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343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docx

气候气温意义大气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地表吸收太阳短波

第五章:

氣候

氣溫

意義

大氣中熱量的來源主要來自地表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後,轉化釋放出地表長波輻射。

常用指標

日均溫

每六小時觀測一次氣溫,其平均值即為日均溫。

月均溫

該月日均溫的平均值。

年均溫

該年月均溫的平均值。

日溫差

一日最高溫與最低溫之差。

年溫差

最高月均溫與最低月均溫之差。

極端溫度

氣象觀測記錄歷史中曾經出現的最高溫與最低溫。

氣溫的變化

日變化

1、原因:

地球自轉。

2、特性:

◎每日最熱時間:

約在下午2~4點間。

∵中午後,太陽短波輻射仍大於地表散失的長波輻射量。

◎每日最冷時間:

約在日出後1小時內。

∵日出後,短時間內地表散失的長波輻射仍大於吸收的短波輻射。

年變化

1、原因:

地球公轉、地軸傾斜。

2、特性:

◎四季變化

◎晝夜長短變化

◎最熱月在七月,最冷月為一月(北半球)

影響因素

緯度

1、原因:

日照角度、大氣厚度。

2、結果:

A、緯度與氣溫成反比。

B、緯度與年溫差成正比。

C、等溫線呈東西向,與緯線平行。

影響因素

高度

1、原因:

A、高度越高,長波輻射量越少。

B、高度越高,大氣越稀薄,可吸收的輻射量越少。

2、結果:

A、高度與氣溫成反比。

B、陸地上等溫線呈現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彎曲。

3、氣溫垂直遞減率:

乾空氣:

高度每上升100M,氣溫下降1℃。

濕空氣:

高度每上升100M,氣溫下降0.6℃。

4、逆溫:

下冷上熱

A、山谷逆溫:

冬季或夜晚山頂冷空氣快速沿山坡下滑,將暖空氣上抬,造成下冷上熱。

B、輻射逆溫:

冬季晴朗無風的夜晚,地面因輻射冷卻而快速降溫,形成下冷上熱。

C、平流逆溫:

寒冷的洋流經過造成下冷上熱。

D、鋒面逆溫:

冷氣團移動迅速,快速抬升暖氣團,形成下冷上熱。

距海遠近

1、原因:

海陸比熱差異。

2、結果:

A、海洋溫度變化慢、陸地溫度變化快。

B、年溫差與距海遠近成正比。

C、大尺度下,等溫線呈現海陸反向彎曲。

甲:

南半球七月(冬季)

乙:

北半球一月(冬季)

丙:

南半球一月(夏季)

丁:

北半球七月(夏季)

影響因素

洋流

1、洋流類型:

寒流、涼流、暖流。

2、形成原因:

吹送流、補償流、密度流。

3、影響:

寒流、涼流經過地區,氣溫較冷;暖流經過地區則氣溫較暖。

1、風從內陸吹來,氣溫具大陸性;風從海洋吹來,氣溫具海洋性。

2、風經過寒流,氣溫受寒流影響;風經過暖流,氣溫受暖流影響。

植被

植被覆蓋地區溫度變化較小,林地效果較草地顯著。

全球洋流分佈

A:

北赤道洋流

B:

黑潮

C:

北太平洋暖流

D:

加利福尼亞涼流

E:

阿拉斯加暖流

F:

親潮

G:

南赤道洋流

H:

東澳暖流

I:

西風漂流

J:

秘魯涼流

A:

北赤道洋流G:

南赤道洋流

B:

墨西哥灣暖流H:

巴西暖流

C:

北大西洋暖流I:

西風漂流

D:

挪威暖流J:

本吉拉涼流

E:

加那利涼流K:

福克蘭寒流

F:

拉布拉多寒流

A:

北赤道洋流

B:

南赤道洋流

C:

阿古拉斯暖流

D:

西風漂流

E:

西澳涼流

氣壓

意義

地表上大氣的重量,單位為百帕(hPa)

