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肉羊扩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良种肉羊扩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种肉羊扩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良种肉羊扩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肉羊扩繁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一、概况
*****公司是*****唯一一家良种肉羊养殖为主的私营企业,注册于2002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大路水电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公司下设种羊场、育肥场、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
公司种羊场位于*****高庙镇大路村南,湟水河南岸,建于2002年,当时主要从事牛羊贩运育肥经营,仅有简易砖木结构羊舍1500平方米,各类辅助生产用房200平方米,水塔1座。
2007年投资349万元在该场实施了《青海省*****肉用绵羊种羊场建设项目》,共修建羊舍2250平方米、肉羊运动场4500平方米,配套配种室、诊断室、消毒室、饲料房等辅助生产用房500平方米;购置育种设备25台套、诊疗设备42台套、辅助生产设备17台套、种公羊20只、母羊150只,使肉用基础母羊存栏数量达到250只(其中陶赛特肉羊150只),年向社会提供良种肉羊种公羊和母羊各110只,年可改良当地羊2万只以上。
由此企业从单纯贩运育肥向规模化养殖、杂交改良、纯种繁育方向过渡,建立了面向我省东部农区的良种肉羊繁育场。
目前,种羊场已滚动发展到250只的良种肉羊饲养规模,但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设备及配套设施简陋等因素的制约,种羊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受到了限制,目前仅发展到200只无角陶赛特基础母羊。
公司种羊场现有人员为17人,其中场长1名、生产部3名(畜牧技术人员2、兽医技术人员1名)、产品销售及物资供应部2名、财务部(公司)2名、饲养人员10名。
公司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100余农户签订肉羊购销合同;并为合同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包括:
母畜配种、防疫、疾病治疗及饲料配方等),同时,带动周边350户贫困户从事饲草饲料种植。
这种经营模式是目前发展农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对提高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转变农牧民收入方式,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加快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及当地农牧民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财务状况
公司资产480多万元,近三年累计盈利近150万元,无任何负债,2009年仅良种供种就销售肉羊公、母羊共220只,实现销售收入55万元,实现利润18万元。
2009年7月公司总资产达486.4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100.69万元,流动资产374.97万元。
三、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2001年*****大路水电有限公司被*****工商局和个体劳动者协会联合评为“优秀私营企业”,2001年至2002年连续两年被高庙镇评为“优秀民营企业”,2003年被青海省农业银行授予一级(AA)信用企业,被*****委评为“先进文明单位”。
2009年*****公司被评为地区级龙头企业,总经理马忠明先生现年43岁,撒拉族,青海省循化县人,助理经济师。
1998年投资建设大路水电公司和大路电站,2001年当选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和省工商联执委,并在当年被省工商联评为优秀先进个人;2002年荣获“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并当选为青海省十届人大代表。
第二节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公司良种肉羊扩繁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高庙镇大路村。
二、产品方案及规模
将目前存栏的250只肉用基础母羊扩建成450只肉用基础母羊,年均向社会提供纯种公羊和母羊各417只。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土建建设、种羊引进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三个方面。
三、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主要品种:
品种为无角陶赛特肉羊。
引进种公羊20只、种母羊200只。
主要技术:
采用的技术主要为青海省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肉羊饲养管理技术;羊规模饲养防疫技术;肉羊选种、选配技术;肉羊杂交繁育技术。
主要设备:
购置育种设备15台(套)。
四、土建工程
包括羊舍建设2550平方米、羊舍运动场5000平方米、围墙500平方米、配套配种室60平方米、饲料库房200平方米。
五、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年,2010—2011年。
六、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结构
项目建设总投资411.24万元。
其中:
土建工程费254.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1.76%;设备购置安装费6.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良种购置费98.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93%;流动资金25.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14%;不可预见费1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65%;项目建设其他费用12.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2%。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11.24万元。
其中:
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15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6.48%;地方财政配套资金60.00万元(其中省财政48.00万元,县财政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9%;项目单位自筹资金201.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8.93%。
七、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种羊场每年可向社会推广种公羊417只,年改良当地羊7万只以上,按只均增加收入50元计算,年增加收入350万元以上。
同时,对迅速建立区域肉羊繁育体系,促进绵羊品种良种化、实现养羊业品种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发展养殖业使作物秸秆通过过腹还田,成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对于减少化肥使用量、防止化肥污染和土地板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效益:
年实现销售收入208.50万元、年均利润38.93万元,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1.8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7.44%,税前财务净现值185.01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108.92万元,投资回收期5.37年。
社会效益:
项目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优良品种,扩大改良面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运用良种肉羊经济杂交技术和快速育肥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退耕还草和“西繁东育”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良种肉羊育肥基地,以基地带动养羊业的全面发展,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加养羊户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为推动全县肉羊快速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提供典范。
