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设计设计规范强制条款.docx
《煤矿设计设计规范强制条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设计设计规范强制条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设计设计规范强制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371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
公告
现批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215-2005,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1.1、2.1.3、2.1.4、3.1.7(4)(5)、3.2.1(5)、3.3.1
(2)、3.3.4、4.1.3(3)、4.2.2
(2)、4.3.2
(2)、4.3.3、5.1.2(3)、5.2.6、5.3.3、5.3.6、7.1.1、7.2.1、7.2.2、7.2.3、7.2.4、7.2.5
(1)(3)(4)、7.2.6
(1)(3)(4)(5)、7.3.1、7.3.2、7.3.5、7.3.8、7.4.2、7.5.1、7.5.8、8.1.3
(1)
(2)(3)、8.1.4、8.1.6
(1)、8.1.7、8.2.1、8.2.5
(1)、8.2.6、8.3.1
(1)、8.3.2
(1)
(2)、8.4.1(4)、8.4.3(6)、8.4.5
(2)、9.2.1(3)、9.2.4、9.2.5、10.1.6
(1)、10.1.12、10.1.14(3)、10.1.15
(1)
(2)(3)(4)(5)(6)、10.2.1、11.2.1、11.2.2
(1)、11.3.1、11.4.3
(1)、11.4.11、11.5.1、11.5.5、11.7.3、12.4.10、12.4.13
(1)
(2)(3)(4)(5)、12.4.14、12.5.1
(1)
(2)(3)(4)(5)(6)、12.5.2
(1)
(2)(3)(4)、12.5.3、12.5.7、12.5.8、12.5.9、13.1.3、13.1.5、13.5.3、13.5.6、13.5.9、13.6.1、13.6.3、13.6.4、13.6.5
(1)、14.1.1、14.2.1、14.3.3、D.1.3、D.2.1、D.2.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五年九月十四日
2.1.1矿井预可行性研究应根据批准的井田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井田勘探地质报告进行,且必须经认真分析研究后,对勘探程度、资源可靠性、开采条件及经济意义等作出评价。
2.1.3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时,应从工业资源/储量中减去断层、防水、井田境界、地面建(构)筑物等永久煤柱煤量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不得开采的煤柱煤量;计算设计可采储量时,应从设计资源/储量中减去工业场地、井筒、井下主要巷道等保护煤柱煤量;其煤柱留设要求和计算方法,必须符合现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
2.1.4矿井采区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厚煤层不应小于75%;
2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
3薄煤层不应小于85%;
4水力采煤的采区回采率、厚煤层、中厚煤层、薄煤层分别不应小于70%、75%和80%。
3.1.7(4)箕斗提升井或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风井使用时,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1.7(5)高瓦斯、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必须设专用回风井。
3.2.1(5)工业场地应具有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风景区、内涝低洼区和采空区。
不受岩崩、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灾害威胁;
3.3.1
(2)开拓巷道不得布置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中和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
3.3.4开拓巷道净断面,必须以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为原则确定。
净断面的选取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叉点设计规范》MT/T5024的有关规定。
4.1.3(3)立井井筒装备中所有金属构件及连接件,必须采取防腐蚀处理措施;
4.2.2
(2)井底车场巷道不得布置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中和冲击地压煤层中;
4.3.2
(2)井下硐室不得布置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中和冲击地压煤层中;
4.3.3井下设置的主排水泵房、管子道、水仓、主变电所、架线电机车修理间及变流室、蓄电池电机车修理间及充电变流室、防爆柴油机车修理及加油(水)站、推车机及翻车机硐室、自卸矿车卸载站、爆炸材料库及发放硐室、消防材料库、防水闸门硐室等各主要硐室,其平面和空间布置、安全设防及通风要求、支护方式及水仓有效容量等,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具体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的规定。
5.1.2(3)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和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布置,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2.6采煤工作面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厚煤层不应小于93%;
2中厚煤层不应小于95%;
3薄煤层不应小于97%。
5.3.3高瓦斯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或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均必须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严禁一段进风、一段回风。
5.3.6采区巷道断面,必须以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能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为原则确定。
净断面的选取,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规范》MT/T5024的有关规定。
7.1.1矿井通风设计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地送到井下工作场所,保证安全生产和良好的劳动条件;
2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具有抗灾能力;
3发生事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
