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663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人民政府

3.项目实施单位:

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性质:

改建

5.项目建设地址:

通辽市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

6.土地取得方式:

国有土地

7.项目建设规模:

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工程、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二年养护工程、别日木图村道路及文化广场硬化工程、别日木图村围墙土建工程、别日木图村配电照明工程、别日木图村大门、门垛工程、别日木图村屋面工程、别日木图村其他附属工程(机井、入村标志牌、村民广场健身器材等)。

8.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工程、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二年养护工程、别日木图村道路及文化广场硬化工程、别日木图村围墙土建工程、别日木图村配电照明工程、别日木图村大门、门垛工程、别日木图村屋面工程、别日木图村其他附属工程(机井、入村标志牌、村民广场健身器材等)。

9.项目建设条件:

无任何纠纷和争议;拟建地点已确定,已做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一经落实,即可开工建设;可以一次性进行场地平整,降低建设投资;地质勘探、地质灾害等评估工作均已完成。

10.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3442.72万元。

其中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工程直接费3874631元,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二年养护工程直接费183896元,别日木图村道路及文化广场硬化工程直接费5055737元,别日木图村围墙土建工程直接费12732536元,别日木图村配电照明工程直接费826592元,别日木图村大门、门垛工程直接费1658575元,别日木图村屋面工程直接费6674634元,别日木图村其他附属工程直接费713600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170.43万元;基本预备费按建安总费用的3%计提,计100.27万元。

11.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一年。

1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442.72万元,。

13.报告编制单位: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14.法人代表:

杜永林

15.资格证书编号:

10120070039

16.资质等级:

国家甲级

17.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编制依据

1、关于编制《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通辽市扎鲁特旗城市总体规划》;

3、《通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

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0、《城市绿地系统编制纲要(试行)》;

1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1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14、《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15、《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5.5、《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19、其它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1.3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本项目位于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

近年来,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经济发展水平居通辽市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

“十一五”以来,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构筑建材、林沙为主的工业体系,呈现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整体推进、机构调整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由于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当地形成了大量的高收入人群,为市民未来购房置业打下经济基础。

诸多经济社会利好因素的合成,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已经成为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原有规划十分拥挤,为此启动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焕然一新的别日木图嘎查,满足人们商住需求十分迫切。

1.4工程概况

1.4.1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范围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内别日木图嘎查。

1.4.2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工程、别日木图村景观绿化二年养护工程、别日木图村道路及文化广场硬化工程、别日木图村围墙土建工程、别日木图村配电照明工程、别日木图村大门、门垛工程、别日木图村屋面工程、别日木图村其他附属工程(机井、入村标志牌、村民广场健身器材等)。

1.4.3区位及交通条件

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4′48″~121°56′5″,北纬43°50′13″~45°35′31″。

东和东北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南和东南与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交界;西和西南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北和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以及霍林郭勒市相连。

全境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10公里。

项目围绕城市规划区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制定,保证了本项目的顺利建设。

1.4.4水、电供应

本项目以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所在地——别日木图嘎查为依托,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可保证本项目建设及后期养护要求。

1.4.5环境保护

本项目的建设对城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将起到进一步的改善,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4.6项目实施进度

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程序进行,为便于对项目建设的管理,方便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期安排为一年。

1.4.7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工程投资估算为3442.72万元,由政府逐步偿还或者由政府通过其它渠道筹措。

1.5结论及建议

1.5.1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对改善通辽市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树立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将有着明显的作用;为树立文明、整洁、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完善扎鲁特旗投资环境、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发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工程技术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尽快实施。

1.5.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发展有较好的外部环境。

(2)承办单位应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发挥其效益。

(3)在建设和经营期间要尽量避免扬尘和保护好原有较好生态,

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到环保“三同时”。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因此,包括道路绿化在内的环境建设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

城市绿化建设是在对现状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吸收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区中各类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04年,建设部在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现阶段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

