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3604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docx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单选题

1.农业生产实践中,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够提高温室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B、夜间适当升高温度

C、夜间适当降低温度D、白天夜间都升高温度

【答案】C

【解析】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温度来影响代谢,故白天可以适当增温,使净光合速率增加,而夜晚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可以适当降温,减小呼吸作用的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C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细胞呼吸

2.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只要供给二氧化碳,叶绿体就能形成ATP

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D.细胞内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略

3.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新鲜肝脏研磨液属于:

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以上都对

【答案】B

【解析】

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变化量\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0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0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苹果果肉细胞在0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0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C.贮藏苹果时,应选择0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苹果果肉细胞在02浓度为0~3%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5%~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当氧气浓度大于20%以后,0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不再增强,产生的ATP数量不在增多,B错误;分析表格中的几个氧气浓度可知,02浓度为5%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少,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是贮藏苹果时的最佳氧气浓度,C正确;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D错误。

5.5.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中,物质运输速率不受有氧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甲图可知,ATP的生成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因此该图不能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A错误;分析乙图可知,该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且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a点的呼吸作用最弱,产生的ATP数量少,C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减弱,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

A.糖元B.能量C.载体蛋白D.逆浓度梯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参与,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7.在适宜光照下,给密闭玻璃装置中的小麦提供14C标记的C02,下列对暗反应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14CO2固定后14C直接进入C5中

B.C02固定的同时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3中的化学能

C.暗反应产生的14C6H12O6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再产生14CO2

D.光照强度突然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的是三碳化合物所以14CO2固定后14C直接进入C5中,A错误;C02固定的过程不消耗ATP,B错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可以将丙酮酸氧化分解,C错误;光照强度突然变弱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不足,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8.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经乳腺上皮细胞后可直接分泌到乳汁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

B.浆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方式都是胞吐

C.免疫球蛋白进入乳腺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免疫球蛋白进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因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A正确;浆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方式都是胞吐,B错误;免疫球蛋白进入乳腺上皮细胞的方式为胞吞,需要消耗ATP,C正确;免疫球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9.某实验兴趣小组探究了种子萌发初期种子质量的变化和所在密闭容器中温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初始种子质量(g)

现在种子质量(g)

2小时前的温度

现在的温度(℃)

甲组

萌发的种子

30

25.5

26

32

乙组

煮熟的种子

30

29.7

26

26

 

A.乙组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甲组种子质量减少是由于细胞呼吸分解了有机物

C.甲组容器中温度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吸收了能量

D.本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初期细胞呼吸强于萌发之前

【答案】C

【解析】乙组是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为对照组,A正确;甲组种子质量减少是由于细胞呼吸分解了有机物,B正确;甲组容器中温度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释放了能量,C错误;甲组容器中温度上升,说明种子萌发初期细胞呼吸强于萌发之前,D正确。

10.在夏至这天,假设下列地区温度相同且晴天,则同种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地区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海口

【答案】A

【解析】有机物的积累等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植物只有在有光的时候才进行光合作用,才合成有机物,虽然这时也有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远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此时有机物是积累的,而无光的时候只有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有机物是消耗的。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从四个地点的纬度来看,海口处在直射位置,辐照强度最大,但是这里考察的并不是阳光辐射强度,而是日照时间。

哈尔滨的纬度最高(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越往北日照时间越长,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日照时间最长,因此哈尔滨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11.下列与酶的作用无关的过程是()

A.tRNA与mRNA之间的碱基配对

B.葡萄糖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淀粉

C.DNA分子复制和转录时的解旋

D.皮肤细胞中多种色素的合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tRNA与mRNA之间的碱基配对依靠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形成氢键,不需要酶的作用,A正确。

葡萄糖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淀粉需要合成酶;DNA分子复制和转录时的解旋都需要与解旋有关的酶;色素的合成是酪氨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合成;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酶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2.某同学用秋天发黄的叶片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在滤纸条上得到两条色素带,这些色素最可能是

