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433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附图1:

重点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示意图

附图2:

转型升级工业功能区布局示意图

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按照《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温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温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主要提出“十二五”工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全市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组织实施“创新强工”战略和“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推动工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工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516亿元,工业增加值1389亿元,五年间年均分别增长12.9%和10.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5%,产业贡献率达到60.3%;实现工业性投资310亿元,年均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42亿元、利润总额26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4%。

全市现有工业单位14万多家,民营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外贸出口、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96%、75%、95%、80%,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表1-12006-2010年温州市主要工业经济指标

主要指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年均递增

工业总产值

4136

4951

5319

5377

6516

12.9%

工业增加值

915

1064

1170

1164

1389

10.6%

工业性投资

230

282

278

275

310

9.5%

规上企业利税总额

228

276

258

318

442

13.7%

#利润总额

125

156

141

181

262

15.4%

2、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

“十一五”期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获得较快发展。

重工业加速发展,产值比重从2005年的57.4%提高到2010年的64.8%。

服装、鞋革等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特征逐步凸显。

企业组织结构持续优化,大中小企业呈协调发展态势。

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到8096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49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8.9%;其中,年总产值或销售额超10亿元企业34家,超5亿元企业94家。

3、空间布局调整持续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市继续把11个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主平台,规范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2009年,开发面积约56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095亿元。

及时启动沿海产业带建设和乐清临港产业基地、民科基地等重点产业区建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深入落实“退二进三”和“退二提二”等相关政策,工业逐步由以城镇工业功能区为主向以沿海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布局结构演变。

4、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89亿元,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3%,新产品产值率占比达到9.96%。

新认定316家高新技术企业,列全省第三位;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180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万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项;建成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含孵化器)共41个;建成乐清智能电器产业基地、永嘉特种泵阀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基地,以及1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和9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基地。

5、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严格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20%,2010年降到0.595吨标准煤/万元,圆满完成了节能降耗目标。

累计实施308个节能降耗项目,创建232家省级、190家市级清洁生产企业和27家省级绿色企业。

推广应用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等低品质燃料能源化、LED照明、制革行业清洁生产和无氰电镀等节能新技术。

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然较慢。

消耗大、污染大、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

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水平较低。

工业用地切分过多,单个项目用地规模过小,产业规模效益难以发挥,且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园区配套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工业企业“低小散”尚未根本解决,全市现有工业企业约14.5万家,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5.5%,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不足。

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全市R&D经费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2%),企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难以满足企业研发需要。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向10000美元发展、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进入加速期。

同时,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工业发展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环境。

(一)抢抓“四大”机遇

1、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化带来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家先后颁布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浙江省、温州市也编制了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或行动方案,在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税收、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政策环境。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把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积极培育市场。

浙江省、温州市也相继出台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或培育方案。

这些都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2、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带来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充分把握国家部署东部沿海开发开放、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发挥温州“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的国家多重战略结合点优势,加快和扩大海港、空港口岸开放;加强对台合作交流,扩大状元岙港区对台货运直航,开通客运直航,争取永强机场成为对台直航机场;加速完善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区域大交通体系。

这些都将进一步凸显温州作为长三角和海西区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各类物流系统、市场网络建设,构建完善的物品流通、展览和交易体系,有助降低工业产品的配送成本,有效提升温州产品市场竞争力。

3、温州大都市建设和投资环境改善带来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全市全力构筑温州大都市“1650”空间发展格局,将带动重点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城市投资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将大幅度改善,为我市发展先进制造产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

同时,我市在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相继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特别是沿海地区开发和工业用地存量调整,随着大量工业用地加快推出,长期以来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用地严重不足、发展空间缺乏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4、世界温商网络整合提升带来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温州把整合提升温商市场网络、打造温商总部服务基地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在外温州人资源优势和温州作为后方服务基地作用,加快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这将有利于引导我市工业企业整合市内外资源,发挥温州商会网络在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投资中的纽带和平台作用,加大品牌、销售渠道建设力度,实现由传统生产模式向人力资源优势即研发设计与营销网络两端攀升。

有利于吸引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创业,在温设立企业总部或研发、销售中心,进一步推进温州工业转型升级。

(二)应对“三大”挑战

1、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带来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并且不再按“五年”算总账的方法进行考核,而是要按年度对各地进行一票否决制和行政问责制的目标考核。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节能目标基本确定为单位GDP能耗降低18%左右,预计分解到我市的节能目标为15%左右。

