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2948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6讲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26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优点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

优点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

2.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

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3.典型案例:

南昆铁路的建设

(1)影响因素: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

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三、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

方式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

形态的影响

典例

新的交通

方式发展

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江南运河)和陆路(沪杭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某种交

通方式

的衰落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随着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并以此为主要发展轴。

(2)实例:

株洲市主要沿京广铁路发展。

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汇合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

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

平原

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

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2)表现:

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1)大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2)集镇:

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集镇,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其繁荣或衰落。

微点1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

由图可知,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长途运输,水路适合长途运输,航空适合长途客运。

微点2 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

运距

(1)公路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运输贵、较航空运输便宜。

(2)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

(3)航空运输速度最快,适合运输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

(4)水运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采用,有较大限制。

(5)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

微点3 水运航线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

①地形:

平原地形,河流水量平缓,利于通航;②气候:

气温决定有无结冰期;降水多少及季节变化决定河流流量大小和变化。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人口、城市分布;②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市场需求量。

微点4 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随着科技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微点5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

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由一个因素决定。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近代表现为以公路、铁路为主,而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又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微点6 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其服务范围大于商业网点。

微点7 商业网点的密度

商业网点的密度并不是越密越好,而是要因地制宜。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且受地形限制,居民点多沿山谷和河谷分布,人口稀少,购买能力有限,商业网点一般不宜过密。

微点8 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这个商业中心的服务区。

(2)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

(2018·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

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

(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俄罗斯优势:

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

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因素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1)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

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施工难度

地形起伏、桥涵长度、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

占用耕地

占用良田多少

生态影响

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宏观决策

社会经济(运输需求)

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等

决定性

因素

自然因素(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等)

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

影响选线

科技

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

保障因素

 

 

微观选线

铁路、高速公路

线路平直

共同原则:

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不必要的干扰

地方性公路

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

管道

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回答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B.农产品

C.工业品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解析:

第1题,据图示河流、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等高线应与河谷走向垂直,而图中三条铁路线主要沿着三条河谷修建,A项错误、B项正确;山脊线不会沿着河谷地带分布,C项错误;山麓海拔较低,而图示铁路线在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也有分布,D项错误。

第2题,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但该区域工业和商品农业不发达,所以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向外运输原木,A项正确,B、C项错误;河谷两岸地区到处是石材,开挖、运输石材没有必要将铁路线修到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D项错误。

第3题,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原木的主要供应地,近些年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林木资源日益减少,加上保护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些地区禁止森林采伐,运输需求减小,铁路几乎废弃,D项正确。

设施陈旧、运速太慢会催生新的铁路的修建,但不会使整个区域铁路废弃,A、B项错误;线路过密只会加剧运输线路之间的竞争,部分线路可能因竞争力弱而废弃,但不会全部废弃,C项错误。

答案:

1.B 2.A 3.D

太兴铁路位于山西中西部地区,穿越晋西黄土高原和吕梁山,是山西境内的一条以货运为主的区域性干线铁路。

太兴铁路建成后,东端通过太原与南同蒲线、北同蒲线、太焦线、石太线连通,西端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连接,对带动晋西北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太兴铁路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4~6题。

4.影响太兴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B.市场

C.劳动力D.资源

5.太兴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是(  )

A.地形地质复杂

B.全年高温多雨

C.河流凌汛严重

D.地震、火山喷发多发

6.太兴铁路建成后可(  )

A.减轻黄河通航压力

B.更加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C.便于煤炭资源外运

D.填补山西铁路布局空白

解析:

第4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太兴铁路以货运为主,所经地区矿产资源分布较多,因此影响太兴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资源。

第5题,太兴铁路主要经过黄土高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对铁路的修建阻碍较大;山西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山西地处中纬度,凌汛现象不突出;山西地震和火山喷发发生较少。

第6题,太兴铁路沿线煤炭资源丰富,建成后便于煤炭资源外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兴铁路与黄河走向不一致,不会减轻黄河通航压力,且黄河航运价值不高,不是该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太兴铁路以货运为主,对居民出行影响较小;由图可知,该地区铁路布局较多。

答案:

4.D 5.A 6.C

 交通运输点的布局

(高考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位置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D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续 表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2020·济南模拟)新加坡是世界上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

但自2010年起,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代。

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仅凭贸易、物流和金融业不能够支撑长远的发展,未来新加坡将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

据此回答1~3题。

1.新加坡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制造业发达

C.科技水平高

D.地理位置优越

2.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代,是因为上海(  )

A.港口水深江阔

B.市场巨大

C.城市人口规模大

D.投资环境改善

3.新加坡为发展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需要(  )