A.叶绿素a与叶绿素bB.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

C.叶黄素与叶绿素bD.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答案】D

【解析】正常色素带是从上到下是: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秋天发黄的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已经被破坏,所以只要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答案D。

13.在大小两个容器内加入等量的乳酸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然后密封瓶口,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定量分析,应得到的结果是()

A.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多

B.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少

C.大容器的葡萄糖比小容器的少

D.大容器与小容器内的乳酸的量相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乳酸菌属于严格厌氧型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在大小两个容器内加入等量的乳酸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然后密封瓶口,则大瓶中的含氧量高于小瓶,所以大瓶中的无氧呼吸受抑制明显,导致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多,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4.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把二磷酸腺苷转变成三磷酸腺苷的场所在

A.叶绿体和线粒体B.叶绿体和细胞溶胶

C.线粒体和细胞溶胶D.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二磷酸腺苷转变成三磷酸腺苷是合成ATP的过程,在根尖细胞无叶绿体,只有呼吸作用产生ATP。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ATP来源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土豆在纯空气中储存了一周,然后在纯氮气中储存一周,最后又置于纯空气中储存一周,根据在试验中测定释放的CO2量绘制成图,在第三周产生和

释放的CO2可能来自()

A.乙醇B.乙醛C.乳酸D.[H]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土豆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第三周至于空气中,乳酸参与细胞呼吸,产生和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知识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

16.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解。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光合色素,可用层析液提取

B.②是O2,全部用于该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C3,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

【答案】D

【解析】①是光合色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错误;②是O2,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一部分氧气释放到细胞外,B错误;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氢还原形成有机物,不是被氧化形成有机物,C错误;④是ATP,是光反应的产物,用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阶段,其消耗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正确。

【点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及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7.下图坐标是某植株在25℃时其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其不恰当的解释是

A.在b点之前,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

B.光照强度为a时的光合作用恰好补偿呼吸作用所吸收的O2

C.b光照强度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就是图中虚线的高度

D.在坐标所示过程中该植株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

18.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

对这一示意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①、②过程可在同一细胞中完成

B.在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⑤过程所需的酶

C.在乳酸菌体内,当④过程加强时,⑤过程会减弱

D.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④过程不需要H2O作反应物

【答案】B

【解析】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在人体内,①②过程所需的酶不同,A错误;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⑤过程所需的酶,但不含⑥过程所需的酶,B错误;④表示有氧呼吸过程,而⑥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在酵母菌体内,当④过程加强时,⑥过程会减弱,C错误;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需要H2O作为反应物,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19.19.今年,全国冬小麦种植区出现严重干旱。

研究发现,此时冬小麦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呼吸作用减弱,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温度低,导致呼吸氧化酶的活性减弱,呼吸作用减弱

B.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说明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增高,结合水的含量下降

C.可溶性糖多,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降低了冰点,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D.由于细胞分裂速度减慢,植物体的生长速度也大大的减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温度低,呼吸酶活性降低,是呼吸作用减弱的原因之一,A正确;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使自由水含量降低,结合水含量提高,因为可溶性糖也可以与自由水结合,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B错误;可溶性糖降低后可以增加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内溶液冰点降低,能更好适应寒冷环境,C正确;植物体的生长要依靠细胞增殖以增加细胞数量,寒冷环境中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导致植株生长速度也减慢,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水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20.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细胞代谢强度增加一倍,则细胞内ATP的含量也将增加一倍

B.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

C.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不能转化成热能,用于维持体温

D.有丝分裂后期,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断裂,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

【答案】B

【解析】A、ATP和AD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且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热能,C错误;

D、着丝点断裂不是因为纺锤丝的牵引,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ATP

【名师点睛】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为普通磷酸键,“~”为高能磷酸键,“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离腺苷较远的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从而形成ADP,如果两个高能磷酸键都发生断裂,则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21.人体中钾离子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在许多细胞内部的钾离子比细胞外部的钾离子浓度高,如人的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胞吞现象D.扩散