4有符合规定的井下环境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7.2.1井下防水、防尘、防火、防煤与瓦斯突出和防冲击地压的设计,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作为设计依据的煤层爆炸性、煤层的自然倾向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必须按国家授权单位提出的鉴定意见确定。
7.2.2水患严重的矿井,应根据矿井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水措施,并应按有关规定配备设备。
矿井设计必须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留设各种防水煤(岩)柱,防水煤(岩)柱的尺寸,应按现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
在其他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只有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后,方可掘进。
7.2.3矿井设计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掘进工作面应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选择适当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风流净化、机械捕尘、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回采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喷雾洒水、通风除尘、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应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水棚或岩粉棚。
7.2.4开采自燃和容易自燃的煤层,应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巷道支护形式和通风系统;应根据自燃危险等级采取建立灌浆系统、使用阻化剂、均压技术、配备惰气灭火装置等综合防灭火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系统必须配套,其布置方式应适应防灭火灌浆的要求;
2采区设计必须明确规定巷道布置方式、隔离煤柱尺寸、灌浆系统、疏水系统、预筑防火墙的位置以及采掘顺序。
3灌浆材料、防火墙建筑材料不得采用具有可燃性、毒性、辐射性材料。
灌浆材料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选择粘土、不可燃岩粉、粉煤灰、砂等不可燃材料。
7.2.5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时,应根据突出危险性预测,选择合适的防治突出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突出矿井中开采煤层群时,应首先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的选择,应优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当突出危险煤层上、下均有保护层时,应优先选择上保护层;当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突出危险时,应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为保护层;
3开采保护层的矿井,被保护层的巷道必须布置在保护范围内;开采下保护层时,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
4开采单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和保护层开采后的未保护区,当煤层透气性系数大于或等于0.001mD(毫达西)时,应采用预抽煤层瓦斯防治突出措施。
7.2.6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
选作保护层的煤层应是无冲击地压或冲击地压较弱的煤层。
3未受保护的煤层和地区,必须采取放顶卸压、煤层注水、打卸压钻孔、超前爆破松动煤体等措施,并应按有关规定配备设备。
煤层注水压力应根据地应力和煤的硬度等因素确定。
注水后煤层水份不应低于4%;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阻力;
5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宽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
巷道支护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
双巷掘进时,两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8m,联络巷道应与两条平行巷道垂直。
7.3.1矿井或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当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时,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
7.3.2抽放瓦斯设施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7.3.5在井下建立临时抽放泵站或采用移动泵站进行局部瓦斯抽放时,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7.3.8矿井抽放瓦斯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矿井抽放瓦斯设备能力,应能满足抽放瓦斯设备服务范围内的最大瓦斯抽放量和最大抽放负压要求,其设备富余能力不应小于15%。
2抽放瓦斯泵及其附属设备,至少应有1套备用。
3抽放瓦斯泵站内的电气设备、照明和其他电气仪表。
应采用矿用防爆型。
7.4.2高瓦斯、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
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低瓦斯矿井亦应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甲烷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设置地点与监控范围,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7.5.1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均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7.5.8制冷剂的选择,应符合防火、不爆炸、无毒、冷凝温度高、冷凝压力低、价廉、环保等要求。
8.1.3摩擦式提升防滑安全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摩擦式提升机工作闸或保险闸所产生的制动力矩均不得小于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的3倍;并应根据设计实用最大不平衡负载,按闸间隙2mm时的弹簧力配备制动器对数(即为允许最小安全制动力矩),取其计算值进位为整数选取。
2摩擦式提升机保险闸所确定的安全制动力矩(即安全闸制动力矩),应能满足不同负载(包括空载)在各种运行方式下产生紧急制动减速时,主摩擦轮两侧张力比值(P1d/P2d)小于钢丝绳滑动极限(ef·a);且同时应满足重载下放减速度不小于1.5m/s2及重载提升减速度不大于5m/s2。
摩擦式提升防滑安全校验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P1d/P2d式中P1d、P2d—为提升主摩擦轮两侧张力(N);
