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295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专项方案.docx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07标段

混凝土外观控制专项方案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07标段项目部

2015年10月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07标段

混凝土外观控制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07标合同段混凝土外观控制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目的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3

2.2.1气象条件 3

2.2.2水文条件 3

2.2.3地形地貌 3

2.2.4地质条件 3

2.3施工平面布置图 4

三、混凝土外观控制方法 4

3.1常见混凝土外观问题及影响因素 4

3.2混凝土外观控制 7

3.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7

3.2.2施工方案控制 8

3.2.3施工工艺控制 8

3.2.4施工过程控制 8

3.3混凝土结构物外观缺陷的处理措施 12

3.3.1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的处理措施 12

3.3.2蜂窝的处理措施 12

3.3.3麻面的处理措施 12

3.3.4混凝土表面斑点的处理措施 12

3.3.5露筋的处理措施 13

3.3.6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 13

3.3.7错台的处理措施 13

3.3.8缝隙夹层的处理措施 13

3.3.9缺棱掉角的处理措施 13

3.3.10孔洞的处理措施 13

四、组织体系 14

4.1项目组织结构 14

五、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5

5.1质量保证措施 15

5.1.1施工班组标准化 15

5.1.2混凝土集中供应 17

5.1.3构件集中预制 17

5.2安全保证措施 17

5.3环境保护措施 18

5.3.1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18

5.3.2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18

5.3.3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18

2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07合同段

混凝土外观控制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

1.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7)《浙江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浙乐清湾指【2014】52号)

(8)《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9)本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0)本项目设计文件及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

1.2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混凝土施工,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特编制此方案,以保证混凝土浇筑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项目起于温岭城南镇沙头门,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终点,路线南行过瑶坑岭头后进入玉环县境,路线沿海边布设,经沙门、龙溪、芦浦,经分水山、跨乐清湾东汊至茅埏岛,再跨乐清湾西汊至乐清市南塘镇东山头,路线终点设南塘枢纽与甬台温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38.168km。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

图2.1-1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地理位置图

本项目07标主线起止桩号为K237+220~K240+218,路线长度(以右幅计)为2.998km,包括主线路基、南塘高架桥、南塘枢纽立交。

其中主线路基起止桩号为K237+220~K237+726,长度为0.506km;南塘高架桥(以右幅计)里程范围为K237+726~K239+226,长度为1.5k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和等截面连续箱梁结构;南塘枢纽为枢纽型互通式立体交叉,由13座匝道、4座涵洞及通道组成。

YS07标线路见图2.1-2。

图2.1-2YS07标线路图

本项目主要混凝土结构数量见表2.1-3。

表2.1-3混凝土结构主要工程量表

部位

桩基

承台

墩台

系梁

盖梁

现浇箱梁

预制25mT梁

预制16mT梁

钢混叠合梁

预制空心板

单位

数量

1134

59

967

468

140

82

721

78

4

103

2.2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2.2.1气象条件

桥址区位于浙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丰富、台风频发的气候特点。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4.5℃。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698mm,年最大降水量2919.8mm,最小降水量1136.9mm。

(3)风:

桥址区累年各月平均风速2.1~5.6m/s之间,平均大风日数35.8d,极大风速50.4m/s。

每年7~9月出现台风,平均每年3个。

2.2.2水文条件

本项目沿线水系较为发达,跨越大量的水塘、鱼塘、河道,特别是南塘枢纽区大部分匝道桥处于朝霞村水塘区域,水塘最大宽度约为200m,水深约为2~6m。

线路沿线水文条件见图2.2-1

图2.2-1沿线水文条件

2.2.3地形地貌

桥址区位于浙江东南沿海跨越海域及岛屿区。

桥两端陆域主要地貌为侵蚀剥蚀丘陵,海域主要地貌类型为潮滩及水下岸坡,靠近茅埏岛附近局部形成水下深泓。

2.2.4地质条件

桥址区除小里程桥台丘陵区外,平原区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大,中上部以海相淤泥质土、淤泥及软~流塑状黏性土为主,中下部以冲湖积及海相可塑-硬塑黏土、粉质黏土为主,夹冲积、冲洪积的圆砾、卵石等夹层或透镜体。

第四纪地层较发育,丘陵表部分布第四纪残坡积含碎石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石等,厚度一般较小。

沟谷及丘陵坡脚分布第四纪坡洪积、冲洪积含碎石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石、砾砂等。

海湾和海积平原区浅部分布第四纪海积淤泥、淤泥质土及软〜可塑状黏性土等,中下部分布厚层冲积岡砾等。

2.3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及见图2.3-1

图2.3-1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混凝土外观控制方法

3.1常见混凝土外观问题及影响因素

混凝土外观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施工工艺、环境等。

总的来说,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

颜色不一致、蜂窝、麻面、斑点、露筋、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错台、缝隙夹层、水泡气孔多、缺棱掉角、孔洞。

下面对每一种外观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颜色不一致

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

2)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

3)同一单位工程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2)蜂窝(混凝土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窟窿)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子、水泥、粉煤灰、水等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碎石、砂级配差,不便于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

(3)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是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6)干粉状外加剂,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而产生麻面。

7)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形成。

8)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和易性不好,以致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而形成。

(4)斑点(混凝土表面局部颜色不一致,严重的呈“迷彩服”状,分明斑和暗斑两种)

1)原材料:

使用变质水泥或受潮结块的水泥或深色杂质的水泥造成斑点;使用山砂或深色杂质的河砂而造成斑点;使用带花斑的或含深色杂石的碎石而造成斑点;脱模剂不干净造成斑点。

2)模板:

混凝土施工前模板清理不干净,含有锈迹或杂物而造成斑点;施工过程中溅入混凝土浆或踩脏造成斑点;固定模板的预埋件使用不当,或拆模时对加固模板的预埋件或对拉构件处治不当而形成的斑点。

3)养护:

覆盖物不干净而造成。

4)保护层砂浆垫块未完全被混凝土砂浆包裹或太薄而产生明斑或暗斑。

5)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而出现石头影子造成暗斑。

6)和易性不好,水泥砂浆过少,以致混凝土表面砂浆不足,碎石隐约可见造成的暗斑。

7)碎石级配不好,粒径过大,以致水泥砂浆不能充分包裹碎石而产生石头影子暗斑。

(5)露筋

1)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脱模后漏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面较小,钢筋较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浆不能填充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出现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欠振或振捣不实,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洗水粘结或拆模过早,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6)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

1)模板加固不牢。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

3)地基不牢,支撑不够。

4)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

(7)错台

1)施工缝处理不平整而造成接缝不在同一平面。

2)模板接缝不平整或不密贴,造成混凝土接缝错台或大小不一或漏浆。

3)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或缺棱少角。

(8)缝隙夹层(施工缝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物)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9)水泡气孔多

1)混凝土拌和物水灰比过大,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未根据现场集料的含水量来调整水灰比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水泡气孔增多。

2)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气泡。

3)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气泡未完全排除。

4)振捣程序不对,随意性或从内向外振,以致将水分气泡赶向模板,而钢模与混凝土密贴,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很容易产生水膜、水分、气泡很难赶出。

5)模板朝内倾斜,振捣时无法完全排出斜模板内侧的水泡、气泡,拆模后成为气孔。

(10)缺棱掉角

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

(11)孔洞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空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隔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