【答案】B

【解析】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

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2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3-磷酸甘油酸

B.②和③在基粒膜上产生

C.⑤是核酮糖二磷酸

D.⑥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淀粉、脂质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物质变化:

1、CO2+RuBP→3-磷酸甘油酸,A正确。

②和③分别为ATP和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在基粒膜上产生,B正确。

2、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成C3糖,故C错误。

3、C5的再生:

C3糖被还原成RuBP。

碳反应的产物小部分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淀粉、脂质和蛋白质,大部分在叶绿体外合成蔗糖供植物细胞应用。

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碳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3.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神经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⑤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0项B.1项C.2项D.3项

【答案】B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可通过有氧呼吸合成ATP,①正确;Na+的运输为主动运输,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②正确;ATP中的“A”指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指腺嘌呤,故不是同一物质,③错误;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消耗后可迅速转化,④正确;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水是自由扩散,⑤正确;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⑥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ATP的相关知识

2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的保存要求零下低温、低氧、湿度适宜

B.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

D.温室种植蔬菜,可在夜晚通过适当降低温度来提高产量

【答案】D

【解析】水果、蔬菜的保存要求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宜,A项错误;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菌的大量繁殖,B项错误;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产生酒精,C项错误;温室种植蔬菜,可在夜晚通过适当降低温度来降低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D项正确。

25.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水。

故答案选D。

考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描述与简单题。

26.请根据下图指出下列有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中时,②③④⑥过程都不会发生

B.晴朗夏天的上午10左右,北方植物的叶肉细胞中⑥强于①

C.进行②和③时,物质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都将穿过4层磷脂分子

D.晴朗夏天的中午,③④将减弱

【答案】A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解左侧细胞器为线粒体,右侧为叶绿体,数字代表的是气体分子,其中①是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氧气,⑤氧气,⑥二氧化碳。

黑暗时,光合作用无法进行,②③④⑥这些生理过程无法进行,A对。

晴朗夏天的上午10左右,北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足予光合作用所需,还需从外界再补充。

所以①过程不会发生,B对,D错。

进行②和③时,叶绿体、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因此物质需通过4层膜,即8层磷脂分子,C错。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7.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

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甲线粒体内没有反应,乙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PH升高;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并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溶液PH降低,丁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PH最高的是乙,最低的是丙,故选D。

【考点定位】线粒体与叶绿体

【名师点睛】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8.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组织细胞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且细胞内部也会发生复杂的物质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液流经肝细胞后,血糖的浓度将降低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排出相关细胞的方式相同

C.葡萄糖可以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

D.人在运动状态下,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当血糖浓度较高时,血液流经肝组织后血糖浓度会降低,但当血糖浓度较低时,流经肝组织后,血糖浓度会升高,A错误。

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排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胞吐,B正确。

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第一步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在线粒体中葡萄糖无法氧化分解,C错误。

人无论是在相对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ATP和ADP之间的转化都是相对平衡的,即ATP的合成速度无论在哪种状态都等于分解速度,D错误。

考点:

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血糖平衡调节:

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

0.8-1.2g/L(低于0.8g/L:

低血糖症;高于1.2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2、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

食物、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

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3、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血糖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其次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②低血糖:

血糖浓度50-60mg/dl,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导致血糖的来源减少、头昏、心慌

高血糖:

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

糖尿病: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太少;缺乏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使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表现:

高血糖、多食、多尿、多饮、身体消瘦.(三多一少)。

29.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RNA聚合酶B.RNAC.蛋白酶D.逆转录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剩余部分为RNA,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所以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酶成分及功能、核糖体的组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0.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B.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C.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D.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答案】D

【解析】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X为糖类,Y含有N元素不含有磷元素,应该为蛋白质,Z为磷脂。

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磷脂有关,A项错误;细胞膜会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