e—自然对数的底,2.718;
f-衬垫摩擦系数;
a—钢丝绳在主摩擦轮上的围包角(弧度)。
3经安全制动防滑校验,当一级制动装置不能满足防滑要求时,必须采用二级制动装置;有条件时应采用恒减速安全制动装置;
8·1.4主井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箕斗容积设计必须与提升选型设计所确定的载重量相适应。
8·1·6提升钢丝绳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的选择,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8.1.7提升设备的运行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机的最大运行速度。
应根据提升载重量和井深选择既运行经济又节省投资的运行速度图为原则确定;
2立井罐笼和斜井提升容器升降人员的最大速度和加、减速度的选择不得超过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立井和斜井升降物料时的最大提升速度不得超过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立井或斜井提升采用扇形闸门箕斗时,滚轮进出曲轨时的速度不得大于1.5m/s;
4斜井提升容器在甩车道上的运行速度,不得大于1.5m/s。
8.2.1新建矿井每一风井必须装设2套型号规格相同的通风设备及辅属装置,其中1套作为备用。
且备用通风设备及辅属装置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8.2.5
(1)通风机的反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8.2.6通风设备的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风机房内的噪声值不得超过85dB,且应设置隔音值班室;
2通风设备对附近居民区的噪声值不得超过55dB,并符合现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当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取消噪声措施。
8.3.1
(1)主排水泵(包括工作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能力及台数的选择,应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8.3.2
(1)选择工作水管和备用水管的排水能力,应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2)水文地质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应在井筒及管子道内预留备用排水管位置;
8.4.1(4)井下压缩空气站的固定式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必须分设在2个硐室内。
8.4.3(6)在压缩空气供气集中点应设置储气罐,并应在储气罐的出口管路上加装释压阀,且释压阀的口径不得小于出风管的直径。
8.4.5
(2)压缩空气站内的噪声值不应超过85dB,站内应设隔音值班室;
9.2.1(3)矿车提升斜井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9.2.4立井提升系统的井口以上与井底必须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设置缓冲装置、托罐装置、防撞梁。
9.2.5立井作为回风井时,井口应采取密闭措施,必须设置防爆门。
10.1.6
(1)通风机房周围20m以内不得布置有烟火作业的建筑和设施;
10.1.12油脂库应位于工业场地的边缘和运输方便的地点。
至进风井口和通风机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存量10t及以下不应小于30m;
2储存量ll~45t不应小于50m;
3储存量45t以上不应小于80m。
10.1.14(3)坑木堆场边缘距进风井口不得小于80m;
10.1.15矿井排矸场的设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在便于运输、堆存和今后进行综合利用的地点:
2不应选在煤层露头或煤层赋存深度小于10m的地方;
3不得选在采空区上方有漏风的范围内:
4不得污染水源;
5不得影响农田水利设施。
少占良田。
当沿山坡沟谷排矸石时,应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防止发生滑坡或矸石滑落,冲毁农田、沟渠和道路;
6与进风井口的距离不得小于80m;
10.2.1矿井不应受洪水威胁。
井口及工业场地的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表10.2.1的规定。
表10.2.1防洪标准
工程性质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设计
校核
矿井井口
100
300
矿井工业场地
100
—
注:
l当观测洪水(包括调查可靠有重现可能的历史洪水)高于上述标准时,应按观测洪水设计;当观测水位低于防洪标准时,应按防洪标准设计;
2矿井地面变电所、通风机房、主、副井提升机房以及与矿井井筒相连的风道、人行道等,应按同类型矿井井口防洪标准采取防洪措施;其他建{构)筑物及场地,如位于平原内涝地区,填方困难,经技术经济比较并报审批部门批准后,可适当降低防洪标准。
11.2.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当任何一回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矿井供电电源应取自电力网中两个不同区域的变电所或发电厂。
确有困难则必须分别取自同一区域变电所或发电厂的不同母线段。
11.2.2按本规范第11.3.1条规定的负荷分级,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负荷应由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
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
两回路电源线路上均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11.3.1矿井电力负荷分级。
应符合表11.3.1的规定:
表11.3.1矿井电力负荷分级
负荷级别
负荷及设备名称
一
主要通风机
井下主排水设备(包括作主排水的煤水泵)、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设备
升降人员的立井提升机
抽放瓦斯设备(包括井下移动抽放泵站设备)
二
主提升机(包括主提升带式输送机及煤水泵)
经常升降人员的斜井提升设备、副井井口及井底操车设备
主要空气压缩机
配有备用泵的消防泵、无事故排出口的矿井污水泵
地面生产系统、生产流程中的照明设备、铁路装车设备
矿灯充电设备、矿井行政通信及调度通信设备
单台蒸发量为4t/h以上的锅炉
井筒保温及其供热设备、有热害矿井的制冷站设备
综合机械化采煤及其运输设备、井底水窝水泵、井下无轨运输换装设备
主井装卸载设备、大巷带式输送机、井下主要电机车运输设备
井下运输信号系统
矿井信息系统、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控设备
运煤索道的驱动机
三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用电负荷
注l表中一、二级负荷均包括主机运转时的辅助设备;
2井下局部通风机的负荷级别执行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11.4.3
(1)矿井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不应少于2台,当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应保证一级和二级负荷用电;