项目可直接带动肉羊养殖户250户,间接带动1500户进行肉羊养殖,直接参与户年获利2万元,间接户年增收预计1万元,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一、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
三、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四、青海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五、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四节综合评价
一、综合评价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区,长期以来,单一的种植业无法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而县、乡、村办企业受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及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综合因素的制约,大起大落,致富有限而不稳,千家万户得到实惠的不多;林果生产周期长,且受自然环境及区域的限制,一时难以收效;养羊业生产由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家家户户都能干,且群众有悠久的养殖传统和习惯,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是增加农户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该区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产业,而养羊业是畜牧业中最大的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文件精神、《青海省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送审稿)和《青海省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特编制《青海省*****肉用绵羊种羊场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加大种羊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良种数量,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发展肉羊良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当地农区畜牧业发展和生产水平,达到农民增收、富民强省的目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初步分析
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我县绵改工作从60年代末就已开始,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工作,群众已经普遍认识到品种改良是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再加上项目区交通方便,群众有一定的养畜基础,能自觉接受良种肉羊经济杂交和肉羊快速育肥技术。
县、乡、村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健全,能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技术服务。
全县共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45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63名,初级职称74名;具有技术力量较强的改良专业技术人员50名,有绵羊改良点13处,能保证稳定的母羊授配率;畜疫防制实行行政业务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暖棚养畜、人工授精、饲草种植、快速育肥、肉羊经济杂交等技术已在全县推广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资,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牛羊的政策措施。
2001年为发展我县畜牧业,政府投入扶贫贴息贷款500万元给予扶持,2002年开始将全县扶贫资金的60%用于发展畜牧业,从2004年开始每年投入良种工程资金25万元,用于肉羊改良及改良点建设,并制定了有效的发展措施,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范围。
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县实施良种肉羊扩繁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具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条件,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方案和合理的经济结构。
项目实施后,能够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能够带动农民显著增收。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制约因素
1、产业化程度低、养殖规模小、供种能力弱仍是制约当地养殖业良种化进程的关键;
2、缺乏良种生产龙头企业,目前区域的良种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弱,无法承担“企业+中介+基地农户”形式的龙头带动作用;
3、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饲草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
(二)解决方案
1、适度加强种畜场良种扩繁规模,缓解市场供种不足;
2、改善种畜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牲畜生产性能和品种质量;
3、积极探索“公司+中介+基地农户”运行机制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以利益连接为纽带,吸引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参与到良种推广中,大力提高良种推广力度和覆盖面,为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奠定基础,达到增产增效的双赢目的。
(三)建议
随着项目实施规模的扩大和科学养殖水平的提高,不利因素完全能够逐步克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建议主管部门予以立项实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青海省*****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
*****毗邻甘肃,为青海省的东大门,109国道和兰(州)青(海)铁路横贯全区,全区辖平安、互助、乐都、民和、循化和化隆六县、105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
农业人口133.45万人。
区内居住着回、藏、土、撒拉等18个少数民族、56.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2.4%。
*****县耕地面积36826.02公顷,其中水浇地7858.36公顷,浅山地7858.36公顷,脑山地10312.84公顷。
全县总人口为2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非农业人口4.3万人,农村劳动力9.79万人。
主要作物有小麦、青稞、油料、豌豆、洋芋、蔬菜,2009年粮食总产量6890.6万公斤,油料总产量584.1万公斤,饲养各类畜禽176.49万头(只),年内出栏各类畜禽86.96万头(只),国民生产总值27.63亿元(现价),农业总产值8.74亿元,畜牧业总收入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2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980元。
第二节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现有集棚圈建设、农田种草、科学养畜、配合饲料、饲草加工、畜疫防治为一体的“西繁东育”与“自繁自育”示范基地村10个,825户。
