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721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莆田帮现象”折射中国民营医院生存状态.doc

想了解中国民营医院的经营现状和脉胳,你必须走进莆田人的圈子。

  生活在福建中部的莆田人具有犹太人经营生意的那种“精明”。

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有十几万家,而上规模的民营医院约有1500多家,其中约80%为莆田人所有。

  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算,目前莆田人最少有50亿元的资金在撬动中国医疗市场。

他们的投资集团动辄几亿在全国各大城市砸下巨资兴建大型医院,他们“顽强”地成为了现在中国民营医院的“主流”。

  然而,这些民营医院的生存现状和前景却参差不齐,不容乐观。

  

  往事不堪回首  

  莆田人的巨额医疗资本来自于当初疯狂地遍及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性病诊所”,以及寄生于公立医院、以承包科室的名义形成的“院中院”。

  现在的莆田人非常忌讳谈及他们的“游医”发家史。

据说前些年,某媒体揭黑“游医”,当期的报纸即在东北遭恶意抢购销毁,并有恐吓信寄给报社,要用30万元买记者的人头,还要炸了报社大杰。

尽管旧事已去,可据圈内人透露,这些诊所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约有七八十亿规模的原始资本积累。

  与这些“财主们”拥有财富却又对财富来源“躲躲闪闪”的心态不同,福建省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会长游劝荣先生从法律的角度理性地分析“游医资金”。

他说:

“要么政府干脆作个规定,说莆田游医的原始积累存在问题,但是这要有证据;要么你就要正视它保护它。

与国家工作人员不同,若他们的财路不明,就可能套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但对百姓而言恰恰相反,政府找不到证据证明此人的财富不合法,那么它就是合法的,合法的私财受法律保护。

  现在,不少实力雄厚的莆田人再也不是当初小诊所里小老板的模样了,他们用手中的资本以低调的姿态和惊人的动作,正在全国举办各种各样规模不等或亏或盈的民营医院。

在中国国民的医疗消费支出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医保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这些民营医院看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他们企盼自身的存在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甚至想要“撼动”公立医院。

然而,他们前进的道路依然坎坷。

  俗语云“英雄莫问出处”,但即使因为追究的成本过高而不去理会“游医”的原始积累问题,资本“漂白”虽然能够找到安全通道,但“漂白”过程仍然需要支付成本,这就像一个撒过谎的孩子要赢得人们的信任需要比别人多付出真诚的努力一样。

  不管你用何种眼光去看待、议论他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正在亲历和见证中国的医疗改革,并在努力推动。

而他们本身也在改革之中历经大浪淘沙。

  

  50亿的巨额投入  

  “詹氏家族”是莆田赫赫有名的财富集团,据称其资金的调拨曾影响香港股市的波动。

此家族的代表人物叫詹国团,属龙的,今年40出头。

他们有多少家族成员、拥有多少财富,在全国又拥有多少家医院,因其运作低调,准确数据无人知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莆田人投资民营医院约有50亿元的份额中,“詹氏家族”占了大头。

  他们投资医院采取独资、合资和托管的模式,其中的“托管”,说白了就是“渗透”公立医院,虽然医院的性质不变,但经营权已经归属投资方,走“市场化”的路子。

  中国中峻集团就于2003年9月托管了福州鼓楼医院。

这家医疗投资集团的董事长詹玉鹏今年50有余。

他原是福建三明某国企的老总,当时厂里配给他的坐驾就是价值百万的卡迪拉克。

八十年代末,他下海从医。

他是詹国团的叔公,在新加坡有亲戚,所注册的集团公司即为中外合资。

现在,该集团在全国投资28家医院,其中多数以独资为主,比如泉州南亚华侨医院就投了四五千万,达到二级医院的规模。

  上海亿豪医药器材公司的董事长林国雄则是詹国团的表弟。

公司在杭州、宁波、上海以及广州等城市拥有医院20多家,4年前,公司投入1500万,成为福州台江医院的“主人”。

  除了詹氏成员之外,林志忠是让许多“莆田同行”佩服和推崇的人物。

还是在1996年,在“性病诊所,遍地是金”的大好年份,林志忠突然“刹手”。

当时,众人嘲讽他是神经病,而现在则说他“超凡脱俗,胸怀大志”。

  林志忠的确有些能耐,眼下他领导的深圳博爱集团资产超过10亿,包括上海仁爱医院、深圳博爱医院、南昌第五人民医院等国内十几家大型医院的规模设施在当地都是响当当的。

同行说,他的起点要求非常高,瞄准“高、精、尖”,他在做“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的中国民营医院。

