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496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风道制作作业指导书.doc

电厂二期(2×1000MW)工程烟风道制作JGPZ-01第7页共7页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水冷壁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塔式布置燃煤锅炉。

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压力27.56MPa,额定蒸发量3100t/h,出口蒸汽温度605℃。

烟风道主要包括冷一次风管道、热一次风管道、冷二次风管道、热二次风管道、锅炉烟道、烟囱入口总烟道等

1.2主要工程量

表1:

烟风道制作的工作量

序号

名称

图号

单位

总重量

制作重量

1

冷一次风管道

J0502

187.96

145.65

2

热一次风管道

J0503

209.88

155.96

3

冷二次风管道

J0504

223.88

176.53

4

热二次风管道

J0505

5

密封风管道

J0506

6

锅炉烟道

J0508

7

烟囱入口总烟道

J0509

图纸未到齐,工程量统计不全。

2编制依据

2.1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烟风道施工图纸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DL/T5047-95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DL/T5210.2-2009

2.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加工配制)DL/T5210.8-2009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9年版

2.9《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2007

3施工准备

3.1对作业人员要求

3.1.1所有参加安装作业的人员均需通过三级安全教育。

3.1.2动火作业应持有动火许可证。

3.1.3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应事先进行体格检查。

对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和美尼尔综合症等疾病者,不能参加吊装作业。

3.1.4带档作业的安装工须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资质水平,并熟练掌握钢架安装作业的工艺、程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3.1.5电、火焊工必须有焊工合格证。

3.1.6起重、操作工必须具有起重、操作证书。

3.1.7竹工、测量、电工等工种,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

3.2主要的机械和工器具配备

表1:

主要的机械及工器具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卷板机

1台

2

龙门吊

20t/32m

1台

20t

3

钢卷尺

50m

1把

经校验

4

汽车

10t/12m

1辆

5

半自动切割机

2把

6

剪刀车

1台

7

空压机

1台

8

电焊机

6台

9

链条葫芦

2t/3m

10只

3.3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3.1施工人员已落实,已进行施工安全学习。

3.3.2作业指导书已报审并批准,安装之前,专业技术人员召集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和图技术交底,被交底班组应在交底签证单签字。

3.3.3作业前仔细学习有关施工图,规范及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范围,掌握作业顺序、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及其它要求。

3.3.4依据设备供应情况,按设备装箱单、施工图对设备进行清点编号。

3.3.5计量器具已计量合格,工器具准备充足。

3.3.6施工机具、特殊工种人员、设备、材料、计量器具已报审。

3.3.7电焊机已按要求布置,并已接通电源。

3.3.8施工用脚手管、脚手板、竹篱笆、照明用灯已全部到齐。

3.3.9上道工序已完成并验收合格和移交。

4作业的程序和工艺措施

4.1作业程序流程

开始

材料进厂

检查

         否

校正

退货

检验

   否

       是

焊接

放样

检验

         否

修补

检查

   否

       是

油漆

下料

检验

否修补

         

检验

   否

      是

堆放

结束

拼装

4.2工艺措施

4.2.1材料领用

1)材料必须具备质量保证书,材料的各项机械性能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退库处理。

2)材料发生变形时,要进行校正,校正可采用冷校或热校,校正后的材料外形尺寸要符合质量标准。

4.2.2放样

1)放样前对部件结构要充分认识,对部件的尺寸做到心中有数。

2)放样时,要考虑切割余量和焊接收缩的余量。

3)放样结束后,必须经质检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下料(W点)。

4.2.3下料:

1)板材下料主要采用手工割刀(除部分采用自动割刀外),割好后要打磨。

2)型钢的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

3)零部件切割后要清理氧化铁和毛刺,并进行打磨及标明外形尺寸和零件号。

4)切割后的零部件要进行尺寸自检,不合格件只能加工其它小零件。

4.2.4上加固肋、包角

1)翻身焊完作平后才能上加固肋,不允许单面焊完后就上加固。

2)加固肋拼接时要开坡口,对接焊完校正后才能用,不允许边上加固边对接。

3)加固肋及内撑杆的间距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固肋与内撑杆必须相对应。

加固肋必须焊成箍状,内撑杆应对准横向加固肋。

4)风道加固肋制作前应核对支吊架位置,加固肋应首先满足支吊架要求(支吊架及其附近加固肋设置根据相关的支吊架安装图)。

5)上包角角钢时,板料一定要垫平,保证包角角钢平行,焊接时同样处理,保证焊后平直、不弯曲。

4.2.5拼装

1)需要折弯、卷制的零部件,在拼装前按要求进行加工。

2)拼装前,各部件拼装位置,在必要时要做好靠山。

3)拼装时要用专用的起吊夹具,防止起吊时零件变形。

4)拼装时点焊也须由焊工进行,并点焊在焊缝位置上,点焊高度不超过焊缝高度的三分之二,点焊长度不小于50mm。

5)点焊后要清理药皮和飞溅,检查点焊焊缝外表应无裂纹。

6)拼装后要进行自检,并填写验收单,由质量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焊接。

7)拼装组合件规格重量根据现场吊机性能、道路情况合理进行分段。

4.2.6焊接:

1)焊条按规定需进行烘培,且应存放在焊条保温筒内。

2)焊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施焊。

3)焊接前清理焊缝位置的铁锈及其他杂物。

4)焊接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零件因焊接所引起的变形。

5)拼板焊缝封底焊接前,用石笔在焊接位置划一条线使焊接时保证焊缝的直线度,焊完后要及时作平。

6)所有焊接缝在焊接结束时,清理药皮和飞溅,并检查焊缝的外表质量,如有缺陷及时修补。

7)密封焊接后应及时进行100%煤油渗漏试验并做好记录。

8)焊缝焊接结束及时填写验收单,由质量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2.7油漆

1)制作好的部件,经检验合格后,吊入除锈施工场地。

2)部件表面处理均采用噴沙除锈工艺,除锈达到Sa2.5级。

3)涂装要求:

为保证涂装质量应做到“五无”“五不涂”

五无:

1)表面无粒附砂粘和灰尘

2)无露底遗漏

3)无皱纹

4)无气泡

5)无脱皮

五不涂:

1)除锈清理不合格不涂

2)表面有翘起的旧油漆膜未除尽不涂

3)表面潮湿不涂

4)上层油漆未干不涂

5)表面有砂粒灰尘未清除干净不涂

若图纸有具体要求,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4)由于各种防腐材料的成份不同及比重的差异,要求调配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及各种防腐材料的性能、品种、型号、规格及调配要求。

5)涂底漆应在表面喷砂合格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环境恶劣时应进一步缩短间隔时间。

6)最后一层面漆涂完后5-7天涂层完全硬化后方可转场堆压、安装,并按要求涂编号及标记。

7)根据防腐层厚度,用漆膜计厚器检测,如发现缺陷必须补涂。

8)编号要编在边口处5cm,正反面都要编,便于查找。

出厂前应贴好唛头,注有产品制作单位、编号、图号、重量等。

4.2.8堆放

1)按系统分类堆放

2)堆放时要将唛头放在显眼的地方,以便需要时能及时找到部件所处的位置。

4.3烟道配制亮点控制措施

4.3.1主要要求

1)首先必须进行图纸审核。

2)施工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并按规定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3)施工作业场地,应认真清理。

材料及工器具堆放应有足够的场地。

施工应有足够的工作面,高空作业有安全可靠的脚手架。

4)所有管件配制严格按图纸施工。

5)烟风道组合安装工作带档人员必须具有钳工中级以上资质。

6)所有焊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钢材焊接资质证书。

4.3.2主要控制措施

1)施工中尽量采用地面组合的方法,减少高空作业量。

2)施工焊口经过砂轮打磨后才能对接,厚度>6mm的钢板对接时,开破口对接。

3)接头焊口打坡口后进行两面焊接,焊缝接头须清除药皮后再焊。

4)控制好焊接电流参数,防止夹渣和咬边。

5)所有焊缝做渗油试验,渗油试验率达到100%。

4.3.3主要控制点和工艺要求

1)制作所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应有质量保证书。

所有的材料需报审,制作前应对钢材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气孔、分层和折痕等缺陷。

各种钢材必须标识明显,分类堆放。

焊接材料严格按要求进行保管和烘焙发放。

2)放样下料必须按排板图进行,仔细复核尺寸,留出切割间隙。

下料一般采用气割,气割下料后必须将氧化铁或飞溅物清除干净。

3)烟、风管道及附件上的法兰、螺栓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准用火焰切割。

用型钢制作法兰时,应先对型钢进行校正,然后下料制作。

4)各零部件拼接时,出现缝隙过大现象,应及时修正,严禁用圆钢或杂铁来填嵌施焊。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