A.提高研发能力

B.拓展国际市场

C.建设自由贸易区

D.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

第1题,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促使其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D正确。

第2题,上海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市场巨大,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港,B正确。

第3题,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附加值较高、科技含量较大,新加坡为发展此类产业需要提高研发能力,A正确。

答案:

1.D 2.B 3.A

(2020·郑州适应性测试)小明乘飞机去欧洲旅行,在飞机起降时发现跑道末端有数字编号。

经过网络检索得知,机场跑道编号与飞机进入跑道的航向有关,正北方沿顺时针旋转至飞机进入跑道航向有一夹角。

该夹角除以10后四舍五入得到的两位数编码是跑道编号。

每条跑道可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起降,两端跑道编号相对。

图甲显示欧洲四个机场的跑道编号信息,图乙为卢森堡机场的跑道编号含义图解。

据图回答4~6题。

4.影响该区域机场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为(  )

A.地形走向B.盛行风向

C.航线方向D.鸟类迁徙方向

5.与卢森堡机场相比,哥本哈根机场拥有双跑道,其主要原因为(  )

A.海岛面积狭小,增加起降空间

B.沿海分布,降低海浪影响

C.起降班次较多,增加起降能力

D.纬度较高,规避打滑危险

6.受海雾频发的影响,哥本哈根机场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跑道上安装了雾天起降辅助系统,推测该跑道的编号为(  )

A.04B.22

C.12D.30

解析:

第4题,由跑道编号含义与图解,结合欧洲四地机场跑道编号,可判断该地机场跑道基本都是西南—东北走向,刚好与该位置的盛行西风风向一致,故影响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盛行风向。

第5题,机场跑道是供飞机起降的,则起降的飞机多,需要的跑道多,故C正确。

第6题,哥本哈根位于欧洲北部较高纬度,是亚欧大陆东西航空的中转站,一般亚洲东部飞机飞到欧洲西部,要经极地航线(先向西北后向西南飞行)而在此降落中转,则多向西南降落,故西南方向的跑道使用频率最高,即编号为22。

答案:

4.B 5.C 6.B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

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请回答两项。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1.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分布与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2.交通运输对商业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商业网点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下图所示: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接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续 表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2020·深圳模拟)近年来,高速列车以300千米的时速穿越我国广大国土,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以高铁为血脉,以站点为关节,沿线一个个新城在城郊崛起。

据此回答1~2题。

1.高铁站点吸引新城向其“靠拢”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基础好      B.生态环境优

C.人流量大D.人口密度大

2.部分高铁新城入住人口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房价较高,消费水平高

B.商务功能较强,居住功能较弱

C.就业门槛较高,就业难

D.距离市中心远,基础设施不足

解析:

第1题,高铁速度快,高铁站点人流量大,促进了沿线一个个新城崛起。

新城产业基础应较差、人口密度应较小,生态环境对新城崛起影响较小。

C正确。

第2题,部分高铁新城距离市中心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既不方便工作,又不方便生活,所以入住人口较少。

D正确。

答案:

1.C 2.D

(2020·太原五中检测)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

秦汉时,作为军需品烧窑处,周边窑多,故称窑湾。

古镇鼎盛于明清时期,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读窑湾古镇地理位置图,回答3~4题。

3.窑湾古镇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  )

A.漕运的兴盛

B.发达的制造业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丰富的农矿产品

4.当今窑湾古镇难以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

A.京杭大运河泥沙淤积严重

B.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冲击

C.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战乱对古镇的破坏较严重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地理位置优越,漕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古镇工商业的迅速繁荣,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和商业重镇,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故选A。

第4题,由于近现代以来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大运河沟通南北人流、物流的功能逐步被取代,古镇失去了在交通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随之衰落,选B。

答案:

3.A 4.B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

角度一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分析

角度二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或布局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自然

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投资少;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造价高

水文

河网稀疏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价低;沼泽区、冻土区及河网稠密区桥涵长度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高

地质

地质基础稳定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断层处、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气候

高寒缺氧;气候干旱,多大风,沙漠广布;炎热潮湿;暴雨多发等不利于交通线路建设

社会

经济

因素

经济

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合理布局路网(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等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环境

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过境干道不要穿越城区,避免加剧市内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科技

先进科技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为交通线路建设提供保障

2.交通点的区位条件(以港口为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平原地形有利于港口的平面布置;基岩海岸筑港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淤泥质海岸筑港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

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周边地区相联系,腹地广阔,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或盛行风的背风地带,风平浪静

冰期

无冰期,可全年通航;冬季冰期长,通航期短

(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

要点获取依据及生成

自然因素(地形、水文、地质、气候)

从图文材料中可获取水文和气候等条件:

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社会经济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