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7441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试题

第22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纲

考点

考法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重点)

2.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点)

3.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交通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发展交通的意义以及交通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5年1考)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运输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运输

优点

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3.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1.高铁的建设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最大?

提示:

高铁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影响最大。

2.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较小,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试分析原因。

提示: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西部,而煤炭、石油、森林资源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东西向货物运输量大,较适合用铁路运输煤炭和木材,用管道运输石油。

俄罗斯的大河多南北流向,且河流封冻期长,货物运输量小。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特点

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

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

较快

投资大,占地广

公路运输

较慢

短途运输成本低

航空运输

投资大

管道运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投资大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2)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015·高考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选C。

图中显示了西南海洋运输线路。

与陆路运输相比,海运路程明显增加,故“缩短路程”的描述错误;一般来说,公路运输比较灵活,故“增强贸易灵活性”的描述

错误;海洋运输货运量大,由于在海上运输相对陆路比较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破损。

(高考四川卷)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3.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

C.航空D.水路

解析:

第2题,在600~800km运距内,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甲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其他距离段变化较小。

故选B。

第3题,距离越长,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距离越长,选择这种运输方式的人越多,符合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适合远距离运输”等特点。

故选C。

答案:

2.B 3.C

(高考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第4题。

4.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解析:

选C。

哥伦比亚距离美国较远,如果采用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就会因耗时太长使鲜切玫瑰花丧失其“鲜”而失去市场,故采用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最合适。

 交通运输布局(5年3考)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2)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

(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

(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

3.典型案例:

南昆铁路的建设。

(1)影响因素: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

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1.过境干线为什么不宜穿过城区?

提示:

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会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

2.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修建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方便,便于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

 交通运输网中线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3)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应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3.水运航线区位条件

(1)社会经济因素:

①人口、城市分布;②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市场需求量。

(2)自然因素:

①地形:

平原地形,河流水量平缓利于通航;②气候条件:

气温决定河水有无结冰期;降水多少与季节变化决定河流流量大小和变化。

 交通运输网中点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和选址原则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原则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交通运输网中线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

1.(2015·高考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

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

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解析:

地势起伏的大小是影响铁路运行速度的重要因素。

地势起伏大的地区,运行速度慢,地势起伏小的地区,运行速度快。

答案:

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交通运输网中点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

(2015·高考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2~3题。

2.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经济

C.位置D.人口

3.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解析:

第2题,题干文字材料指出,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甘德国际机场补充燃料,可见,位于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

故选C。

第3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飞行速度加快,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能够远距离飞行,途经此地的飞机已经不需要再停机补充燃料,因而甘德国际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故选D。

答案:

2.C 3.D

4.(2016·高考北京卷)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

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

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

港口发展的条件从自然条件(港湾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经济腹地大小、城市依托及国家政策)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

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5年2考)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①表现: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实例:

株洲沿铁路发展;筑波沿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表现

实例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沿京杭运河的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而发展缓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平原

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如下图所示: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①大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②集镇:

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2015·高考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

(1)对比图中1982年与2005年两幅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福建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铁路从少到多、交通线路里程从短到长、交通站点从少到多、交通布局由线到网逐渐完善。

(2)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2.(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根据图示可知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较近,而且交通便利,故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乙地日趋兴盛。

答案: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

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图的判读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图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和点布局的区位条件以及发展交通运输的意义。

图1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图2 新西兰交通分布示意图

图3 尼日利亚铁路分布示意图

1.判断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根据区域图分析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明确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2.评价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如下:

(1)自然条件(制约因素)

评价自然因素一般从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方面分析,侧重分析自然因素对线路长短、施工难度、沿线灾害、建设成本等的影响。

分析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资源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科学技术条件(保证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3.分析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

分析交通线布局(建设)的意义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分析。

(1)社会:

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加强地区间文化等交流;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等。

(2)经济: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等。

(3)生态:

保护沿线生态环境;节约耕地等。

(2015·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

(2)

(3)

,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指出因尼日利亚

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1)路网特点:

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作用:

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气候特点: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疾;瘴气等。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2017·四川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

地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中间桥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

地峡比较狭窄,两侧临海洋,是开凿运河的良好地段。

下图是近些年备受世人关注的某地峡(K)地理位置及拟定开凿运河路线分布图。

(1)据提供信息,描述K地峡的地理位置。

(2)在K地峡开凿运河的众多方案中,方案Ⅰ、Ⅱ最具代表性。

请确定你支持的方案,并说明理由及施工前应重点考虑的自然条件。

(3)若在K地峡开凿了运河,列举可受益的主要国家,并简述其原因。

解析:

(1)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作答。

(2)本问为开放性设问,从工程量大小、工程难度、成本高低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若在K地峡开凿了运河,首先对运河所在国泰国最有利,其次是对东亚的石油进口国有利。

答案:

(1)位于北纬7°至12°之间,地处热带(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东经98°至101°之间,西侧为印度洋(安达曼海),东侧为太平洋(泰国湾)。

(2)支持方案Ⅰ。

处于地峡最窄处;工程量小,成本低。

地质构造(灾害)、气象条件等。

或支持方案Ⅱ。

处于地峡南部有湖泊分布的地带;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

 地质构造(灾害)、气象条件等。

(3)泰国。

 带动与拉动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加大与多国的贸易往来。

中国(日本等东亚石油进口国)。

 以运输石油为主的海上贸易航程缩短,节省运费,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2017·福州一模)下图表示2014年广东省、山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四省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万吨),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

A.山西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

B.山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

C.云南省、福建省、山西省、广东省

D.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云南省

2.甲省级行政区铁路货运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丰富B.地形平坦

C.人口众多D.河流缺少

3.乙和丁的货运方式结构比较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②地形地势

③产业结构④经济规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第1题,甲没有水路运输,在四个省份中只能是山西;云南境内大河多且落差大而水运条件较差,而福建有较多的河流且临海,水运条件要好于云南,故丁为福建、丙为云南。

第2题,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属于大宗货物,适合铁路、水路运输,但山西水运条件差,故铁路运输运量大。

第3题,广东与福建同为沿海省份,省内资源较为缺乏,主要为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相似,适宜水路运输;同时地形都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较少,适宜公路运输,故两省货运方式相似。

经济规模广东远大于福建,纬度与货运方式关系不大。

答案:

1.B 2.A 3.C

(2017·新余模拟)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图所示,在杨美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

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

读图完成4~5题。

4.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

A.跨河桥梁较少B.沿途站点较少

C.建设成本较低D.线路长度较短

5.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

B.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扩展

C.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

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解析:

第4题,图示方案Ⅱ与方案Ⅰ都穿过一次河流,故A错误;方案Ⅱ线路长于方案Ⅰ,故D错误;方案Ⅱ经过了南宁南站,而方案Ⅰ直达南宁站,故B错误;只能选择C,可能是方案Ⅱ线路经过的城区较短而地价要低于方案Ⅰ,以及方案Ⅱ沿河分布而沿线地势较平坦,从而建设成本较低。

第5题,方案Ⅱ经过南宁南站,使南宁南站附近交通更便捷,利于其商业发展。

答案:

4.C 5.D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正计划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的一条铁路项目,将深圳与中国西南的昆明连接起来,再经由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延伸到荷兰的鹿特丹。

这条被称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路线将跨越1.5万千米,比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的海上路线短得多,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也小得多。

一条支线将始于土耳其,然后穿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到达埃及,连通中国与非洲。

(1)说明与第一、第二亚欧大陆桥相比,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区位优势。

(2)分析昆明附近阴影区修建铁路时的不利自然条件。

解析:

(1)可以依据图中线路走向,结合区域地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2)主要从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整个大陆桥避开了高寒、沙漠地区,港口无封冻期;沿线地区分布有密集的铁路网;连接了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方便将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连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2)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穿越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地形起伏大;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质基础不稳;沿途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山西四校一模)我国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多段地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