11.4.11抽放瓦斯泵房应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有煤尘爆炸危险的车间,当防尘防爆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11.5.1井下主变电所应有两回及以上电缆供电,并应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在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仍可保证全部负荷用电。
11.5.5主变电所内的动力变压器不应少于2台。
当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变压器应保证一、二级负荷用电。
11.7.3井上、下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并遵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12.4.10矿山救护队必须设有与调度室直通的电话,并应配有地面无线对讲系统。
12.4.13下列地点应设直通电话:
1采掘工作面及与其有直接联系的环节之间;
2水采矿井水枪与高压泵、煤水泵之间,煤水泵与地面选煤厂或脱水车间之间;
3防火灌浆站与灌浆地点之间;
4罐笼提升的井底-井口-提升机房之间;箕斗提升的装载点-卸载点-提升机房之间;
5升降人员的斜井或斜巷的车场与提升机房之间:
12.4.14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矿井地面变电所、地面通风机房和瓦斯抽放泵站的电话,应能和矿调度室直接联系。
矿井主变电所至上一级变电所应设置专用的电力通信设施。
12.5.1提升信号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信号应包括工作信号、检修信号、紧急停车信号及直通电话;
2提升系统的所有信号装置,均应由配电点引出的专用电源或专用电源变压器供电,并设电源指示灯,线路上不应分接其他负荷。
井下信号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得大于127V,为单相不接地系统;
3电气信号必须声光兼备,发信号地点应带保留的复式信号;
4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应设松绳信号;
5多水平或多层罐笼提升时,各水平或井上、下各层出车平台,都必须设有信号装置和必要的闭锁关系。
发出的各种信号,应有所区别;
6立井提升信号除常用信号装置外,还应有备用信号装置;
12.5.2罐笼及箕斗提升信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罐笼提升的工作信号,必须经井口转发。
紧急停车信号应直发提升机房;
2兼作升降人员和物料的罐笼提升,应有区分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保留信号”;
3箕斗提升信号,必须采用定重装置的自动信号,并应能手动发送。
信号应直发提升机房,并能在装卸载点发出停车信号。
装卸载点各部的执行元件应与信号装置有必要的闭锁关系,当满仓时应能报警或自动断电:
4井口信号装置必须同提升机的控制回路闭锁;
12.5.3斜井串车双钩提升的工作信号应为转发式。
当升降人员时,必须在运行途中任何地点都有向绞车司机发送紧急信号的装置。
12.5.7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集中控制装置,应设有声光兼备的启动预告信号。
12.5.8新建和扩建的矿井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当在同一水平同时行驶3台及以上机车时,应设置信号联锁装置。
12.5.9井下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时,对运输繁忙的区段,应设置交通运输信号装置。
13.1.3地面建筑设计必须具备近期实测地形图、地震、气象和相应阶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
13.1.5地面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表13.1.5的规定。
表13.1.5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与耐火等级
生产或储存物品类别
建(构)筑物名称
耐火等级
适用条件
甲
油脂库、抽放瓦斯泵房、蓄电池充电间(设于变电所、矿灯房、电机车库、电信楼内)、煤气站
二
丙
通风机房、主、副井口房或井楼、井架、井塔、原煤及矸石输送机栈桥和地道、转载点、翻车机房、选矸楼、矸石仓、筛分楼、千燥车间、煤仓、储煤场及受煤坑
二
矿井木材加工房、器材库、棚(综合材料)
三
丁
锅炉房
二
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为三级
锻工间、铆焊间
二
锻工、铆焊间面积<1000m2时,可为三级
煤样室、化验室、内燃机车库、汽车库、消防车库
三
戊
主、副井提升机房
二
不包括井塔提升机大厅
消防水泵房、矿井修理车间、压缩空气站、矿灯房(不包括蓄电池充电间)、空气加热室、矿井办公室、井口浴室、任务交待室
二
水塔、电机车库、地面人行走道、水源及水处理建筑物
三
注:
凡本表未列入的建(构)筑物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确定其类别和耐火等级。
13.5.3矿井地面与井下消防用水量应分别计算。
地面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消防制度、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设置范围与标准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等有关规定。
13.5.6筛分、转载、装卸等产生粉尘的生产环节,当粉尘外在水份小于7%时,应设置喷雾降尘装置。
并应在上述场所中设置冲洗用给水栓以及相应的排水设施。
13.5.9排出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以及井下排水必须根据受纳水体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有关规定;当地方有综合排放标准时,还应符合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
污泥应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
13.6.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13.6.3井下下列部位必须设置喷雾降尘装置:
1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翻车机、破碎机、输送机转载点和卸煤点必须设喷雾装置;
2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放顶煤的放煤口以及液压支架上部必须设强喷雾装置;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装车点后方以及易产生煤尘的巷道必须设风流净化水幕装置。
13.6.4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等,均应敷设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并每隔100m设DN50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
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DN50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
13·6·5井下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设施:
1主井和副井井底车场连接处、采区上山与下山口、带式输送机机头、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