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453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程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程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程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程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概况.docx

《课程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概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概况.docx

课程概况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2.课程学习的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

3、重点

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4.课程教材及辅导

(1)主教材:

《儿童文学引论》《儿童文学作品选读》

(2)辅导教材:

《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3)其他辅导信息: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平时作业等均可见江苏电大开放教育网页;课程考核说明、综合练习可见江苏电大编辑的专门辅导。

其他教学信息见江苏电大开放教育网页。

各章节内容

第一编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       婴幼儿文学

第三章       童年期文学

第四章       少年前期文学

第五章       少年后期文学

第二编儿童文学的文体

 第一章儿歌第二章   儿童诗

第三章儿童故事 第四章      童话

第五章  寓言      第六章      儿童小说

第七章   儿童散文    第八章 儿童报告文学

第九章儿童戏剧文学

第三编儿童文学的鉴赏与批评

第一章儿童文学鉴赏

第二章儿童文学批评

第三章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

绪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2.理解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和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特点。

3.了解儿童文学母题对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的意义。

4.了解儿童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语言上的特殊要求。

5.了解成人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取材的特点。

(二)内容要点

1.儿童文学内容的构成。

2.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4.儿童文学题材的广泛性与处理题材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把握儿童文学的意义。

5.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

6.儿童文学对语言的特殊要求。

7.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取材方向。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2.难点:

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题材与体裁、母题。

一、儿童文学的内容结构

儿童文学一一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内容结构

1、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或以成人为主人公文学作品;

2、为孩子们所理解、所喜欢文学作品;

3、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

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儿童情趣”。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

这就是人常说的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

儿童情趣一一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儿童文学题材一一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即:

广泛性特殊性方向性

儿童文学母题——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三大基本母题:

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然的母题。

三、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四多四少”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序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四、儿童文学的语言的要求

1、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2、简短精练,切忌长句;

3、规范优美,避免语言上的随意性和粗鲁化。

五、儿童文学作者及取材范围:

作者:

儿童自身有志于儿童文学的成人

取材:

1、民间故事;

2、回忆自己的童年;

 

第二章

婴幼儿文学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婴幼儿文学的范围和要求。

2.了解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二)内容要点

1.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2.婴幼儿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一节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语言发展特点

生理特点社会化程度

案例分析;

《我吃水果身体壮》

圆圆苹果树上长,尝一尝,甜又香。

梨花白,梨儿黄,咬一口,水汪汪。

砍下香蕉一大串,小朋友们吃的香

橘树林里金灿灿,好象满树金铃铛

水果水果千百种,我吃水果身体壮。

分析;

1、语言浅显明白,口语化;

2、讲究韵律节奏;

3、鲜明的直感性。

 

第二节掌握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

游戏性趣味性

直感性幻想性

 

第二节婴幼儿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

常见样式;儿歌、幼儿诗、短童话、小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拟人、夸张、反复三种。

意义:

打开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大门,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促进自己健康成.

功能;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作业:

一、词解:

婴幼儿时期拟人

二、简答题

1、婴幼儿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哪些内容?

2、婴幼儿文学常见的样式和表现手段有哪些?

第三章

童年期文学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童年期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化发展程度的特点。

2.了解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掌握童年期儿童特点对这时期儿童文学的要求。

3.掌握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

4.理解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内容要点

1.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生理的、心理的社会化程度。

2.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

4.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2.难点:

童年期儿童文学与婴幼儿文学和少年前期文学界限的划分。

第一节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点

一、童年期儿童的生理特点

二、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三、童年期儿童的社会化

案例分析

一天,国王问阿凡提:

“如果你的这边放着金子,那边放着真理,你要那一样呢?

”“陛下,我要金子。

”阿凡提回答说。

国王说:

“多蠢呀,金银财宝算得了什么,而得到真理可就不容易了。

我如果是你的话,是要选择真理的。

”“陛下,您的话对极了,”阿凡提说:

“谁缺少什么就需要什么,咱们各得其所呀”。

分析

1、本文采取了什么创作体裁?

(样式)

2、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这种表现手法分了那几步?

解题:

答1、本文采取了讲故事的创作体裁。

答2、运用了幽默表现手法。

答3、幽默这种表现手法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制造出内容与形式的矛盾;(金钱与真理)

第二步将这一矛盾隐蔽起来使之含蓄;(穷人与富人)

第三部流下揭开隐蔽的线索。

(国王虽有金钱却缺少真理)

第二节童年期文学的范畴及其基本要求

范畴:

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字。

基本要求:

浅显性、真实性、趣味性、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童年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意义作用

常见样式:

儿童诗、英雄故事、科幻作品、小说、童话、寓言和散文等。

常用手法:

写实手法、夸张手法、幽默手法等。

意义作用:

有认知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陶冶情操的作用、宣泄作用。

注解:

1.童年期儿童文学——指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

2.幽默手法——一种使人发笑并在笑中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含义的艺术手段。

3.写实手法——一一真实地去描写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作业

一、名词解释:

童年期童年期儿童文学

写实手法幽默 

二、问答题:

1、童年期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有哪些?

