为现代企业。

  公司完成自身现代化的这场革命,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国。

  罗格·马维蒂 康兰公司首席执行官

  下一代人不一定能够和上一代人一样聪明,一个人可能是成功的创业者,但他的继承人,儿子或女儿,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天赋。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代代都有才人出。

公司可以传给子孙,经营公司的秉赋却不一定能遗传。

  要想实现“公司无限大”和“公司万年长”这两个梦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显然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一个开创了公司的人,能为它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许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离开。

  1956年,当职业经理人斯隆先生带着荣耀退休时,通用汽车公司选出了新总裁。

斯隆坦然承认:

“雀屏中选的不是我想要的人。

但是,这个人选我无法反对。

  他坚信那句老话:

“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将只是二等复制品。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说: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

20世纪中期,作为公司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公共学问。

  当所有权日渐分散在大小股东手里,习惯了搭便车的股东们关心的是股票价格而不是公司经营;经营权都交到了经理人手里,却没有能够真正制衡经理人的力量,权力和责任的失衡,供养了一批现代帝王。

  但是,在重新寻找责任人的时候,可以挑选、可以评判、可以撤换管理者的现代公司制度,依然是迄今为止最可依赖的纠错、校正系统的提供者。

  路易斯·高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从2007年到现在的大衰退期间,出现了很多对经理人的批判,但取而代之的还是职业经理人。

我们不会退回到从前,因为这已经是更好的了。

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职业经理人和风险管理者。

在任何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中,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企业是这样,政府也是这样。

  要想基业常青,制度比人更靠得住。

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或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每一种选择都有成本和时效。

对任何组织而言,当旧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信任被渐渐折损,唯一的办法是求取新的平衡,建立新的信任。

  第七集    各领风骚

  面对强大的美国公司,松下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他对属下说:

从前是以一个日本人的立场来考虑事情,如今要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做出判断。

作为一个经济的世界人,必须利用本民族文化的优长,才能从事世界性的经济活动。

  人们发现:

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

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

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和利润的新来源。

  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日本人的时间观念。

“迟到”一词,随之出现在近代日语中。

  自明治维新以来,主导开放改革的日本精英阶层就意识到,思想解放是国家进步的根本。

  堀真清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只有公民每个人都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立国和使个人独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尽管有很多方式能够帮助立国,但福泽强调必须重视经济。

  日本《公司法》出台的1890年,国会颁布了第一部《宪法》。

《宪法》强调了天皇的绝对权力,但也赋予了民众一定程度的经济自由,规定:

“日本臣民,其所有权不受侵害。

  橘川武郎 一桥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从根本上来说,欧美注重个人主义,股东是一个一个的个人,经营者也只是考虑自己,考虑个人的升迁。

而日本人认为,只要公司壮大了自己也会变强。

把个人的命运和公司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在一起来,这是最大的不同。

我想亚洲其他国家大概也是一样的。

  1946年颁布的日本《和平宪法》中,天皇只作为国家象征保留,特权和身份制被彻底废除,平等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