综合考虑我市能耗基数较低和节能潜力较小等因素,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2、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带来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消费需求低迷,我国出口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人民币升值不断加快等不利条件,企业出口成本不断加大。

国际大宗原材料供应偏紧,价格波动频繁并且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变化,预计“十二五”期间的劳动力供给将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越来越明显。

并且,随着温州土地供给紧缺、用地价格上涨与生活成本上升,工业发展将面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

3、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带来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上海、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和苏州、宁波、无锡等发达城市,将依托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先进要素集聚优势,加速吸引工业龙头企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内的丽水、衢州等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具有发展制造业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对温州发展传统优势制造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长三角及海西区各城市主导产业存在较大雷同,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传统产业上,温州将面临更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依托温州“1650”大都市总体格局,围绕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双优化”为重点,以现代产业平台建设为载体,以自主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积极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引进大项目,突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具有温州特色和全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原则

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

充分利用温州“1650”大都市空间格局调整机遇,抓住沿海地区开发契机,强化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扩容和新建,按照工业新城、产业新区理念,打造一批产业集聚新平台,增强新型工业化对新型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同时,通过城区“退二进三”、“退二提二”等政策措施,为舒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培育城市功能预留空间,强化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

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坚持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提升并举。

既要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方向,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从产业高端切入,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使新兴产业成为我市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又要落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增强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

顺应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和趋势,既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又要通过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分工细化和服务外包,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加有利的支撑条件。

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驱动。

既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强制度创新,通过企业制度、政策制度和市场制度等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在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要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的理念,完善技术应用服务和制度创新保障,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坚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既要继续发挥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要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谋求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海西区具有温州特色和全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

工业实力方面。

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约8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确保累计实现工业性投资24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3000亿元左右,技改投资占工业投入的比重逐步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3%以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获得快速发展;年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达到4个;力争培育年产值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100家,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

自主创新方面。

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00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6家和90家,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营销管理和竞争力的知名企业,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

布局调整方面。

工业企业和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产业发展平台集聚。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产业集聚度与投资强度大幅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单位产出率显著提升,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达到每亩300万元以上,产出率达到每亩800万元以上;省级开发区分别达到每亩250万元以上和600万元以上。

可持续发展方面。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达到1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有效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表2-1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5年

指标

属性

1

工业总产值

亿元

6516

11000

预期性

2

工业性投资

亿元

310

[2400]

预期性

3

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

亿元

442

800

预期性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29.5

35

预期性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

%

——

13

预期性

6

年产值超十亿元的企业数

34

100

预期性

7

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数

0

4

预期性

8

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数

0

4

预期性

9

研究与开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

%

1.3

2

预期性

10

企业新产品产值率

%

9.96

15

预期性

11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

60

100

预期性

12

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

%

3.5%

[15%]

约束性

14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90

预期性

注:

[]中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优化产业发展体系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并举,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案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围绕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规模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完善集群发展的生产性服务配套体系,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5515”工程,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集群。

力争五年内主抓5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500亿元;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以上,培育5家以上国内或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企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数控机械成套设备、食药机械、纺织装备、包装装备、印刷装备、大型施工机械、精密元器件和关键基础部件为发展重点,完善配套产业;广泛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努力实现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发展。

依托重点工业园区平台和机械装备制造基础优势,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配套”的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集群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

2、新能源产业。

以光伏设备及器件、风电装备、风电场利用为发展重点,适当发展太阳能组件及其他配套领域。

重点攻克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突破风能核心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力争在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应用企业。

主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加快集聚一批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形成集群规模优势,努力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应用基地。

3、新材料产业。

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鞋材、新型纺织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为发展重点,加快建立一批新材料产业园区,促进新材料企业集聚发展。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新材料研发中心或行业创新平台,联合攻关新材料产业关键或共性技术,提升行业科研能力。

主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建的沿海重要产业基地,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新型纺织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完善本地新材料产业链,打造与本地优势产业密切关联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4、生物产业。

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高端生物保健品、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等为发展重点,积极筹建服务于生物产业发展的专业性孵化器,孵化一批生物科技企业,产业化一批科研成果,引进一批生物科技企业,形成集药品研发、医药器械制造、制药于一体的上下游完善的生物产业链。

主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台优势和温州医学院科研优势,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等途径,加速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力争建成省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5、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大功率LED照明、垃圾发电设备、节能变压器、高端环保设备、高端节能减排监测设备等。