2009年末,牛羊贩运育肥户达到2593户,年贩运育肥牛羊54.14万头(只),全县各类简易畜棚总面积为35.59万平方米,有永久性棚圈7983个,现有绵羊改良点13处,县乡两级兽医服务体系健全,肉羊经济杂交和快速育肥、人工授精、农田种草、秸秆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已在川水及沟岔地区推广应用。
畜产品经纪人达到120多人,便利的交通和畜产品经纪人为畜产品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背靠牧区,面向退耕还草区和城市工厂密集区。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推动羊种结构调整,促进养羊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是青海省的主要产粮地区,为青海省的粮油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出现了丰年有余的变化,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加上我省粮食质量普遍较低劣,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种田既不增产又不增收的局面。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寻找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持续不断地提高区域农民的收入,成为当地政府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优良的绵羊品种可比土种羊品种生产更多的优质羊肉产品,发展优良品种,进行绵羊结构调整,是在饲料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品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途径,也是养羊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基础。
我省东部农业区羊种结构虽有一定优化,但种群结构调整缓慢。
绵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已成为制约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养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进行绵羊种群结构调整,增加良种羊数量,加快绵羊良种化进程,是区域养羊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捷径
*****水热资源充沛,气候条件较好,秸秆资源丰富,有着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业的良好条件,自2002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养殖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先后实施了“西繁东育”、“自繁自育”等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养殖户、种草养畜和牛羊贩运、育肥户,成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点,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选择在区域农业基础较强、交通条件便利的*****高庙镇大路村,周围农民素质相对较高,饲草、秸秆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养羊户相对集中,推广绵羊改良具有一定的优势,便于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因此,区域实施种羊场扩繁项目,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能迅速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农民增收的捷径。
三、是健全区域良种肉羊繁育体系,促进绵羊改良,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
实践证明,要发展良种羊,就需要建立健全绵羊良种繁育体系,解决良种羊繁育和供种的问题,通过引进、培育、扩繁、推广优良种羊,扩大良种覆盖面,走培育、推广、改良相结合的道路,才最经济、最合理。
由于*****公司承担良种肉羊供应的能力较小,优质种羊供种量小,每年需要从省外引进大量种羊,造成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区域养羊业发展受到制约。
同时,因长途调运种羊,加大生产成本,且易引起疾病流行而给区域畜牧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此,以现有青海省*****公司的种羊场为依托,进行良种肉羊扩繁建设,通过引进肉羊和扩繁等,增加良种肉羊的供应数量和品种,对于提高区域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面对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着手新的畜牧业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必然。
随着城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羊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逐步增加,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的绿色羊产品,如羊肉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发展优良肉羊,增加优质羊肉产品,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完成青海省“十一五”末肉类总产量达到30万吨、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加3.5%以上、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7%的目标,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第一节建设地点选择
一、选址原则
种畜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
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当地城镇建设规模等规划结合起来,须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无人畜地方病。
适应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所选场址,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选址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在2m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最大25%),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
(二)地形开阔整齐,方形最为理想,避免狭长和多边形。
但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三)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四)土质以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
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管作用弱。
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场地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疾病发生。
(五)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六)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以上下风处;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铁路)500米以上;周围1500米以外应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医院、兽医院等,交通、供电方便,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
二、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青海省*****高庙镇,建设用地原为*****小麦良种繁殖场农业用地。
2003年,经*****人民政府同意,*****公司采用土地变更登记的方式取得了*****小麦良种繁殖场在大路村南、湟水河南岸的60亩河滩地的土地使用权,用地方式为农户土地入股形式,建立了肉羊良种场,并相继建设简易羊舍1500平方米,辅助生产饲料房、车库等200平方米,维修改造了原有的1座小型水塔。
目前良种肉羊饲养规模已达到250只,其中有150只无角陶赛特基础母羊。