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止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综合改造项目也是一项城市公益性建设。

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对改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提出了本次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扎鲁特旗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与鲁北镇城市发展程度相适应,建成后将为别日木图嘎查居民提供一处具有良好居住环境、有完善基础设施的文明卫生的示范嘎查,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适应性强的住宅,满足入住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安逸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2、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整体规划不仅体现生态性、经济性和文化性,还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为人们提供舒适、环保、清新自然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随着本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旧城区的改造建设力度。

3、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本地段发展,拉动人民群众消费,为当地政府财政部门增加税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运作中,可为当地失业或待业人群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

4、扎鲁特旗别日木图嘎查新农村综合改造工程项目以整体规划空间层次多样,组团空间亲切宜人、疏密有致的特点,创造了自然、休闲、高层次的社区居住环境,引领市场方向,更好地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必将会获得市场的认可。

5、项目建设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通过创建城市绿化,提高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扎鲁特旗的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效益:

除了间接促进扎鲁特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还可以为招商引资创造极佳条件,拉动扎鲁特旗经济发展,另外可以带到周边地价的上涨。

生态效益: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绿化,使扎鲁特旗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城市概况

3.1.1城市性质及规模

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东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南望京、津、唐三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是东北亚资源富集区和重要的能源基地。

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资源总量占通辽市的80%。

全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是中国最美丽的山地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中部属丘陵地带,农牧结合,物产丰硕;南部为坨沼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扎鲁特旗土地总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15.5万,人口密度18人/平方公里。

辖11个苏木镇、3个国有农牧场,206个嘎查村、43个分场。

3.1.2社会经济及市政基础设施

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很大。

现有国有企业、集体和乡镇企业千余家,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皮毛、肉乳、酿造、食品、粮油加工、机械制造修理、建材等工业体系。

其中:

“塞外狼”酒,硬脂酸盐类产品,糖化酶,“罕山”牌奶粉等多次被评为区优产品和质量大赛名优产品。

重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现已探明总储量为20多亿吨,年生产原煤100万吨。

其中:

塔拉营子煤矿开采的隐晶质石墨作增炭剂,用于炼钢生产每吨可代替生铁5—12吨,提高炉温10—28℃。

90年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扎鲁特旗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

这里有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遗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皿石器,有明、清时期的庙宇亭台,有金代界壕又称“金长城”。

还有乌兰哈达仙人洞、罕山神泉、嘎亥吐镇金门山等68处天然景区星罗棋布在一望无际、景色绚丽的草原上,具备了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里是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和好来宝的发祥地,是全国闻名的“民族版画之乡”和“民族曲艺之乡”。

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

炒米、奶茶、手把肉,是招待朋友的必备佳肴。

引人入胜的草原盛会那达慕是草原儿女庆祝丰收的佳庆节日,草原深处吐露着牧民的深情,处处蕴藏着迷人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扎鲁特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创业,奋力争先,借天时地利之源,凭政通人和之势,以团结拼搏之力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旗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已经形成,扎鲁特的未来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扎鲁特旗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全面实施资源战略转换,以开放带动发展,以发展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全力打造富裕扎鲁特、生态扎鲁特、和谐扎鲁特和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扎鲁特,努力创建绿色生态大旗和工业经济强旗。

3.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区内上部均有第四系覆盖,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状粉土,浅黄色、黄色,平均厚度30m左右,局部大于50m以上,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含钙质结核及钙质菌丝,上部含少量植物根。

本区未见基岩及侵入岩出露,岩性单一。

根据建设区的土层的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把场地划分为一个大区,即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

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开发园区均有分布,为黄土状粉土,平均厚度约30.0m,具垂直节理及大孔隙,含钙质结核,松散,容重1.75g/cm,天然含水率21.1%,内磨擦角C=19.2,粘聚力c=0.078Mpa,湿陷起始压力=0.05Mpa,湿陷系数=0.025,轻微湿陷,湿陷深度一般Sm左右,具一级非自重湿陷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40MPa。