影響因素

高度

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氣壓越低。

氣溫

在相同高度時,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氣壓梯度

1、同一平面,兩地之間單位距離的氣壓差距。

2、氣壓梯度越大,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強。

等壓線

定義

地表氣壓相同的各點連結而成的閉合曲線。

特性

1、等壓線分佈受太陽輻射、海陸分佈、地形、洋流影響。

2、等壓線越密集,氣壓梯度越大,風力越強。

 

類型

 

1、中心空氣上升,四周空氣向中心流入,又稱氣旋。

2、天氣不穩定,容易下雨。

3、類型

種類

熱帶氣旋

溫帶氣旋

成因

熱帶洋面強烈熱對流

中緯度冷暖氣團交會

方向

向西或西北移動

向東或東南移動

天氣

強風豪雨

天氣、風向多變

 

1、中心空氣下沈,空氣由中心向四周吹出,又稱反氣旋。

2、天氣穩定,不易下雨。

降水

意義

1、水氣凝結後,以液態或固態方式降落,如下雨、下雪、冰雹等。

2、水氣含量以及空氣的抬升為降雨必備要件。

 

降水特性

降水量

1、多雨區:

年雨量大於1500mm。

2、濕潤區:

年雨量介於500mm~1500mm。

3、乾燥區:

年雨量小於500mm。

降水強度

1、意義:

單位短時間內降水量。

2、分類:

台灣地區

24小時累積雨量(毫米)

大雨

50~130

豪雨

130~200

大豪雨

200~350

超大豪雨

350以上

 

降水特性

降水變率

1、公式:

2、意義:

表示該地降水穩定程度。

 

降水季節

1、全年有雨:

熱帶雨林、溫帶海洋性、夏雨型、副熱帶季風氣候。

2、全年少雨:

乾燥氣候、寒帶氣候。

3、夏雨冬乾:

熱帶莽原、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

4、夏乾冬雨: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降水類型

地形雨

1、原因:

水氣沿山坡上生而凝結致雨。

2、特徵:

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3、實例:

基隆冬季迎東北季風的地形雨。

對流雨

1、原因:

日照強烈、蒸發旺盛,水氣快速上升而凝結致雨。

2、特徵:

強度大、雨時短、雨區小。

3、台灣夏季午後雷陣雨,又稱西北雨。

鋒面雨

氣旋雨

1、成因:

冷暖氣團相遇,水氣沿鋒面緩慢上生而凝結致雨。

2、特徵:

雨時長、雨區廣、強度不定。

3、台灣5、6月間的梅雨。

颱風雨

1、原因:

熱帶洋面上蒸發旺盛,中心空氣強烈上升引起四周空氣向中心輻合。

2、特徵:

狂風暴雨。

3、東亞的颱風、美洲的颶風、南亞的熱帶氣旋。

意義

1、空氣由高氣壓向低氣壓的水平流動。

2、氣壓差越大,風速越強。

風向

1、風的來向。

2、理論上,風向與等壓線垂直;實際上受科氏力影響,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行星風系

假設

1、地軸垂直。

→風帶無季節性移動

2、地表高度一致。

→無山風、谷風、焚風

3、地表海陸性質一致。

→無季風、海風、陸風

影響因素

日照、科氏力

行星風系的分帶

行星風系的季移:

因地軸傾斜,因此太陽直射的位置會移動,行星風系會跟著出現季節性的移動。

地方風系

山風、谷風

1、白天:

山頂輻射強增溫快,熱空氣上升,風從谷底往山頂吹,形成谷風。

2、晚上:

山頂降溫快,冷空氣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風。

海風、陸風

1、白天:

陸地吸熱快,空氣上升,風從海面向陸地吹。

2、晚上:

陸地降溫快,風從陸地向海面吹。

季風

因大範圍海陸性質差異造成冬季由陸地吹向海洋,夏季則由海洋吹向陸地。

焚風

乾燥的空氣越過山地下沈增溫造成,如台東位於夏季西南季風的背風側,常出現焚風,俗稱『火燒風』。

落山風

東北季風越過中央山脈形成強勁的下坡風。

九降風

新竹為台灣海峽最狹窄的區域,當空氣流過此處時,因寬度縮減而風速加大,當地稱為九降風,當地風乾米粉、柿子便以此特色製作而聞名。

天氣系統~氣團

氣團

意義

1、地表形成溫度、濕度等性質一致的廣大氣體,稱為氣團。

2、氣團源地通常為高壓中心。

類型

1、大陸冷氣團:

發源高緯陸地,溫度極低,天氣穩定,如西伯利亞及地大陸冷氣團。

2、海洋暖氣團:

源自廣闊洋面,溫度濕度較高,如夏季太平洋暖氣團。

天氣系統~鋒面

意義

冷暖氣團相遇時的交界面,稱為鋒面。

類型

冷鋒

暖鋒

滯留鋒

示意圖

意義

冷氣團威力較強

暖氣團威力較強

冷暖氣團威力相當

影響

通過後,氣溫下降,雲量減少,呈現乾冷的天氣,

通常會有間歇性大雨。

通過後,氣溫升高、氣壓下降、風向改變,雨勢較冷鋒小。

陰雨連綿,降水時間較冷鋒、暖鋒為長。

天氣系統~颱風

定義

在熱帶洋面上,水氣受熱上升,形成強烈熱帶氣旋,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八級,才稱為颱風。

 

特性

1、發源於南北緯5~20度之間的海面,以北太平洋西部發生頻率最高。

2、風力由外圍向中心逐漸增強,中心附近達到最強,中心颱風眼風力微弱,晴朗無雲。

3、受信風影響,向西呈拋物線移動,北半球向西北,南半球向西南。

4、美洲稱為颶風,南亞稱為氣旋,西太平洋稱為颱風。

 

路徑

以台灣為例

1號:

颱風中心位於東北部,朝西北西前進,此時風由西北方吹入北部,為北部帶來強風豪雨,稱為西北颱。

2號:

登陸前北部、東北部雨勢較大,過境後引進強烈西南氣流造成南部、東部大量降水,如莫拉克颱風。

3號:

台灣最常見的颱風路徑,為南部帶來嚴重災情。

4號:

登陸前東部最為嚴重,過境後,東部會有焚風。

5號:

較少出現,但因西部人口集中,災情嚴重。

6號:

較少出現,對東南部影響較大。

共伴效應

1、秋季的颱風因其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輻合,產生共伴效應。

2、颱風暖空氣與北方冷空氣混合產生大量水氣,常在北部、東北部等迎風面造成大量降水。

藤原效應

當兩個颱風間的距離縮短到一千五百公里以內時,就可能產生「雙颱效應」,又稱「藤原效應」。

熱帶濕潤氣候

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莽原氣候

緯度位置

10°N~10°S

10°~23.5°

 

分佈

1、亞馬孫盆地

2、剛果盆地

3、馬來半島

4、東印度群島

1、剛果外側

2、東非高原

3、巴西高原

中美地峽東側、澳洲東北部沿海、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因面迎信風加上熱帶氣旋影響,雨量豐沛呈現雨林景觀,背風側呈莽原景觀。

成因

位處低緯,太陽照射角度大,ITCZ兩側氣流在此輻合上升。

夏季ITCZ移入而降水,冬季副熱帶移入或背信風而成乾季。

氣溫

全年高溫,年溫差極小,夜晚稍涼,因此有『夜晚是熱帶的冬天』之稱。

全年高溫,受雨季影響,最熱月出現在乾季末期。

降水

1、年雨量充足,約在2000mm。

2、全年有雨無乾季,春秋兩季因太陽直射赤道而雨量較多。

3、降水以對流雨為主。

1、年雨量約1500mm~2000mm。

2、雨季受ITCZ南北移動影響,呈現夏雨冬乾。

3、雨量變率、年溫差、乾季時間隨緯度增加而增大。

土壤

磚紅壤、氧化土

磚紅壤、栗鈣土

景觀

樹冠茂密,陽光難透射地表,底層缺灌木層,與季風雨林不同。

高草疏林的莽原,動物會隨著ITCZ的位置遷移。

氣候圖

溫帶濕潤氣候

類型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夏雨型暖濕氣候

緯度位置

30~40度大陸西側

25~35度大陸東南

 

