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486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5

第二周

第二单元

两位数加两位数

5

第三周

第二单元

两位数减两位数

5

第四周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

第五周

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和我长高了

5

第六周

第单元

国庆长假

5

第七周

第四单元

与角的初步认识

5

第八周

第五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

5

第九周

第五单元

2、3、4的乘法口诀

5

第十周

第五单元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5

第十一周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5

第十二周

第七单元

7的乘法口诀

5

第十三周

第七单元

8的乘法口诀

5

第十四周

第七单元

9的乘法口诀

5

第十五周

第七单元

整理和复习

5

第十六周

第八单元

认识时间

5

第十七周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5

第十八周

第十单元

单元复习

5

第十九周

第十单元

单元复习

5

第二十周

第十单元

总复习与期末考试

5

课题

《长度单位》(第1课时)导学案

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重难点

学习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

2、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自由测量:

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量数学课本的宽:

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

我们动手来量一量。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

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

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这说明什么呢?

(由此启发学生想到: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二: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

(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

(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

(4)让学生体会到:

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

2、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都用方木块测量数学书的长、宽,还有铅笔的长度,看看结果如何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2页1——3题。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估测的方法。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外延伸

酌情安排有针对性的巩固性或拓展性学习任务,也可以是预习性任务。

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第2课时)导学案

1、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

3、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养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重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

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介绍1厘米:

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

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

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

(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

(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

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二: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

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

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

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

(取整数)

一拃:

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

(取整数)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四)加油站

1、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2、看图填空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第3课时)导学案

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1米。

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重难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用直尺量一量窗户的宽度,你发现了什么?

找一找有没有比“厘米”更长的长度单位和更适合量窗户宽度的尺子。

准备一把米尺,或一米长的木棍。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2.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米。

(3)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

3.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学习活动二:

小组合作探究:

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再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这条1米长的绳子,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4.小结:

1米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6页练习一4——6题。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6页练习一4——6题。

(四)加油站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小组测试立定跳远的成绩,并作好记录。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8( )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

(五)质疑评学

1、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外延伸

填空

课题

《认识线段》(第4课时)导学案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重难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你知道什么是线段吗?

了解一下线段有什么特征?

在生活中你经常见到线段吗?

用彩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一、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特征。

(1)展示学生课前画的线段。

选出和补充出以下几种图形:

①②③④⑤⑥

(2)把上面6条线分成两类,并说说原因。

①③是弯的;②④⑤⑥是直的。

(3)把②④⑤⑥分成两类,怎样分,说说原因。

②④两端有端点;⑤⑥两端没有端点。

(4)像②④这样的线就叫做线段,你现在知道线段有什么特征吗?

二、量线段

1、利用线段的特征,自己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两条线段。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自己画的线段有多长,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二:

画线段

1、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2、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3、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4、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

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小结:

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6页练习一7—10题。

第10题:

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四)、加油站

1.画一条比4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数线段。

 

(五)质疑评学

1、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1课时)导学案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第11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

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

为什么?

能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吗?

2、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8+530+1937+5023+645+5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从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

(1)班和二

(2)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你是怎样计算的?

(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

(3)用竖式怎样计算?

(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小组互相出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列竖式计算并互相评价。

再全班展示。

3、抽出问题:

二(3)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怎样列竖式计算?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

最后全班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1、课本第12页“做一做”和第13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二第1、2题。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2课时)导学案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重难点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上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两种乘车的方法,你知道还有其他的乘车方法吗?

为什么?

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问题一:

(1)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你是怎样计算的?

(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

(3)用竖式怎样计算?

(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问题二:

(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怎样列竖式计算?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

最后全班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

3、引导小组讨论: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从十位加起来方便吗?

学生汇报小结并板书: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1、课本第14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二第3—5题。

(四)加油站

2.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3课时)导学案

1、复习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

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学习难点: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课本14、15页,6——10题。

你认为哪些题目较难或容易出错,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独立完成16页7、8、9题。

2、全班交流

(1)第7、8题,可指2至3小组说答案,再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怎样克服?

(2)第9题:

找出这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怎么列式?

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习活动二:

1、完成15页第6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如何改正。

再选小组在全班交流。

通过做这道题,提醒我们以后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2、完成16页第10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每小题的条件和问题。

怎么列式?

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全班交流。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1、27                 36                 45                26 

     +76              +36               +46                +45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

你能说出几组?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4课时)导学案

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

重难点

竖式的书写格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第17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主要研究一下“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预习反馈

(1)、小组交流:

预习课本17——20页。

第17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全班汇报

学习活动二:

1、从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该怎样解答呢?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说出口算思路,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2)用竖式怎样计算?

(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尝试解答:

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课本页20练习三第5、6题。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5课时)导学案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重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计算:

43-23= 89-62= 59-5= 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

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该怎样解答呢?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能用口算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

(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重点说出计算思路,明确个位上的数6-8不够减怎么办。

(3)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怎样计算?

(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5)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2、小组互相出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列竖式计算并互相评价。

再全班展示。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1、课本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页20练习三第1——4题。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6课时)导学案

1、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及尝试精神。

重难点

1、应用题的多种解。

2、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课本27、28页。

在27页例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7页例2的图讲了什么?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连加教学

1、交流:

在27页例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解答?

2、选出问题:

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学生尝试计算。

3、小组讨论:

(1)怎样列式?

这种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

(2)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竖式是怎样列的?

(3)你能不能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呢?

4、全班交流并总结。

5、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有什么好处?

学习活动二:

连减教学

1、交流:

27页例2的图讲了什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尝试计算。

3、小组交流:

(1)怎样列式?

这种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

(2)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竖式是怎样列的?

(3)你能不能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呢?

4、全班汇报并总结。

 

 

学习过程

(三)达标测评

1、课本28页“做一做”,28页“做一做”。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课本29页练习五第1、3题,。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7课时)导学案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增强数感。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难点

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结果就可以了。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贴近生活感受估计

⑴猜价格游戏:

学校买回一些运动器材,请大家猜猜价格。

出示:

羽毛球拍、篮球、呼拉圈图和价格。

①猜羽毛球拍的价格:

学生第一次猜价格(学生是乱猜)。

师:

透露一点,接近30元。

学生第二次猜测:

29、28、27、31、32……

师:

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30,我们说它大约是30元,这个羽毛球拍的价格是28元。

②猜篮球的价格:

大约是40元,让学生猜(猜中后出示43元)。

③猜呼啦圈的价格:

大约是20元,猜价格。

⑵如果这三样体育用品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