该种畜场建设地点位于青海省文化之县—*****,距省会西宁市41公里,距109国道650米,距兰(州)青(海)铁路850米,交通便利。
水源采用乐都城西自来水公司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项目建设地点均位于高庙镇居民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建设用地大体可分为办公实验区和养殖区两大片,养殖区圈舍选址靠近乐都南山,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无洪水威胁,为具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带;养殖区周围无专业养殖户,未发生过任何疫情,附近也无企业和污染源,符合项目选址的有关要求。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下游,东北与甘肃永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接壤,东南与民和回族自治县为邻,南连化隆回族自治县,西与平安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毗邻,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76公里,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
西距省会西宁市63公里,东距西北重镇兰州市168公里,109国道、兰青高速公路、青藏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县辖7镇12乡,361个行政村。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海拔1850--4487.7米,年均气温4-5℃,年降水量320-500mm,水热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83552.87万立方米/年,河流主干湟水河汇集南北二山小流由西向东流经全境。
二、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具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
全区耕地面积325.7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3以上;项目区*****共有草地面积275.94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88.28万亩,其中退耕还草21万亩,为项目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项目区气候条件好,粮食品种丰富,盛产青稞、小麦、玉米等作物,2009年油料总产5841吨,粮食总产达6.89万吨,是我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其副产品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条件。
据2009年行业统计,项目区年末饲草贮备量、打贮草量、秸秆生产量和饲料生产量分别达到6.15万吨、0.52万吨、3.35万吨和0.68万吨。
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区相比,项目区*****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加工销售点和饲料种类相对较多,加工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完全可满足项目区养羊业的饲料来源和供应。
加之东部农区人口密集,建设地点又靠近省会西宁市,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技术依托主要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为主,指导种羊场进行疫病防治、育种和科学养羊的具体工作,目前,*****全县共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45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63名,初级职称74名;具有技术力量较强的改良专业技术人员50名,有绵羊改良点13处,从事畜牧业发展、畜禽疫病防治、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重大畜禽疫病监测等工作。
杂交改良将依托全县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满足本项目推广的需要。
三、基础设施条件
(一)地形地势
项目建设地点地势较高干燥,光照充足,距湟水河1.5公里,通风良好,东西宽南北窄。
地面南北稍有坡度,排水便利。
地形开阔整齐,四周空旷,周围无工矿企业,方圆2公里内无密集居民区。
(二)交通、运输
项目建设地点高庙镇大路村位于*****东南,距县城约14公里,距西宁76公里,属于西宁都市一小时经济圈以内。
国道109线,兰西高速公路,兰青铁路均从项目区经过,且离建设地点均在1公里以上,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投产经营后的饲料运入、羊只运出均十分便利。
(三)供电及通讯
建设地点水、电条件均已具备,便于项目建设和投产后的生产经营。
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完全可以满足建设、生产和消防需要。
用电可直接从乐都电网接通,建设和生产用电有保证。
有线、无线通讯网络覆盖项目区,通讯十分便利。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第一节市场分析
一、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2009年,我国的总产肉量为7642万吨,我省总产肉量为26.91万吨,仅占全国总产肉量的0.35%,其中羊肉产量为8.85万吨,占全省总产肉量的32.89%。
2009年我县羊肉总量3799吨,人均羊肉占有量仅13.18公斤,羊肉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每年从外地调入大量牛羊肉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牛羊肉以脂肪低、蛋白质高、营养丰富而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但从我县牛羊肉生产及消费来看,远不能满足自给,2009年我县人均占有羊肉13.18公斤,消费水平低下,自给率低,呈供不应求的状况。
从发展势头看,随着膳食结构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牛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肉羊养殖有着广阔的市场。
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己基本走出解决人民温饱生活的阶段,开始向满足人民奔小康生活的阶段迈进,在生活需求方面,城乡人民消费的选择性增强,群众在消费商品的质量、档次、品种和领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结构明显升级,社会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国内畜产品价格中,牛羊肉的价格基本保持稳步上涨的状态。
项目区地处退耕还草区,有着丰富的草业资源和饲料资源,且无污染。
通过项目实施,采取配套科学养畜措施,缩短饲养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羊肉品质,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
因此,肉羊养殖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节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一、营销策略
根据基地生产规模、公司运营状况及市场需求,成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负责产品销售和市场信息收集。
以质量为本,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共同提高,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和科技及管理投入,争取在1-2年内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生产,在省内外客户和市场中赢得信誉,用2-3年时间创立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建立固定客户,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和健全市场营销体系。
二、营销方案
建立销售网络,与省内外规模养殖场(户)签订合同,保证优质饲料供给和技术扶持,扩大对外销售份额,加快区域肉用绵羊的良种化进程。
三、营销模式
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组织机构,协调好市场营销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