分佈

1、環地中海:

南歐、北非西北部、

西亞以色列及土耳其沿海

2、美國加州

3、智利中部

4、南非西南

5、澳洲西南

1、美國東南部

2、巴西東南、拉不拉他河平原

3、南非東南

4、澳洲東南

 

成因

風帶季移、涼流經過

1、南歐:

加那利涼流

2、美國加州:

加利福尼亞涼流

3、智利中部:

秘魯涼流

4、南非西南:

本吉拉涼流

5、澳洲西南:

西澳涼流

1、美國東南:

夏季東南風(熱帶海洋高壓吹入)

冬季溫帶氣旋、暖流

2、南半球:

暖流、東南信風

氣溫

夏熱冬暖,夏季大於20℃,冬季約為5~10℃

夏熱冬暖,夏季大於20℃,冬季約為10~18℃

降水

1、夏乾:

因副熱帶高壓籠罩、涼流經過,導致夏季乾燥。

2、冬雨:

西風帶移入帶來降水。

1、夏季:

暖濕東南風吹入。

2、冬季:

溫帶氣旋活動頻繁。

3、全年有雨,夏雨較多。

土壤

栗鈣土

紅壤、黃壤

景觀

蠟質、厚皮的地中海灌木林

副熱帶常綠林

 

示意圖

溫帶濕潤氣候

類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緯度位置

40~60度大陸西側

30~60度大陸東側

 

分佈

1、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

2、西班牙西北~西北歐大西洋沿岸

3、南美智利南部

4、紐西蘭

1、北美落磯山脈以東至大西洋沿岸

2、歐洲中部至西伯利亞西南

★南半球因陸地面積狹小,無溫帶大陸性氣候

成因

面迎西風、暖流經過

距海較遠,受陸地性質影響

氣溫

1、夏涼冬溫,年溫差小。

2、氣溫約在0~20℃。

1、夏熱冬寒,年溫差大。

2、夏季≧20℃,冬季≦0℃。

降水

1、全年有雨。

2、秋、冬較多雨。

∵極圈氣旋帶移入

夏雨冬乾

土壤

棕壤

景觀

溫帶雨林、溫帶混合林、溫帶落葉林

 

示意圖

乾燥氣候

類型

熱帶乾燥氣候

溫帶乾燥氣候

緯度位置

20~30度大陸內部~西岸

30~50度大陸內部或東岸

 

分佈

成因:

副熱帶高壓籠罩、背信風、

涼流經過

1、副熱帶高壓:

西亞、印度塔爾沙漠

2、副熱帶高壓、背信風:

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

3、副熱帶高壓、背信風、涼流:

墨西哥北部索諾拉沙漠

智利北部阿它加馬沙漠

澳洲中西部、北非、

南非那米比沙漠

1、中亞、新疆、蒙古

∵距海遙遠、山地阻隔水氣

2、美國西南內陸

∵背西風

3、南美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原

∵背西風、寒流

氣溫

1、夏熱冬暖、年溫差小。

2、日溫差大。

1、夏熱冬寒,年溫差大。

2、日溫差大。

降水

全年少雨

土壤

沙漠~荒漠土;草原~黑鈣土

景觀

植物稀少多以短期一年生植物為主

 

示意圖

寒帶氣候

類型

副極地氣候

極地氣候(苔原、冰原)

緯度位置

1、歐洲:

60度~極圈

∵北大西洋暖流

2、北美、亞洲:

50度~極圈

極圈以內(66.5度~極點)