2、童年期文学有哪些作用?

 

第四章

少年前期文学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二)内容要点

1.少年前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2.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一节少年前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一、生理特点

步入青春期,性成熟为主要特征

二、心理特点

注意思维情感道德

三、社会程度化

“成人感”是最显著的标志,成人感一一指儿童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而产生的个体成熟的体验。

自我意识一一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第二节少年前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范畴:

少年前期文学不同与童年文学,但又有相似相通支出,有向成人文学飞跃的趋向,又不同于成人文学。

要求:

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艺术性。

第三节少年前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常见样式主要是:

诗歌、小说、童话、散文、科幻作品、剧本等

表现手段:

写实、夸张、象征、幽默、抒情手法

少年期文学的意义

首先,少年期是童年的“合法延缓期”,也是儿童期的最后阶段,迈过这个阶段,儿童就是成人了,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双重任务:

一是要解决童年期未完成的发展任务;二是要为即将到来的成人期作必要的发展准备。

其次,少年期文学对少年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哪些积极的

促进与引导作用呢?

简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认识艺术本身;

第二、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建立起适应社会的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

第三、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养成健康、高尚的情操和美感;

第四、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宣泄不良情绪,排遣情感负荷。

作业

一、简答题

1、少年前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少年前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第五章

少年后期文学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二)内容要点

1.少年后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2.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一节少年后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一、生理特点;

身体发育基本成熟神经系统逐步发展成熟

二、心理特点

心理上的断奶期;学习趋向专门学科;

智力发展基本成熟;注意力基本接近成人;

记忆力仍处于上升;思维更抽象、理论;

情感进一步发展

情感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是:

(1)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越来越复杂,形成高级情感。

(2)情感强烈,富有热情。

(3)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4)情感深藏不露,带有内隐的、文饰的、曲折的性质。

这是“闭锁性”在情感上的反映。

(5)富有集体主义情感,最重友谊阶段。

三、社会程度化

首先是道德意识形成,其次世界观初步形成,再次理想的初步形成,

最后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

第二节少年后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范畴:

开放性;

要求:

深刻性、抒情性、艺术性;

方式:

集体讨论

 

第三节少年后期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

一、常见样式:

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

二、表现手段:

写实、夸张、象征、幽默、抒情手法

三、注解:

1.少年后期一一指十四五岁到18岁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

这一阶段又叫青年初期,它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年时期的开始阶段,其个体特征是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

2.人格一一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上的成熟和社会化的完成。

少年后期是人格形成时期,除生理、心理基本成熟外,在社会化程度上,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或者说人在少年后期才有了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四、少年后期文学的意义

1、能帮助孩子全面深刻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促进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2、能帮助孩子们最后完成情感的分化是情感变为多元状态;

3、能帮助孩子们认识艺术本身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

4、能帮助孩子们最终以较完美的人格踏入社会。

五、少年后期文学的作用

1、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认识艺术本身;

2、建立起社会的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

3、激励他们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奋发向上,勇于开拓,又不断完善自己;

4、宣泄不良情绪;

作业:

1、少年后期少年的情感特征是什么?

2、少年后期少年的社会化特征。

 

第二编儿童文学作品选读

第一章

儿歌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儿歌的特征和种类,并能应用于分析作品。

2、初步掌握儿歌创作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比较法,认识儿歌与儿童诗的不同。

联系具体作品来体会儿歌的特征,从具体的作品中概括出儿歌的特征来。

案例分析:

《小板凳》:

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四和十》: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十四,就打谁四十。

《菊花开》: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

/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

分析:

第一,主题单一,即整首儿歌只说明一个意思、讲一个道理、有一个目的。

如《小板凳》是写尊老爱老;《四和十》和《菊花开》虽然说不出什么意思含义,但前者用意在于训练孩子们容易混淆的“四”和“十”的发音;后者则纯粹是一种游戏歌,表现的是一种童趣。

其次,内容浅显。

三首儿歌的内容都是低幼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并且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一致。

第三,结构简单。

表现在外部结构,篇幅都很短小;表现在内部结构上,线索单一,层次分明,意思完整。

第四,语言通俗,音乐性强。

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口语化,读起来顺口、流畅,易读易记易唱。

易唱指的是语言的音乐性,以《菊花开》为例,语言不仅明白如话,而且音乐性强。

开头两个六字句,各为三个整齐的二字音节;然后转为两个三字句,并换韵;最后是常见的“三、三、七”句式,既与上两个三字句相协调,又从中生出音节上的变化。

整首儿歌可谓明快流畅,音乐性强。

1.    儿歌的特征:

主题单一,内容浅显

结构简单,语言通俗,音乐性强

2.儿歌的创作:

体现口头文学的特征、体现婴幼儿时期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诗体文学的特征。

3.儿歌的类型:

儿歌的主要类型有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游戏歌、谜语歌等7种。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

