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3064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docx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

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追问:

这样的3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

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

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

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以至于在后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

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

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

头脑中没有印象。

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

  三、课件的误导。

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

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

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如教学110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

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

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

  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

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是0.1米。

“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

”学生面带疑惑。

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

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

他们还发现:

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学生在“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是:

提问“暗示”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

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

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

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

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

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追问:

这样的3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

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

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

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以至于在后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

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

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

头脑中没有印象。

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

  三、课件的误导。

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

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

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如教学110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

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

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

  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

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是0.1米。

“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

”学生面带疑惑。

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

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

他们还发现:

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学生在“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是:

提问“暗示”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

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

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

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

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

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追问:

这样的3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

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

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

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以至于在后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

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

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

头脑中没有印象。

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

  三、课件的误导。

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

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

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如教学110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

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

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

  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

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是0.1米。

“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

”学生面带疑惑。

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

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

他们还发现:

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学生在“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是:

提问“暗示”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

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

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

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

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