分佈

歐洲、北美、北亞

★南半球該緯度缺乏大面積陸地,故無此氣候。

歐亞北部、北美洲北部沿海、格陵蘭、南極大陸

 

氣溫

1、冬寒長、夏短熱。

2、夏季月均溫≧10℃。

3、年溫差大,為所有氣候之冠。

∵位居高緯、陸地性質

★七月10℃等溫線為森林北界。

1、苔原:

最暖月0~10℃。

2、冰原:

最暖月<0℃。

降水

氣溫低,蒸發微弱,降水量少

土壤

灰化土

苔原~冰沼土;冰原~未育土

景觀

寒帶針葉林

苔蘚地衣、永凍層

 

示意圖

苔原氣候:

冰原氣候:

高地氣候

類型

熱帶高地

溫帶高地

分佈

台灣高山、印尼高山、中美山地、

東非山地、安地斯山北段

青藏高原、中亞山地、高加索山、

阿爾卑斯山、落磯山脈、

安地斯山南段

特徵

1、終年涼爽、年溫差小。

2、兼具熱、溫、寒三種氣候。

3、迎風山腰多雨。

1、夏涼冬寒、年溫差大。

2、兼具溫、寒帶氣候。

3、迎風山腰多雨。

 

示意圖

阿里山

季風氣候~亞洲

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副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緯度

10°N~23.5°N

23.5°N~35°N

35°N~55°N

分佈

台灣南部、廣東南部

中南半島、菲律賓、

印度半島

台灣北部、日本南部

中國華中、華南

中國華北、東北

朝鮮半島、日本北部

風向

夏季西南風

冬季東北風

夏季南風

冬季北風

夏季東南風

冬季西北風

氣溫

一月>18℃

乾季末期最熱

一月介於0~18℃

一月<0℃

降水

1、夏雨冬乾。

2、冬雨區:

菲律賓北部、海南島

斯里蘭卡及越南東北

1、雨季長乾季不顯。

2、台灣北部冬季迎東北季風而有雨。

1、夏雨冬乾。

2、冬雨區:

日本西岸

土壤

磚紅壤

紅壤、黃壤

棕壤

植被

熱帶季風雨林

常綠闊葉林

溫帶混合林

類型

熱帶季風

副熱帶季風

溫帶季風

 

氣候圖

季風氣候~西非幾內亞灣沿岸

分佈

西非幾內亞灣沿岸4°N~12°N之間

成因

間熱帶輻合區(ITCZ)南北移動

特徵

1、冬季ITCZ南移,東北信風來自乾燥的撒哈拉沙漠。

2、夏季ITCZ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科氏力影響轉為西南風,自幾內亞灣帶來水氣。

3、成因與亞洲地區不同,氣溫、降水等特徵皆相同。

氣候圖判讀

判讀北半球、南半球

最冷月若為一月,則為北半球;反之則為南半球。

判讀氣候帶

最冷月均溫>18℃為熱帶;最熱月均溫≦15℃為寒帶。

雨季判讀

熱帶地區月雨量>60mm、其他地區月雨量>30mm,可統一用月雨量50mm作為判斷標準。

氣溫判讀

1、熱帶濕潤、溫帶濕潤以最冷月均溫判讀

A、最冷月均溫≧18℃

→熱帶濕潤氣候(熱帶雨林、熱帶莽原)

B、最冷月均溫0~18℃

→副熱帶季風、中國型氣候、溫帶地中海、溫帶海洋性

C、最冷月均溫<0℃

→溫帶大陸性、溫帶季風

2、寒帶氣候以最暖月均溫判讀

A、最暖月均溫≧10℃→副極地氣候

B、最暖月均溫0~10℃→苔原氣候

C、最暖月均溫<0℃→冰原氣候

氣候圖判讀

氣溫判讀

3、乾燥氣候以年均溫18℃判讀

A、年均溫>18℃→熱帶沙漠

B、年均溫<18℃→溫帶沙漠

4、熱帶高地→年溫差小、夏季涼爽。

綜合判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