如俞丽梅创作的《小宝宝睡着了》,作者将星星、月亮、白云以及虫儿、小鸟的拟人化,组成了一十分静谧、恬美的世界,为孩子能安然入睡创造出恬静的环境。

(2)数数歌,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3)问答歌,如程宏明创作的《比尾巴》,这首儿歌通过自问自答,引发儿童的兴趣与思考,告诉了儿童六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4)连锁调,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

所谓顶真,就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

如邓德明创伤的《做习题》:

“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5)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其特点是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使之读起来十分绕口,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好帮手。

如四川儿歌《布补鼓》:

“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买块布来补;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

(6)游戏歌,即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

如《找朋友》,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做这种“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做游戏,一边唱着这首儿歌。

(7)谜语歌,以歌谣形式表现的谜语叫谜语歌。

如儿歌“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谜底是“雨”。

再如儿歌“希奇古怪,古怪希奇,前面脊背,后面肚皮”,谜底是“小腿”。

3.儿歌的创作时注意的三个方面:

(1)因为儿歌是供孩子听唱的歌,因而语言必须口语化,要体现口头文学的特征。

(2)因为儿歌的主要读者是婴幼儿期的儿童,因而内容必须体现婴幼儿期儿童的年龄特征,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

(3)因为儿歌属于诗歌范畴,因而儿歌创作要体现诗体文学的特征,讲究巧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以及音乐性。

作业:

1.儿歌具有哪些特征?

举例说明。

2.儿歌类型有哪些?

举例说明。

 

 

第四章

童话

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童话的基本特征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幻想与现实联系的方式

教学内容:

一、观看视频——《灰姑娘》

二、人文知识

1、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

不习惯哪一个?

为什么呢?

2、如果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及时的回来,那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王子还会喜欢她吗?

她还能成为王妃吗?

3、那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而你又有你自己的女儿,你会阻止她参加宴会吗?

三、文化知识

案例分析:

外国的童话《灰姑娘》

中国的童话《神笔马良》

1、童话起源及童话与神话的区别

@:

最早的童话是有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

童话和神话都以幻想为主。

神话:

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远古时期人们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当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还无法解释自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危害。

他们就幻想在这强大的自然力背后,有一个能掌握和驱使自然的人,那就是神。

人们凭借幻想描述神的行为和生活,就产生了神话。

《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等···之后在对神的故事叙述中,人们逐渐的发现了自己,萌发了要描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意志的愿望。

同时又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一样,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所以他们开始幻想另一个世界中曲实现自己的愿望,以此来排遣自己的渴望。

有幻想造成的这种变异的故事那就是童话。

后来又因为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童话慢慢的演变成了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方式。

童话和神话根本上的不同,是两者的表现内容不同。

神话主要描写神的故事,童话主要描写人的故事。

例如:

神话——《精卫填海》——精卫的命运

——《俄狄浦斯王》——神界的故事

童话——《灰姑娘》————灰姑娘的命运

——《卖火柴的小姑娘》——小姑娘在那样一个黑暗社会中悲惨的命运

另外,神话与童话的阅读对象不同。

1、“童话”一词的来源

“童话”一次历来有两种观点:

一、认为他是“舶来品”——舶:

航海大船

舶来品:

原指通过航海从国外进口过来的物品。

引申为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文化、思想、语言等等···例如:

“沙发”、“巧克力”

认为“童话”是从日语中借用过来的。

最早持这一观点的人是:

周作人

原因:

《骨董集》

另外一种观点:

那就是本土产生的。

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

原因:

《骨董集》至今未找到这本书。

1、童话的基本特征

A: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灰姑娘》整个故事虽然很精彩但最后还是有一点瑕疵,午夜12点过后所有的由魔法变出来的东西都消失了,但是惟独这个玻璃鞋没消失。

尽管这样他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成为了经典了童话故事。

为什么?

B:

童话的幻想是自由的无拘无束

一切的艺术形象都产生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童话也亦然。

C:

童话的幻想与现实紧密相联

相联的方式有三种:

(1)幻想与现实寻常结合

例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个除夕的夜晚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正是当时丹麦社会中贫富悬殊、下层人民饥寒交迫的现实写照;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既表现了小女孩纯洁美好的心灵和对生活的企求,又与丑恶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幻想与现实异常结合

例如:

《木偶奇遇记》其中把谎言这个儿童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与鼻子长长的奇异幻想结合起来,使幻想新奇有趣、形象生动。

其主要特点:

幻想以离奇夸张。

幻想效果总是出人意料。

(3)幻想与现实反常结合

例如:

《神笔马良》在那里把法力无边的“笔神”下,幻想超越时空、驾驱自然、随心所欲。

从一种看似荒诞、滑稽的境界中表现人们对向往现实的追求与意愿。

其主要特点是幻想超乎自然。

四、童话的入幻方法

1、梦游法《宝葫芦的秘密》通过做梦进入梦幻世界。

2、遇仙法、魔力法《千与千寻》

3、拟人法(常见)

4、药水法

五、童话的定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借助幻想来变现现实生活和人民的愿望或理想。

作业:

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