就连他集团所属的一家广告公司,为了宣传医院形象拍摄广告的设备都毫不逊于央视的档次。

  在这些莆田人中,有些人“原始积累”不够,便试图通过办医院搞资本运作。

据一名圈内人介绍,他的一个同学就在东北通过关系花350万元买了一栋楼,用楼抵押获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付利息三四十万之后,也办起一家不大不小的医院。

不过,这些人的费用无疑要高一些,经营风险也就相应大一些。

  现在,莆田人林林总总散落在全国属于中等规模以上的医疗投资机构就有100多家。

知情者推断,就目前全国各地的民营医院而言,莆田人投入的资金不少于50亿元。

  

  陈波其人  

  陈波是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后江村人,原名叫陈元林,今年36岁。

他是上海亿豪医药器材公司的三大股东之一,虽然这家医疗投资机构在全国已经拥有20多家医院,但其实力据说也只是中游水平。

  陈个头不高,系一条鲜艳的领带,给人几分精干的感觉。

面对记者的采访,陈波显露出矛盾的心理。

“记者我见多了,没什么好感,就爱报医疗纠纷,搞得我们难上加难。

”但他又期望通过媒体公正客观的报道,提高公众对民营医院的认知。

  对本次采访,他显然有所“准备”,甚至把写好的提纲放在桌边,不时偷偷瞄上几眼。

他的语速像燃放短串的鞭炮,急促地响一阵停一阵,大谈“医院的市场定位”、“美国的私人医院”等等,生怕会被记者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干脆变被动为主动。

  事实上,现今民营医院与媒体之间的来往,9成以上是广告业务关系。

媒体对他们的关注,或许真的存有“偏见”。

身处其中,也难怪陈波有这般心态和表现。

  陈的身边有一批执行力很强的各路“精英”。

这几乎是莆田从医队伍的共同特征,老板想出一个点子,身边人就有办法把它变成现实。

  当然,碰到重大事情必由陈波亲自出马。

他的工作没日没夜,经常在城市之间飞来飞去。

他说他花的“主要精力”是在“协调关系”上。

他指的“关系”是医院外围包括主管部门在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

“我们做得太不容易了,我们要经营医院,首先要经营好办事的环境,而公立医院比我们省事省心,他们由政府罩着,又控制着很多人才。

  陈波对4年前投资的福州台江医院的发展还算满意。

2002年初,他把卫生部前医政司司长请到台江医院“调研”,司长告诉他,医院如果突出了专科特长,你就有钱挣了。

陈波听取了老司长的建议,把产科、妇科、儿科等作为台江医院的经营特色,现在,该院已从4年前每日就诊四五十人增至六七百人,医院的口碑也逐渐树立。

  但价值规律瓶颈一直很让陈波头痛。

他是极力主张医生“走穴”的人。

他认为对有能力的专家,政策不应该限制他们一人一岗,而要鼓励他们一人多岗。

他说“若在美国,当你获取医生资格后,你可到处行医。

在我们与国际接轨之前,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做法已经超越了政策界限,这说明我们的政策落后于现实,这种政策障碍不利于民营医院的发展。

  眼下陈波最满意的是,经过他的努力,台江医院两个月前终于成功地将福建省医科大学协和附属医院的原院长蓝玉福“挖”到自家门下当院长。

陈波毫不含糊地说:

“挖人也是民营医院的主要工作。

”  

  蓝院长的观念转变  

  陈波以其足够的耐心和诚心请蓝玉福来台江医院的“掌门人”,自有道理。

蓝是国内颇有名气的心血管专家,而且曾是为省领导看病的医生,像他这种专业名气和社会资源兼备的“双佳价值规律”,对于民营医院来说,真是求之不得。

  今年69岁的蓝玉福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当了8年院长。

此前,他是省立医院高干病房的主治医生。

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就为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廖志高、省长马兴元看病。