其中,LED照明领域重点发展外延片、芯片、LED检测设备、芯片加工关键工艺设备、自动封装设备等;环保设备领域重点发展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通风除尘设备、汽车尾气处理设备等。

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物联网、智能输变电设备及新一代通信网络等。

抢先攻关智能电网相关的智能电器及系统,大力支持传感、监测、定位、识别等信息获取关键技术研发。

二、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

通过产业链延伸、品牌和设计能力提升、营销创新等途径,把生产加工优势转化为设计研发优势,增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力争建设一批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链完善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

1、汽摩配行业。

重点发展代表汽车工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零部件,拓展特种汽车生产,争取形成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

主要依托瑞安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滨海园区,加快建设瑞安汽配专业生产基地以及相应的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和模具加工中心,完善产业自主研发环节,开发一批与主流车型同步的新产品、新技术。

积极提升“中国汽摩配之都”品牌,打造“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形成品牌营销优势。

大力发展围绕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产业,形成整车制造为核心,汽车配件生产相对完善,研发设计能力较强,能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集群组织体系,形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千亿级汽摩配产业集群。

2、电气行业。

在保持低压电气产品竞争优势基础上,重点发展智能化、可通信为主的第四代低压电气产品,高压、特高压电气产品,以及新能源电气系统。

主要依托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和柳市、北白象等城镇工业功能区,加快行业质检、研发、信息、展示等公共研发及营销平台建设,鼓励研发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电气传动技术,以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同步开断技术,以及用户电力技术等,提升产业研发优势;整合国家级产业“金名片”,着力提升品牌和营销优势。

加快完善以设备制造和核心部件为重点,配套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生产为配套的集群发展体系,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

3、服装行业。

重点开发环保型、时尚型、功能型精品服装。

整合“中国服装名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乐清)”等产业“金名片,引导服装企业向行业高附加值领域拓展,鼓励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级服装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水平;深化品牌设计,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创新商业模式,大力推广虚拟经营,强化产品营销环节;着重采用新型服装材料,提升产品质量,形成以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为重点,高端制造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巩固和提升温州服装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品牌优势突出、营销网络完善的千亿级服装产业集群。

4、鞋业产业。

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巩固男鞋市场地位,扩大女鞋、童鞋市场规模。

整合“中国鞋都”、“中国鞋都女鞋基地”等产业“金名片”,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重品牌形象提升,深化品牌文化内涵;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采用新型鞋材,发展功能性鞋业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广虚拟经营。

同时继续完善制鞋机械、鞋材、鞋辅料等配套环节,完善鞋业产业链。

力争打造品牌研发优势突出、产业配套体系完善的千亿级鞋业产业集群。

5、泵阀行业。

重点发展核电泵阀、船用泵阀、电子控制泵阀,以及为电力、大型石化、石油输管线、煤液化及冶金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配套的特种专用泵阀;配套发展泵阀控制执行系统、法兰管件、标准件、密封件等关键部件。

发挥“中国泵阀城”、“中国泵阀之乡”品牌优势,依托永嘉工业园区和滨海园区,打造竞争力领先的国内外重要泵阀产业基地。

建设核电阀门研究院等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特种专用泵阀、高性能泵阀的研发制造能力。

择址建设铸(锻)造产业基地,整合原有铸(锻)造企业,引进关键配套环节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壮大泵阀产业集群,力争2015年集群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

6、电子信息行业。

重点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包括网络工程及网络配套电子产品、现代通信设备及产品、数字视听及信息家电产品、汽车电子设备等。

主要依托乐清工业园区和苍南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积极向上、下游产品延伸,集聚多品种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鼓励企业建立行业研发中心,着力提升产品研发设计水平和生产自动化程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以业务外包、虚拟经营的方式,整合中小企业,不断提升行业集中程度,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力争打造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五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7、印刷包装行业。

以发展环保、绿色、轻便化和系列化包装印刷产品为方向,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包装盒精细包装、精美彩色包装印刷、绿色包装印刷、无菌食品包装印刷等产品,基本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器材优质系列化、印后多样自动化”的目标。

整合苍南“中国印刷城”、平阳和鹿城等地包装印刷业优势资源,延伸发展印刷包装材料、设计创意产业和都市印刷复制产业,打造高精印刷复制产业集聚区,逐步建成技术先进、服务一流的五百亿级印刷包装产业集群,提升我市印刷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8、船舶行业。

强化散货船、集装箱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