总之,开发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水文地质条件

全市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7条,自然湖泊600多个,有大中小型水库121座。

水系以西辽河水系为主,分布在其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以及新开河,还有东辽河下游和辽河干流的一部分支流、大凌河和霍林河的一部分。

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大,覆盖整个工作区。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为向下游径流及开采。

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入渗一开采型。

含水层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局部夹薄层黄色细砂,厚度,富水性受地理及微地貌控制,变化较大,厚度不均,水位埋深20m左右,富水性差。

渗透系数量0.091/s.m,水化学类型为HC03-NaCaMg,矿化度小于1。

工程基地位置地质情况

(3)抗震稳定性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提供的相关依据和地区经验,对场地内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3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3气候条件

通辽市地势平坦,地层构造简单平稳,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松辽平原西端,西辽河下游的冲击平原,地势大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4.3度,地面略有起伏,二道河从中间穿越。

开发区位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中南段和松辽沉降带与纬向阴山一天山构造复合部位;

主要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酷热而短暂。

多年平均气温:

6.6℃

年平均降水量:

380-450毫米

无霜期:

140天

年均日照时数:

2967小时

日照率:

61%

年平均相对湿度夏季:

6g%、冬季53%

主导风向夏季:

S-15.5,冬季NM-20

极端最高气温:

38.9℃

极端最低气温:

-31.6℃

最热月平均气温:

23-24℃

最冷月平均气温:

-14.5℃

动土深度:

130-180厘米

地震烈度:

7度

地基承载力180KN/㎡以上,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层位较稳定,承载力在180KN/㎡的卵石层平均埋深1.5米,一般不须加工程措施即可满足城市建设需求。

3.4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所在地通辽市,是东北的主要交通枢纽。

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的通辽火车站,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长春、大连、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

平坦、宽阔的303、304、111三条国道在此交汇,穿境而过,已形成连接京津、华北及北部边疆地区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距沈阳仅285公里,距长春302公里,大连630公里,距天津700公里。

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直飞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与最近的出海口锦州港仅40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周边800公里范围内有14个中心城市。

3.5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

全市煤炭保有量121亿T;石油远景储量为8亿T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处,矿点30多个,为世人瞩目的“801”矿富含铌、钽、铍、锆等稀有金属和重稀土,总储量680万T;天然硅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被称为”冶炼之宝”的石墨储量也很可观,功能神奇的中华麦饭石萤声海内外。

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0%,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24.0%;第三产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21.0%。

收到水平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

农业方面,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7.4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1万公顷。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2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6万公顷,增长1.4%。

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72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82.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增加3.32万公顷,增长3.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85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增加1.05万公顷,增长18.1%;蔬菜播种面积6.61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增加0.71万公顷,增长12.O%。

全年粮食产量475.25万T(95.05亿斤),比上年减产27.75万T(5.5亿斤),下降5.5%。

其中:

玉米414.4万T;水稻16.9万T。

工业方面,通过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努力延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升级,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新型煤化工、玉米生物、绿色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特色装备制造、建材、医药化工八大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基础产业链。

正在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高资源深加工和非资源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发展非资源产业上实现新突破。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产业多元,做大做强新型能源、新型煤化工、玉米生物、绿色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特色装备制造、建材、医药化工八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坚持集约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原则,以霍林郭勒工业园区、扎鲁特旗扎哈淖尔煤炭经济开发区、奈曼和科尔沁区工业园区为煤电产业重点布局区域,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高效清洁坑口电站,全力推进风电、光电和微网项目建设。

形成年产1亿T煤、1000万千瓦火电装机、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25万千瓦光伏装机生产能力,建成国家级新型自皂源基地。

煤炭。

以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为重点区域,以建设千万T级露天煤矿为主,120万T以上井工矿为辅,建成内蒙古东部亿T级大型煤炭基地。