1982年,廖志高调任中组部顾问,劝蓝进京,蓝婉言谢绝。

随后的省领导包括王兆国、胡平、陈光毅、贾床林、贺国强等,若身体不适,皆唤老蓝看病。

  4年前陈波刚买下台江医院时,他通过同乡--省立医院副院长章开典的牵线搭桥“游说”蓝玉福,蓝一口回绝。

“前些年我常听说在全国各地开诊所的莆田人,每年都有几亿元汇回莆田,后来了解到他们主要是看性病,手段就是开大处方,高价售药,欺骗钱财。

医生蒙骗病人是最不首先的,所以,我和他们保持距离。

”蓝说。

  然而,有两件事让蓝玉福转变了对民营医院的看法。

  退休前,他去了趟台湾。

发现台湾只有一家公立医院--荣军总院,此院属军队,后向民众开放。

其他全是民营的,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是由台塑大王王永庆投资的长庚医院,后来的发展超过了荣军总院。

一些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是像美国那样以基金会的形式创办的,其性质也是民营。

  台湾医师公会的成员全部来自民营医院,其负责人还参加了当局的“立法院”,公会可向“立法院”提案。

而大陆的中华医学会就不同了,成员都是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沾不上边。

  从台湾归来,蓝玉福开始思索和留心大陆的民营医院。

他说,与国有企业改制一样,近些年许多地方的公立医院都“卖给”私人,国家的政策正在变化。

他慢慢察觉到到,中国的医疗改革迟早要与国际接轨,民营医院是一个发展方向。

  正当蓝的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陈波加大了“攻势”,并采取“迂回战术”。

陈说:

“我带你出动看看,看完之后你再作决定。

”蓝玉福不得不承认,这一“看”让他从此看上了民营医院。

  在浙江嘉兴医院,陈波投巨资把医院装修得像宾馆一样漂亮整洁,豪华气派,全新的医疗设备体现出医院的档次。

责任院长是原嘉兴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长,他对蓝说:

“我在这里二次创业。

”与此同时,陈波还在嘉兴买了200亩地,准备投3亿元再盖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医院,相关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到了上海,博爱医院原是一家区级医院,经营不善,濒临绝境,后被陈转租过来,把5层楼装修得既温馨又现代。

院长还带了一批医生护士到新加坡培训,现在,该院一楼设立了外宾区,聘了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的大夫坐堂。

另一家真爱女子医院的前身是一家区级保健院,五六千平方米的两栋小楼还是当年的国民党财政部部长孔祥熙送给他的保健医生的财产,也被陈转租下来,重新配置人员、设备。

  回到福州,陈波把台江医院的规划图呈现在蓝玉福的面前。

看守之后,蓝说:

“我感觉他们不再是游医了,他们真的想做大、做正规。

这样就找到共同语言了。

”有了“共同语言”的沟通,蓝玉福最终在两个月前走马上任台江医院。

  蓝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台江医院变成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协作医院,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直接挂钩,这在福建还是第一家。

蓝说,福州现有民营医院24家,辅面很大,规模偏小,仍处于初级阶段。

他企盼台江医院能在三五年内发展成500个床位的中等规模的综合医院。

  

  挣扎与曙光  

  社会认识民营医院的过程,正是民营医院艰难挣扎的过程。

  2005年是福州闽江医院的生死之年。

此家医院坐落于福州市区的塔头路,投资1000多万,2003年3月开业。

在此采访,记者感到了如此强烈的反差:

通透明亮、布局别致的5个楼层里面,除了为数不多的医生护士之外就再也看不到几个病人,整座医院,除了冷清还是冷清。

  “开业至今,我们广告费花了五六百万,现在的营业额,好的月份20多万,差的时候只有10来万,而我们每月支付的工资、房租以及广告费就要30多万。

我们做得很累,看看今年能否撑得过去,不行的话,只好关门倒闭。

”院长陈文森一脸无奈。

  而位于福州仓山区上三路的福州同德医院出于“经营状况”的考虑,前些时候院长冯红清作出决定,主动退出了民营医院的行列,降级为“福州同德门诊部”。

  陈文森、冯红清的处境很容易“触动”其他的民营医院院长。

鼓楼医院院长张晓民说,他的医院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福兴医院院长昌献孝把他的医院比喻成“漂泊在大海中的船舶”,华美医疗美容院的院长欧阳春感慨,他的经营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