火电以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科尔沁区和奈曼旗为重点区域,重点建设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源项目和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项目,建成东北地区火电基地。

风电以科尔沁左翼中旗、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科尔沁区和库伦旗为重点区域,全力推进八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建成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基地。

光电以扎鲁特旗、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为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5万千瓦。

微网以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为重点区域,建设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电解铝负荷的(超级)微电网项目,实现能源的清洁开发和利用。

打造国家新型煤化工基地。

坚持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综合利用的路子,高起点、大规模推进。

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霍林郭勒煤化工园区和扎鲁特旗扎哈淖尔煤炭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区域进行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煤割乙二醇、煤制苯胺、煤制天然气、褐煤提质等现代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抢占煤化工产业制高点,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布局中抢得先机,使煤化工产业成为全市工业新的增长点。

形成120万T乙二醇、100万T苯胺系列、60亿IT13燃气生产能力,褐煤提质能力达到2000万T以上,与周边省区联合打造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区域性煤化工产业带,建成国家级新型煤化工基地。

煤制乙二醇、草酸及其系列产品重点依托金煤化工企业,大力发展乙二醇、草酸及其下游聚酯树脂、合成纤维、草酰胺等深加工系列产品。

煤制苯胺及其系列产品依托吉煤集团、康乃尔公司,大力发展苯胺及其下游聚氨酯、颜料及染料、橡胶助剂、塑料助剂、溶剂等系列产品。

煤制天然气及其他产品依托中海油集团等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生产煤制天然气。

褐煤提质系列产品以辽宁国信、霍煤亿诚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煤炭提质转化,推进煤炭能源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

服务业方面,以旅游、物流、商贸为核心的服务业体系已形成,把促进服务也全面发展和升级摆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着力推动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打造“蒙东地区综合性物流中心东北地区一级物流节点城市”的目标要求,已对外开放和区域联合为动力,发挥优势,强化基础,整合资源,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建设扶持大项目,培育引进大企业,开放搞活大市场,构筑“一核、双环、六线”物流空间布局。

加快建设以“一个内陆港、两大通道、四大网络、五大物流园区、七大物流配送中心”为重点的物流体系,提高物流业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把物流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把通辽打造成东北地区一级物流节点城市,使我市成为立足东北、承东接西、辐射全国的区域型物流枢纽节点,实现物流产业跨越发展。

物流总额年增长23.8%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4%以上,达到300亿元,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年均下降0.2%,全市货运总量年均增长15%以上。

加快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孝庄故里·魅力通辽”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村镇和一批优秀的旅游文化节目。

提升“哲里木赛马节”、“霍林郭勒草原婚礼节”、“安代艺术节”等重要节庆活动品质。

建设高A级景区10个,其中5A级景区力争达到3家。

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20个,其中五星级2-3个。

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孝庄园文化旅游去--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草原文化和工业观光旅游区综合旅游线;二是孝庄园文化旅游区--吉祥密乘大乐林寺--科尔沁博物馆--莫力庙民俗度假区--古榆园--奈曼清王府文化旅游线;三是科尔沁区哈萨尔圣地、吉祥密乘大乐林寺、集宁寺--库伦三大寺--奈曼经缘寺、青龙寺朝圣旅游线;四是努尔斯台、阿古拉--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库伦塔敏查干沙漠--奈曼银砂九岛生态观光线;五是通辽市革命烈士事迹展--开鲁县麦新烈士纪念馆--麦新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线;六是阿古拉--莫力庙羊场‘农家乐’--珠日河草原‘牧家乐’--扎旗嘎达苏牧场民俗旅游线;七是科尔沁蒙牛生产线--蒙古王酒业--清谷新禾有机食品--霍林河露天煤矿生产线工业旅游业。

以304国道主干线为轴心,以科尔沁民族文化、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